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网于刚创业是一场马拉松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于刚从其一手创立的1号店离开,他在写给1号店员工的内部信中说:“我们决定离开1号店去追求新的梦想。”一个月后,于刚开始了他口中的新梦想,入主1药网开创新的事业—医药电商。这是他在美国创办科莱科技,1号店之后的第三次创业。
  “2016年年初我们完成了近2亿美元的D轮融资”,于刚告诉E药经理人,这是他创业以来完成的第11次融资。
  对于融资经验丰富的于刚而言,这次创业与以往相比,他更知道怎么样去获得投资人的认可。他认为,融资的关键之一是要做到“低承诺、高兑现”,也就是少说话多做事,以业绩和数据征服投资者,只有这样,企业的估值才会不断提升。
  在2015年1月份时,1药网进行了C轮融资,融资金额为4.5亿元。于刚和刘峻岭回归之后的两个月,1药网出现惊人的变化。当时外界报道的数据显示,这两个月1药网单月销售额连续突破亿元大关,销售量同比增长313%,仅用了这两个月的时间,1药网就完成了2014年全年 2.7亿元的销售额。
  也正是在这种利好的激励下,1药网的D轮融资开始。于刚告诉E药经理人,能获得融资的另一关键就是清楚自身的发展战略。他们告诉投资人的是“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生态圈,向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的战略图。过去的一年,于刚的任务是将战略落地。
  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1药网创立于2010年,最早不过是1号店的一个频道。在2011年5月沃尔玛第一次投资1号店时,其从1号店剥离出来,成为独立运营的平台。
  医药电商发展至今还未有成功案例。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企业进军医药电商难在对药不懂,而医药企业进军电商,则缺乏互联网思维。于刚非医药出身,他在沃顿商学院读书时,毕业论文做的是供应链管理,而之后的从业经历则是先后担任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和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因此当他进军医药电商时,外界有诸多担忧。
  “再次创业进入医药电商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于刚认为,医药、生鲜等电商领域是最后几个需要攻克的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供应链管理上,而“我有30年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并在1号店成功实践。”
  在于刚创立1号店的7年时间里,其遇到过很多问题,走过很弯路,供应链保障就是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在这次创业中,于刚就针对这些环节下足功夫。对于品类管理,其一开始就在库存管理上进行设计,将产品划分为畅销品、一般产品、慢销产品等不同层级。如果将整个1药网品种合起来计算,实际上有近十万种商品,但其划归在畅销品类的大约为1000个,他们为1药网贡献着30%左右的销售额。
  关于如何确定产品的畅销、一般、慢销等的分级,于刚告诉E药经理人,1药网单独组建了一支商务智能团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然后与运营团队一起对产品需求进行预测,指导完成产品的周转率指标以及采购行为。
  在仓库管理上,1号店创業早期主要采取“人海作战”的模式,而做医药电商时,于刚复制了1号店后来的成功经验,提前布局好管理流程,引入大量智能化设备。1药网已经在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地方拥有数万平米的仓库,于刚说,“整个仓库没有多少人”。
  其实,在于刚的眼里,供应链体系的打造并非简单的梳理流程、实现配送,而是整个运营体系的调整,最终达到让顾客有良好体验的目的。在1药网的发展过程中,对网页、系统、服务流程等进行了数十次的调整升级。于刚说,在1号店时,商品的库存周转天数不到20天,履单成本是业内最低的,之所以能够做到,仰仗的是好的系统、流程、算法等。于刚将这些复制到了1药网,并做了优化。


  三证齐备
  于刚认为1药网与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现在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的A证、B证、C证,而且有互联网医院的牌照,这些与之相关的业务开展,会形成互联网+医药的健康生态圈。
  这么多年来,医药电商模式之所以无法盈利,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药品是低频消费门类,而电商不仅需要培养用户的线上购买习惯,还需要和线下药房竞争。而1药网的TOP1000产品中,主要瞄准的是感冒、消化等家庭常用药,用价格优势和服务吸引消费者。由于政策限制,目前网售处方药是被禁止的,很多慢病药品都是处方药,这极大地限制了1药网的发展空间。
  为了能够与处方药挂钩,于刚采用的策略是通过1药网的母公司岗岭集团与贵州省合作,创办西南互联网医院。患者可以依托岗岭集团旗下1诊APP平台,联系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签约专家医生,进行电话或远程视频诊疗,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具电子处方,然后由岗岭集团旗下壹号大药房完成药品配送。在诊疗过程中,如果涉及检查化验,患者将被安排前往西南互联网医院的线下合作医院就诊。
  当然,于刚打造的生态圈并非仅是医+药+患者的关系,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药房和药企的加入才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此,岗岭集团在B2B领域推出1号药城,用以连接上游药品制造商和下游医院、诊所、药房。通过互联网渠道覆盖传统医药流通渠道,压缩中间环节,进一步打通供应链,提升效率。目前,1号药城的业务已经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
  除此之外,今年11月29日,由岗岭集团和卓尔共同投资创立的华中药品交易中心在武汉上线,这是岗岭集团在B2B领域的又一布局。具体而言,就是向关联企业提供包括产品展示、缔结合同、交易、结算、金融、物流、大数据等在内的互联网+医药供应链的多维度服务,实现全程在线电子化交易。
  至此,1药网的互联网+医药生态格局逐步建立。1号药城、华中药品交易中心、1诊APP和线下药房弥补了1药网在电商B2B、O2O及患者服务的短板,其相互配合,用以打通医药电商的各个环节:前端是药品销售,终端对接药厂和药店,后端提供问诊服务。
