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刘有树每年八月收割稻子之前,就会给儿子刘道富打个电话,刘道富必定会说:“后天星期六,等着我回来开镰吧。”
刘有树多皱的脸上就挂起了笑,像是秋天微风吹过的稻浪。星期六这天上午十点左右,刘道富的小车就从村口开了进来,停在刘家祠堂门前,刘道富首先会去幺公刘守明那里坐一坐,向老人问一声好,要是碰到村里的人,当然也是要做出笑脸说几句话的。然后,站在自家的稻田旁边,等着父亲勾头割下第一镰沉甸甸金黄的稻子,他会举起相机,咔嚓嚓拍几张照片,这一趟回家的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刘道富站在怡河大堤上看风景也好,问候老祖宗也好,去村里跟人说白话也好,刘有树和他女人张友英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星期天吃过中午饭,小车在村人羡慕的目光里绝尘而去,两人还会追着小车屁股说:“有空就回来啊。”
今年八月,刘有树给儿子打电话,刘道富却说忙,不回来了。儿子不回来,刘有树心里有点失落,这时刘有生又来通知他:“有树哥,开镰割稻的日子定下来了吗?李乡长说要来看看。”
“也就三两天吧。”刘有树的口气很平静,没有一点惊喜的样子。二十多年前,刘有树连着做了两届县劳模,县委书记给他戴过大红花呢。再说了,儿子在市里大机关做办公室主任,乡里领导来家里,还得看他的脸色。
刘有生问:“三天还是两天?”
“两亩水田,就是请几个人帮忙,一天也收不完,什么时候来都能看到。牛皮不是吹的,田坪乡谁家亩产超过我,我就把劳动模范的名号让给他。”
刘有生说:“人家李乡长来,就看你开镰啊。”
“那就明天吧。要来就来早一点,我不等他的。”
刘有树的稻田紧挨着怡河大堤。三十多年前分田到户,全村七百九十一口人,共有水田七百亩,除了村口这四百八十二亩水旱无忧的良田,剩下的二百亩全是半山坡上的干鱼脑壳田。搭配好之后全都做成阄子,让各家各户的当家人抓阄。刘有树抓到了防洪大堤当头这二亩水田,他不是很满意,他希望村口的水田抓到一亩,村后面半坡上的旱田也抓到一亩,旱涝都有收成。后来,刘有树又想通了,这么多年来,也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涨过一次特大洪水,漫过了防洪大堤,却是有惊无险,祖宗修筑的大堤固若金汤,洪水退去,良田依旧,不过是重新插一次禾,下年还有好收成。
站在黄熟的稻田旁边,刘有树的心就醉了。今年弄不到吨粮田,明年总可以吧,明年不行,还有后年大后年呢。当然,刘有树知道乡里领导来看他开镰收割,不仅仅是要看他家稻田亩产多少,他们还有一层意思,什么时候去市里开会,会有机会对刘道富说:“刘主任,你老爸的田种得好啊,八月开镰的时候我去看了。”
刘有树不知道官场的规矩,但人们对儿子表示出的尊重,他还是很高兴的。
刘有树把打谷机从杂屋里弄出来,洗抹干净,过后就一家一家上门请了几个得力的劳动力,约好明天帮他割稻子。说得力,不过就是几个在家带孩子的年轻女人。男人都进城打工去了,到哪里请男人去。张友英这一天也特别的忙,请人割稻,除了开工钱,还得管人家吃饭喝酒。这么多年了,村里人都说要做活就去有树叔家,好吃好喝。这也是一种荣誉。
做了一个豆腐,杀了两只鸡,还把一只腊猪脚从谷堆里取出来洗了,慢火炖好,那些一身汗水做活回来的女人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脸还不笑成花儿了。
这天清早,刘有树的稻田里像是落下了一群花喜鹊,笑闹声把大堤外面怡河哗哗的流水声都盖过了。来割稻子的年轻女人都听说了,李乡长要来,一个个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刘守明说:“看你们那个样,来相亲呀。”过后就做出一脸的笑,眼睛从年轻女人的身旁看了过去。
每年八月,刘有树开镰收割,刘守明总会拄着拐棍从刘家祠堂走出来,到田边来看一看。刘守明是个孤寡老人,但他一点都不寂寞,走出门,幺公老幺公太幺公不绝于耳。他当然知道,刘家的子孙敬重他,不仅仅他的年纪大,辈分高。刘家坪近千人的村子,谁家生孩子不请他这个老祖宗取个好名字啊。按他自己的说法,年少时读私熟识得的几个字都不够用了。他的箱里还藏有一本刘氏族谱,谁家生儿育女,谁家娶媳妇进屋,他都得先焚香净手,然后翻开那本被烟火熏烤得黑不溜秋的线装大本子,郑重地写下他们的名。谁好奇想看看,他说不行,族谱是不能随便让人看的。可他自己却常常说起五百年前,刘家的祖宗跟着江西填湖广的队伍从这里过,别的人还在漫漫的路途上前行,刘家兄弟却停下了脚步,在这里落脚生根,像是村前的怡河,潺潺流水,绵绵不绝。族谱传到刘守明手里,里面的名字已经记下大半本子了。祖宗曾有交代,刘家如有杰出人才,名扬乡里,还要在族谱记上一笔,那是刘氏家族的荣耀,代代传扬,昭示后人。刘守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要不要在族谱里给记上一笔啊。”只是,几十年了,也只有三个人享受这种待遇,一个是刘有树,名字后面写了这样一句话:田种得好,当过县劳模。刘道富和刘道喜两人却是在族谱里被他重重地记下了一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刘道喜被人们叫作万元户,后来,人们叫他刘厂长,现在人们又叫他刘老板了。刘道富跟刘道喜却不一样,读书时成绩特别的好,大学毕业,做了公务员,在市里的大机关上班,一步一步往上走,现在做的局机关办公室主任,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副局長,跟县太爷一样大的官。在刘守明的心里,刘道富比刘道喜的分量重。自古至今,那才是光宗耀祖的正道。看一看挂在刘氏祠堂大门上的“刘氏宗祠”四个大字吧,那是刘道富请市里的大书法家写的,颜氏风骨,苍劲有力,不在那个位子上,能求到大书法家的字吗?
女人们的眼睛不时地对着村口的公路张望,好看的脸上还透着胭脂红,也不知道她们心里荡漾着怎样的春波,男人们长年在外面打工不回来,一个一个都成“人来疯了”。只是,半晌午了,还不见李乡长的身影,这些光彩夺目的花儿也被八月的太阳晒得蔫下来了。
刘有树这时也在想,李乡长不来,你刘有生该来说一声吧,这么多人等着的。刘守明却是一个劲地叨念:“道富不回来,今年报纸上就没有你们的照片了啊。” 每年八月,刘道富拍了照片回市里,会在市报上发一发,下面还有《喜悦》或是《丰收》两个字,但不管什么字,刘守明都会大加赞赏。
快中午的时候,刘有树才看见刘有生和李乡长从村口走来,刘有树心里有点不高兴,想不理他们,可他们走近了,他又把一张板着的脸做出了笑样,说:“李乡长来了呀。”
一群年轻女人却是叽叽喳喳叫起来:“李乡长,你不能站在水田旁边看我们割稻子,动动手,才知道农民种田的辛苦。”胆大的干脆跳上前,要把李乡长往禾田里拖。
李乡长有些心不在焉,嘴里回着话,眼睛却不时地对着怡河下面的河滩张望。这时,刘有树才发现大堤外面河道上有一个大家伙往上面河滩慢慢移动,近了,才知道是一台挖土机。挖土机的后面,还拖着一个大大的铁架子。
几个年轻女人也不割禾了,她们要看看谁把挖土机开到河道中间去做什么,后面拖的铁架子做什么用。刘有树开始还很是矜持,有什么好看的,不过就是一台挖土机嘛,那阵刘道喜捐钱修村里的公路,不是请来两台挖土机开山挖土嘛。后来,心里的不悦就挂上了脸,李乡长不是来看自己收割稻子的,而是与这台挖土机有关。
挖土机开到刘有树稻田外面的河滩上,刘有树才看清刘道喜和他儿子刘大全都坐在上面,后面的铁架子上还有几个不认得的外地人。
“老刘,今年的收成不差吧。”
李乡长终于回过头来,说了这样一句话。刘有树说:“差不差,摆这里的。”他的话里有话,你不是要亲自见证产量吗?过过秤不就知道了,秤我也准备好了。
李乡长却不再说话,从河堤旁的石级下去,爬到挖土机上面去了。
刘有树心里骂了一句娘,对几个年轻女人说:“中午了,回去吃中午饭吧。”
李乡长走了,女人们的情绪有些低落,想一想友英婶婶办的好饭菜,就又嘻嘻哈哈起来,相追相赶着往村里去了。
刘有树勾下身子,把刘守明背在自己背上,说:“友英办了好菜,中午我们叔侄俩好好喝一杯。”
2
直到第二天,刘有树才弄清楚刘道喜开到河滩中间的不是挖土机,而是新买来的挖沙机,那个大铁架子是筛沙子用的,也是新买的,两层,挖沙机从河滩上挖了一铲沙,倒在筛子里,筛子哐当哐当就把河沙的粗细分开来,两辆翻斗车停在旁边,粗的装一车,细的装一车,满了,开走,另外的两辆车又开了来。现如今到处修房子,做工程,怡河里淘出来的河沙质量好,抢不到手。
让刘有树奇怪的是,隔一会儿,挖沙机和筛沙机都会停下来,李乡长和刘道喜父子就会站在筛沙机旁边,眼睛瞪得像羊卵子,脖子伸得像是在水田里找吃食的鹭鸶。他们在找什么呢?
看了一阵,猜测了一阵,刘有树就不看了,也不猜测了,这与他毫不相干。这辈子,他只对做田感兴趣。村里人的评价,那二亩水田已经被他做成金碗碗银碗碗了,不然,他怎么会连着做了两届县劳模。
刘道喜就不一样了,读书没用,做农活也不行,他父母骂他,怎么就不跟有树叔学一学。他只当耳边风,十几岁去城里打工,二十多岁带着一个外地女子回来就再没有出去了,在鄉场开了几年餐馆,赚了些钱,就跟村里做了一笔交易。村里同意把村子后面的一片杂树林给他,他答应掏钱把刘家坪通往乡场的公路修好。村里原本不同意,那是刘家族上的风景林,祖宗留下来的,里面的树木粗得两人牵手都抱不住。可是,多少年了,人们就指望出门有好路走,却是苦于没钱修路。你刘道喜愿意做好事,你就做吧。那片杂树林送给你,不过是砍来卖给人家做柴烧。
刘道喜并不急着砍杂树林,两台挖土机日夜不停地开山挖土,那路就一天一天从乡场往刘家坪延伸过来。从头年的正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五公里路修好了。竣工剪彩那天,乡里领导把县里的记者请来采访,说要做节目在县电视台播放,刘道喜却是十分的谦虚,说他是看不下去刘家坪人进进出出走的泥泞小路,特别是学生,上学放学,背心都是泥水。那天他家杀了三头大肥猪,全村男女老少去他家里吃流水席。乡里领导喝多了酒,跟他称兄道弟,说田坪乡多有几个刘道喜,田坪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早就进入小康了。
这个时候,刘道喜才开始砍伐村子后面的杂树林。可他把大大小小的杂树砍伐下来,并没有当柴卖,而是锯成宽宽窄窄的木板和木条,价钱就翻过好几倍。还有十几棵名叫香叶檀的大树,连同地下的树根也被他刨了回来,却没有锯成木板或是木条子,而是把香叶檀锯成一段一段,塞进机子里,出来的就是一粒一粒光溜溜的珠子,大的有大拇指大,小的像蚕豆。把这些大小不一的珠子放在禾场上晒干,用麻袋盛着,就有外地来的大货车连夜运走。
香叶檀跟别的杂树不一样,特别沉实,车出来的珠子像铁弹,还有一股好闻的芳香味儿,特别是树根,那股芳香味儿更加的浓烈,四处飘散,刘家坪的人整天就在这种好闻的芳香味儿里过日子。人们就想,那些大大小小的珠子卖到哪里去了呢?谁要那么多的木珠子做什么?人们还想,一年下来,也就砍了几棵杂树,那片风景林十年也砍不完的。
这时,刘道喜花钱却比过去更加的大手大脚。首先,把自家破旧的木屋拆掉,修了一栋二层楼的砖房;后来,又买了辆大货车和一辆小车;再后来,他就在自家砖房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告示:从即日起,刘家坪村的五保老人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一百元。小学生每个学期奖现金一百元,中学生奖现金二百元,大学生奖现金四百元。人们算过,这几项开支加一块,李道喜每年要拿出一万块钱。
那年春节,村里一个在城里工作的姑娘回家过年,手里拿着一串赭红色的珠子把玩,说是修心的佛珠,好几百块钱一串,还说好的紫檀、花梨木手串,一串要几万元呢。紫檀佛珠一串要卖几万元的话,在村里传开了。大家知道刘道喜发大财了。
一片杂树林,刘道喜像是用细刀子慢慢割肉,十二年之后,最后一棵香叶檀才被砍倒。人们还在想着刘道喜接下来会做什么,那些家里有孩子读书的人家还着急呢,往后只怕从刘道喜那里拿不到钱了。没有想到,刘道喜又在自家的水田里办起了红砖厂。当然,这个时候他自己是不用亲力亲为做活儿了,请了一群外地人做活,自己只是动动嘴,指挥指挥,再就是数数钱。 不过,许多人对刘道喜在水田里办红砖厂还是有看法的。祖宗留下的田地,怎么能不插禾,毁了做红砖卖钱啊。只是,大家又都说不出口。
刘道喜家的三亩八分水田,烧了五年红砖,水田也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坑,摆在偌大的一片田地中间,像一块补疤,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人们就想,田地没了,刘道喜肯定要离开刘家坪,搬到镇子上去的,他家在镇子上又修了一栋五层楼的砖房,他女人在一楼开了一家餐馆,名叫道喜餐馆,生意好得不得了。那些有孩子读书的人家,上门去问:“什么时候搬家啊?”他们当然不好意思直接问孩子读书的那个钱的。
刘道喜问:“搬到哪里去?”
“镇子上不是修高楼了呀,餐馆也办得红火啊。”
“我的家还在刘家坪呢。”
挖沙机轰轰隆隆开到怡河河道上挖沙,人们才知道,刘道喜又找到挣钱的门路了。大家还想,越是有钱就越想多赚钱,过几年,刘道喜只怕能把镇子上的半条街买下来。
3
刘有树开始注意刘道喜在怡河滩上挖沙,是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七。那天吃过早饭,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家三口要回城里去。儿子儿媳都是公务员,正月初八上班。儿子还是办公室主任,春节长假上班的第一天,许多的事情都得他张罗。刘有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树哥,你不知道吧,道富再往前走一步,就跟副县长平级了。”村里别人说的话就更加生动,刘家坪出了两个人物,一个刘道富,一个刘道喜;一个有钱,一个有权,两人都为刘家争光了。
在刘有树的心里,刘道喜是不能跟儿子比的。他问过了,田坪乡读大学的没有几个,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更少,考上公务员之后还能弄个一官半职的就只有他儿子了。前年,刘家坪嫁到镇子上的一个女孩,说想在镇子上开家书店,却办不了那个证,小心地对刘有树说:“爷爷,也不知道叔愿不愿意帮帮我啊。”刘有树犹豫了老大一阵,要是儿子没给她帮上忙,还不丢脸啊。不过還是把儿子的手机号码给了她。一个月后,刘有树去镇子上买农药,老远就听到有人喊爷爷,抬头一看,街上新开的一家书店人头攒动,刘家妹子一脸笑地对他说:“叔把电话打到县里,县里又把电话打给我,我就把证办来了。”后来,刘家妹子回到刘家坪对大家说了这事:“我叔的权力可大了,打个电话就成。”人们见着刘有树和他女人,眼神里就又多了几分羡慕。
把儿子一家三口送到车站坐上去市里的大巴车,刘有树和他女人才回来。一路上,女人唠叨个没完,说孙子不该跟着父母一块回去:“离上学还有十来天啊。”
刘有树有些不耐烦,吼她说:“不回去复习功课,在乡下还不玩野了。”他希望孙子日后比儿子更加有出息才好。
刘守明站在刘家祠堂门前,刘有树连忙迎了上去,说:“过年的这几天就是个忙,也没来看望你。”
“道富来过了。”刘守明的脸上全是笑,把棉衣翻开,露出里面的衣角,“这保暖衣是道富给我买的。”
刘有树说:“孝敬爷爷,应该。”
刘守明说:“我交代他了,什么时候往前走一步,就告诉我,我好往族谱里写上一笔。”
刘有树脸上的皱纹就笑成了一朵大菊花,说:“回家去吧,天冷,别着凉了。什么时候我让友英办几个好菜,我们叔侄俩好好喝一杯。”
“穿着保暖衣,冷什么,我还准备去镇子上呢。”
“道喜的钱给了?”
