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Woolf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徒结对是年轻教师迅速胜任自己的教学,履行自己的教育教学职责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师傅的引导下,徒弟应该怎么做?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认为应该做到树目标、勤学习、苦练习、深思考。希望此文能与所有新教师分享,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徒弟、优秀的教师。
  关键词:目标;学习;练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8-0065-01
  为了使自己尽快地适应教学工作,迅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2012年工作后我在学校工会组织下有幸拜上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深厚、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陈秀华老师做师傅。那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树目标
  既然选择了体育教育,就要热爱它,并为做好它不断去努力。想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应树立目标给自己定下努力的方向。笔者在师傅的指导下制定了三年的规划:认真研读高中课标和教材,并对教材进行逐一的分析;教学上,每周听课不少于三节,其中师傅的课不少于一节,听完课后写下随感和评课;写好每节课小结,一周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三年内争取能够参加市、县比赛;教研上,争取三年内能够有文章发表、获奖;课余训练上,能够独立带训练队,并取得满意的运动成绩。规划制定好后,主动请师傅督促检查。
  二、勤学习
  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先充实自己,不断学习,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的我们。笔者在师傅的指导和要求下,利用多种资源提高自己。1.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之余笔者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观看体育教学相关的视频及文字资料,如“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网”“体育教学论坛”“中国学校体育博客”等。看完有关视频和文字材料后,不懂的便向师傅请教,视频里好的练习方法和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到教学中。2.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查阅《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期刊上的文章,对自己教学有帮助、感兴趣的段落及时做好笔记或用手机拍摄下来。笔者也经常看其他学科的期刊,虽然有学科差异,但教育教学的理论是相通的,其教学理念、选题与写作技巧等也是笔者学习的内容。3.利用教研组资源。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主动听同仁、师傅的课,看他们是如何布置场地、如何导入新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又是如何启发学生的等等。4.利用校外资源。珍惜每次外出听课观摩、培训等机会,向同行、专家学习,学习结束后主动完成一篇学习心得,并在教研组活动时向同仁汇报,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苦练习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不能因为年轻、身体素质好而忽略了基本功的练习,其实年轻教师对于教学上的基本功还算是个“门外汉”,必须练好基本功,才能讲得到位,拿得出手,手到擒来,适应教学。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多请师傅听课指导,在讲解示范、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指导等方面加强练习;对于教学中的重要片段常用手机录下加以推敲。在教学之余,苦练各项运动技能。记得笔者备战省基本功比赛练习双杠技术动作时,为了体会每个动作的发力点和动作节奏,反复强化身体姿态,注意每个细节,腿时常被碰的青一块紫一块。
  四、深思考
  深刻反思是体育教师教研、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教学上深思考。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坚持先听师傅或同行老师的课,思考他们练习的方法、手段,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努力做到重难点设置合理、练习方法手段选择得当,教学过程流畅,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效果。2.课余训练深思考。带队训练时笔者查阅资料研究训练方法,同时多向师傅、同事请教带队和训练的经验,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训练时间来提高运动成绩。3.教研上深思考。笔者研读《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两本杂志上的文章,思考他们如何选题,如何切入主题,如何措词等等。同时笔者也针对杂志的征稿目录及提示从中选择题材思考撰稿。4.比赛内容上深思考。在准备全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时,笔者认真研究规程,分析自身情况,对薄弱项目多思考。如:在评课方面,多看不同类型的录像课,思考如何评课,然后请师傅指导。课件制作,根据不同内容进行设计,对模板的选择、配色与排版上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请计算机老师加以辅导,不断提高课件制作技巧和质量。
  就这样,笔者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着、努力着,我工作第三年提交的答卷是:2013年在南通市男子“三人制”篮球比赛中以全胜的战绩获得第一名,当年也荣获了“优秀教练员”的称号;2014年有幸代表南通市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由于比赛经验不足遗憾获得二等奖;三年来多篇文章被核心期刊录用。总之,当好徒弟并不难,只要设好目标,勤于学习,虚心请教他人,在认真练习的同时多加思考,我相信只要加以努力,定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本文指导老师: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陈秀华)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性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课并不是科学知识探究课。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对课文中的有些农业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而且农业知识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怎样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了解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不忘语文的本性——字词认识与书写、朗读、语言的积累?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以参观农业展览馆为线索,以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分散识字、观察插
人教版三下《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孤儿院里的孤儿阮恒为救护受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同伴生命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从而体现崇高的友情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反复诵读课文,查找资料,精心设计了一份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时,我却发现自己的设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只想着如何把这篇文章上得感人,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理解的程度。我让学生抓住阮恒“克服献血的疼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结合文本语境和汉字文化语境理解“窜”“此”“乐滋滋”等字词的意思,书写“守”“丢”。  2.通过分层次朗读、复述,理解故事内容和题目意思。  3.通过情境劝说,理解寓意,懂得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在课前游戏中识字    1.师:老师想去一片小树林和田野,谁能满足老师的心愿,画出一片树林和田野?(指名学生画)  2.师:老师在树林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行的,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或者助推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表达出来,又可以当做作文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随时动笔,提高学生学写书面语言的能力。三年级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材还是配套作业本中,都多次出现各种随文练笔作业,有的则是以“我想对×
摘 要:2015年是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的一年,也是实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1 X”模式探索的一年。实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1 X”模式对以往的体育课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其“1 X”模式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并落实和延展了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丽水实验学校;体育课程;课程改革;“1 X”模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学生掌握了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并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从而促进了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一、初识经典,让孩子喜欢阅读  教师,自古以来就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能。但如今,教师要做的并非仅此而已!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你的课堂才能
【设计意图】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青少年阅读名人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对激发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提高写作水平都会有一定的借鉴启迪作用。  知名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推荐的“榜样的力量”名人传记读本中,有一组包括《屈原》《李白》《杜甫》《鲁迅》《托尔斯泰》等小学生比较熟悉
关键词:名师展示;足球文化;学科融合;北京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7-0079-01  2018年6月15日,以“学科融合助力足球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北京中学足球文化节举行。本次活动借世界杯召开之际,探索小场地足球教学比赛模式,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方式,从而达到提升北京中学校园足球水平、推广校园足球文化的目的。本次
摘 要:投掷能力是人类具有的基本生活技能和運动能力,也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本文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的“相邻关节理念”为切入点,按照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人体解剖结构,将田径投掷动作模式与躯干旋转动作模式相结合,通过有针对性的动作模式练习达到提高中小学生实心球投掷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水平四;投掷;实心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
【设计理念】  把阅读和交际训练结合起来,采用“以练导学”的形式,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巧妙创设交际情境,训练学生运用“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读、演、讲、辩”等训练,“以练导学”,引导学生走进乌塔的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着的人文意味,学习乌塔独立、自信的品格。  2.在语言实践过程中顺势理解“反驳、一时语塞”等词义,领悟课文“对话中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