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要能够准确审题,并且围绕题目立意、选材、布局,再加以语言组织,方可成文。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时,则应当针对习作审题、语言组织技巧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促进其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应让围绕习作审题与语言组织要点,积极创新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从而促使学生作文学习效率与质量实现逐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习作;审题;语言组织;教学设计
一、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常常会感到困难重重,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例如词汇语言素材积累不足、写作经验不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则应当从写作基础知识着手,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基础步骤开始,指导学生科学地组织作文语言,从而有效地提升其语文写作能力。另外,作文教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作文教学策略,重视读写结合与生活写作素材积累,从多个方面增强学生作文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逐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 小学语文习作审题与语言组织教学设计要点
(一)审题有度,紧扣题眼
审题是学生开始作文的第一步。审题则应当审清作文类别、作文范围,例如,在《我的父亲》这一题目中,学生要立马反应出是描写人物的作文;《我家的喜事》一题则要求学生叙事;《瑞雪》则应当在作文中以景状物为重点。作文范围又可以细分为时间、空间、数量、内容等不同的方面,例如,《童年的趣事》则是要求学生记叙童年时期的趣事,这是对作文时间范围上的要求;而《一件童年的趣事》,无疑是增添了数量要求,在许许多多的趣事中只要选取一件来写。此外,当作文题目中给出空间要求时,如《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学生在行文时则只能以上学路上作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审清题目是学生作文不脱题的重要前提,而要想促使作文内容能够紧扣题眼,学生更应当把握住作文题目中所点明的写作重点,如此一来才能够写出好文章。
(二)立意集中,主题新颖
在确定了作文题目后,教师则应当指导学生要为文章确定一个中心思想,并且所确定的中心思想要与作文题目相符合。同时,一篇文章的立意要集中,突出一个中心,只有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才会围绕着这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例如,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作时,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为文章确定一个中心,将家乡的变化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凸显劳动创造美好、科技带来进步这一富有深度的主题立意。此时,学生的作文也不再是单纯地描写想象中的二十年后家乡的景状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往往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则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对文章主题立意的设定来组织语言。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文章主题立意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独辟蹊径,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全方位地认识事物,标新立异。
(三)选材真实,情感真挚
作文素材的选取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较为感到“头痛”的部分,故而在指导学生组织作文语言时,教师也应当注重作文选材教学。首先,根据作文题,教师应当选取能够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材料,以此增强作文说服力,进一步凸显出文章鲜明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我的老师》作文题时,为了塑造生动的老师形象,学生则可以选取能够体现教师道德形象的素材,如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等典型事迹。同样地,还可以描写老师幽默、知识渊博来凸显其个人魅力。选材结合作文题目并紧扣作文立意,学生写作文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另外,为了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情感,在选材时也要做到真实,尽可能地选择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杜绝凭空想象,避免学生胡编乱造,只有记叙真实的事件,才能够赋予作文相应的情感感染力。
(四)精心布局,突出层次
对作文内容进行精心布局,将作文层次凸显出来,并确保作文结构完整,方可成就一篇好文章。由此可见,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强化作文布局,并且按照多个层次来组织语言,从而促使学生保持清晰的写作思路,便于学生更加流畅地组织作文语言。例如,在《美丽的春天》这篇作文中,为了凸显春天的美丽,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结构描写春天的景物。按照空间顺序写作,学生则可以从天空、山川、大地、河流等不同的景象展现春色。写作过程中,结合不同空间、不同场景之下的代表性事物,如春雨、春山、春花、春水等共同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而若按照时间顺序写作,学生则可以分别描绘初春、仲春、晚春不同景色的变化,展现不同时刻的美丽春景。无论学生按照哪一种结构进行写作,都能够使得作文层次清晰明朗。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时,也可以强化作文布局指导,为学生作文搭建基础支架。
三、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策略
(一)阅读仿写,形成语言组织意识