“给了,过年还多给了一百元。”
“道喜赚的钱多,给你一点钱用也应该。”
“不过,我看重的还是道富。”
这时,刘有树听到远处有哐当哐当的声响,抬起头,看见河道的上空有一股黑黑的烟雾飘飞。刘守明说:“那个道喜,过年都没休息。”
“越有钱,就越想钱。”刘有树说。
来到自家水田旁边,刘有树就怔在那里了。过年的这些日子,挖沙机已经在河堤不远处的河道上挖出了一条长长的沟壑。刘道喜不在,只有他儿子刘大全站在那里对着开挖沙机的师傅说着什么,手还在不停地指指点点。
刘有树转身就往村里去了,还没进刘有生家的门,刘有生就问:“有树哥,道富没走吧,我想接他吃晚饭。往后村里有什么为难事,要请他帮忙的啊。”
刘有树笑说:“不吃饭,他就不肯帮忙了?”
“也是,谁叫他是从刘家坪走出去的啊。”刘有生过后问:“看你匆匆忙忙的样子,有事吗?”
“你去看看吧,道喜那样挖沙,五月涨水,怡河改道,祖宗留下的四百多亩水田还不完蛋。”
刘有生却说:“你以为道喜真的是在挖沙吗?”
“不是挖沙,是挖什么。挖出的沙石不是被运走了吗?”
“挖黄金。没看见道喜和大全整天守在筛沙机上吗?听说一铲下去,金床上要落下半酒杯瓜子金。”
刘有树就想起来了,说:“前年我就听道喜请来做红砖的外地人说过,他们挖黄泥做红砖,居然挖到黄金了,一粒一粒像南瓜子。道喜还不让他们说。”
刘有生说:“道喜请人用仪器看过,田坪下面有一只金狗。”
“刘家祖宗留下的一片林子被他给毁了,他又要打那片田地的主意呀,那是刘家祖宗留给后人的饭碗啊。”
“我也想,怎么说都不能把祖宗留下的田地毁了。”
“你得去阻止。”
“怎么阻止,离拦河大堤还远着呢。”
“那样挖,能保证洪水来了河道不改过来?”
“问题是河道还没有改过来啊。”
“到那时就迟了。”
刘有生无可奈何地说:“不到那时,对谁说都没用。”
刘有树就不跟他说了,自己去找刘道喜。
刘有树在刘家坪人面前腰杆挺得直,唯独要笑脸相对的,是见着了刘道喜。儿子回来,刘有生家可以不去,刘道喜家是一定要儿子去一趟的:“拿去的烟酒他不一定看得上,但你一定要去。”他总是这样交代儿子。
刘道喜家热闹得很,跨进门,才知道几个人正在喝酒,李乡长也在。他心想刘道喜没去河边,原来在家里请客,说:“李乡长也来了啊。” “明天上班,刘主任回市里去了吧?”
李乡长把刘有树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来。刘道喜早就倒好酒,摆在刘有树的面前,说:“那天道富来家里,也是喝的王中王,我还对他说,什么时候接叔也来喝一杯。王中王,好喝。”
李乡长说:“以前刘主任回来,乡政府要请他吃餐饭,喝杯酒,现在不行了,八项规定,四个不准,像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到刘老板这里吃饭喝酒,也是提心吊胆的啊。”
刘有树说:“他回来从不说单位上的事情,我也不问。”
李乡长笑道:“你就关心你那二亩水田,今年是不是准备亩产过吨啊。”
刘有树却把眉头拧了起来,对刘道喜说:“道喜,我是来对你说个事的。”
刘道喜却说:“先把酒喝了再说不迟。三十年王中王典藏,一千八一瓶,你那一杯就一百八。”
刘有树一仰脖子把一杯酒倒进了喉咙,心想比自家做的谷烧酒好不到哪里去。嘴里还是说:“好酒。”
“好酒就再喝一杯。你来之前我们已经喝一瓶了。”李乡长红着一张脸,指着身边的年轻人说,“这是我们乡新来的刘书记。跟刘主任同年,年轻有为啊,在田坪乡待几年,就要回县里去。”
刘书记早就站了起来,双手捧着酒杯,说:“刚才我才知道刘主任的老家就在刘家坪,我还准备来看望你老人家的。”
一杯酒落肚,刘有树那张皱纹密布的脸有些发红,说:“不敢当。”
刘书记说:“你老人家不知道,刘主任那时对我可关心了。来田坪乡之前,我在县文化局做局长。”
刘有树心想,原来是我家道富的下级,说:“过两年回县里去,说不定就是副县长了。”
“跟刘主任不能比的,刘主任起点高。”
刘有树心里高兴,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来道喜家的目的,对刘道喜说:“酒也喝了,我得把话说出来。”
“什么话,你说啊。”
“你那挖沙机不能再往大堤这边挖了。不然,对大堤有影响。”原本是一肚子的气,现在口气却变了。
刘道喜笑着说:“原来叔要说这个话。刘家祖宗把大堤修得那样牢实,几百年没垮,现在就垮了?”
“五月端午水一来,怡河改道,再牢实的大堤也要毁掉。”
刘道喜却不再理睬刘有树,拿起酒瓶,给刘书记倒酒,嘴里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刘书记来田坪乡工作,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对我说。”
李乡长说:“刘书记在田坪不过待两年三年,办一件两件实事,就要回县里去的。”
刘道喜说:“记着了。来,喝酒。”端起杯子,跟书记乡长碰得当当响。
刘有树的脸就板得更加难看,说:“刘书记和李乡长都在这里,我当面对你们说了,道喜那样挖沙是不行的。”
刘书记看着李乡长,李乡长对刘道喜说:“刚才你说了,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跟你叔好好商量商量,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刘有树说:“不是跟我商量的问题,河堤垮了,我的二亩水田首当其冲,别人的水田同样保不住。”
刘书记说:“刘老板,要不我们去看看?”
刘道喜回答得爽快:“你不去看我还要把你拉去看呢。”
刘书记和李乡长跟在刘道喜身后往河边走了。
站在刘有树的水田旁边,看着田里一些性急的草籽已经开出了星星点点紫红色的花儿,几只蜜蜂趁着正月的好天气,在草籽花丛中嗡嗡地飞来飞去。要在平时,李乡长一定会拣好听的话说,今天,他却是早早就把胳膊扬了起来,在空中摇晃着,刘有树才知道他是对着刘大全打招呼。
刘大全正勾着头在金床上拾黄金。刘有生告诉过刘有树,筛沙机上面的两层筛的粗沙和细沙,最下面一层安着一面金床,随着筛沙机哐当哐当摇晃,瓜子金就漏下来掉在金床上了。
“你们看看,我在河滩中间挖沙,影不影响这边的大堤。”刘道喜这样说,一边把金牌香烟往刘书记和李乡长的手里塞。
“隔那么远,应该没问题的吧?”刘书记看了身边的李乡长一眼,这样道。
李乡长顿了一下,才对刘道喜说:“我看挖沙机再不能往这边挖了。”
刘道喜有些不怎么乐意,不过还是答应道:“按李乡长说的办就是了。”
刘书记和李乡长走了,刘道喜没有送他们,爬到筛沙机上面和儿子一块拾瓜子金去了。刘有树冲着刘书记和李乡长的背影说:“再要挖过来,我还要来找你们的。”
4
刘家坪的老老少少都知道,住在刘氏祠堂里的孤寡老人刘守明有一个外号:老秀才,也不知道这外号对他是褒还是贬,但大家对老秀才这个称谓的由来却是津津乐道,据说年少时刘守明的父亲送他在刘氏族人办的私塾读了三年书,《三字经》读完,又开始摇头晃脑地讀《幼学琼林》。过年的时候,他父亲要他写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他不敢不写,却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副好对联。眼看着父亲的脸由晴转阴,又由阴转为电闪雷鸣,情急中,他就想起在刘氏祠堂读书时,八月看到的祠堂外面的风景,战战兢兢在红纸上写了这样两句话:刘家坪里有黄金,稻菽飘香古到今。这不叫对联,既不对仗,也无平仄。可私塾先生却是大加赞赏,竖着大拇指说写得好:“只可惜废了科举,不然可以考秀才的。也罢,好好读几年书。”私塾先生是刘氏族上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刘氏族谱一直由他保管着。
刘守明知道自己有了犁头高的时候,父母不会再让他读书,得回家种田做阳春。那年老先生重病在床,把他叫了去,焚香净手,郑重地把刘氏族谱交给了他。这时,他才恍然大悟,老祖宗为什么对他写的那副“对联”赞赏有加了。
这些年,刘守明挂在嘴边的话是他要活一百岁,人们当然知道他说这话的用意,八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可以把族谱往下传的接班人呢。
这天,刘守明早早就起床了,拄着拐杖,站在门前看风景。按他自己的说法,刘家的后人出得好,有多少好事情让他高兴,夜里都睡不着觉了。看见刘有树从村里走来,说:“有树,早啊。” 刘有树道:“幺叔更早。”也不停下脚步,匆匆往田坪外面的河堤走去。
刘道喜的挖沙机在河滩上轰隆隆地吼叫,却没看见装沙的翻斗车,筛出的沙石重又倒进河里去了。刘有树心里想,刘道喜真的挖到金狗了,筛出的河沙也不要了。
突然,刘有树看见挖沙机掉过头来,对着防洪堤这边,一铲挖下去,河道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坑。
“不能往这边挖!”
刘有树叫得声嘶力竭,只差跳脚了。挖沙机却是挖得更加的起劲,一铲一铲挖下来,平整的河道就有了一条深深的沟壑。
“这样挖的确不行的。”
刘守明何时也来了,站在刘有树的身后说:“去对有生说,要他来管一管。”
刘有树只得去找刘有生:“你去说说,道喜的挖沙机往大堤下面挖过来了。上次当着刘书记和李乡长面说好的,不能往这边挖的。”
刘有生有些不怎么愿意,又经不起刘有树说道,只得跟着来到河边。这时,挖沙机却把大铁铲掉过头去了,正在河中间挖沙。刘有生说:“没有啊。”
“你没看见,这边河道挖了多大一个坑。”
这时,刘大全从金床上跳下来,笑道:“有生爷爷,你也看我挖金来了?”
“有树爷爷叫你别往这边挖,不然,对大堤有影响。”
“不是没挖了嘛。河堤受影响,刘家坪吃饭就成问题了啊。”
“知道就好。”
刘大全把头转向刘有树,说:“道富叔叔过年回来,我还准备请他办点事的,那几天一直忙,没来得及说,他又走了。”
刘有树原本一肚子的火,这时又消了三分:“什么事,打个电话就是了。”
“事情不大,却只有他才能办好。我一定抽个时间给他打个电话的。”
刘有生走了,刘有树跟在他的身后,说:“村里不立个规矩不行。”
“你说怎么立规矩?挖河沙他们办证了,是合法采挖,对旁边的水田有影响,你当面对乡领导说过,他们也当面对道喜说了。”
“就没办法了?”
“我的确没办法。”
刘有生说没办法,刘有树就只有一个硬办法,天天去河边陪着他们。当着面,看你还怎么把挖沙机的大铲往这边挖。
第二天清早,刘有树去河边的时候,没有想到刘道喜的挖沙机比他还早,机器轰鸣,筛沙机哐当哐当响个不停,刘道喜和儿子刘大全勾着腰,眼睛瞪得牛卵子一样,在金床上寻找着黄金。
挖沙机的大铲没有往这边挖,而是对着那边的河道,一铲又一铲地把河沙挖起来往金床上倒。
劉有树站在大堤上,总觉得有些不对,伸过手,仿佛就要碰到挖沙机的大铲了。那天刘书记和李乡长在这里看的时候,挖沙机不是在这个位置上的啊。
“道喜,你来一下。”
刘道喜有些不情愿,不过还是从筛沙机上跳下来,问道:“叔,有事?”
“你看看,挖过来多远了?”
“前几天刘书记和李乡长来看过的,就是这个样子。”
“挖过来了。”刘有树吼道。
刘道喜两手一摊:“叔啊,你说挖过来了,我说没有。是不是把刘书记和李乡长叫来做证。正好我要请他们来喝酒的。”
刘有树就不再跟他说了,说也没有用。回到家,扛来一根长长的竹竿,从自家水田下面的堤脚一竿一竿往中间量:“二竿半。明天我要再来量的。”
刘道喜笑嘻嘻地说:“行,叔明天来量就是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刘有树原本想去河边看看的,走出村子,又没有去,而是往田坪中间的刘氏祠堂去了。他看见刘守明坐在刘氏祠堂门前翻看那本族谱,心想又在族谱上发现什么了,大清早地坐在那里看得那样聚精会神。隔了老远就喊:“幺叔,起来得早啊!”
“夜里睡不着,清早想睡一会,却又没法睡了。”
“没病吧?”
刘守明叹了一口气,说:“道富看样子是回不来了,这族谱只怕要交给道喜了。”
刘有树说:“交给他,你放心?”
“就是啊,到时候还不知道他会在族谱上写些什么呢。这族谱要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啊。”接着,刘守明抱怨说:“刘道喜的挖沙机五更就哐当哐当响起来,吵死人,那样子只怕是挖出狗头金了。”
刘有树也不去河边了,回家扛着竹竿去河堤下面量了量,挖沙机虽是把屁股对着大堤,大铁铲对着中间的河道挖沙,离大堤却只有一竿半了。刘有树把竹竿扛回家,怒气冲冲地往乡政府奔去。
李乡长和刘书记正在办公室商量什么事情,看见刘有树,就都做出了笑脸,问道:“刘劳模,你有事?”
“上次当着你们面说的话,刘道喜不作数了。”
李乡长拍了拍脑壳,问刘书记:“什么话,我忘了,你记得吗?”
刘书记也是一脸茫然,说:“我也记不得了。”
“刘道喜挖河沙的事情。”
“刘老板挖河沙办采挖许可证了啊。”
“他又挖过来了。”
“什么挖过来挖过去的,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
“你们还是去看看吧。”
刘书记和李乡长都有些不愿意,说他们正忙呢,正月过去是二月,转眼春耕大忙季节就到了。
刘有树说:“要不,我让我家道富给你们打电话。你们都是端的国家饭碗,这个面子会给的吧。”
刘书记对李乡长说:“那就走一趟吧,这点小事还要麻烦刘主任打电话啊。”
李乡长去办公室叫上小车司机,让刘有树坐在前面,他和刘书记坐在后面的座位上。
刘书记对刘有树道:“听刘老板说,那阵刘主任读书,刘老板也资助了钱的啊。”
刘有树心里有些不悦,多久的事情,还说给乡领导听,口里说:“发财了,有钱啊。”
“听说刘家坪的五保户每个月也给了钱。”
“那点钱算什么。” “田坪乡多有几个刘老板,我们做乡领导的要少操多少心。”
刘有树气冲冲说:“两码事。”
小车停在刘家祠堂门前,刘有树说:“你们等等我,我回家打个转就来。”
一会儿,刘有树从家里拿了那根长竹竿来,却不见了刘书记和李乡长,问刘守明:“两个乡领导到哪里去了?”
“看道喜挖黄金去了。有树,你又把他们叫来做什么?”
刘有树有些没好气地说:“祖宗留下的田地要毁在他刘道喜手里了。”
刘书记和李乡长果然站在河滩上跟刘道喜说着什么,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
刘有树对刘书记和李乡长说:“我量过的,从堤脚到挖沙机那里有两竿半,现在还有多少,一竿半不到。”
刘道喜说:“前几天刘书记和李乡长来,也没拿竹竿量,谁证明是两竿半。”
李乡长说:“那天的确没拿竹竿量过。让我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从堤脚走出来,又从挖出的沙坑走进去,对刘书记说:“前几天好像就这么宽。”
刘书记没有像李乡长那样来来回回地走,说:“今天刘劳模用竹竿量过了,一竿半。刘老板你就不要再往大堤这边挖了,再挖,对大堤的确有影响。大堤里面是几百亩良田啊。”
刘道喜连连点头说:“好,不会再往里面挖了。我自己也有水田。”
刘有树说:“你的水田变成了一个大坑,做砖了,你还有什么水田。”
刘道喜还是一脸的笑样,说:“我的水田做砖卖了,得来的钱,刘家坪多少读书的孩子都用了的。”
刘有树的脸红一块,白一块,他还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刘书记和李乡长跟刘道喜说了一会儿话,就走了。刘有树想了想,搬来几块大石头,摆在挖出的沙坑旁边,才离去。
刘守明拄着一根棍子,站在刘家祠堂的门前,看见刘有树从堤那边走来,问道:“刘书记和李乡长怎么说?”
“有屁用。”刘有树差点把一句脏话骂了出来。
这时,刘守明却是带着神秘的口气说:“你知道刘家坪五百年前叫什么地名吗?黄金滩。刘家祖宗落脚此地的时候,并不是以农为生,而是在河滩上淘金,几年之后,又不淘金了,说黄金是能淘完的,种田种地才能千秋万代兴旺发达。在荒滩上筑堤造田,一代又一代,大堤不断延长,良田不断扩展,刘家人就在田坪中间修了这座祠堂,让后人记住先人创业的不易,发扬光大,把刘氏香火一代一代传下去。”
刘有树心里烦,打岔说:“到时候你要说句公道话。”
“我早就说过,那样挖不行的。”刘守明的身子在寒风里抖了抖,老樹皮一样的脸面变得僵硬了许多。
刘有树的心情仿佛这才好了些,问道:“看样子你要出门去?”
