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校长的概念与特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名师名校长的内涵解读
  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称得上是名师,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名校长,名师名校长的概念如何界定等,这些相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有的学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符合这样几项标准:①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②优异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教育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运用各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③良好的性格特质;④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现实中,人们往往把这样几个条件作为衡量名师名校长的标准。如,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创新的办学理念、卓越的教育业绩、鲜明的教学风格、独特的管理模式、高尚的人格魅力、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等。
  但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界定,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统一的认识,我们都可以看出,关于名师名校长标准和条件的确立不够科学性,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标准比较粗糙笼统,不具备可操作性。事实上,名师名校长不是一个内涵十分确定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明确的职称和特定的职位,更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等级称号;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更是一种群体象征和价值导向,是对各领域、各层次优秀教师和杰出校长的一种统称。
  2.关于名师名校长的假设
  根据以上对名师名校长内涵的解读与分析,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或校长首先是一个敬业爱岗的好老师、好校长,同时必须具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并能运用到教学、办学实践中,敬业爱岗并取得一定教育、教学、办学成效的优秀教师或校长。为此我们对“名师名校长”作以下几个假设:
  (1)所有教师校长都可以成为名师名校长。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信息社会激烈的竞争、人民对教育的要求都需要更多的教师、校长成为名师名校长。然而,从立志做名师名校长到成为名师名校长不是必然规律。做一个名师或名校长不仅要有自己的主观条件,还要有客观条件的保证,并使主客观条件达到最佳的组合,从而获得成功。客观条件的创设,就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
  (2)名师名校长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成功需要努力,成功需要积累。作为一个教师或校长,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要有持续发展的信念,要有永不满足、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发展的观念来评价教师或校长的成功,这是纵向比较。我们认为,要成为“名师名校长”,必须对自己有个清晰、专一的定位,同时对既定目标要锲而不舍。
  (3)名师名校长是一个相对的比较的概念。在不断的比较下认识成长,这是横向比较。由于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学校的规模、设备、办学年限、学校的研究氛围)、原有水平的差异,因此,名师名校长只是相比较而言,只是评价教师、校长能否正视自己的客观条件,分析自身的优势条件,善于克服各种困难,优化组合,抓住机遇。
  (4)名师名校长是个体与时代互动的产物。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时势”就是“机遇”,尤其在这改革年代,社会赋予了个人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充足的机会,名师和名校长们都会并都能及时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并使机遇成为成长的契机。同时,名师名校长也都会为抓住机遇做好积累准备。机遇对成功很重要,但教师、校长的成功不是靠被动地等待,而是认真踏实地工作,通过“量”的积累,在及时把握机遇中达到“质”跃,获得成功。
  ——摘自:鲁林岳《习得集——从基教到高教》,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
其他文献
一、开发“短课”模式的背景  (一)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  我们的学生,从小在“接受式教育”模式的熏陶下成长。一节课45分钟,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主动性基本被扼杀,他们学到的学习方法就是被动的接受。在这样的课堂上,常常能看见学生茫然的眼神,他们的思维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不能及时地跟上老师上课的步伐,上课走神、做小动作等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的一个理解过程,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理解内容不仅包括对教师已按照既定教学方案所设定的相关知识,更大量的往往是存在于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对话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由此,当我们教师面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信息和问题时,就不能机械地按原计划确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是要凭自身素质,根据学生学
期刊
选修教材开发,都要设置相应的实证案例来支撑教材论证,展开教材逻辑论述。因此,当开发的教材三维目标确定后,首要问题便是寻找和设置教材的实证案例,如果说教材的正文论述是灵魂,那么实证案例便是灵魂的归宿和载体。因此,能否设置有效的实证案例关系到教材编写的成败,也成为了教材开发的重点。而网络资源实为浓缩的世界,具有即时性和碎片化的特征,其一方面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国际关系中的典型事例、
期刊
依托QQ群进行主题研讨使网络教研逐步走向规范,新的思考方式将带来教师主动参与、异地合作的变化,“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在2010年5月建立了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以下简称“百强群”),主持策划群主题研讨已有两年时间,现呈现一些心得体会。  一、依托QQ群进行主题研讨的优势分析  主题研讨是指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和发表见解与主张的教研方式。学校教研由于受时
期刊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自下而上,基于课堂但高于课堂,出于问题但源自实践。作为学校自身资源中最优质、最具发展力的人力资源,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而青年教师则是这支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迫切,学科素养、教学风格尚未形成,因而可塑性很强,他们具有较强的反思、合作意识,创新、科研能力
期刊
当前,很多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抱“无所谓”甚至“厌恶”的态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课堂教学呆板单调”“死记硬背的内容太多”等有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自主学习引入课堂,从而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要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必须具有提问质疑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培养学生能问、善问、乐问的精神与能力,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人。 
期刊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兴趣不浓,内容浅薄,方法单一,时间不足,速度较慢,能力偏弱,深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信息呈现方式太过繁杂:电视和网络,极大地影响学生阅读途径的选择;图书出版和市场的混乱,劣质读物充斥,扰乱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与人文阅读的矛盾,学校和家庭教育因应试选拔因素,追逐功利的分数,对潜性但长远的阅读素养远远不够重视。家长、教师对阅读产生认识偏差,觉得阅读费时
期刊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主阵地,而教师应是其中的主导者。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依旧采用老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的教师矫枉过正导致自身或文本被淡化甚至缺席于课堂,有的教师调适不当致使课堂呆板而拘谨。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能否适度调适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占据思维的主体地位及思维空间的大小,进而决定着学生能否真正在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
期刊
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在宁波市的区域推进中,提倡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开发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情趣,向特长形成的志趣方向发展。所以兴趣、情趣和志趣是课程开发的三个着眼点。我校在“漫秀”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中对此作了有效尝试。  漫秀即漫画和展示,秀是英语show的音译。“漫秀”选修课程是面向对漫画和展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我校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为兴趣特长类选修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