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展演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小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各项实验工作,力求让体育大课间活动在方法、内容、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应用范围有所突破,使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模式与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结合点,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增强,自我锻炼能力提高,锻炼习惯养成,体质明显进步,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课间活动; 活动模式; 身心和谐发展; 校本课程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porting events between classes
Wang Su-fang
Abstract:This text with primary school student for research object, Adopt Investigateresearchmethod, The cultural heritage studiesmethod, Act the exhibition play research method, Case study method, The data statisticsmethod etc. method,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rimary school to attend the athletics great lessonactivity circumstance carry on. In order to true, the attitude of practicality's working well athletics, big lesson be various experiment works of the activity, Try hard to make the athletics big lesson activity has innovation in the method, contents, mode...etc., The application has breakthrough, Make athletics big lesson, the mode of the activity, student's mind and body development's creation combine a point, The student's athletics workout the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oughen an ability exaltation by one's own, Toughen to habitually become, The physical endowment obviously progresses, The mind and body ge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Big lesson activity;Movable mode;Mind and body harmony develop; School originally course
一、前言
随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的发展,许多学校的课间体育活动还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或健美操等,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相比,活动时间长、内容多而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化,练习强度适宜,能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如: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活动,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的身心疲劳,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精神,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所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外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然产物,它将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体育情感和活动方式的进行调查研究,为课题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
2.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
3.行动展演研究法: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创新。
4.个案研究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大课间育人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建立个别学生跟踪卡,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存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5.数理统计法:在本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施前、施后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目的及任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增强少年儿童体质,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得以和谐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旺。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最有力举措。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利于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现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意义深远。
四、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调查和分析本校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研发小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促进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2.制定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多元化的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和训练模式,让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生活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谐化等特点。
3.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进行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制的研究,教务、政教工作相结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德育为先。
5.坚持“以人为本”, 开展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五、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1.准备阶段:
采用调查对比法,抽样体检测法。集思广益、整合资源,初步编排出3套适合小学生的大型课间操活动方案。
2.实验阶段:
采用讲解示范、观察等方法,进行辐射推广、多点传授、层层推进、有始有终,利用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能基本完成动作。
3.普及阶段:
为吸引广大学生走向大操场、在明媚的阳光下,享受阳光的热情,体验运动的快乐。全体师生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大课间活动为切入点,奏响了以“健康快乐”为主旋律、“和谐发展”为主目标的美妙乐章。
4.总结阶段:
采用实验总结,资料文献、活动总结等方法,创新不止、完善不断。整理相关资料,开展成果的收集、汇总等工作。
六、研究结论和建议
1.结论
⑴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构建了体育与健康的大课程体系,丰富了体育课程理论,拓展了学习体育的空间,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总量,通过大课间的活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⑵相比于广播操,大课间活动更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灵活的组织形态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也满足了学生活动的需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互动作用,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使其以完全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大课间中去。在乐中求学,学中健体,扭转了学生被动学,违心练的局面。
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练习、自我锻炼的能力。体育大课间以其灵活性,自主性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满足了学生对运动的需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等,选择运动项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提高技术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实现了活动课程化;锻炼形式群体化;组织管理网络化;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
⑷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德育为先。增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项目,作为稳定的锻炼内容,深化练习,日积月累,形成特长,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终身锻炼的观念和习惯。
⑸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很多教师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4位体育教师参加市、区级体育优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学校参加市、区校园集体舞比赛分别获得市特等奖和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⑹大课间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为归宿,拓展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时间一般都在30到40分钟,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及身心和谐发展。
⑺阻碍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浪费在无用环节的时间太多,真正锻炼的时间太少。其次是受场地、设施等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大课间活动。
⑻组织管理的不严密、活动的内容,练习的手段和组织形式单一、领导、老师的不重视以及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主要原因。
2.研究的建议
⑴学校领导重视、老师认识、分工到位,能有效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作为体育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素质提高,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学校的领导和所有老师都应该参与到大课间的活动中来,共同提高健康水平,和谐师生间的关系。
⑵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和训练模式,还需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学校可以定时针对大课间活动展开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自然资源,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形式,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满足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不同需求。
⑶大课间活动内容、活动项目、评价体系等,应根据学校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或其发展变化而调整,以便逐步完善已形成的系列校本实验教材,为学校以后的运作及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等,提供参考。