“去乡政府领我的生活补助。本来想坐李乡长他们的车去,叫他们,他们却没听见。”
刘有树就想起守明叔第一次拿到五保老人生活补助时说的话,他说国家好啊,只是钱少了点,每个月才能吃一餐猪肉。前些年,刘道喜说给刘家坪每个五保老人每个月一百块钱,他只差给刘道喜下跪,说现在好了,每个月能吃几餐猪肉,还能喝两杯酒呢。刘有树说:“你去吧,早去早回,天气冷,别着凉了。”
5
刘有树回到家的时候,张友英抱怨说:“出去就不知道回来,道富打电话来了。”
“有事?”
“问你在家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把电话挂了。”
刘有树就把电话打了过去,儿子正在吃中午饭,说:“爸,刚才打电话你不在家,才正月,你就弄那二亩水田去了?”
“你有事?”刘有树没说刘道喜在河道上挖金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对儿子说。
“听说又有新品种了,到时候想办法弄点回来。爸一辈子就想亩产过吨,我也得给你出把力才是。”
刘有树说话的声音就响亮了许多:“今年的绿肥比往年长得好,有了好种子,我就不信每亩过不了一吨。”
张友英一旁看着老伴和儿子说得眉开眼笑,说:“这几天总是板着一张脸,还是儿子的话管用。”
吃过中午饭,刘有树拿了把锄头想去水田给草籽开水沟,走出门,刘有生却来了。
刘有树只得把锄头放下,问道:“有事?”
刘有生笑道:“正月不完还是节,喝酒吃肉就是事,哪像你,扛把锄头去挖金还是挖银?”
刘有树的气就不打一头出了:“刚才我把刘书记和李乡长又叫来了。”
刘有生叹了一口气,说:“道喜的心思重,一般人看不透。看上刘家祖宗留下的风景林里的香叶檀能赚大钱,就要给村里修公路,换那片林子。就那十几棵香叶檀做成的佛珠,卖了几百万,修路花的二十万块钱不足赚的零头。后来,大家又以为他是在自己的水田里烧砖卖钱,其实,他是看看水田下面有没有黄金。果然就挖出了红金脉,他就不烧砖了,淘金,想赚更多的钱。”
刘有树说话的声音有些打战:“这么说,他还想挖田坪下面的黄金啰。”
刘有生说:“别说他,越说心里越有气,我是来请你晚上去我家喝酒。正月快完了,我们兄弟还没一块喝杯酒呢。”
刘有树说:“算了吧,什么时候你有空了,我请你来我家喝酒。”说着,扛着锄头去了河边。挖沙机还在轰隆隆地挖着沙,金床还在哐当哐当地摇晃,刘道喜和他儿子刘大全站在金床前,撅着屁股在金床上拾黄金。刘有树心里想,你们来得早,收工迟,我明天也早早来,天黑回家,看你们还敢不敢往大堤这边挖。
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去,慢慢的,天就黑了下来。挖沙机就不吼叫了,筛沙机的哐当声也没有了。刘道喜父子带着开挖沙机的师傅从河滩上来,刘道喜一脸笑样地说:“叔,天黑了,还不收工?”
年轻的师傅走在父子俩的后面,只是笑。刘有树也不知道他笑的什么,看着三人走了老远,才扛着锄头回家去。
张友英早就把饭菜办好了,嘀咕说:“二亩水田,用得着这么没早没晚地忙活吗?” 刘有树不理她,吃了饭,又出去了。
张友英问:“天黑了,还到哪里去?”
“去守明幺叔那里。”
张友英就不做声了。每隔三年,守明幺叔就会把刘家族上的男女老少全都叫到祠堂里开会,开始的时候,她不以为然,五保户,无儿无女,没事找事,还不是想让大家记住他。开了几次会,她就改变了看法,别人说守明幺叔的许多不是处,她还替守明幺叔说话呢。三年没到,就盼着守明幺叔拄著根棍子挨家挨户地叫大家去祠堂开会,每次她总是第一个去,去了也不坐,扫地,抹桌子凳子。过后,就站在一旁看着守明幺叔郑重其事地从房里抱出一个黑漆漆的木盒子,打开,从里面捧出一本同样黑不溜秋的厚本子,一页一页地翻,过后就开始念。张友英第一次听到守明幺叔念她的名字,是她跟刘有树结婚的那年,守明幺叔念的那句话她至今还记得:一九七一年农历八月初八,刘有树娶妻张氏友英。第二次听到守明幺叔念她的名字是在第三年的十月,那天她抱着刚刚满月的儿子,守明幺叔念的也只有一句话:刘有树妻张氏友英于一九七四年农历九月初五生儿子刘道富。后来,她的名字就再没有出现过。男人做县劳模也只是写了一句话:刘有树于一九八一年农历十月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县长为他披红戴花。儿子的名字却是经常被守明幺叔在族谱上提起,刘道富考上省城重点大学,刘道富在省报发表文章,刘道富做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张友英觉得自己走出去脸上都有光彩。她常常想,三年之后,守明幺叔又会在族谱上给儿子写上什么呢?
除了儿子,守明幺叔给刘道喜也写得比较多。田坪乡第一个万元户,田坪乡有名的老板,捐钱修公路,资助刘家坪的孩子读书,给刘家坪的五保老人每人每月一百块钱,等等。不过,张友英还是觉得,守明幺叔写道喜的笔墨没有写儿子的笔墨重。按守明幺叔的说法,族谱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慎重考虑,斟字酌句,那是让后人学习的榜样。
刘有树来到刘氏祠堂的时候,刘有生也在这里,正和刘守明说着什么,看见刘有树进来,说:“要你去我家吃饭你不肯去,办的好菜吃不完,我给守明幺叔送了些来。”顿了顿,又说,“我们正说你呢。”
刘有树的脸色有些不怎么好看,说:“说我什么?”
“说你养了个好儿子,为我们刘家争光了。什么时候道富再往前走一步啊。”
刘有树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说:“我问过,他说难,得有许多因素。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因素。”
刘守明问:“你有事?”
刘有树说:“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想走走。”
刘有生笑着说:“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
“我就想不通了,道喜挣的钱不少啊,还要挣那么多钱做什么。”
“听说他在县城的一个什么花园小区买了别墅,花了一百万。”
“村里有砖房,乡场新修了楼房,还要在县城买房子呀。”
“房子摆那里,比把钱存银行心里踏实。”
刘有树愤愤地说:“挣再多的钱也与别人不相干,别把刘家祖宗留下的田地毁了就行。”
“我们刚才说的就是这个话。”
“你们没我着急,我家的二亩水田紧挨着河堤的。”
“河堤没了,谁家的水田都保不住。”
刘有树抱怨说:“可是,不让刘道喜在河堤下面挖黄金的只有我一个人。”
刘有生就笑起来:“人们都说,有你拦着,就都放心了。乡里领导也要让你三分的啊。”
刘有树的脸色不好看,心里还是很舒服的。儿子不在那个位子上,乡里领导自己能随便叫的吗?
第二天清早,刘有树又去了河边。刘道喜的挖沙机摆在那里,没有一点动静,只有河风呼呼地吹。抬头看看天,厚厚的云层,像是要掉下来。正月前半个月天气好,太阳一天比一天暖和,看样子下半个月要下一场雪了。刘有树心里想,这样的天气,刘道喜是不会来挖金的吧。
吃过早饭,天上的雪并没有落下来,云层却散开了,露出了蓝湛湛的天,刘有树就又坐立不安起来。张友英说:“你的神经出问题了啊,坐不是,站不是,晚上睡觉还说梦话,不是当着书记乡长说好了吗?要你整天守着做什么?”
刘有树没有理睬女人,还是去了河边。挖沙机还静静地摆在那里,没有一点动静,只有挖沙机旁边的怡水在被挖得坑坑洼洼的河道上喘息着,艰难地往前跳跃。
“天气转晴,怎么不来挖金?不是说挖到金狗的脚了吗?”
直到下午,刘有树才看见刘道喜和他儿子刘大全从村里出来,他们的后面跟着那个开机子的师傅,三个人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还不停地打着哈欠。
“要死不活的样子,夜里做什么去了。”刘有树自言自语说。
站在自家的水田旁边,看见田里的草籽更加绿了,花儿开得正艳,刘有树仿佛看到了秋天满田的黄熟,心里的纠结也就散开了。儿子给自己弄新品种回来,努一把力,争取亩产过一吨。
6
后来的几天,刘道喜的挖沙机上午都没有响动,到了下午,才开始挖金。刘有树觉得奇了怪了,挖出了红金脉,却没精神了,上午在家里睡大觉。后来,他就觉得有些不对,没有下雪,也没有下雨,河滩上的沙石都是干的,自己水田下的堤脚怎么湿淋淋的。用手一刨,是松的,刘有树的脸就青了,一边往乡政府跑,一边骂着娘:“刘道喜,你真行呀,白天睡觉,夜里挖金,五更把挖出的大坑又填上。”
刚刚跑过田坪,就看见乡政府的小车从那边公路上开过来,刘有树也不管了,冲上前,就把小车拦住了。
小车里面坐的刘书记,跳下车,一脸笑地问:“刘伯有什么事啊。”
刘有树不说话,拉着他来到自己水田下面的堤脚:“你看看,挖到什么地方来了。”
刘书记左看右看,说:“没有啊。”
“怎么没有。挖了,又填上了。”
刘书记说话的口气有点冷:“我说刘伯,是不是见着刘老板挖到黄金了,心里不高兴啊。挖了再填上,不就行了嘛。” “填上的沙石是松的,洪水一来,堤还不垮。”
刘书记不再跟他说话,掏出手机,给李乡长打了个电话,要他到刘家坪来一趟,并交代小车司机说:“你去把李乡长接来,开个会。”过后,对站在那边筛沙机上拾黄金的刘道喜招手:“你过来一下。”
看见刘道喜一副笑样地走来,刘有树气不打一头出,劈头盖脸吼他说:“当着刘书记和李乡长说的,不能再往这边挖了,你怎么还要挖。”
刘道喜却不理睬他,问刘书记:“叫我有事?”
“去村委会开个会。”刘书记板着脸说。
刘道喜问:“开什么会啊?”
“明知故问,你说开什么会。”
刘道喜头一扭,说:“我没时间。”
刘书记的脸色有些不悦,想了想,改口说:“那就在这里开。李乡长一会就来,刘伯,村里你说叫谁就叫谁,开个现场会,一次性解决问题,免得天天去找我。”
刘有树说:“村委领导都得来,再把守明幺叔也叫来,他是我们刘家辈分最高,年纪最大的老人。”
“你去叫吧。”
刘有树先去了刘有生家,要他去叫别的村干部,自己去请守明幺叔:“幺叔,书记乡长要在河滩上开现场会,你得当着他们的面说句公道话啊。”
刘守明嘀咕说:“天气这么冷,站在河滩上,还不冻出病来。”
“道富给你买的保暖衣穿了吗?”
“穿了。”
劉有树拔脚往自己家里跑,把下雪天穿的棉大衣拿来让他穿了,说:“这棉大衣是道富前年给我买的,送给你,白天穿着挡风,夜里盖在被子上面睡着暖和。”
刘守明那张老树皮一样的脸面抽动了几下,说:“说不说,书记乡长自己不知道堤脚挖松了,对大堤会有影响?”
两人来到河滩的时候,李乡长已经赶来了,刘有生也带着几个村干部来了,刘道喜正忙着给大家散烟。
李乡长对刘书记看了一眼,说:“你说吧。”
刘书记说:“还是你说,我刚来乡下不久,一些情况还不是很熟悉。”
李乡长干咳了几声,说:“天气太冷,大家站在这里会着凉的,我就长话短说,把你们叫来,就问你们一句话,刘老板在河道上挖沙,对旁边的水田有没有影响。”
刘有树说:“挖黄金,不是挖沙。”
“挖黄金也好,挖沙也好,都是挖。我是问,这样挖过又填上,对河堤有没有影响。”李乡长板着脸说。
几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做声。刘守明还蹲了下去,做出咳嗽的样子。
刘道喜来到刘守明的面前,说:“幺公,你得说句话啊。”
刘有生也说:“你是我们刘家的祖宗,你发个话,我们都听你的。”
刘守明心里想,不是明摆着的吗?堤脚挖松了,再填上又有什么用,稍一涨水,就会把填上的沙石掏空,堤还能不垮?书记乡长日怪,怕得罪人,你做村主任的也日怪,自己不说,要我说。咳嗽声就更重了,那腰也弯得像一只老虾公。
刘书记看了一眼老人鼻涕眼泪一泡的样子,不耐烦地对刘有生说:“你是村主任,你先说。”
刘书记点名,刘有生就不得不说了,干咳了几声,说:“上次刘书记和李乡长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没在场,我看就按照上次处理的意见办吧。这条河堤长五百八十八米,把一片荒滩改造成良田,刘家人前前后后用了四百多年,最末尾那段河堤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完工的。如今刘家的后人有吃有穿,过上好日子,不要忘了前人流血流汗。往后道喜挖沙也好,淘金也好,离大堤两竹竿。”
刘有树说:“你的意思是挖过填上也不行的。”
刘有生脸上做着笑,却不再说话。
刘道喜对刘守明道:“幺公,我听你的,你说有影响,我就不再挖了;你说没影响,我还是要挖的。”
刘守明蹲在地上,一阵一阵地咳嗽着,看那样子,一时半刻还缓不过气来。刘道喜扭过头,对着刘书记和李乡长说:“你们没有给我算过账,刘家坪村的学生读书和五保老人的补助,每年我得拿一万块钱,你们做这样好事、那样实事,还要我拿钱。今天我把话说明白,我做不起好人了,那两项开支得停下来,你们领导要钱我也帮不上忙了。”
刘有树说:“道喜你做的好事,大家都记着,不是担心祖宗留下的这片良田被毁,你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刘书记板着一张脸,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大家说:“挖过,再填上,应该没问题的吧?”
李乡长来到刘守明面前,有些不耐烦地说:“咳嗽好了没有,都等着你说一句话的,你说有问题,就别挖;你说没问题,就挖。”
刘守明的脸面有些僵硬,从袖筒里伸出手,抹了一把鼻涕,说:“刚才刘书记也说了,挖了再填上,问题应该不大的吧。”
老人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被呼呼的寒风揉碎,不过,还是被刘道喜听见了,说:“大家都听见了,刘书记说没问题,幺公也说没问题。”
刘有树的脸有些发青,真想骂一句什么,却没有骂出口,说:“河堤出事,毁掉的不只是我家二亩水田。”
刘书记说:“不要说了,就照刘守明老人说的办,挖了再填上。不要挖得了黄金,砸了刘家坪村几百口人的饭碗。”
刘道喜的脸上全是笑,说:“当着刘书记和李乡长的面,我保证,挖到哪,填到哪。”
刘书记和李乡长走后,刘道喜对着开挖沙机的师傅招手,叫他把挖沙机开过来:“先挖堤脚这边。”
刘守明看着轰隆隆开过来的挖沙机,干瘦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把穿在身上的棉大衣脱下递给刘有树,也不要他背,自己爬上大堤,趔趔趄趄往刘氏祠堂去了。
刘有生看了眼铁青着脸的刘有树,说:“回家吧,站在这里会冻出病来的。”不由分说,拖着他回去了。
“嫂子,饭办好了没,我要跟有树哥喝杯酒。”
张友英看着男人的脸色不好看,数落说:“在外面怄气,还要把脸色带回来。”从柜子里拿了瓶酒出来,对刘有生道,“这瓶酒,是道富带回来的,你不来,有树不让开。” 刘有生说:“嫂子你也来喝一杯。”
“没看见你有树哥那张牛肉脸吗?好好劝劝他吧。”
刘有生端起酒杯,对刘有树说:“我是说的硬话啊,没有用。”
“我就想不通了,刘书记那样说,守明幺叔也说那样的话。”
“他有想法的。”
“不就是道喜每个月给他一百块钱吗?”
“一百块钱对他来说多重要。”
张友英一边忙着家务事,一边说:“村里一些人说的话难听啊,说我们家不要道喜的钱了,就跟道喜过不去。”
刘有树吼她说:“我们说话,你插什么嘴。”
张友英抱怨说:“你自己不知道,走出去,多少人指着你的背脊骨骂。”
刘有生只得做磨心了,这边劝劝有树哥,那边又劝劝友英嫂子,说:“那些话,听了就当风吹过。我不也说道喜了,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
7
第二天早晨,刘有树却起不来了,头痛,发烧,咳嗽。张友英连忙去乡医院请来一位老中医,老中医把了一阵脉,交代张友英:“针就不用再打了,开个处方,买三剂中药慢慢煎服,不然伤寒入内,就得躺到医院里去。”
刘有树躺在床上度日如年,却又不敢不听老中医的话。把女人买回来的中药喝完,已经是第七天的下午,刘有树从床上爬起来,出门去了。往外走的时候,有些头重脚轻,身子也轻飘飘的,但他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遠远地,他看见自家水田旁边的河堤上黑压压站着许多人,有的指指点点,有的大呼小叫。刘有树好不容易挤进人群,他就呆在那里了,水田外面的堤脚已经被掏空,河水淌进来,那条深深的沟壑就变成了护城河一样。挖沙机的大铲从沟壑里挖上来一铲沙子,人们就大呼小叫起来:“快看看,有没有狗头金。”
刘道喜和刘大全站在金床的旁边,看着金床哐当哐当把沙石筛下河道,父子俩就麻利地在金床上拾黄金。站在大堤上的人们就又是一阵狂呼大叫。
刘有生也站在人群里,表情麻木,一言不发。刘有树气极败坏地对他吼道:“站在这里,也不说一声啊。”
刘有生苦着一张脸:“道喜说,挖完他就填上。”
“你以为填上就真的没事了。”
“那天刘书记这样说,幺叔也是这么说,我有什么办法。”
刘有树不再跟他说了,拔脚往家里跑。回到家,拿起摆在柜子上的电话,大声地对儿子说:“道富,你回来一趟。”
看见男人神色不对,张友英正要问他又跟谁生气了,听到男人要儿子回来,就抱怨起来:“道富在上班,叫他回来做什么。”
刘有树对女人瞪了一眼,对着话筒吼道:“不回来,往后你就再不要回来了,我没你这个儿子。”
刘道富就在那边着急了:“爸,什么事,你慢慢说。今天星期五,明天回来行吗?”
