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读图时代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论述,针对于读图时代对于学生在思维、想象、表达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提出基础性教学、分析式教学、读写式教学、交流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为小学语文在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革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读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图形、图像式的“读文”模式已经逐渐被人们熟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图时代的到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教学途径。在此过程中,需要依靠读图模式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更新及想象力的延展,探索教学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因此,需要在读图时代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做以研究。
一、基础性教学夯实识字写字能力
图形与图像的阅读形式,是对于传统基础性教学的革新,并且识字、写字是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著名的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曾对识字、写字能力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作了深刻的阐述,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是拓深及扩宽语文学习深度与广度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把识字、写字能力与读图教学的结合,是新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安排学生对识字、写字在课前和课后的预习及复习中加大比重,并且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与生动性,调动学生主动进行识字、写字研究的热情。针对于生僻字及形近字等识字难点,教师要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模块中,关于识字,教材列举了“口”、“耳”、“目”等五官字形的识别,教师可以依据图片与字形的对比,依据象形字的特点,由图片演化出相关文字,并做以拓展,进而保证教学效果。
二、分析式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分析式教学要结合图片,对所阅读文章的层次进行多元化解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片指导学生与文章作者“对话”,进而充分领悟文章的多方面含义,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形成思维框架,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及多角度的体会,培养其丰富的感情认知,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季节中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直观感受,强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阅读。并且,借助图片中秋日风景,让学生对于秋季的风光加深了解,完善学生的情感认知[1]。
三、读写式教学增强写作能力
写作的文字倾注来源于丰富的阅读积累,同时也受到脑海中图像的启发,阅读与写作互为表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对于所见所感,进行描述,并利用知识的拓展为写作积累素材,并且通过读图而得到的写作经验可以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使学生提笔写作更加有话可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观潮》、《走月亮》等文章,描绘了每个地点的不同特色,并在模块后安排了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习作训练,教师可以运用不同地点的图片,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不同景点的特色有更为直观的感知,并就图片中的细节与学生进行分享与分析,进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就自身的观察形成文字,使图片回归于文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交流式教学促进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还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实用工具,图片的层次性与直观感可以丰富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性。运用图片实现人际交往中的信息调取,以此来传递感情,是学生必不可少的社会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图片内容,以此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且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人交流,教师还可以设立问答环节,培養学生敢说的性格。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五模块通过文章的引导,提出了看图讲故事的口语交际部分,教师可以将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图片进行衔接,让学生以自身的想象,对于图片的故事内容进行叙述,进而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有效的口语组织能力。
五、启发式教学拓展思维想象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的运用,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应试教育为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语文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进而以多样化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个性。例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教师可以就《将相和》这篇文章中的插图,调动学生的兴趣点,运用和氏璧、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相关图片,形成学生就故事情节的连贯思维逻辑,进而运用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形成完善的逻辑分析技能,强化学生思维广度。
六、情景式教学培养文化审美素养
美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鉴赏美、创造美的观点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美学性贯穿于文学性当中,充斥着文章的字里行间,同时,图片是美的主观呈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图片进行解读的过程汇总,开启学生多元的文化视野,进而扩充学生知识储备,让学生多角度感受文化审美内涵。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桥》一文中,教师要依据桥的不同图片,从整体到部分,由点到面,对于桥的美感进行分析,以此优化学生的审美认知,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悟。进一步提升读图时代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价值[2]。
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证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演变,需要针对于读图形式,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途径,针对于读图时代的具体特征,在基础知识上做以强化,并将教学深度逐步推进到阅读与写作领域,科学的提升学生的表达、想象以及思维能力,进而构建高效的读图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洪楷丽.“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9(08):69-70.
[2]周过红.“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74.
关键词:读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图形、图像式的“读文”模式已经逐渐被人们熟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图时代的到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教学途径。在此过程中,需要依靠读图模式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更新及想象力的延展,探索教学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因此,需要在读图时代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做以研究。
一、基础性教学夯实识字写字能力
图形与图像的阅读形式,是对于传统基础性教学的革新,并且识字、写字是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著名的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曾对识字、写字能力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作了深刻的阐述,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是拓深及扩宽语文学习深度与广度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把识字、写字能力与读图教学的结合,是新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安排学生对识字、写字在课前和课后的预习及复习中加大比重,并且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与生动性,调动学生主动进行识字、写字研究的热情。针对于生僻字及形近字等识字难点,教师要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模块中,关于识字,教材列举了“口”、“耳”、“目”等五官字形的识别,教师可以依据图片与字形的对比,依据象形字的特点,由图片演化出相关文字,并做以拓展,进而保证教学效果。
二、分析式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分析式教学要结合图片,对所阅读文章的层次进行多元化解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片指导学生与文章作者“对话”,进而充分领悟文章的多方面含义,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形成思维框架,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及多角度的体会,培养其丰富的感情认知,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季节中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直观感受,强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阅读。并且,借助图片中秋日风景,让学生对于秋季的风光加深了解,完善学生的情感认知[1]。
三、读写式教学增强写作能力
写作的文字倾注来源于丰富的阅读积累,同时也受到脑海中图像的启发,阅读与写作互为表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对于所见所感,进行描述,并利用知识的拓展为写作积累素材,并且通过读图而得到的写作经验可以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使学生提笔写作更加有话可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观潮》、《走月亮》等文章,描绘了每个地点的不同特色,并在模块后安排了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习作训练,教师可以运用不同地点的图片,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不同景点的特色有更为直观的感知,并就图片中的细节与学生进行分享与分析,进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就自身的观察形成文字,使图片回归于文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交流式教学促进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还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实用工具,图片的层次性与直观感可以丰富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性。运用图片实现人际交往中的信息调取,以此来传递感情,是学生必不可少的社会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图片内容,以此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且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人交流,教师还可以设立问答环节,培養学生敢说的性格。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五模块通过文章的引导,提出了看图讲故事的口语交际部分,教师可以将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图片进行衔接,让学生以自身的想象,对于图片的故事内容进行叙述,进而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有效的口语组织能力。
五、启发式教学拓展思维想象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的运用,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应试教育为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语文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进而以多样化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个性。例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教师可以就《将相和》这篇文章中的插图,调动学生的兴趣点,运用和氏璧、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相关图片,形成学生就故事情节的连贯思维逻辑,进而运用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形成完善的逻辑分析技能,强化学生思维广度。
六、情景式教学培养文化审美素养
美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鉴赏美、创造美的观点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美学性贯穿于文学性当中,充斥着文章的字里行间,同时,图片是美的主观呈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图片进行解读的过程汇总,开启学生多元的文化视野,进而扩充学生知识储备,让学生多角度感受文化审美内涵。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桥》一文中,教师要依据桥的不同图片,从整体到部分,由点到面,对于桥的美感进行分析,以此优化学生的审美认知,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悟。进一步提升读图时代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价值[2]。
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证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演变,需要针对于读图形式,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途径,针对于读图时代的具体特征,在基础知识上做以强化,并将教学深度逐步推进到阅读与写作领域,科学的提升学生的表达、想象以及思维能力,进而构建高效的读图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洪楷丽.“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9(08):69-70.
[2]周过红.“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