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知识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但这绝不仅仅是将课本内容所包含的情感进行传递,更是要将这种情感深入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使之感同身受。文章从结合语文教材开展情感教育、以“己”为媒开展情感教育和通过作文开展情感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向初中学生开展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面向初中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如此方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并且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初中语文教育当中包含有多项内容,其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同时还包括语文思维、语文素养、语文情感等多项内容,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知识教学时,其也应当从语文知识、语文思维、语文素养,以及语文情感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然而,这就与教师的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区别。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结合语文教材开展情感教育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需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所以教师在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时,也需要以语文课本教材为基础,从而通过语文知识教育的方式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其实就情感教育本身而言,其也要依附于语文课本的载体进行传输,如此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而不会使得学生如坠云雾,不知所云。从初中语文课本的角度出发,其中的文章都是从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名篇当中进行筛选组成,不仅文章秀丽,语言优美,而且分别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内容,这样也就能够分别为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情感教育。因为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所包含的情感种类众多,文章分别介绍。
  (一)审美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有诸多风景名篇,这些文章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一幅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还能够使得学生从秀丽的山水描述当中感受文字之美、语言之美以及文章之美。可以说,风景类的文章本就是需要文字的衬托,特别是在作者“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精美描述下,更加能够促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等情感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此开展审美情感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自己阅读课文之后的感受。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老师可邀请学生进行回答。学生:“读了这篇文章,感觉作者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和我们说话,向我们讲述济南的冬天。”老师:“还有什么感受?”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回答。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感觉不是在看文字,而是在看一幅画,这幅画就是‘济南的冬天’。”教师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分别讲述不同的阅读感受,这既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在阅读文章之中所能够体会到的文章深度。在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之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且还要从更深入的层次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济南的冬天”之美。老师:“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用语比较轻快,而且偏于口语化,所以学生会觉得在听作者说话,而不是在看文章,倍有亲近之感。从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描写可以知道,济南的冬天是非常美的,至少在作者的眼中是非常漂亮的,所以才会运用如此亲切、优美的语言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述。济南虽然并不是老舍先生的故乡,但是因为常年在这里生活,所以对這里的自然景观产生了深深的爱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作者这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感呢?”教师在向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由彼及此,进而促使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道德情感教育
  相比较于审美情感而言,道德情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情感素养。当然,这并不是表示审美情感不是人人所必须,而是不同的学生对于自然或者对于审美所产生的兴致是不相一致的。一般而言,文人墨客的审美情感较为丰富,其能够将自然景观想象成为各式各样的人或者物,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想象力。但是,道德情感则不同,这是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情感素养。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就要从父子情深的角度出发,向学生开展亲情教育。教师依然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谈一谈对这篇文章表达思想的认识。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的父亲送作者去火车站的故事,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感人至深的情感。”“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与父亲相处的几件小事,但是却在无形之中透露出父子之间的相互关怀。”“作者所表达的是父子之间的情感,虽然文字并不多,但是却将父子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挖掘最打动自己的语句,并且说明理由。学生分别找出“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火车站买橘子的情景”等,这些都是细节描写,但也正是这些细节,将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爱表达得如此传神。在引导学生分析父子情深的细节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深情故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而且还要让学生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回报父母之爱,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认识到文章当中的道德情感,也才能够借助教材文章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理智情感教育
  所谓理智情感教育,其是与道德情感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情感教育。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比如上一节所阐述父子亲情是感性情感,而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则属于理智情感。通过理智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生活,而且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就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理智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例如,在教学《诫子书》一课时,教师可以就其中的“励志成才”思想进行教育。其实针对初中学生的心浮气躁而言,“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最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操守。因为这是一篇古文,所以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学习难以对其中的内涵实现深入性的学习和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让学生明确古文中所阐述的具体内容。“诫子书”一文较短,且语言也较为朴实直白,学生在对文章进行翻译之后,自然也就能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所了解。但是,这并不是表示学生就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理智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将理智情感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理智教育。老师:“同学们,作者说‘静以修身’,我们怎么样通过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呢?”学生:“宁静就是让自己清静下来。”“宁静就是多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知道,大家还没有真正领会“静以修身”的深刻含义,教师需要继续加强引导。老师:“我们怎么样宁静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宁静就是不动。”“宁静就是认真学习。”“宁静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老师:“说得好,宁静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而不仅仅是身体静下来。那么大家想想,自己的心‘静’吗?”学生:“怎么才算心静呢?”老师:“大家说说什么才算是心静?”学生:“什么也不想就是心静。”老师:“这么说也不算错,那你们看看自己能做到吗?”学生:“做不到。”老师:“静以修身是不是很难?”学生不说话,这也就说明学生已经对于“静以修身”的真正内涵进行思考。而后教师继续加强引导。老师:“静以修身,需要让自己的心先清静下来,这样你们才能够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也就是明确目标。因为只有心静,才能过专一。总是被周围的事物或者自己的繁杂心绪所干扰时,就会迷糊,就会找不到方向,求学是难以实现的。”   以上部分结合课本面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其实通过对比上文的描述可以发现,在结合课本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时,需要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思考,教师不只是将文章情感传递给学生。只有让学生自己真正通过文章得到体会,情感教育教学的任务才算完成。同时,因为初中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相对有限,所以针对一些思想较深的情感教育理解不会很到位。对此,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同时还要伴有耐心,不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而是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教育为目的,让学生学有所学,学有所用。
  二、 以“己”为媒开展情感教育