利用阅读仿写是小学生形成自身写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强化其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课文讲解、阅读教学等环节都可以结合具体的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通过模仿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来激活自身表达兴趣,从而强化写作锻炼。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荷叶圆圆》这一课文时,文章以不同的视角分別描写了圆圆的荷叶,其中,闪亮亮的“小水珠”将荷叶比作“摇篮”;展开透明翅膀立在荷叶上的“小蜻蜓”则将荷叶比作“停机坪”。此时,教师则可以对着几句话进行修辞手法、句式结构方面知识的分析讲解,并且在讲解完后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如“小蚂蚁有哪些特征呢?”“如果将小蚂蚁和荷叶联系起来,大家会想象出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写下: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小桥,我爬到荷叶上,勤劳地搬运着粮食。”也有的学生写道,“小蚂蚁说,荷叶是它的舞蹈教室,荷叶上晶莹剔透的水珠仿佛一面面镜子,照出了它们手舞足蹈的快乐模样。”从这一仿写练习中,学生的写作意识得到良好培养,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身创作思维、作文想象力也受到进一步激发,此时其对于语言的组织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二)读后续写,营造表达创作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在作文教学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特点,积极地运用读写结合模式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创作氛围,从而激发其语言表达愿望。在这样的教学引導下,学生也可以在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写作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亡羊补牢》这一课之后,则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读后续写”活动,引导学生在创作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亡羊补牢的故事进行延伸或者改写。课文中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养羊人把羊圈窟窿补上,从此以后就没有再丢过羊了。而在不同学生的笔下,亡羊补牢的故事也有了更多的版本:有的学生写道,尽管养羊人把窟窿补好了,但是聪明的狼却在另外的地方咬出了新的窟窿。而为了彻底地解决这一隐忧,养羊人找来了猎人,用猎枪把狼打死了。有的学生写道,在补窟窿的时候,养羊人在想既然这个羊圈容易被狼咬破,那换一种材料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牢固呢?接着,养羊人则请教了村里的泥瓦匠,在泥瓦匠的帮助下他用石砖搭建了一个十分坚固的羊圈。还有的学生写,养羊人把羊圈补好以后还是发生了几次狼吃羊的事件,从这些事情当中,养羊人反思是不是在当地养羊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随时都有狼来觅食。最后,他决定将剩下的羊卖掉了,并且用卖的钱做起了其他小生意,从此不再养羊。在这样的读后续写活动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以发展,不同的故事走向更是反映出小学生灵活且开放的语言思维。在创作欲望的驱动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能力也都有了相应的提升。
(三)拓展空间,积累生动写作素材
写作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则应当紧抓写作素材这一教学核心内容,善于引导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能够以自身生活实际资源作为学习与练习的背景。一方面拉近学生与作文文本表达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表达生活、认识世界中有话可说、有言可表,促使其思想情感体验得到深入,在习作中培养自身对生活本质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半命题作为“难忘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习作;审题;语言组织;教学设计
一、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常常会感到困难重重,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例如词汇语言素材积累不足、写作经验不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则应当从写作基础知识着手,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基础步骤开始,指导学生科学地组织作文语言,从而有效地提升其语文写作能力。另外,作文教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作文教学策略,重视读写结合与生活写作素材积累,从多个方面增强学生作文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逐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 小学语文习作审题与语言组织教学设计要点
(一)审题有度,紧扣题眼
审题是学生开始作文的第一步。审题则应当审清作文类别、作文范围,例如,在《我的父亲》这一题目中,学生要立马反应出是描写人物的作文;《我家的喜事》一题则要求学生叙事;《瑞雪》则应当在作文中以景状物为重点。作文范围又可以细分为时间、空间、数量、内容等不同的方面,例如,《童年的趣事》则是要求学生记叙童年时期的趣事,这是对作文时间范围上的要求;而《一件童年的趣事》,无疑是增添了数量要求,在许许多多的趣事中只要选取一件来写。此外,当作文题目中给出空间要求时,如《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学生在行文时则只能以上学路上作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审清题目是学生作文不脱题的重要前提,而要想促使作文内容能够紧扣题眼,学生更应当把握住作文题目中所点明的写作重点,如此一来才能够写出好文章。
(二)立意集中,主题新颖
在确定了作文题目后,教师则应当指导学生要为文章确定一个中心思想,并且所确定的中心思想要与作文题目相符合。同时,一篇文章的立意要集中,突出一个中心,只有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才会围绕着这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例如,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作时,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为文章确定一个中心,将家乡的变化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凸显劳动创造美好、科技带来进步这一富有深度的主题立意。此时,学生的作文也不再是单纯地描写想象中的二十年后家乡的景状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往往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则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对文章主题立意的设定来组织语言。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文章主题立意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独辟蹊径,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全方位地认识事物,标新立异。
