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久之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就出现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的情况,数学与生活成了毫无关联的两条平行线,各自独立的存在。当今社会,随着各地乃至全国教育改革浪潮此起彼伏地出现,倡导小学数学回归生活实际,成为各地乃至全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大热趋势,这也是我国在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急需改进和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式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047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大到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计算机中庞大的数据库系统,都离不开数学的参与。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并没有达到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统一。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数学教学成为一种固化的方式,为了获得高分,专注于钻研、训练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技术技巧,将数学的解题过程模式化,这种环境造成数学很难与生活相联系。随着素质教育被广泛应用,人们不再“唯分数论”,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这种关注点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改变,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被摆到了课堂教学的关键位置。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实践中,仍然有一系列问题出现,本文主要针对课堂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各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一方面,传统的教育体制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注,导致老师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去联系生活,这使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只成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另一方面,部分老师过分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化,致使数学的本质变得含糊不清。总的来说,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对数学生活化认识不清,模糊了数学本质
数学生活化是指将数学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引入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一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认为数学就是生活,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在课堂上引入大量的生活化情境,致使课堂出现过于热闹的情况。学生的精力一旦被热闹的情境所吸引,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静下心来快速地进入课堂主题中去,导致课堂效率较低,数学的本质被掩盖,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获得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生活化问题设置不合理,课堂效果不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活化问题的设置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来理解数学内容。实际上,部分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过于宽泛、模糊甚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最终导致课堂效果差强人意。小学生受思维智力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理解不了过于抽象的东西。例如,如果我们直接问他们小明有5支铅笔,小红有8只铅笔,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只铅笔?小学生就很可能因为理解不了或觉得与自己无关而草草了事、胡乱回答,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生活化情境牵强,阻碍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能看到数学的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情境可以包含全部的数学知识,老师也不能希望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都来源于日常的生活情境,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但数学教学本质上还是要引导学生去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语言、提高数学思维以及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部分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用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来创设课堂情境,使用小兔子宝宝等幼稚的数学语言,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强行去创建一个并不符合实际的课堂情境,这些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数学语言停留在低级、幼稚的水平,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改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根据作者的调研,存在上文情况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在少数,课堂改革的推进一方面使老师们看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改革初期,老师对课堂的改革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具体措施。
(一)弄清概念,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生活化
传统的小学教学方式单一、无趣,學生知识的来源大多是从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中获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新课改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而老师要更加留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数学课堂从单纯地获得知识转变为知识与趣味并重,并且注重能力培养的新型高效课堂。
(二)设置合理的生活化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教育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也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问题的设置上尽量选择一些既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又符合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还能吸引小学生兴趣的问题。如在上文提到的问题中,如果我们找出两位学生让他们分别代表甲、乙两位同学,然后分别给他们5支、8支实体铅笔,再问他们甲乙两位同学共有多少支铅笔?这时候教学的直观性就大大增强了,与学生的联系更紧密,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课堂效果也更好。
(三)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为了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革更为成功,效果更为显著,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获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自己动手装沙子或水,通过合作探究来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这样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也更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小学数学的课堂生活化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但对其改革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发展阶段,并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系统的课堂实践,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进程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探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改革方法,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式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047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大到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计算机中庞大的数据库系统,都离不开数学的参与。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并没有达到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统一。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数学教学成为一种固化的方式,为了获得高分,专注于钻研、训练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技术技巧,将数学的解题过程模式化,这种环境造成数学很难与生活相联系。随着素质教育被广泛应用,人们不再“唯分数论”,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这种关注点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改变,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被摆到了课堂教学的关键位置。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实践中,仍然有一系列问题出现,本文主要针对课堂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各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一方面,传统的教育体制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注,导致老师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去联系生活,这使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只成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另一方面,部分老师过分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化,致使数学的本质变得含糊不清。总的来说,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对数学生活化认识不清,模糊了数学本质
数学生活化是指将数学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引入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一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认为数学就是生活,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在课堂上引入大量的生活化情境,致使课堂出现过于热闹的情况。学生的精力一旦被热闹的情境所吸引,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静下心来快速地进入课堂主题中去,导致课堂效率较低,数学的本质被掩盖,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获得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生活化问题设置不合理,课堂效果不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活化问题的设置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来理解数学内容。实际上,部分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过于宽泛、模糊甚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最终导致课堂效果差强人意。小学生受思维智力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理解不了过于抽象的东西。例如,如果我们直接问他们小明有5支铅笔,小红有8只铅笔,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只铅笔?小学生就很可能因为理解不了或觉得与自己无关而草草了事、胡乱回答,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生活化情境牵强,阻碍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能看到数学的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情境可以包含全部的数学知识,老师也不能希望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都来源于日常的生活情境,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但数学教学本质上还是要引导学生去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语言、提高数学思维以及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部分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用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来创设课堂情境,使用小兔子宝宝等幼稚的数学语言,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强行去创建一个并不符合实际的课堂情境,这些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数学语言停留在低级、幼稚的水平,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改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根据作者的调研,存在上文情况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在少数,课堂改革的推进一方面使老师们看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改革初期,老师对课堂的改革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具体措施。
(一)弄清概念,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生活化
传统的小学教学方式单一、无趣,學生知识的来源大多是从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中获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新课改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而老师要更加留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数学课堂从单纯地获得知识转变为知识与趣味并重,并且注重能力培养的新型高效课堂。
(二)设置合理的生活化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教育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也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问题的设置上尽量选择一些既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又符合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还能吸引小学生兴趣的问题。如在上文提到的问题中,如果我们找出两位学生让他们分别代表甲、乙两位同学,然后分别给他们5支、8支实体铅笔,再问他们甲乙两位同学共有多少支铅笔?这时候教学的直观性就大大增强了,与学生的联系更紧密,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课堂效果也更好。
(三)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为了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革更为成功,效果更为显著,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获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自己动手装沙子或水,通过合作探究来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这样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也更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小学数学的课堂生活化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但对其改革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发展阶段,并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系统的课堂实践,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进程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探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改革方法,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生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