  所谓以“己”为媒开展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作为媒介,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教师是初中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所以其在面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时,除了能够以课文教材作为情感教育的媒介之外,还可以将自身作为面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的窗口,从而保证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时,带入自身的情感,从而通过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在自身情感的烘托下,加快情感教育学习。伟大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自身如果属于初中语文学习的“乐之者”,那么学生也就会随之成为初中语文知识学习的“乐之者”或者“好之者”。试想,当教师每天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总是充满热情,那么这份热情就能够感染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同样投身到热情学习语文知识当中。反之,如果教师每天将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视为“鸡肋”,每天摆出一副疲惫之态,恐怕学生自身也就不会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还有可能对于学习失去信心。这就是一种情绪的感染,而这种感染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教师本身就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素材。记得网络上流行一个短视频,内容拍摄到的是一名初中化学老师拖着疲惫的步伐来到教室,而且神情疲惫,无精打采。但是教师在步入教室之前,其突然停住脚步,并开始练习自己的面部表情,使之微笑。在经过短暂的调整或者练习之后,教师大步流星地走入教室开始教学。这其实就是以“己”为媒开展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首先,教师并没有将自己的沮丧情绪带给学生,而且还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保持一种欢快、开心的姿态进入教室。学生在看到老师之后也会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这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当然,以教师自身为模范,可以向学生开展各种不同的情感教育。比如在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教师就要先了解学生双方的矛盾缘由,而后秉持公平、公正、客观的角度,分别对矛盾双方展开教育,这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的方式。当然,从教师自身的情感教育而言,这也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否则也难以对学生展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
  此外,这里的以“己”为媒,并不仅仅是包含教师自己,教师也可以有效用学生为媒介展开情感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发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然后将之分享给学生。比如老师在发现班级内有的学生因为磕碰无法正常走路时,诸多学生主动上前帮忙搀扶,而且还帮助其课间上厕所,帮其打水等,这就是很好的情感教育宣传点,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加深学生之间的“同学情”。或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各项课下活动,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比如在周末大扫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商讨大扫除的具体内容,以及各项劳动任务的分配方法,这就是在向学生开展民主教育。同时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大扫除活动,这也是在向学生开展集体合作和团结互助的情感教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比如带领学生一起到敬老院做义工、到公园捡垃圾等,这些也都是在向学生开展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的情感教育,而且通过实践的方式更加能够提升情感教育的渗透效果。
  三、 通过作文写作开展情感教育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同时还能够借此面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作文创作是学生情感与认识的表达,而不仅仅是一些文字符号的集结。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需要对作文的命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需要自身内心进行反复的论证之后,才能够下笔成文。而学生对命题进行思考以及对论证进行反复推敲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的过程。针对学生当中的优秀作文,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共同学习,同时还要学生就其创作的过程与大家进行分享,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并不轻松,因为此时的學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但是又不够深入,教师的情感教育正是加深情感渗透的重要过程。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情感教育,除了文章所提到的课本教学、言传身教和作文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当加强观察和探索,以从更多角度且更深层次地挖掘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而更好地保障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桂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J].学周刊,2020(20):44-45.
  [2]孔祥栋.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报刊荟萃,2018(7):163.
  [3]陈莹.探究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华少年,2018(4):289.
  [4]白仲勋.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新课程(中),2019(2):220.
  作者简介:
  周武森,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古雷港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阅读教学已不局限于语文、英语等文史类科目,阅读教学在小数数学教学中也广泛得到运用。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量不多,阅读能力不高,因此对数学问题不大理解,因此,小学的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比较突出了。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少不了对数学题的理解,只有读懂了问题,理解了问题,才能将复杂的数字化为简单的、熟悉的文字,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由此可见,要培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就是要加强师生、生生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构建更加和谐民主的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探究,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搭建一个更有利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
高中历史学科是高中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很大的偏见,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随便学习一下就可以了.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当下,历
摘 要: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要能够准确审题,并且围绕题目立意、选材、布局,再加以语言组织,方可成文。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时,则应当针对习作审题、语言组织技巧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促进其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应让围绕习作审题与语言组织要点,积极创新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从而促使学生作文学习效率与质量实现逐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习作;审题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變化。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是对小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是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与人交流。因此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本教材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用“生活”点亮语文课堂,让“语文”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与课堂实践浅析如何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大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有效策略  一、 引言  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语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作思维,提高学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此就必须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文章结合农村县城学校教学情况,提出几点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农村县城学校;实效性  一、 引言  随着人们对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现阶段在初中教学中也更加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效果,但是基于对农村县城学校的分析,发现其教学实效
摘 要:中学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十分欠缺,教师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写作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主要分析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特征及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特征;重要性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
经典名著教学关键是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引领下处理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取舍得当、选准一点”;教学策略的展开要“简约丰厚、叩击一点”,
摘 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无论从哪一维度来看,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打造更具活力的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呢?答案就是创新教学模式。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才能为语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增添课堂教学的新鲜感与趣味感,使学生进入“语文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