刘有树就把刘道喜在河堤下面挖黄金的事情对他说了一遍。刘道富有些为难地说:“乡里领导和守明幺公都说没事,我怎么好说不行?”
“他们想他口袋里的钱,睁着眼睛说瞎话。人们都说,能阻止不让刘道喜在河堤下面挖黄金,只有靠你了。”
刘道富过一会才说:“那我明天回来一趟吧。”
刘有树放下电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积在脸上多久的阴云,也散开了。
张友英却在一旁不停地唠叨着:“乡里领导不说,有生不说,幺叔也不说,你让儿子得罪人啊。”
“你懂个屁。哪要儿子自己当面来说道喜么,不过就是对刘书记李乡长打个招呼。”
第二天,刘有树心里像有个小兔子在蹦跳,是激动,还有点坐立不安,心里说:“我说的话你们不听,我儿子说,你们总得听吧。”
经不住从河堤上传过来的大呼小叫声,刘有树又去了自家的水田旁边。跟昨天一样,刘道喜的挖沙机早早就开始挖金了。河堤上的人比昨天还要多,有大人,还有小孩,只是,刘有树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了一阵,却没有看见刘有生的身影。
“每天都站在这里,今天怎么没来。”
刘有树心里嘀咕。过后就想儿子到乡政府跟刘书记李乡长打过招呼,会不会回来一趟呢,要是回来,得给孙子准备点好吃的让儿子带回去才是啊。
太阳从云层里露出脸面的时候,已经到了头顶。中午了,儿子一定到乡政府了吧。从市里到乡政府,坐大巴也不过三个小时,可刘道喜的挖沙机还哐当哐当地挖得起劲,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刘有树就不在自家的水田边站了,回到家,又拨通了儿子家里的电话。只喂了一声,那边就传来了孙子的声音:“我爸昨天不知道忙的什么,半夜才回来,今天一大早又出去了。”
刘有树没有听清楚儿媳在那边说了句什么,又听到孙子大声地说:“爷爷,我妈说我爸正在乡政府跟乡里领导说那个事呢。什么事啊,我妈却不肯对我说。”
刘有树满是皱纹的脸立马就变成一朵大菊花了,大声地说:“好孙子,努力读书,日后也像你爸一样有出息。”
8
刘道富启蒙读书的时候,村小学也是设在刘氏祠堂里的。刘道富走进教室,他就觉得有一双眼睛盯着他。是守明幺公,穿着一件打着许多补丁的长衫,一脸的皱纹像是老树皮一样,眼神里却透着慈祥,透着期待。刘道富不知道守明幺公为什么要这样盯着自己,在他的心目中,他是十分敬畏和崇拜这个名叫刘守明的幺公的,八月的时候,看着祠堂外面偌大的田坪里一片金黄,芬芳氤氲,他就觉得幺公的“对联”写得实在太好了。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写作文,读大学的时候,写的散文就在报纸上发表了。还是借助那些发表的作品,毕业之后顺利地去市文化局做秘书,几年之后就做到了办公室主任。
有了身份,有了地位,刘道富也没有忘记儿时在刘氏祠堂读书的情景,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都抹不去对于家乡的记忆,那是留存于脑海里美妙的画儿,那是浸入骨子里的乡愁。城里长大的妻子常常取笑他,进城多少年了,还脱不出农村的泥土气味。他不生气,也不回答她的话,只在心里默默地说:“刘家坪在我心里是不可忘却的,即便谁使用洪荒之力,也抹不去我心里的那一份印记。” 刘道富记得,他在省报发表的第一篇散文,写的《刘家坪的秋天》,省报的编辑一定也是来自农村吧,在他的散文旁边配了一张彩色照片:蓝天旷远,小河流淌,稻浪金黄。那叫一个美。那年放寒假回来,守明幺公把他叫了去,拿出刘氏族谱让他看。守明幺公说:“族谱一般人是不能看的,你不一样,你为刘家人争气了。”刘道富先是看了守明幺公在族谱上写自己的一些文字,过后就从第一页慢慢地往下看,他仿佛看见两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随着前不见头、后不着尾的迁徙队伍,拖着疲惫的身子,从遥远的地方而来,一路前行,山野茫茫,却不知道哪里才是他们落脚的地方。兄弟俩疲惫不堪,躺在路旁的野草丛中,任凭旁人的催促和打骂,再也不愿意往前迈动脚步了。
兄弟俩姓刘,刘家兄弟开始的时候跟着河滩上的人们一起淘金讨吃,一块盆,一把锄,六月,赤身裸体被晒成了猴公一样,冬天没法下河淘金,就只有挨饿受冻。后来,刘家兄弟就不淘金了,在这片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荒滩开挖出一片土地,靠着栽红薯种苞谷糊口度日;再后来,荒滩上就有了一道不长的石堤,石堤里面的旱地变成了水田,水田里长出的稻谷养育了刘家兄弟。
刘道富仿佛看到那道石堤慢慢地向外延伸,怡河让道,石堤里面偌大的荒滩,被水田里的嫩绿和金黄逼退。当然,刘家再也不是两兄弟了,烟火渐旺,人口渐多,四百多年之后,就成了现在的刘家坪了。
那是一条漫长的艰苦奋斗之路,也是一条漫长的兴旺发达之路,刘道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祖宗在那条艰苦的创业之路上踽踽前行的身影和脚步。自己如今算是走出去了,但不能忘了根,何况,父亲在呼唤自己,刘氏家族的父老乡亲在呼唤自己,怎能袖手旁观而不顾。
刘道富给报社一个记者打了个电话,记者姓许,也写得一手好文章,两人以文相识,气味相投,就成了好朋友。请他跟自己走一趟,不会不给面子。
第二天,也不要刘道富出面弄车,许记者借了一辆小车,把小车开到文化局大门前来接他:“刘主任回家,怎么好意思坐大巴车回去,那多没面子啊。”
刘道富下来之前没有给乡里领导打电话,两个人来到乡政府的时候,刘书记和李乡长先是有点惊愕,后来就把手伸了过来,脸上的笑容也有点夸张:“星期六,回来看望父母啊?过年的时候也没来乡政府坐坐,担心没饭吃啊?”
刘道富跟他们客套了几句,直奔主题,说明了来意,还把许记者推到刘书记和李乡长面前:“许记者,你们认不得,可他写的文章你们一定读过的吧?出自许记者手笔的文章只发日报头版头条,听说我要回老家,他也要来乡下走走,说是回去写篇有分量的文章发一发。”刘道富话里有话,无冕之王,谁都得让着三分的。
刘书记和李乡长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你爸怎么还要把你叫回来?”
刘道富说:“不是我爸叫我回来,是刘家坪村的群众叫我回来。”
“你说怎么办?”
“要保住那一片水田,刘道喜就不能再在河道上挖黄金了。”过一会,刘道富加重语气说,“刘家坪八百多口人,靠着祖宗留下的那片田地生存啊。”
刘道富说话的时候,李乡长对刘书记使了个眼色,起身出门去了,在外面给刘道喜打了一阵电话,才又回到办公室说:“中午了,先吃饭,再说事。这个问题不难解决的。”
刘道富说:“我们在路上吃过了。”
刘书记笑说:“担心没饭吃?”
刘道富说:“如今这形势,还用说吗?”
这时,李乡长的手机唱起歌来,李乡长把手机贴在耳朵上嗯嗯了两声,就对刘道富说:“我们解决问题,你这朋友也参加?”
下来的时候,刘道富对许记者说过,请他来田坪,什么都不用做,更不用写什么文章,打个照面,让他们知道他的身份就行。听到李乡长这么说,许记者心里有些不悦,说:“你们开会,我还是去实地看看吧。”
李乡长说:“这样好,我安排车送你去。”
“我自己有车。”
“那我安排人陪陪你,第一次来,总不能走错路啊。”
看着小车开出大门去了,李乡长一脸愁苦地对刘道富说:“我们田坪乡就你在市里工作,还在那个位子上,你得多多关照我们才是吧。”
这时,刘道喜却风风火火赶来了,人没进门,声音先传了进来:“道富,回来也不说一声,如今单位用车麻烦,我让小车去接你啊。”
刘道富没有像平时那样,见着刘道喜,必定要先迎上去,握着刘道喜的手,把说了多少遍感激的话重又说一遍。这回他坐那里没有动,说:“我是回来说事的。”
“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还要你亲自回来说,打个电话就是了。这样吧,晚上我请客,我们兄弟俩好好喝一杯。”之后,刘道喜就取笑刘书记和李乡长:“以前,上面来人,你们把一张苦瓜脸摆着,说手头紧,又担心得罪了领导,现在好了,领导下来吃饭不能超过标准,不是公事,请吃便饭都不行。我请客,吃什么没人说,你们俩作陪,趁着弄餐好的吃。”
刘道富说:“先不说吃饭,这次回来,是要说说刘家坪的事情。你来了,当面说更好,那河堤,关系到刘家坪村近千口人生存的问题,我们要好好保护才是,许记者听说这个事,我不让他来都不行,说是上面对耕地抓得紧,那条红线谁都不敢碰,他要写个东西在内参上发一发。”
刘道喜两手一摊:“原来是你爸叫你回来的啊。那你和刘书记李乡长先商量吧,我对刘书记说一句话就走。”刘道喜转过身,对刘书记说:“我答应改造乡场的二十万元,过些日子就划到乡政府账上来,你刘书记不在田坪做一两件实事,想回去都难,我这个小老板帮忙也只能帮到这了。”
说着,就准备离去,刘书记却一把拉住了他:“来了就别走,几个事情一块说。”
李乡长一旁道:“就因为你刘老板在河道上挖黄金,刘主任才回来说那堤的事,你怎么能走。”
刘书记把一张笑脸对著刘道富,说:“这几天我一直想去一趟市里,当面跟刘主任汇报的,你回来了,难得的机会啊。那阵我在县文化局工作的时候,你是我的直接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记在心里的,现在到乡下来了,你不能说不关心你的老下级了吧?退一步说,不关心我,自己家乡的事情总得关心啊。我们田坪乡的乡场,关系到田坪乡一万人口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田坪乡的经济发展,却是脏乱差,天晴三天,我就担心哪家一个不小心,一把火全乡场就没了。下雨三天,人们过路背上都是泥水,我想把街道弄宽一点,弄成水泥地,再弄两排摊位,免得初一十五人们来赶场,全都挤在逼仄的街道上,不方便,也不好看。刘老板答应捐二十万元,还有二十万元的缺口,你无论如何得帮你的老下级一把,也是对你的家乡作贡献啊。” 李乡长一旁说:“钱从哪里来我们不管,或是你自己掏腰包,或是找个老板放点血,或是打报告向领导要。乡场修好,我们在乡场上给你和刘老板立一块碑,让田坪乡的群众世世代代记着你俩的功德。”
刘道喜一旁笑着说:“乡场修好,我们兄弟俩的名字不光是一块刻在石碑上,守明幺公又要往刘氏族谱上写一笔啊。”
刘书记却板着脸对刘道喜道:“别多嘴,把这个事情商量好,再说你的事情。”扭过身子面对刘道富的时候,板着的脸就又换成了笑样:“刘主任要能多弄到钱,当然更好。全乡十二个村,十个村通了公路,还有两个村的公路没有修通,帮忙把这两个村的公路修通,群众要给你送万民伞。”
刘道富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说:“这个事情有点难,要我自己掏钱,别说二十万元,两万元都拿不出,找老板,谁愿意把二十万元丢到这乡角落里来,没有回报,谁干?”刘道富没有把找领导更难的话说出来,市里领导的面他都没有见过几次,能从他们那里要到钱修乡场,修村里的公路?做梦吧。
刘道喜脸上做出惊讶状:“你说的话谁信啊。”又对刘书记和李乡长说:“我那二十万元也没得捐了。”
“为什么?”
“那天在河道上开现场会,书记乡长表了态,守明幺公也发了话,道富回来却要把现场会上的决定推翻,要我捐钱,我抢银行去呀!”这样说过,刘道喜就把头转过来,对刘道富说:“我说过,淘过金,我会把河道还原,还要把河堤加固,涨再大的洪水,也不会有问题。你爸却把你叫回来跟刘书记和李乡长说这个事,那我就不挖金了,做房地产。道富,那阵你读书的时候,从我手里拿钱是怎么说的你也许不记得了,可我却记得,你说往后能感谢我的话,是一定要感谢我的。这样吧,帮忙给我办个资格证,做房地产没那个证可不行。”
刘书记板着脸吼他说:“这个问题没解决,你说别的事情,凑热闹啊。”
刘道喜的脸色也变了,说:“我不挖金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李乡长冲着他说:“刘书记等着你做房地产赚了钱,再捐钱让他办好事实事,他在田坪还得待多久?”
刘书记不耐烦地说:“别的事情不要说了,过两天要召开全乡乡村干部大会,改造乡场的事情得落实下来。刘主任,我这是第一次开口求你为家乡办好事,你得表个态,我好在大会上跟大家说,让大家也高兴高兴。”
他们在演戏。刘道富真想骂一句娘,可是,又没有骂出口。他们设计的圈套已经把他逼到了墙脚,让他一点面子都没有,红一阵白一阵的脸就变成了青色,说:“这个事情我办不到的。”刘道富说得极不情愿,无可奈何。
刘书记两手一摊,说:“你刘主任不肯帮忙,那就还是只有按以前的决定,刘老板黄金照挖。不过,我今天再一次交代你刘老板,挖过之后,照原样填好,你自己还答应要把河堤加固呢。给自己村里办好事,群众记着你。我们去刘家坪,那些有孩子读书的人家,村里的五保户,谁不念着你的情。”
刘道喜的脸上就又有了笑容,说:“这样吧,修乡场的四十万元,我一个人出算了,到时候乡场修好,立碑的时候,把我兄弟俩的名字都要寫上。”
刘书记和李乡长齐声说好:“到时候用花岗岩给你们立碑,千秋万代。”
这个时候,刘道富真的希望地上有一道缝,好钻进去。当然,他还想往刘道喜的脸上滋一口口水。
刘道喜却把手一挥:“兄弟,我们吃饭喝酒去。刘书记和李乡长作陪。”
刘道富说:“饭不吃,酒也不喝,我得回去一趟。”
刘道喜说:“我送你。”
“不用。我想一个人走一走。”
刘道喜带着失望的神色对刘书记和李乡长说:“道富不愿意去喝酒,也不要我送他回去,那就我们三个人去喝酒吧,上次在我家酒没喝好,今天我们得好好喝一杯。”
走出乡政府的大门,刘道富原本是想回一趟家的,父亲正望眼欲穿等着,可是,这时他又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回去怎么对父亲说?给许记者打了个电话之后,想一想,还是给父亲打了个电话,说:“爸,别着急,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
“你回来看看,挖沙机已经把堤脚全掏空了。”
“越掏空堤脚越好,那时就有人来管了。”
“还要等多久,转眼就要涨端午水了。”
“不会太久。”
刘道富站在乡场外面的公路旁边等许记者,看来,只有请许记者的大驾写文章了,引起领导重视,问题才得以解决。“不给我面子,也就别说我不给你们面子了。”刘道富在心里这样说。
9
刘有树是在第四天的下午才知道报纸上发有一篇写刘道喜的文章。那天是星期六,刘家坪一些学生放学回来,说星期五的下午学校召开大会,校长在大会上念了那篇文章,很感人的。
刘有树一口血只差喷了出来。去找刘有生:“有生你听说了吗?道喜上报纸了。”
刘有生说:“那天大全带着一个姓许的记者来找我,说是道富叫他来给刘家坪写一篇文章。不光是采访我,还采访了村里许多人,我们说了许多刘家坪发展变化的事情,当然也说了刘道喜不该在河堤下面挖黄金,可是,报纸出来之后,别的都没说,就说的刘道喜做好事。”
刘有树心想不可能的,道富怎么叫记者下来给道喜写那样的文章?把电话打到儿子那里,还没开口呢,刘道富却在那边抱怨起来:“爸,你别说了,这次回来,我的脸面都丢尽了。”
刘道富也是一股血堵在了胸口。前天早晨去办公室,秘书拿着一张报纸说他的家乡上报纸了,秘书的脸上还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拿过来一看,是一篇专题报道《致富不忘乡亲——记农民企业家刘道喜》。文中悉数多年来刘道喜捐钱给刘家坪的学生读书,给刘家坪五保户钱的事情,还点名道姓说了从刘家坪走出去的刘道富拿着刘道喜给的钱,怎么地表决心要把书读出头,日后做个有用的人才。文章里还有刘守明说的话,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和孩子家长说的话,都十分的感人。刘道富这时才知道秘书脸上笑里的含意,气得掏出手机把电话打给许记者:“许大记者,你什么意思啊?”