⑷本课题的研究不应随着课题的结题而停止,实验教师应继续相互交流、相互观摩、相互探讨,对课题作深化研究,在全区、全市及到全国范围内加大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基础教育热点:政策与行动.教育管理干部研修资料.基教,2007.3
[3] 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20
关键词: 大课间活动; 活动模式; 身心和谐发展; 校本课程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porting events between classes
Wang Su-fang
Abstract:This text with primary school student for research object, Adopt Investigateresearchmethod, The cultural heritage studiesmethod, Act the exhibition play research method, Case study method, The data statisticsmethod etc. method,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rimary school to attend the athletics great lessonactivity circumstance carry on. In order to true, the attitude of practicality's working well athletics, big lesson be various experiment works of the activity, Try hard to make the athletics big lesson activity has innovation in the method, contents, mode...etc., The application has breakthrough, Make athletics big lesson, the mode of the activity, student's mind and body development's creation combine a point, The student's athletics workout the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oughen an ability exaltation by one's own, Toughen to habitually become, The physical endowment obviously progresses, The mind and body ge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Big lesson activity;Movable mode;Mind and body harmony develop; School originally course
一、前言
随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的发展,许多学校的课间体育活动还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或健美操等,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相比,活动时间长、内容多而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化,练习强度适宜,能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如: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活动,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的身心疲劳,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精神,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所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外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然产物,它将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体育情感和活动方式的进行调查研究,为课题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
2.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
3.行动展演研究法: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创新。
4.个案研究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大课间育人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建立个别学生跟踪卡,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存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5.数理统计法:在本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施前、施后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目的及任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增强少年儿童体质,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得以和谐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旺。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最有力举措。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利于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现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意义深远。
四、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调查和分析本校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研发小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促进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2.制定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多元化的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和训练模式,让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生活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谐化等特点。
3.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进行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制的研究,教务、政教工作相结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德育为先。
5.坚持“以人为本”, 开展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五、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1.准备阶段:
采用调查对比法,抽样体检测法。集思广益、整合资源,初步编排出3套适合小学生的大型课间操活动方案。
2.实验阶段:
采用讲解示范、观察等方法,进行辐射推广、多点传授、层层推进、有始有终,利用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能基本完成动作。
3.普及阶段:
为吸引广大学生走向大操场、在明媚的阳光下,享受阳光的热情,体验运动的快乐。全体师生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大课间活动为切入点,奏响了以“健康快乐”为主旋律、“和谐发展”为主目标的美妙乐章。
4.总结阶段:
采用实验总结,资料文献、活动总结等方法,创新不止、完善不断。整理相关资料,开展成果的收集、汇总等工作。
六、研究结论和建议
1.结论
⑴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构建了体育与健康的大课程体系,丰富了体育课程理论,拓展了学习体育的空间,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总量,通过大课间的活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⑵相比于广播操,大课间活动更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灵活的组织形态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也满足了学生活动的需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互动作用,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使其以完全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大课间中去。在乐中求学,学中健体,扭转了学生被动学,违心练的局面。
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练习、自我锻炼的能力。体育大课间以其灵活性,自主性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满足了学生对运动的需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等,选择运动项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提高技术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实现了活动课程化;锻炼形式群体化;组织管理网络化;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
⑷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德育为先。增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项目,作为稳定的锻炼内容,深化练习,日积月累,形成特长,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终身锻炼的观念和习惯。
⑸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很多教师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4位体育教师参加市、区级体育优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学校参加市、区校园集体舞比赛分别获得市特等奖和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⑹大课间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为归宿,拓展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时间一般都在30到40分钟,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及身心和谐发展。
⑺阻碍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浪费在无用环节的时间太多,真正锻炼的时间太少。其次是受场地、设施等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大课间活动。
⑻组织管理的不严密、活动的内容,练习的手段和组织形式单一、领导、老师的不重视以及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主要原因。
2.研究的建议
⑴学校领导重视、老师认识、分工到位,能有效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作为体育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素质提高,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学校的领导和所有老师都应该参与到大课间的活动中来,共同提高健康水平,和谐师生间的关系。
⑵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和训练模式,还需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学校可以定时针对大课间活动展开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自然资源,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形式,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满足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不同需求。
⑶大课间活动内容、活动项目、评价体系等,应根据学校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或其发展变化而调整,以便逐步完善已形成的系列校本实验教材,为学校以后的运作及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等,提供参考。
⑷本课题的研究不应随着课题的结题而停止,实验教师应继续相互交流、相互观摩、相互探讨,对课题作深化研究,在全区、全市及到全国范围内加大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基础教育热点:政策与行动.教育管理干部研修资料.基教,2007.3
[3] 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