  2016年对于于刚而言,融资之后主要是模块的搭建。现在围绕A证、B证、C证、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布局已经完成,接下来,则是要加强与线下的合作,与现在合作的1万多家药房探索O2O模式,与医院、体检中心、月子中心、养老院合作等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医+药的健康解决方案,逐步让在线购药、在线问诊成为一种消费习惯。
  当然,医药电商的发展也非一蹴而就,2015年1药网全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但依然没有实现盈利。至于何时盈利,这些布局到底能不能走出成功的模式,这是一个需要时间证明的问题。其实,于刚对此也看得很明白,他说创业这种事情从来就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其他文献
日前,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ICQCC)传出喜讯,扬子江药业集团勇夺五项国际QC金奖,这也是扬子江继去年夺得2金3铜的不俗成绩后,首次实现大满贯,再次站在国际质量领奖台上,赢得了国际质量组织的高度赞誉和认可。此举表明,扬子江的质量管理已走向国际舞台,为集团进军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CQCC被誉为QC界的“质量奥林匹克”,是QC活动发布的世界最高平台。本次国际QC发表一共有1
期刊
就像互联网对根深蒂固的医疗顽疾无可奈何一样,媒体不断的曝光高价药背后给医生高回扣的现实迟迟得不到根本改变。2016年末平安夜的早晨,CCTV调查八个月后,曝光“高价药背后给医生的高回扣”。  报道之后如果再次出现医院拉出横幅:严禁医药代表入内,这无疑是制度逼迫医院又一次幼稚和滑稽的表演。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医生需要医药代表带来药学信息,医药代表不能给医生回扣。就是这样一个常识,历史传统的制度设计却
期刊
自从2011年美国首次提出精准医疗以来,无论是科研人员或是资本,都在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而对于精准医疗的未来,机会在哪里,实施的路径是什么样,垂直细分的方向又会如何。  面对愈发火热的精准医疗,无论是政府官员、国内专家、诺奖得主和美国资深院士,都还保持冷静态度:明确概念,打造中国版精准医疗。  主题演讲—科学家与官员说  Thomas.C.Sudhof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期刊
吹吹吹!  吹来了中国新药创新的“牛市”,也吹起了创新药投资的泡沫。  贵贵贵!  但这并没有阻止钱袋鼓鼓的投资机构,前赴后继的涌入。  E药经理人已经连续8年发出医药产业投融资年报,还从来没有像2016年一样,所有投资机构几乎整齐划一的诉说创新药,因得益而得意者有之,因受挫而懊恼者有之。从只有关注早期的VC投资人说中国的创新药估值高,价格贵,到整个投资领域的所有从业者都在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期刊
E:你如何形容自己现在的工作思维?  方小东:抓住关键点,解决矛盾点。一位企业的总裁,只要找到了战略中的关键点,并将影响其战略执行可能存在的矛盾解决了,在上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后,剩下的就是执行层如何将战略落地了。  E:从业务一线到如今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你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方小东:我在珍宝岛工作的15年间,也是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逐步做到公司的总裁岗位,我认为“求变”是关键,引导变化的核心是四
期刊
在方小东的办公桌上,有两摞东西放在显著的位置,一摞是书,一摞是在珍宝岛内部称为“工作台账”的八开本子。这个本子,一年更新一次,记录了珍宝岛所有下属公司年初所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激励细则。工作台账非常细化,就连最基层员工的工作内容都要有记录。  这是方小东须臾不离的两个工作工具,书用来充实知识辅佐战略制定;工作台账用来监督战略执行,“想要知道珍宝岛各个公司每一步工作规划的进展,翻开工作台账,就能找到直接
期刊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医药行业发生巨变,动用资本力量去迎接改变已经是这个行业最为突出的特质,而且资本投入的多少决定着这个行业变化的剧烈程度。  2016年的大并购、大整合较以往来得更猛烈和全面。E药经理人根据已公开的数据统计,过去一年医药行业并购重组案例高达408个,其中371个案例披露了交易金额,达到1573.3亿元。其中过10亿元的并购有38起,过亿元的并购为150起。而2015年批露的并购案例数
期刊
在A股主板上市后,珍宝岛正在构建其在新产业环境下的硬实力,怎样在错综复杂的政策环境下,满足企业自身和投资者的双重预期,是珍宝岛药业的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们去厘清并体现在战略顶层设计中的思考,并以实践为准绳引领公司及其团队奋力完成的重要的全新战役。战争已经打响,珍宝岛药业不仅要兵精粮足,而且要战略创新,更要资源整合。  新产业、新模式、新转型、新业态四新模式风起云涌。  今天,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
期刊
从2月3日,百济神州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拿下2016年中国医药领域IPO第一单算起,今年总共有29家医药健康企业上市,其中深沪市16家,港股11家,另外有两家登陆海外资本市场。  IPO作为资本退出的主要途径,今年医药企业的表现让这些潜伏其后的明星投资机构大鸣大放地享受艳羡目光,且回报丰厚。以A股市场新近上市的新药公司贝达药业为例,开盘顶格上涨44%之后,一连出现14个涨停板,将股价从发行的17.
期刊
2016年8月4日,美国生物医药公司Ambrx(安博生物)宣布获得450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由东北证券旗下医疗基金管理公司东征鼎晟联合杏泽领投,国药资本、光谷人福基金,以及复星医药、厚朴投资和光大控股医疗健康基金跟投。而复星、厚朴、光大这三家出资机构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安博生物的股东。  2015年5月22日,复星医药、厚朴投资、光大控股医疗健康基金以及药明康德组成的联盟宣布与美国生物医药公司安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