刘有树每年八月收割稻子之前,就会给儿子刘道富打个电话,刘道富必定会说:“后天星期六,等着我回来开镰吧。”
刘有树多皱的脸上就挂起了笑,像是秋天微风吹过的稻浪。星期六这天上午十点左右,刘道富的小车就从村口开了进来,停在刘家祠堂门前,刘道富首先会去幺公刘守明那里坐一坐,向老人问一声好,要是碰到村里的人,当然也是要做出笑脸说几句话的。然后,站在自家的稻田旁边,等着父亲勾头割下第一镰沉甸甸金黄的稻子,他会举起相机,咔嚓嚓拍几张照片,这一趟回家的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刘道富站在怡河大堤上看风景也好,问候老祖宗也好,去村里跟人说白话也好,刘有树和他女人张友英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星期天吃过中午饭,小车在村人羡慕的目光里绝尘而去,两人还会追着小车屁股说:“有空就回来啊。”
今年八月,刘有树给儿子打电话,刘道富却说忙,不回来了。儿子不回来,刘有树心里有点失落,这时刘有生又来通知他:“有树哥,开镰割稻的日子定下来了吗?李乡长说要来看看。”
“也就三两天吧。”刘有树的口气很平静,没有一点惊喜的样子。二十多年前,刘有树连着做了两届县劳模,县委书记给他戴过大红花呢。再说了,儿子在市里大机关做办公室主任,乡里领导来家里,还得看他的脸色。
刘有生问:“三天还是两天?”
“两亩水田,就是请几个人帮忙,一天也收不完,什么时候来都能看到。牛皮不是吹的,田坪乡谁家亩产超过我,我就把劳动模范的名号让给他。”
刘有生说:“人家李乡长来,就看你开镰啊。”
“那就明天吧。要来就来早一点,我不等他的。”
刘有树的稻田紧挨着怡河大堤。三十多年前分田到户,全村七百九十一口人,共有水田七百亩,除了村口这四百八十二亩水旱无忧的良田,剩下的二百亩全是半山坡上的干鱼脑壳田。搭配好之后全都做成阄子,让各家各户的当家人抓阄。刘有树抓到了防洪大堤当头这二亩水田,他不是很满意,他希望村口的水田抓到一亩,村后面半坡上的旱田也抓到一亩,旱涝都有收成。后来,刘有树又想通了,这么多年来,也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涨过一次特大洪水,漫过了防洪大堤,却是有惊无险,祖宗修筑的大堤固若金汤,洪水退去,良田依旧,不过是重新插一次禾,下年还有好收成。
站在黄熟的稻田旁边,刘有树的心就醉了。今年弄不到吨粮田,明年总可以吧,明年不行,还有后年大后年呢。当然,刘有树知道乡里领导来看他开镰收割,不仅仅是要看他家稻田亩产多少,他们还有一层意思,什么时候去市里开会,会有机会对刘道富说:“刘主任,你老爸的田种得好啊,八月开镰的时候我去看了。”
刘有树不知道官场的规矩,但人们对儿子表示出的尊重,他还是很高兴的。
刘有树把打谷机从杂屋里弄出来,洗抹干净,过后就一家一家上门请了几个得力的劳动力,约好明天帮他割稻子。说得力,不过就是几个在家带孩子的年轻女人。男人都进城打工去了,到哪里请男人去。张友英这一天也特别的忙,请人割稻,除了开工钱,还得管人家吃饭喝酒。这么多年了,村里人都说要做活就去有树叔家,好吃好喝。这也是一种荣誉。
做了一个豆腐,杀了两只鸡,还把一只腊猪脚从谷堆里取出来洗了,慢火炖好,那些一身汗水做活回来的女人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脸还不笑成花儿了。
这天清早,刘有树的稻田里像是落下了一群花喜鹊,笑闹声把大堤外面怡河哗哗的流水声都盖过了。来割稻子的年轻女人都听说了,李乡长要来,一个个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刘守明说:“看你们那个样,来相亲呀。”过后就做出一脸的笑,眼睛从年轻女人的身旁看了过去。
每年八月,刘有树开镰收割,刘守明总会拄着拐棍从刘家祠堂走出来,到田边来看一看。刘守明是个孤寡老人,但他一点都不寂寞,走出门,幺公老幺公太幺公不绝于耳。他当然知道,刘家的子孙敬重他,不仅仅他的年纪大,辈分高。刘家坪近千人的村子,谁家生孩子不请他这个老祖宗取个好名字啊。按他自己的说法,年少时读私熟识得的几个字都不够用了。他的箱里还藏有一本刘氏族谱,谁家生儿育女,谁家娶媳妇进屋,他都得先焚香净手,然后翻开那本被烟火熏烤得黑不溜秋的线装大本子,郑重地写下他们的名。谁好奇想看看,他说不行,族谱是不能随便让人看的。可他自己却常常说起五百年前,刘家的祖宗跟着江西填湖广的队伍从这里过,别的人还在漫漫的路途上前行,刘家兄弟却停下了脚步,在这里落脚生根,像是村前的怡河,潺潺流水,绵绵不绝。族谱传到刘守明手里,里面的名字已经记下大半本子了。祖宗曾有交代,刘家如有杰出人才,名扬乡里,还要在族谱记上一笔,那是刘氏家族的荣耀,代代传扬,昭示后人。刘守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要不要在族谱里给记上一笔啊。”只是,几十年了,也只有三个人享受这种待遇,一个是刘有树,名字后面写了这样一句话:田种得好,当过县劳模。刘道富和刘道喜两人却是在族谱里被他重重地记下了一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刘道喜被人们叫作万元户,后来,人们叫他刘厂长,现在人们又叫他刘老板了。刘道富跟刘道喜却不一样,读书时成绩特别的好,大学毕业,做了公务员,在市里的大机关上班,一步一步往上走,现在做的局机关办公室主任,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副局長,跟县太爷一样大的官。在刘守明的心里,刘道富比刘道喜的分量重。自古至今,那才是光宗耀祖的正道。看一看挂在刘氏祠堂大门上的“刘氏宗祠”四个大字吧,那是刘道富请市里的大书法家写的,颜氏风骨,苍劲有力,不在那个位子上,能求到大书法家的字吗?
女人们的眼睛不时地对着村口的公路张望,好看的脸上还透着胭脂红,也不知道她们心里荡漾着怎样的春波,男人们长年在外面打工不回来,一个一个都成“人来疯了”。只是,半晌午了,还不见李乡长的身影,这些光彩夺目的花儿也被八月的太阳晒得蔫下来了。
刘有树这时也在想,李乡长不来,你刘有生该来说一声吧,这么多人等着的。刘守明却是一个劲地叨念:“道富不回来,今年报纸上就没有你们的照片了啊。” 每年八月,刘道富拍了照片回市里,会在市报上发一发,下面还有《喜悦》或是《丰收》两个字,但不管什么字,刘守明都会大加赞赏。
快中午的时候,刘有树才看见刘有生和李乡长从村口走来,刘有树心里有点不高兴,想不理他们,可他们走近了,他又把一张板着的脸做出了笑样,说:“李乡长来了呀。”
一群年轻女人却是叽叽喳喳叫起来:“李乡长,你不能站在水田旁边看我们割稻子,动动手,才知道农民种田的辛苦。”胆大的干脆跳上前,要把李乡长往禾田里拖。
李乡长有些心不在焉,嘴里回着话,眼睛却不时地对着怡河下面的河滩张望。这时,刘有树才发现大堤外面河道上有一个大家伙往上面河滩慢慢移动,近了,才知道是一台挖土机。挖土机的后面,还拖着一个大大的铁架子。
几个年轻女人也不割禾了,她们要看看谁把挖土机开到河道中间去做什么,后面拖的铁架子做什么用。刘有树开始还很是矜持,有什么好看的,不过就是一台挖土机嘛,那阵刘道喜捐钱修村里的公路,不是请来两台挖土机开山挖土嘛。后来,心里的不悦就挂上了脸,李乡长不是来看自己收割稻子的,而是与这台挖土机有关。
挖土机开到刘有树稻田外面的河滩上,刘有树才看清刘道喜和他儿子刘大全都坐在上面,后面的铁架子上还有几个不认得的外地人。
“老刘,今年的收成不差吧。”
李乡长终于回过头来,说了这样一句话。刘有树说:“差不差,摆这里的。”他的话里有话,你不是要亲自见证产量吗?过过秤不就知道了,秤我也准备好了。
李乡长却不再说话,从河堤旁的石级下去,爬到挖土机上面去了。
刘有树心里骂了一句娘,对几个年轻女人说:“中午了,回去吃中午饭吧。”
李乡长走了,女人们的情绪有些低落,想一想友英婶婶办的好饭菜,就又嘻嘻哈哈起来,相追相赶着往村里去了。
刘有树勾下身子,把刘守明背在自己背上,说:“友英办了好菜,中午我们叔侄俩好好喝一杯。”
2
直到第二天,刘有树才弄清楚刘道喜开到河滩中间的不是挖土机,而是新买来的挖沙机,那个大铁架子是筛沙子用的,也是新买的,两层,挖沙机从河滩上挖了一铲沙,倒在筛子里,筛子哐当哐当就把河沙的粗细分开来,两辆翻斗车停在旁边,粗的装一车,细的装一车,满了,开走,另外的两辆车又开了来。现如今到处修房子,做工程,怡河里淘出来的河沙质量好,抢不到手。
让刘有树奇怪的是,隔一会儿,挖沙机和筛沙机都会停下来,李乡长和刘道喜父子就会站在筛沙机旁边,眼睛瞪得像羊卵子,脖子伸得像是在水田里找吃食的鹭鸶。他们在找什么呢?
看了一阵,猜测了一阵,刘有树就不看了,也不猜测了,这与他毫不相干。这辈子,他只对做田感兴趣。村里人的评价,那二亩水田已经被他做成金碗碗银碗碗了,不然,他怎么会连着做了两届县劳模。
刘道喜就不一样了,读书没用,做农活也不行,他父母骂他,怎么就不跟有树叔学一学。他只当耳边风,十几岁去城里打工,二十多岁带着一个外地女子回来就再没有出去了,在鄉场开了几年餐馆,赚了些钱,就跟村里做了一笔交易。村里同意把村子后面的一片杂树林给他,他答应掏钱把刘家坪通往乡场的公路修好。村里原本不同意,那是刘家族上的风景林,祖宗留下来的,里面的树木粗得两人牵手都抱不住。可是,多少年了,人们就指望出门有好路走,却是苦于没钱修路。你刘道喜愿意做好事,你就做吧。那片杂树林送给你,不过是砍来卖给人家做柴烧。
刘道喜并不急着砍杂树林,两台挖土机日夜不停地开山挖土,那路就一天一天从乡场往刘家坪延伸过来。从头年的正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五公里路修好了。竣工剪彩那天,乡里领导把县里的记者请来采访,说要做节目在县电视台播放,刘道喜却是十分的谦虚,说他是看不下去刘家坪人进进出出走的泥泞小路,特别是学生,上学放学,背心都是泥水。那天他家杀了三头大肥猪,全村男女老少去他家里吃流水席。乡里领导喝多了酒,跟他称兄道弟,说田坪乡多有几个刘道喜,田坪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早就进入小康了。
这个时候,刘道喜才开始砍伐村子后面的杂树林。可他把大大小小的杂树砍伐下来,并没有当柴卖,而是锯成宽宽窄窄的木板和木条,价钱就翻过好几倍。还有十几棵名叫香叶檀的大树,连同地下的树根也被他刨了回来,却没有锯成木板或是木条子,而是把香叶檀锯成一段一段,塞进机子里,出来的就是一粒一粒光溜溜的珠子,大的有大拇指大,小的像蚕豆。把这些大小不一的珠子放在禾场上晒干,用麻袋盛着,就有外地来的大货车连夜运走。
香叶檀跟别的杂树不一样,特别沉实,车出来的珠子像铁弹,还有一股好闻的芳香味儿,特别是树根,那股芳香味儿更加的浓烈,四处飘散,刘家坪的人整天就在这种好闻的芳香味儿里过日子。人们就想,那些大大小小的珠子卖到哪里去了呢?谁要那么多的木珠子做什么?人们还想,一年下来,也就砍了几棵杂树,那片风景林十年也砍不完的。
这时,刘道喜花钱却比过去更加的大手大脚。首先,把自家破旧的木屋拆掉,修了一栋二层楼的砖房;后来,又买了辆大货车和一辆小车;再后来,他就在自家砖房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告示:从即日起,刘家坪村的五保老人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一百元。小学生每个学期奖现金一百元,中学生奖现金二百元,大学生奖现金四百元。人们算过,这几项开支加一块,李道喜每年要拿出一万块钱。
那年春节,村里一个在城里工作的姑娘回家过年,手里拿着一串赭红色的珠子把玩,说是修心的佛珠,好几百块钱一串,还说好的紫檀、花梨木手串,一串要几万元呢。紫檀佛珠一串要卖几万元的话,在村里传开了。大家知道刘道喜发大财了。
一片杂树林,刘道喜像是用细刀子慢慢割肉,十二年之后,最后一棵香叶檀才被砍倒。人们还在想着刘道喜接下来会做什么,那些家里有孩子读书的人家还着急呢,往后只怕从刘道喜那里拿不到钱了。没有想到,刘道喜又在自家的水田里办起了红砖厂。当然,这个时候他自己是不用亲力亲为做活儿了,请了一群外地人做活,自己只是动动嘴,指挥指挥,再就是数数钱。 不过,许多人对刘道喜在水田里办红砖厂还是有看法的。祖宗留下的田地,怎么能不插禾,毁了做红砖卖钱啊。只是,大家又都说不出口。
刘道喜家的三亩八分水田,烧了五年红砖,水田也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坑,摆在偌大的一片田地中间,像一块补疤,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人们就想,田地没了,刘道喜肯定要离开刘家坪,搬到镇子上去的,他家在镇子上又修了一栋五层楼的砖房,他女人在一楼开了一家餐馆,名叫道喜餐馆,生意好得不得了。那些有孩子读书的人家,上门去问:“什么时候搬家啊?”他们当然不好意思直接问孩子读书的那个钱的。
刘道喜问:“搬到哪里去?”
“镇子上不是修高楼了呀,餐馆也办得红火啊。”
“我的家还在刘家坪呢。”
挖沙机轰轰隆隆开到怡河河道上挖沙,人们才知道,刘道喜又找到挣钱的门路了。大家还想,越是有钱就越想多赚钱,过几年,刘道喜只怕能把镇子上的半条街买下来。
3
刘有树开始注意刘道喜在怡河滩上挖沙,是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七。那天吃过早饭,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家三口要回城里去。儿子儿媳都是公务员,正月初八上班。儿子还是办公室主任,春节长假上班的第一天,许多的事情都得他张罗。刘有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树哥,你不知道吧,道富再往前走一步,就跟副县长平级了。”村里别人说的话就更加生动,刘家坪出了两个人物,一个刘道富,一个刘道喜;一个有钱,一个有权,两人都为刘家争光了。
在刘有树的心里,刘道喜是不能跟儿子比的。他问过了,田坪乡读大学的没有几个,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更少,考上公务员之后还能弄个一官半职的就只有他儿子了。前年,刘家坪嫁到镇子上的一个女孩,说想在镇子上开家书店,却办不了那个证,小心地对刘有树说:“爷爷,也不知道叔愿不愿意帮帮我啊。”刘有树犹豫了老大一阵,要是儿子没给她帮上忙,还不丢脸啊。不过還是把儿子的手机号码给了她。一个月后,刘有树去镇子上买农药,老远就听到有人喊爷爷,抬头一看,街上新开的一家书店人头攒动,刘家妹子一脸笑地对他说:“叔把电话打到县里,县里又把电话打给我,我就把证办来了。”后来,刘家妹子回到刘家坪对大家说了这事:“我叔的权力可大了,打个电话就成。”人们见着刘有树和他女人,眼神里就又多了几分羡慕。
把儿子一家三口送到车站坐上去市里的大巴车,刘有树和他女人才回来。一路上,女人唠叨个没完,说孙子不该跟着父母一块回去:“离上学还有十来天啊。”
刘有树有些不耐烦,吼她说:“不回去复习功课,在乡下还不玩野了。”他希望孙子日后比儿子更加有出息才好。
刘守明站在刘家祠堂门前,刘有树连忙迎了上去,说:“过年的这几天就是个忙,也没来看望你。”
“道富来过了。”刘守明的脸上全是笑,把棉衣翻开,露出里面的衣角,“这保暖衣是道富给我买的。”
刘有树说:“孝敬爷爷,应该。”
刘守明说:“我交代他了,什么时候往前走一步,就告诉我,我好往族谱里写上一笔。”
刘有树脸上的皱纹就笑成了一朵大菊花,说:“回家去吧,天冷,别着凉了。什么时候我让友英办几个好菜,我们叔侄俩好好喝一杯。”
“穿着保暖衣,冷什么,我还准备去镇子上呢。”
“道喜的钱给了?”