(三)选材真实,情感真挚
作文素材的选取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较为感到“头痛”的部分,故而在指导学生组织作文语言时,教师也应当注重作文选材教学。首先,根据作文题,教师应当选取能够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材料,以此增强作文说服力,进一步凸显出文章鲜明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我的老师》作文题时,为了塑造生动的老师形象,学生则可以选取能够体现教师道德形象的素材,如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等典型事迹。同样地,还可以描写老师幽默、知识渊博来凸显其个人魅力。选材结合作文题目并紧扣作文立意,学生写作文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另外,为了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情感,在选材时也要做到真实,尽可能地选择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杜绝凭空想象,避免学生胡编乱造,只有记叙真实的事件,才能够赋予作文相应的情感感染力。
(四)精心布局,突出层次
对作文内容进行精心布局,将作文层次凸显出来,并确保作文结构完整,方可成就一篇好文章。由此可见,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强化作文布局,并且按照多个层次来组织语言,从而促使学生保持清晰的写作思路,便于学生更加流畅地组织作文语言。例如,在《美丽的春天》这篇作文中,为了凸显春天的美丽,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结构描写春天的景物。按照空间顺序写作,学生则可以从天空、山川、大地、河流等不同的景象展现春色。写作过程中,结合不同空间、不同场景之下的代表性事物,如春雨、春山、春花、春水等共同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而若按照时间顺序写作,学生则可以分别描绘初春、仲春、晚春不同景色的变化,展现不同时刻的美丽春景。无论学生按照哪一种结构进行写作,都能够使得作文层次清晰明朗。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时,也可以强化作文布局指导,为学生作文搭建基础支架。
三、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策略
(一)阅读仿写,形成语言组织意识
利用阅读仿写是小学生形成自身写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强化其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课文讲解、阅读教学等环节都可以结合具体的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通过模仿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来激活自身表达兴趣,从而强化写作锻炼。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荷叶圆圆》这一课文时,文章以不同的视角分別描写了圆圆的荷叶,其中,闪亮亮的“小水珠”将荷叶比作“摇篮”;展开透明翅膀立在荷叶上的“小蜻蜓”则将荷叶比作“停机坪”。此时,教师则可以对着几句话进行修辞手法、句式结构方面知识的分析讲解,并且在讲解完后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如“小蚂蚁有哪些特征呢?”“如果将小蚂蚁和荷叶联系起来,大家会想象出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写下: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小桥,我爬到荷叶上,勤劳地搬运着粮食。”也有的学生写道,“小蚂蚁说,荷叶是它的舞蹈教室,荷叶上晶莹剔透的水珠仿佛一面面镜子,照出了它们手舞足蹈的快乐模样。”从这一仿写练习中,学生的写作意识得到良好培养,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身创作思维、作文想象力也受到进一步激发,此时其对于语言的组织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二)读后续写,营造表达创作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在作文教学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特点,积极地运用读写结合模式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创作氛围,从而激发其语言表达愿望。在这样的教学引導下,学生也可以在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写作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亡羊补牢》这一课之后,则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读后续写”活动,引导学生在创作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亡羊补牢的故事进行延伸或者改写。课文中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养羊人把羊圈窟窿补上,从此以后就没有再丢过羊了。而在不同学生的笔下,亡羊补牢的故事也有了更多的版本:有的学生写道,尽管养羊人把窟窿补好了,但是聪明的狼却在另外的地方咬出了新的窟窿。而为了彻底地解决这一隐忧,养羊人找来了猎人,用猎枪把狼打死了。有的学生写道,在补窟窿的时候,养羊人在想既然这个羊圈容易被狼咬破,那换一种材料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牢固呢?接着,养羊人则请教了村里的泥瓦匠,在泥瓦匠的帮助下他用石砖搭建了一个十分坚固的羊圈。还有的学生写,养羊人把羊圈补好以后还是发生了几次狼吃羊的事件,从这些事情当中,养羊人反思是不是在当地养羊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随时都有狼来觅食。最后,他决定将剩下的羊卖掉了,并且用卖的钱做起了其他小生意,从此不再养羊。在这样的读后续写活动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以发展,不同的故事走向更是反映出小学生灵活且开放的语言思维。在创作欲望的驱动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能力也都有了相应的提升。
(三)拓展空间,积累生动写作素材
写作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则应当紧抓写作素材这一教学核心内容,善于引导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能够以自身生活实际资源作为学习与练习的背景。一方面拉近学生与作文文本表达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表达生活、认识世界中有话可说、有言可表,促使其思想情感体验得到深入,在习作中培养自身对生活本质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半命题作为“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