“给了,过年还多给了一百元。”
“道喜赚的钱多,给你一点钱用也应该。”
“不过,我看重的还是道富。”
这时,刘有树听到远处有哐当哐当的声响,抬起头,看见河道的上空有一股黑黑的烟雾飘飞。刘守明说:“那个道喜,过年都没休息。”
“越有钱,就越想钱。”刘有树说。
来到自家水田旁边,刘有树就怔在那里了。过年的这些日子,挖沙机已经在河堤不远处的河道上挖出了一条长长的沟壑。刘道喜不在,只有他儿子刘大全站在那里对着开挖沙机的师傅说着什么,手还在不停地指指点点。
刘有树转身就往村里去了,还没进刘有生家的门,刘有生就问:“有树哥,道富没走吧,我想接他吃晚饭。往后村里有什么为难事,要请他帮忙的啊。”
刘有树笑说:“不吃饭,他就不肯帮忙了?”
“也是,谁叫他是从刘家坪走出去的啊。”刘有生过后问:“看你匆匆忙忙的样子,有事吗?”
“你去看看吧,道喜那样挖沙,五月涨水,怡河改道,祖宗留下的四百多亩水田还不完蛋。”
刘有生却说:“你以为道喜真的是在挖沙吗?”
“不是挖沙,是挖什么。挖出的沙石不是被运走了吗?”
“挖黄金。没看见道喜和大全整天守在筛沙机上吗?听说一铲下去,金床上要落下半酒杯瓜子金。”
刘有树就想起来了,说:“前年我就听道喜请来做红砖的外地人说过,他们挖黄泥做红砖,居然挖到黄金了,一粒一粒像南瓜子。道喜还不让他们说。”
刘有生说:“道喜请人用仪器看过,田坪下面有一只金狗。”
“刘家祖宗留下的一片林子被他给毁了,他又要打那片田地的主意呀,那是刘家祖宗留给后人的饭碗啊。”
“我也想,怎么说都不能把祖宗留下的田地毁了。”
“你得去阻止。”
“怎么阻止,离拦河大堤还远着呢。”
“那样挖,能保证洪水来了河道不改过来?”
“问题是河道还没有改过来啊。”
“到那时就迟了。”
刘有生无可奈何地说:“不到那时,对谁说都没用。”
刘有树就不跟他说了,自己去找刘道喜。
刘有树在刘家坪人面前腰杆挺得直,唯独要笑脸相对的,是见着了刘道喜。儿子回来,刘有生家可以不去,刘道喜家是一定要儿子去一趟的:“拿去的烟酒他不一定看得上,但你一定要去。”他总是这样交代儿子。
刘道喜家热闹得很,跨进门,才知道几个人正在喝酒,李乡长也在。他心想刘道喜没去河边,原来在家里请客,说:“李乡长也来了啊。” “明天上班,刘主任回市里去了吧?”
李乡长把刘有树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来。刘道喜早就倒好酒,摆在刘有树的面前,说:“那天道富来家里,也是喝的王中王,我还对他说,什么时候接叔也来喝一杯。王中王,好喝。”
李乡长说:“以前刘主任回来,乡政府要请他吃餐饭,喝杯酒,现在不行了,八项规定,四个不准,像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到刘老板这里吃饭喝酒,也是提心吊胆的啊。”
刘有树说:“他回来从不说单位上的事情,我也不问。”
李乡长笑道:“你就关心你那二亩水田,今年是不是准备亩产过吨啊。”
刘有树却把眉头拧了起来,对刘道喜说:“道喜,我是来对你说个事的。”
刘道喜却说:“先把酒喝了再说不迟。三十年王中王典藏,一千八一瓶,你那一杯就一百八。”
刘有树一仰脖子把一杯酒倒进了喉咙,心想比自家做的谷烧酒好不到哪里去。嘴里还是说:“好酒。”
“好酒就再喝一杯。你来之前我们已经喝一瓶了。”李乡长红着一张脸,指着身边的年轻人说,“这是我们乡新来的刘书记。跟刘主任同年,年轻有为啊,在田坪乡待几年,就要回县里去。”
刘书记早就站了起来,双手捧着酒杯,说:“刚才我才知道刘主任的老家就在刘家坪,我还准备来看望你老人家的。”
一杯酒落肚,刘有树那张皱纹密布的脸有些发红,说:“不敢当。”
刘书记说:“你老人家不知道,刘主任那时对我可关心了。来田坪乡之前,我在县文化局做局长。”
刘有树心想,原来是我家道富的下级,说:“过两年回县里去,说不定就是副县长了。”
“跟刘主任不能比的,刘主任起点高。”
刘有树心里高兴,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来道喜家的目的,对刘道喜说:“酒也喝了,我得把话说出来。”
“什么话,你说啊。”
“你那挖沙机不能再往大堤这边挖了。不然,对大堤有影响。”原本是一肚子的气,现在口气却变了。
刘道喜笑着说:“原来叔要说这个话。刘家祖宗把大堤修得那样牢实,几百年没垮,现在就垮了?”
“五月端午水一来,怡河改道,再牢实的大堤也要毁掉。”
刘道喜却不再理睬刘有树,拿起酒瓶,给刘书记倒酒,嘴里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刘书记来田坪乡工作,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对我说。”
李乡长说:“刘书记在田坪不过待两年三年,办一件两件实事,就要回县里去的。”
刘道喜说:“记着了。来,喝酒。”端起杯子,跟书记乡长碰得当当响。
刘有树的脸就板得更加难看,说:“刘书记和李乡长都在这里,我当面对你们说了,道喜那样挖沙是不行的。”
刘书记看着李乡长,李乡长对刘道喜说:“刚才你说了,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跟你叔好好商量商量,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刘有树说:“不是跟我商量的问题,河堤垮了,我的二亩水田首当其冲,别人的水田同样保不住。”
刘书记说:“刘老板,要不我们去看看?”
刘道喜回答得爽快:“你不去看我还要把你拉去看呢。”
刘书记和李乡长跟在刘道喜身后往河边走了。
站在刘有树的水田旁边,看着田里一些性急的草籽已经开出了星星点点紫红色的花儿,几只蜜蜂趁着正月的好天气,在草籽花丛中嗡嗡地飞来飞去。要在平时,李乡长一定会拣好听的话说,今天,他却是早早就把胳膊扬了起来,在空中摇晃着,刘有树才知道他是对着刘大全打招呼。
刘大全正勾着头在金床上拾黄金。刘有生告诉过刘有树,筛沙机上面的两层筛的粗沙和细沙,最下面一层安着一面金床,随着筛沙机哐当哐当摇晃,瓜子金就漏下来掉在金床上了。
“你们看看,我在河滩中间挖沙,影不影响这边的大堤。”刘道喜这样说,一边把金牌香烟往刘书记和李乡长的手里塞。
“隔那么远,应该没问题的吧?”刘书记看了身边的李乡长一眼,这样道。
李乡长顿了一下,才对刘道喜说:“我看挖沙机再不能往这边挖了。”
刘道喜有些不怎么乐意,不过还是答应道:“按李乡长说的办就是了。”
刘书记和李乡长走了,刘道喜没有送他们,爬到筛沙机上面和儿子一块拾瓜子金去了。刘有树冲着刘书记和李乡长的背影说:“再要挖过来,我还要来找你们的。”
4
刘家坪的老老少少都知道,住在刘氏祠堂里的孤寡老人刘守明有一个外号:老秀才,也不知道这外号对他是褒还是贬,但大家对老秀才这个称谓的由来却是津津乐道,据说年少时刘守明的父亲送他在刘氏族人办的私塾读了三年书,《三字经》读完,又开始摇头晃脑地讀《幼学琼林》。过年的时候,他父亲要他写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他不敢不写,却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副好对联。眼看着父亲的脸由晴转阴,又由阴转为电闪雷鸣,情急中,他就想起在刘氏祠堂读书时,八月看到的祠堂外面的风景,战战兢兢在红纸上写了这样两句话:刘家坪里有黄金,稻菽飘香古到今。这不叫对联,既不对仗,也无平仄。可私塾先生却是大加赞赏,竖着大拇指说写得好:“只可惜废了科举,不然可以考秀才的。也罢,好好读几年书。”私塾先生是刘氏族上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刘氏族谱一直由他保管着。
刘守明知道自己有了犁头高的时候,父母不会再让他读书,得回家种田做阳春。那年老先生重病在床,把他叫了去,焚香净手,郑重地把刘氏族谱交给了他。这时,他才恍然大悟,老祖宗为什么对他写的那副“对联”赞赏有加了。
这些年,刘守明挂在嘴边的话是他要活一百岁,人们当然知道他说这话的用意,八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可以把族谱往下传的接班人呢。
这天,刘守明早早就起床了,拄着拐杖,站在门前看风景。按他自己的说法,刘家的后人出得好,有多少好事情让他高兴,夜里都睡不着觉了。看见刘有树从村里走来,说:“有树,早啊。” 刘有树道:“幺叔更早。”也不停下脚步,匆匆往田坪外面的河堤走去。
刘道喜的挖沙机在河滩上轰隆隆地吼叫,却没看见装沙的翻斗车,筛出的沙石重又倒进河里去了。刘有树心里想,刘道喜真的挖到金狗了,筛出的河沙也不要了。
突然,刘有树看见挖沙机掉过头来,对着防洪堤这边,一铲挖下去,河道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坑。
“不能往这边挖!”
刘有树叫得声嘶力竭,只差跳脚了。挖沙机却是挖得更加的起劲,一铲一铲挖下来,平整的河道就有了一条深深的沟壑。
“这样挖的确不行的。”
刘守明何时也来了,站在刘有树的身后说:“去对有生说,要他来管一管。”
刘有树只得去找刘有生:“你去说说,道喜的挖沙机往大堤下面挖过来了。上次当着刘书记和李乡长面说好的,不能往这边挖的。”
刘有生有些不怎么愿意,又经不起刘有树说道,只得跟着来到河边。这时,挖沙机却把大铁铲掉过头去了,正在河中间挖沙。刘有生说:“没有啊。”
“你没看见,这边河道挖了多大一个坑。”
这时,刘大全从金床上跳下来,笑道:“有生爷爷,你也看我挖金来了?”
“有树爷爷叫你别往这边挖,不然,对大堤有影响。”
“不是没挖了嘛。河堤受影响,刘家坪吃饭就成问题了啊。”
“知道就好。”
刘大全把头转向刘有树,说:“道富叔叔过年回来,我还准备请他办点事的,那几天一直忙,没来得及说,他又走了。”
刘有树原本一肚子的火,这时又消了三分:“什么事,打个电话就是了。”
“事情不大,却只有他才能办好。我一定抽个时间给他打个电话的。”
刘有生走了,刘有树跟在他的身后,说:“村里不立个规矩不行。”
“你说怎么立规矩?挖河沙他们办证了,是合法采挖,对旁边的水田有影响,你当面对乡领导说过,他们也当面对道喜说了。”
“就没办法了?”
“我的确没办法。”
刘有生说没办法,刘有树就只有一个硬办法,天天去河边陪着他们。当着面,看你还怎么把挖沙机的大铲往这边挖。
第二天清早,刘有树去河边的时候,没有想到刘道喜的挖沙机比他还早,机器轰鸣,筛沙机哐当哐当响个不停,刘道喜和儿子刘大全勾着腰,眼睛瞪得牛卵子一样,在金床上寻找着黄金。
挖沙机的大铲没有往这边挖,而是对着那边的河道,一铲又一铲地把河沙挖起来往金床上倒。
劉有树站在大堤上,总觉得有些不对,伸过手,仿佛就要碰到挖沙机的大铲了。那天刘书记和李乡长在这里看的时候,挖沙机不是在这个位置上的啊。
“道喜,你来一下。”
刘道喜有些不情愿,不过还是从筛沙机上跳下来,问道:“叔,有事?”
“你看看,挖过来多远了?”
“前几天刘书记和李乡长来看过的,就是这个样子。”
“挖过来了。”刘有树吼道。
刘道喜两手一摊:“叔啊,你说挖过来了,我说没有。是不是把刘书记和李乡长叫来做证。正好我要请他们来喝酒的。”
刘有树就不再跟他说了,说也没有用。回到家,扛来一根长长的竹竿,从自家水田下面的堤脚一竿一竿往中间量:“二竿半。明天我要再来量的。”
刘道喜笑嘻嘻地说:“行,叔明天来量就是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刘有树原本想去河边看看的,走出村子,又没有去,而是往田坪中间的刘氏祠堂去了。他看见刘守明坐在刘氏祠堂门前翻看那本族谱,心想又在族谱上发现什么了,大清早地坐在那里看得那样聚精会神。隔了老远就喊:“幺叔,起来得早啊!”
“夜里睡不着,清早想睡一会,却又没法睡了。”
“没病吧?”
刘守明叹了一口气,说:“道富看样子是回不来了,这族谱只怕要交给道喜了。”
刘有树说:“交给他,你放心?”
“就是啊,到时候还不知道他会在族谱上写些什么呢。这族谱要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啊。”接着,刘守明抱怨说:“刘道喜的挖沙机五更就哐当哐当响起来,吵死人,那样子只怕是挖出狗头金了。”
刘有树也不去河边了,回家扛着竹竿去河堤下面量了量,挖沙机虽是把屁股对着大堤,大铁铲对着中间的河道挖沙,离大堤却只有一竿半了。刘有树把竹竿扛回家,怒气冲冲地往乡政府奔去。
李乡长和刘书记正在办公室商量什么事情,看见刘有树,就都做出了笑脸,问道:“刘劳模,你有事?”
“上次当着你们面说的话,刘道喜不作数了。”
李乡长拍了拍脑壳,问刘书记:“什么话,我忘了,你记得吗?”
刘书记也是一脸茫然,说:“我也记不得了。”
“刘道喜挖河沙的事情。”
“刘老板挖河沙办采挖许可证了啊。”
“他又挖过来了。”
“什么挖过来挖过去的,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
“你们还是去看看吧。”
刘书记和李乡长都有些不愿意,说他们正忙呢,正月过去是二月,转眼春耕大忙季节就到了。
刘有树说:“要不,我让我家道富给你们打电话。你们都是端的国家饭碗,这个面子会给的吧。”
刘书记对李乡长说:“那就走一趟吧,这点小事还要麻烦刘主任打电话啊。”
李乡长去办公室叫上小车司机,让刘有树坐在前面,他和刘书记坐在后面的座位上。
刘书记对刘有树道:“听刘老板说,那阵刘主任读书,刘老板也资助了钱的啊。”
刘有树心里有些不悦,多久的事情,还说给乡领导听,口里说:“发财了,有钱啊。”
“听说刘家坪的五保户每个月也给了钱。”
“那点钱算什么。” “田坪乡多有几个刘老板,我们做乡领导的要少操多少心。”
刘有树气冲冲说:“两码事。”
小车停在刘家祠堂门前,刘有树说:“你们等等我,我回家打个转就来。”
一会儿,刘有树从家里拿了那根长竹竿来,却不见了刘书记和李乡长,问刘守明:“两个乡领导到哪里去了?”
“看道喜挖黄金去了。有树,你又把他们叫来做什么?”
刘有树有些没好气地说:“祖宗留下的田地要毁在他刘道喜手里了。”
刘书记和李乡长果然站在河滩上跟刘道喜说着什么,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
刘有树对刘书记和李乡长说:“我量过的,从堤脚到挖沙机那里有两竿半,现在还有多少,一竿半不到。”
刘道喜说:“前几天刘书记和李乡长来,也没拿竹竿量,谁证明是两竿半。”
李乡长说:“那天的确没拿竹竿量过。让我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从堤脚走出来,又从挖出的沙坑走进去,对刘书记说:“前几天好像就这么宽。”
刘书记没有像李乡长那样来来回回地走,说:“今天刘劳模用竹竿量过了,一竿半。刘老板你就不要再往大堤这边挖了,再挖,对大堤的确有影响。大堤里面是几百亩良田啊。”
刘道喜连连点头说:“好,不会再往里面挖了。我自己也有水田。”
刘有树说:“你的水田变成了一个大坑,做砖了,你还有什么水田。”
刘道喜还是一脸的笑样,说:“我的水田做砖卖了,得来的钱,刘家坪多少读书的孩子都用了的。”
刘有树的脸红一块,白一块,他还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刘书记和李乡长跟刘道喜说了一会儿话,就走了。刘有树想了想,搬来几块大石头,摆在挖出的沙坑旁边,才离去。
刘守明拄着一根棍子,站在刘家祠堂的门前,看见刘有树从堤那边走来,问道:“刘书记和李乡长怎么说?”
“有屁用。”刘有树差点把一句脏话骂了出来。
这时,刘守明却是带着神秘的口气说:“你知道刘家坪五百年前叫什么地名吗?黄金滩。刘家祖宗落脚此地的时候,并不是以农为生,而是在河滩上淘金,几年之后,又不淘金了,说黄金是能淘完的,种田种地才能千秋万代兴旺发达。在荒滩上筑堤造田,一代又一代,大堤不断延长,良田不断扩展,刘家人就在田坪中间修了这座祠堂,让后人记住先人创业的不易,发扬光大,把刘氏香火一代一代传下去。”
刘有树心里烦,打岔说:“到时候你要说句公道话。”
“我早就说过,那样挖不行的。”刘守明的身子在寒风里抖了抖,老樹皮一样的脸面变得僵硬了许多。
刘有树的心情仿佛这才好了些,问道:“看样子你要出门去?”
“去乡政府领我的生活补助。本来想坐李乡长他们的车去,叫他们,他们却没听见。”
刘有树就想起守明叔第一次拿到五保老人生活补助时说的话,他说国家好啊,只是钱少了点,每个月才能吃一餐猪肉。前些年,刘道喜说给刘家坪每个五保老人每个月一百块钱,他只差给刘道喜下跪,说现在好了,每个月能吃几餐猪肉,还能喝两杯酒呢。刘有树说:“你去吧,早去早回,天气冷,别着凉了。”
5
刘有树回到家的时候,张友英抱怨说:“出去就不知道回来,道富打电话来了。”
“有事?”
“问你在家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把电话挂了。”
刘有树就把电话打了过去,儿子正在吃中午饭,说:“爸,刚才打电话你不在家,才正月,你就弄那二亩水田去了?”
“你有事?”刘有树没说刘道喜在河道上挖金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对儿子说。
“听说又有新品种了,到时候想办法弄点回来。爸一辈子就想亩产过吨,我也得给你出把力才是。”
刘有树说话的声音就响亮了许多:“今年的绿肥比往年长得好,有了好种子,我就不信每亩过不了一吨。”
张友英一旁看着老伴和儿子说得眉开眼笑,说:“这几天总是板着一张脸,还是儿子的话管用。”
吃过中午饭,刘有树拿了把锄头想去水田给草籽开水沟,走出门,刘有生却来了。
刘有树只得把锄头放下,问道:“有事?”
刘有生笑道:“正月不完还是节,喝酒吃肉就是事,哪像你,扛把锄头去挖金还是挖银?”
刘有树的气就不打一头出了:“刚才我把刘书记和李乡长又叫来了。”
刘有生叹了一口气,说:“道喜的心思重,一般人看不透。看上刘家祖宗留下的风景林里的香叶檀能赚大钱,就要给村里修公路,换那片林子。就那十几棵香叶檀做成的佛珠,卖了几百万,修路花的二十万块钱不足赚的零头。后来,大家又以为他是在自己的水田里烧砖卖钱,其实,他是看看水田下面有没有黄金。果然就挖出了红金脉,他就不烧砖了,淘金,想赚更多的钱。”
刘有树说话的声音有些打战:“这么说,他还想挖田坪下面的黄金啰。”
刘有生说:“别说他,越说心里越有气,我是来请你晚上去我家喝酒。正月快完了,我们兄弟还没一块喝杯酒呢。”
刘有树说:“算了吧,什么时候你有空了,我请你来我家喝酒。”说着,扛着锄头去了河边。挖沙机还在轰隆隆地挖着沙,金床还在哐当哐当地摇晃,刘道喜和他儿子刘大全站在金床前,撅着屁股在金床上拾黄金。刘有树心里想,你们来得早,收工迟,我明天也早早来,天黑回家,看你们还敢不敢往大堤这边挖。
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去,慢慢的,天就黑了下来。挖沙机就不吼叫了,筛沙机的哐当声也没有了。刘道喜父子带着开挖沙机的师傅从河滩上来,刘道喜一脸笑样地说:“叔,天黑了,还不收工?”
年轻的师傅走在父子俩的后面,只是笑。刘有树也不知道他笑的什么,看着三人走了老远,才扛着锄头回家去。
张友英早就把饭菜办好了,嘀咕说:“二亩水田,用得着这么没早没晚地忙活吗?” 刘有树不理她,吃了饭,又出去了。
张友英问:“天黑了,还到哪里去?”
“去守明幺叔那里。”
张友英就不做声了。每隔三年,守明幺叔就会把刘家族上的男女老少全都叫到祠堂里开会,开始的时候,她不以为然,五保户,无儿无女,没事找事,还不是想让大家记住他。开了几次会,她就改变了看法,别人说守明幺叔的许多不是处,她还替守明幺叔说话呢。三年没到,就盼着守明幺叔拄著根棍子挨家挨户地叫大家去祠堂开会,每次她总是第一个去,去了也不坐,扫地,抹桌子凳子。过后,就站在一旁看着守明幺叔郑重其事地从房里抱出一个黑漆漆的木盒子,打开,从里面捧出一本同样黑不溜秋的厚本子,一页一页地翻,过后就开始念。张友英第一次听到守明幺叔念她的名字,是她跟刘有树结婚的那年,守明幺叔念的那句话她至今还记得:一九七一年农历八月初八,刘有树娶妻张氏友英。第二次听到守明幺叔念她的名字是在第三年的十月,那天她抱着刚刚满月的儿子,守明幺叔念的也只有一句话:刘有树妻张氏友英于一九七四年农历九月初五生儿子刘道富。后来,她的名字就再没有出现过。男人做县劳模也只是写了一句话:刘有树于一九八一年农历十月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县长为他披红戴花。儿子的名字却是经常被守明幺叔在族谱上提起,刘道富考上省城重点大学,刘道富在省报发表文章,刘道富做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张友英觉得自己走出去脸上都有光彩。她常常想,三年之后,守明幺叔又会在族谱上给儿子写上什么呢?
除了儿子,守明幺叔给刘道喜也写得比较多。田坪乡第一个万元户,田坪乡有名的老板,捐钱修公路,资助刘家坪的孩子读书,给刘家坪的五保老人每人每月一百块钱,等等。不过,张友英还是觉得,守明幺叔写道喜的笔墨没有写儿子的笔墨重。按守明幺叔的说法,族谱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慎重考虑,斟字酌句,那是让后人学习的榜样。
刘有树来到刘氏祠堂的时候,刘有生也在这里,正和刘守明说着什么,看见刘有树进来,说:“要你去我家吃饭你不肯去,办的好菜吃不完,我给守明幺叔送了些来。”顿了顿,又说,“我们正说你呢。”
刘有树的脸色有些不怎么好看,说:“说我什么?”
“说你养了个好儿子,为我们刘家争光了。什么时候道富再往前走一步啊。”
刘有树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说:“我问过,他说难,得有许多因素。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因素。”
刘守明问:“你有事?”
刘有树说:“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想走走。”
刘有生笑着说:“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
“我就想不通了,道喜挣的钱不少啊,还要挣那么多钱做什么。”
“听说他在县城的一个什么花园小区买了别墅,花了一百万。”
“村里有砖房,乡场新修了楼房,还要在县城买房子呀。”
“房子摆那里,比把钱存银行心里踏实。”
刘有树愤愤地说:“挣再多的钱也与别人不相干,别把刘家祖宗留下的田地毁了就行。”
“我们刚才说的就是这个话。”
“你们没我着急,我家的二亩水田紧挨着河堤的。”
“河堤没了,谁家的水田都保不住。”
刘有树抱怨说:“可是,不让刘道喜在河堤下面挖黄金的只有我一个人。”
刘有生就笑起来:“人们都说,有你拦着,就都放心了。乡里领导也要让你三分的啊。”
刘有树的脸色不好看,心里还是很舒服的。儿子不在那个位子上,乡里领导自己能随便叫的吗?
第二天清早,刘有树又去了河边。刘道喜的挖沙机摆在那里,没有一点动静,只有河风呼呼地吹。抬头看看天,厚厚的云层,像是要掉下来。正月前半个月天气好,太阳一天比一天暖和,看样子下半个月要下一场雪了。刘有树心里想,这样的天气,刘道喜是不会来挖金的吧。
吃过早饭,天上的雪并没有落下来,云层却散开了,露出了蓝湛湛的天,刘有树就又坐立不安起来。张友英说:“你的神经出问题了啊,坐不是,站不是,晚上睡觉还说梦话,不是当着书记乡长说好了吗?要你整天守着做什么?”
刘有树没有理睬女人,还是去了河边。挖沙机还静静地摆在那里,没有一点动静,只有挖沙机旁边的怡水在被挖得坑坑洼洼的河道上喘息着,艰难地往前跳跃。
“天气转晴,怎么不来挖金?不是说挖到金狗的脚了吗?”
直到下午,刘有树才看见刘道喜和他儿子刘大全从村里出来,他们的后面跟着那个开机子的师傅,三个人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还不停地打着哈欠。
“要死不活的样子,夜里做什么去了。”刘有树自言自语说。
站在自家的水田旁边,看见田里的草籽更加绿了,花儿开得正艳,刘有树仿佛看到了秋天满田的黄熟,心里的纠结也就散开了。儿子给自己弄新品种回来,努一把力,争取亩产过一吨。
6
后来的几天,刘道喜的挖沙机上午都没有响动,到了下午,才开始挖金。刘有树觉得奇了怪了,挖出了红金脉,却没精神了,上午在家里睡大觉。后来,他就觉得有些不对,没有下雪,也没有下雨,河滩上的沙石都是干的,自己水田下的堤脚怎么湿淋淋的。用手一刨,是松的,刘有树的脸就青了,一边往乡政府跑,一边骂着娘:“刘道喜,你真行呀,白天睡觉,夜里挖金,五更把挖出的大坑又填上。”
刚刚跑过田坪,就看见乡政府的小车从那边公路上开过来,刘有树也不管了,冲上前,就把小车拦住了。
小车里面坐的刘书记,跳下车,一脸笑地问:“刘伯有什么事啊。”
刘有树不说话,拉着他来到自己水田下面的堤脚:“你看看,挖到什么地方来了。”
刘书记左看右看,说:“没有啊。”
“怎么没有。挖了,又填上了。”
刘书记说话的口气有点冷:“我说刘伯,是不是见着刘老板挖到黄金了,心里不高兴啊。挖了再填上,不就行了嘛。” “填上的沙石是松的,洪水一来,堤还不垮。”
刘书记不再跟他说话,掏出手机,给李乡长打了个电话,要他到刘家坪来一趟,并交代小车司机说:“你去把李乡长接来,开个会。”过后,对站在那边筛沙机上拾黄金的刘道喜招手:“你过来一下。”
看见刘道喜一副笑样地走来,刘有树气不打一头出,劈头盖脸吼他说:“当着刘书记和李乡长说的,不能再往这边挖了,你怎么还要挖。”
刘道喜却不理睬他,问刘书记:“叫我有事?”
“去村委会开个会。”刘书记板着脸说。
刘道喜问:“开什么会啊?”
“明知故问,你说开什么会。”
刘道喜头一扭,说:“我没时间。”
刘书记的脸色有些不悦,想了想,改口说:“那就在这里开。李乡长一会就来,刘伯,村里你说叫谁就叫谁,开个现场会,一次性解决问题,免得天天去找我。”
刘有树说:“村委领导都得来,再把守明幺叔也叫来,他是我们刘家辈分最高,年纪最大的老人。”
“你去叫吧。”
刘有树先去了刘有生家,要他去叫别的村干部,自己去请守明幺叔:“幺叔,书记乡长要在河滩上开现场会,你得当着他们的面说句公道话啊。”
刘守明嘀咕说:“天气这么冷,站在河滩上,还不冻出病来。”
“道富给你买的保暖衣穿了吗?”
“穿了。”
劉有树拔脚往自己家里跑,把下雪天穿的棉大衣拿来让他穿了,说:“这棉大衣是道富前年给我买的,送给你,白天穿着挡风,夜里盖在被子上面睡着暖和。”
刘守明那张老树皮一样的脸面抽动了几下,说:“说不说,书记乡长自己不知道堤脚挖松了,对大堤会有影响?”
两人来到河滩的时候,李乡长已经赶来了,刘有生也带着几个村干部来了,刘道喜正忙着给大家散烟。
李乡长对刘书记看了一眼,说:“你说吧。”
刘书记说:“还是你说,我刚来乡下不久,一些情况还不是很熟悉。”
李乡长干咳了几声,说:“天气太冷,大家站在这里会着凉的,我就长话短说,把你们叫来,就问你们一句话,刘老板在河道上挖沙,对旁边的水田有没有影响。”
刘有树说:“挖黄金,不是挖沙。”
“挖黄金也好,挖沙也好,都是挖。我是问,这样挖过又填上,对河堤有没有影响。”李乡长板着脸说。
几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做声。刘守明还蹲了下去,做出咳嗽的样子。
刘道喜来到刘守明的面前,说:“幺公,你得说句话啊。”
刘有生也说:“你是我们刘家的祖宗,你发个话,我们都听你的。”
刘守明心里想,不是明摆着的吗?堤脚挖松了,再填上又有什么用,稍一涨水,就会把填上的沙石掏空,堤还能不垮?书记乡长日怪,怕得罪人,你做村主任的也日怪,自己不说,要我说。咳嗽声就更重了,那腰也弯得像一只老虾公。
刘书记看了一眼老人鼻涕眼泪一泡的样子,不耐烦地对刘有生说:“你是村主任,你先说。”
刘书记点名,刘有生就不得不说了,干咳了几声,说:“上次刘书记和李乡长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没在场,我看就按照上次处理的意见办吧。这条河堤长五百八十八米,把一片荒滩改造成良田,刘家人前前后后用了四百多年,最末尾那段河堤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完工的。如今刘家的后人有吃有穿,过上好日子,不要忘了前人流血流汗。往后道喜挖沙也好,淘金也好,离大堤两竹竿。”
刘有树说:“你的意思是挖过填上也不行的。”
刘有生脸上做着笑,却不再说话。
刘道喜对刘守明道:“幺公,我听你的,你说有影响,我就不再挖了;你说没影响,我还是要挖的。”
刘守明蹲在地上,一阵一阵地咳嗽着,看那样子,一时半刻还缓不过气来。刘道喜扭过头,对着刘书记和李乡长说:“你们没有给我算过账,刘家坪村的学生读书和五保老人的补助,每年我得拿一万块钱,你们做这样好事、那样实事,还要我拿钱。今天我把话说明白,我做不起好人了,那两项开支得停下来,你们领导要钱我也帮不上忙了。”
刘有树说:“道喜你做的好事,大家都记着,不是担心祖宗留下的这片良田被毁,你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刘书记板着一张脸,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大家说:“挖过,再填上,应该没问题的吧?”
李乡长来到刘守明面前,有些不耐烦地说:“咳嗽好了没有,都等着你说一句话的,你说有问题,就别挖;你说没问题,就挖。”
刘守明的脸面有些僵硬,从袖筒里伸出手,抹了一把鼻涕,说:“刚才刘书记也说了,挖了再填上,问题应该不大的吧。”
老人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被呼呼的寒风揉碎,不过,还是被刘道喜听见了,说:“大家都听见了,刘书记说没问题,幺公也说没问题。”
刘有树的脸有些发青,真想骂一句什么,却没有骂出口,说:“河堤出事,毁掉的不只是我家二亩水田。”
刘书记说:“不要说了,就照刘守明老人说的办,挖了再填上。不要挖得了黄金,砸了刘家坪村几百口人的饭碗。”
刘道喜的脸上全是笑,说:“当着刘书记和李乡长的面,我保证,挖到哪,填到哪。”
刘书记和李乡长走后,刘道喜对着开挖沙机的师傅招手,叫他把挖沙机开过来:“先挖堤脚这边。”
刘守明看着轰隆隆开过来的挖沙机,干瘦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把穿在身上的棉大衣脱下递给刘有树,也不要他背,自己爬上大堤,趔趔趄趄往刘氏祠堂去了。
刘有生看了眼铁青着脸的刘有树,说:“回家吧,站在这里会冻出病来的。”不由分说,拖着他回去了。
“嫂子,饭办好了没,我要跟有树哥喝杯酒。”
张友英看着男人的脸色不好看,数落说:“在外面怄气,还要把脸色带回来。”从柜子里拿了瓶酒出来,对刘有生道,“这瓶酒,是道富带回来的,你不来,有树不让开。” 刘有生说:“嫂子你也来喝一杯。”
“没看见你有树哥那张牛肉脸吗?好好劝劝他吧。”
刘有生端起酒杯,对刘有树说:“我是说的硬话啊,没有用。”
“我就想不通了,刘书记那样说,守明幺叔也说那样的话。”
“他有想法的。”
“不就是道喜每个月给他一百块钱吗?”
“一百块钱对他来说多重要。”
张友英一边忙着家务事,一边说:“村里一些人说的话难听啊,说我们家不要道喜的钱了,就跟道喜过不去。”
刘有树吼她说:“我们说话,你插什么嘴。”
张友英抱怨说:“你自己不知道,走出去,多少人指着你的背脊骨骂。”
刘有生只得做磨心了,这边劝劝有树哥,那边又劝劝友英嫂子,说:“那些话,听了就当风吹过。我不也说道喜了,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
7
第二天早晨,刘有树却起不来了,头痛,发烧,咳嗽。张友英连忙去乡医院请来一位老中医,老中医把了一阵脉,交代张友英:“针就不用再打了,开个处方,买三剂中药慢慢煎服,不然伤寒入内,就得躺到医院里去。”
刘有树躺在床上度日如年,却又不敢不听老中医的话。把女人买回来的中药喝完,已经是第七天的下午,刘有树从床上爬起来,出门去了。往外走的时候,有些头重脚轻,身子也轻飘飘的,但他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遠远地,他看见自家水田旁边的河堤上黑压压站着许多人,有的指指点点,有的大呼小叫。刘有树好不容易挤进人群,他就呆在那里了,水田外面的堤脚已经被掏空,河水淌进来,那条深深的沟壑就变成了护城河一样。挖沙机的大铲从沟壑里挖上来一铲沙子,人们就大呼小叫起来:“快看看,有没有狗头金。”
刘道喜和刘大全站在金床的旁边,看着金床哐当哐当把沙石筛下河道,父子俩就麻利地在金床上拾黄金。站在大堤上的人们就又是一阵狂呼大叫。
刘有生也站在人群里,表情麻木,一言不发。刘有树气极败坏地对他吼道:“站在这里,也不说一声啊。”
刘有生苦着一张脸:“道喜说,挖完他就填上。”
“你以为填上就真的没事了。”
“那天刘书记这样说,幺叔也是这么说,我有什么办法。”
刘有树不再跟他说了,拔脚往家里跑。回到家,拿起摆在柜子上的电话,大声地对儿子说:“道富,你回来一趟。”
看见男人神色不对,张友英正要问他又跟谁生气了,听到男人要儿子回来,就抱怨起来:“道富在上班,叫他回来做什么。”
刘有树对女人瞪了一眼,对着话筒吼道:“不回来,往后你就再不要回来了,我没你这个儿子。”
刘道富就在那边着急了:“爸,什么事,你慢慢说。今天星期五,明天回来行吗?”
刘有树就把刘道喜在河堤下面挖黄金的事情对他说了一遍。刘道富有些为难地说:“乡里领导和守明幺公都说没事,我怎么好说不行?”
“他们想他口袋里的钱,睁着眼睛说瞎话。人们都说,能阻止不让刘道喜在河堤下面挖黄金,只有靠你了。”
刘道富过一会才说:“那我明天回来一趟吧。”
刘有树放下电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积在脸上多久的阴云,也散开了。
张友英却在一旁不停地唠叨着:“乡里领导不说,有生不说,幺叔也不说,你让儿子得罪人啊。”
“你懂个屁。哪要儿子自己当面来说道喜么,不过就是对刘书记李乡长打个招呼。”
第二天,刘有树心里像有个小兔子在蹦跳,是激动,还有点坐立不安,心里说:“我说的话你们不听,我儿子说,你们总得听吧。”
经不住从河堤上传过来的大呼小叫声,刘有树又去了自家的水田旁边。跟昨天一样,刘道喜的挖沙机早早就开始挖金了。河堤上的人比昨天还要多,有大人,还有小孩,只是,刘有树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了一阵,却没有看见刘有生的身影。
“每天都站在这里,今天怎么没来。”
刘有树心里嘀咕。过后就想儿子到乡政府跟刘书记李乡长打过招呼,会不会回来一趟呢,要是回来,得给孙子准备点好吃的让儿子带回去才是啊。
太阳从云层里露出脸面的时候,已经到了头顶。中午了,儿子一定到乡政府了吧。从市里到乡政府,坐大巴也不过三个小时,可刘道喜的挖沙机还哐当哐当地挖得起劲,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刘有树就不在自家的水田边站了,回到家,又拨通了儿子家里的电话。只喂了一声,那边就传来了孙子的声音:“我爸昨天不知道忙的什么,半夜才回来,今天一大早又出去了。”
刘有树没有听清楚儿媳在那边说了句什么,又听到孙子大声地说:“爷爷,我妈说我爸正在乡政府跟乡里领导说那个事呢。什么事啊,我妈却不肯对我说。”
刘有树满是皱纹的脸立马就变成一朵大菊花了,大声地说:“好孙子,努力读书,日后也像你爸一样有出息。”
8
刘道富启蒙读书的时候,村小学也是设在刘氏祠堂里的。刘道富走进教室,他就觉得有一双眼睛盯着他。是守明幺公,穿着一件打着许多补丁的长衫,一脸的皱纹像是老树皮一样,眼神里却透着慈祥,透着期待。刘道富不知道守明幺公为什么要这样盯着自己,在他的心目中,他是十分敬畏和崇拜这个名叫刘守明的幺公的,八月的时候,看着祠堂外面偌大的田坪里一片金黄,芬芳氤氲,他就觉得幺公的“对联”写得实在太好了。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写作文,读大学的时候,写的散文就在报纸上发表了。还是借助那些发表的作品,毕业之后顺利地去市文化局做秘书,几年之后就做到了办公室主任。
有了身份,有了地位,刘道富也没有忘记儿时在刘氏祠堂读书的情景,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都抹不去对于家乡的记忆,那是留存于脑海里美妙的画儿,那是浸入骨子里的乡愁。城里长大的妻子常常取笑他,进城多少年了,还脱不出农村的泥土气味。他不生气,也不回答她的话,只在心里默默地说:“刘家坪在我心里是不可忘却的,即便谁使用洪荒之力,也抹不去我心里的那一份印记。” 刘道富记得,他在省报发表的第一篇散文,写的《刘家坪的秋天》,省报的编辑一定也是来自农村吧,在他的散文旁边配了一张彩色照片:蓝天旷远,小河流淌,稻浪金黄。那叫一个美。那年放寒假回来,守明幺公把他叫了去,拿出刘氏族谱让他看。守明幺公说:“族谱一般人是不能看的,你不一样,你为刘家人争气了。”刘道富先是看了守明幺公在族谱上写自己的一些文字,过后就从第一页慢慢地往下看,他仿佛看见两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随着前不见头、后不着尾的迁徙队伍,拖着疲惫的身子,从遥远的地方而来,一路前行,山野茫茫,却不知道哪里才是他们落脚的地方。兄弟俩疲惫不堪,躺在路旁的野草丛中,任凭旁人的催促和打骂,再也不愿意往前迈动脚步了。
兄弟俩姓刘,刘家兄弟开始的时候跟着河滩上的人们一起淘金讨吃,一块盆,一把锄,六月,赤身裸体被晒成了猴公一样,冬天没法下河淘金,就只有挨饿受冻。后来,刘家兄弟就不淘金了,在这片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荒滩开挖出一片土地,靠着栽红薯种苞谷糊口度日;再后来,荒滩上就有了一道不长的石堤,石堤里面的旱地变成了水田,水田里长出的稻谷养育了刘家兄弟。
刘道富仿佛看到那道石堤慢慢地向外延伸,怡河让道,石堤里面偌大的荒滩,被水田里的嫩绿和金黄逼退。当然,刘家再也不是两兄弟了,烟火渐旺,人口渐多,四百多年之后,就成了现在的刘家坪了。
那是一条漫长的艰苦奋斗之路,也是一条漫长的兴旺发达之路,刘道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祖宗在那条艰苦的创业之路上踽踽前行的身影和脚步。自己如今算是走出去了,但不能忘了根,何况,父亲在呼唤自己,刘氏家族的父老乡亲在呼唤自己,怎能袖手旁观而不顾。
刘道富给报社一个记者打了个电话,记者姓许,也写得一手好文章,两人以文相识,气味相投,就成了好朋友。请他跟自己走一趟,不会不给面子。
第二天,也不要刘道富出面弄车,许记者借了一辆小车,把小车开到文化局大门前来接他:“刘主任回家,怎么好意思坐大巴车回去,那多没面子啊。”
刘道富下来之前没有给乡里领导打电话,两个人来到乡政府的时候,刘书记和李乡长先是有点惊愕,后来就把手伸了过来,脸上的笑容也有点夸张:“星期六,回来看望父母啊?过年的时候也没来乡政府坐坐,担心没饭吃啊?”
刘道富跟他们客套了几句,直奔主题,说明了来意,还把许记者推到刘书记和李乡长面前:“许记者,你们认不得,可他写的文章你们一定读过的吧?出自许记者手笔的文章只发日报头版头条,听说我要回老家,他也要来乡下走走,说是回去写篇有分量的文章发一发。”刘道富话里有话,无冕之王,谁都得让着三分的。
刘书记和李乡长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你爸怎么还要把你叫回来?”
刘道富说:“不是我爸叫我回来,是刘家坪村的群众叫我回来。”
“你说怎么办?”
“要保住那一片水田,刘道喜就不能再在河道上挖黄金了。”过一会,刘道富加重语气说,“刘家坪八百多口人,靠着祖宗留下的那片田地生存啊。”
刘道富说话的时候,李乡长对刘书记使了个眼色,起身出门去了,在外面给刘道喜打了一阵电话,才又回到办公室说:“中午了,先吃饭,再说事。这个问题不难解决的。”
刘道富说:“我们在路上吃过了。”
刘书记笑说:“担心没饭吃?”
刘道富说:“如今这形势,还用说吗?”
这时,李乡长的手机唱起歌来,李乡长把手机贴在耳朵上嗯嗯了两声,就对刘道富说:“我们解决问题,你这朋友也参加?”
下来的时候,刘道富对许记者说过,请他来田坪,什么都不用做,更不用写什么文章,打个照面,让他们知道他的身份就行。听到李乡长这么说,许记者心里有些不悦,说:“你们开会,我还是去实地看看吧。”
李乡长说:“这样好,我安排车送你去。”
“我自己有车。”
“那我安排人陪陪你,第一次来,总不能走错路啊。”
看着小车开出大门去了,李乡长一脸愁苦地对刘道富说:“我们田坪乡就你在市里工作,还在那个位子上,你得多多关照我们才是吧。”
这时,刘道喜却风风火火赶来了,人没进门,声音先传了进来:“道富,回来也不说一声,如今单位用车麻烦,我让小车去接你啊。”
刘道富没有像平时那样,见着刘道喜,必定要先迎上去,握着刘道喜的手,把说了多少遍感激的话重又说一遍。这回他坐那里没有动,说:“我是回来说事的。”
“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还要你亲自回来说,打个电话就是了。这样吧,晚上我请客,我们兄弟俩好好喝一杯。”之后,刘道喜就取笑刘书记和李乡长:“以前,上面来人,你们把一张苦瓜脸摆着,说手头紧,又担心得罪了领导,现在好了,领导下来吃饭不能超过标准,不是公事,请吃便饭都不行。我请客,吃什么没人说,你们俩作陪,趁着弄餐好的吃。”
刘道富说:“先不说吃饭,这次回来,是要说说刘家坪的事情。你来了,当面说更好,那河堤,关系到刘家坪村近千口人生存的问题,我们要好好保护才是,许记者听说这个事,我不让他来都不行,说是上面对耕地抓得紧,那条红线谁都不敢碰,他要写个东西在内参上发一发。”
刘道喜两手一摊:“原来是你爸叫你回来的啊。那你和刘书记李乡长先商量吧,我对刘书记说一句话就走。”刘道喜转过身,对刘书记说:“我答应改造乡场的二十万元,过些日子就划到乡政府账上来,你刘书记不在田坪做一两件实事,想回去都难,我这个小老板帮忙也只能帮到这了。”
说着,就准备离去,刘书记却一把拉住了他:“来了就别走,几个事情一块说。”
李乡长一旁道:“就因为你刘老板在河道上挖黄金,刘主任才回来说那堤的事,你怎么能走。”
刘书记把一张笑脸对著刘道富,说:“这几天我一直想去一趟市里,当面跟刘主任汇报的,你回来了,难得的机会啊。那阵我在县文化局工作的时候,你是我的直接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记在心里的,现在到乡下来了,你不能说不关心你的老下级了吧?退一步说,不关心我,自己家乡的事情总得关心啊。我们田坪乡的乡场,关系到田坪乡一万人口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田坪乡的经济发展,却是脏乱差,天晴三天,我就担心哪家一个不小心,一把火全乡场就没了。下雨三天,人们过路背上都是泥水,我想把街道弄宽一点,弄成水泥地,再弄两排摊位,免得初一十五人们来赶场,全都挤在逼仄的街道上,不方便,也不好看。刘老板答应捐二十万元,还有二十万元的缺口,你无论如何得帮你的老下级一把,也是对你的家乡作贡献啊。” 李乡长一旁说:“钱从哪里来我们不管,或是你自己掏腰包,或是找个老板放点血,或是打报告向领导要。乡场修好,我们在乡场上给你和刘老板立一块碑,让田坪乡的群众世世代代记着你俩的功德。”
刘道喜一旁笑着说:“乡场修好,我们兄弟俩的名字不光是一块刻在石碑上,守明幺公又要往刘氏族谱上写一笔啊。”
刘书记却板着脸对刘道喜道:“别多嘴,把这个事情商量好,再说你的事情。”扭过身子面对刘道富的时候,板着的脸就又换成了笑样:“刘主任要能多弄到钱,当然更好。全乡十二个村,十个村通了公路,还有两个村的公路没有修通,帮忙把这两个村的公路修通,群众要给你送万民伞。”
刘道富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说:“这个事情有点难,要我自己掏钱,别说二十万元,两万元都拿不出,找老板,谁愿意把二十万元丢到这乡角落里来,没有回报,谁干?”刘道富没有把找领导更难的话说出来,市里领导的面他都没有见过几次,能从他们那里要到钱修乡场,修村里的公路?做梦吧。
刘道喜脸上做出惊讶状:“你说的话谁信啊。”又对刘书记和李乡长说:“我那二十万元也没得捐了。”
“为什么?”
“那天在河道上开现场会,书记乡长表了态,守明幺公也发了话,道富回来却要把现场会上的决定推翻,要我捐钱,我抢银行去呀!”这样说过,刘道喜就把头转过来,对刘道富说:“我说过,淘过金,我会把河道还原,还要把河堤加固,涨再大的洪水,也不会有问题。你爸却把你叫回来跟刘书记和李乡长说这个事,那我就不挖金了,做房地产。道富,那阵你读书的时候,从我手里拿钱是怎么说的你也许不记得了,可我却记得,你说往后能感谢我的话,是一定要感谢我的。这样吧,帮忙给我办个资格证,做房地产没那个证可不行。”
刘书记板着脸吼他说:“这个问题没解决,你说别的事情,凑热闹啊。”
刘道喜的脸色也变了,说:“我不挖金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李乡长冲着他说:“刘书记等着你做房地产赚了钱,再捐钱让他办好事实事,他在田坪还得待多久?”
刘书记不耐烦地说:“别的事情不要说了,过两天要召开全乡乡村干部大会,改造乡场的事情得落实下来。刘主任,我这是第一次开口求你为家乡办好事,你得表个态,我好在大会上跟大家说,让大家也高兴高兴。”
他们在演戏。刘道富真想骂一句娘,可是,又没有骂出口。他们设计的圈套已经把他逼到了墙脚,让他一点面子都没有,红一阵白一阵的脸就变成了青色,说:“这个事情我办不到的。”刘道富说得极不情愿,无可奈何。
刘书记两手一摊,说:“你刘主任不肯帮忙,那就还是只有按以前的决定,刘老板黄金照挖。不过,我今天再一次交代你刘老板,挖过之后,照原样填好,你自己还答应要把河堤加固呢。给自己村里办好事,群众记着你。我们去刘家坪,那些有孩子读书的人家,村里的五保户,谁不念着你的情。”
刘道喜的脸上就又有了笑容,说:“这样吧,修乡场的四十万元,我一个人出算了,到时候乡场修好,立碑的时候,把我兄弟俩的名字都要寫上。”
刘书记和李乡长齐声说好:“到时候用花岗岩给你们立碑,千秋万代。”
这个时候,刘道富真的希望地上有一道缝,好钻进去。当然,他还想往刘道喜的脸上滋一口口水。
刘道喜却把手一挥:“兄弟,我们吃饭喝酒去。刘书记和李乡长作陪。”
刘道富说:“饭不吃,酒也不喝,我得回去一趟。”
刘道喜说:“我送你。”
“不用。我想一个人走一走。”
刘道喜带着失望的神色对刘书记和李乡长说:“道富不愿意去喝酒,也不要我送他回去,那就我们三个人去喝酒吧,上次在我家酒没喝好,今天我们得好好喝一杯。”
走出乡政府的大门,刘道富原本是想回一趟家的,父亲正望眼欲穿等着,可是,这时他又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回去怎么对父亲说?给许记者打了个电话之后,想一想,还是给父亲打了个电话,说:“爸,别着急,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
“你回来看看,挖沙机已经把堤脚全掏空了。”
“越掏空堤脚越好,那时就有人来管了。”
“还要等多久,转眼就要涨端午水了。”
“不会太久。”
刘道富站在乡场外面的公路旁边等许记者,看来,只有请许记者的大驾写文章了,引起领导重视,问题才得以解决。“不给我面子,也就别说我不给你们面子了。”刘道富在心里这样说。
9
刘有树是在第四天的下午才知道报纸上发有一篇写刘道喜的文章。那天是星期六,刘家坪一些学生放学回来,说星期五的下午学校召开大会,校长在大会上念了那篇文章,很感人的。
刘有树一口血只差喷了出来。去找刘有生:“有生你听说了吗?道喜上报纸了。”
刘有生说:“那天大全带着一个姓许的记者来找我,说是道富叫他来给刘家坪写一篇文章。不光是采访我,还采访了村里许多人,我们说了许多刘家坪发展变化的事情,当然也说了刘道喜不该在河堤下面挖黄金,可是,报纸出来之后,别的都没说,就说的刘道喜做好事。”
刘有树心想不可能的,道富怎么叫记者下来给道喜写那样的文章?把电话打到儿子那里,还没开口呢,刘道富却在那边抱怨起来:“爸,你别说了,这次回来,我的脸面都丢尽了。”
刘道富也是一股血堵在了胸口。前天早晨去办公室,秘书拿着一张报纸说他的家乡上报纸了,秘书的脸上还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拿过来一看,是一篇专题报道《致富不忘乡亲——记农民企业家刘道喜》。文中悉数多年来刘道喜捐钱给刘家坪的学生读书,给刘家坪五保户钱的事情,还点名道姓说了从刘家坪走出去的刘道富拿着刘道喜给的钱,怎么地表决心要把书读出头,日后做个有用的人才。文章里还有刘守明说的话,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和孩子家长说的话,都十分的感人。刘道富这时才知道秘书脸上笑里的含意,气得掏出手机把电话打给许记者:“许大记者,你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