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支柱,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基础牢不牢靠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发展。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只有让学生在思想方面也得到健康的成长,才能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保障。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同时学生也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标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育改革目的是通过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
关键词: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教学问题,依照我国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实施教学计划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更正,有助于提升以后的教学质量。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现将本阶段教育教学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表面化。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教学基本都是将书本上的思想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都是采用较传统的理论教学的办学模式,不能达到让学生了解学习此门课程的目的,即教学内容过于表面化,学生在未来参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觉悟去处理好事情。
2. 教材内容陈旧化。思想道德修养教材在不断的改编,但是仍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许多新生事物对学生的冲击是颇深的。以教材为主,以教师教学相辅的枯燥教学模式只会遵循应试教育,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她们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心,更是对新社会下的新情况有着敏感的反应,在守旧的教材背后怎么把新社会的新现象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课本知识抽象化。所有的教育都是遵循教与学的结合,而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问题却比较抽象,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填鸭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内容,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通过学生反馈的学习知识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甚至难以保障有效的教学。
4. 教学体系的不完整化。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甚至没有实践教学,更谈不上将所学的内容真正的运用到社会的生活中来。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空学了一身的专业知识,没有扎实的思想道德修养作基础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二、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改革中的几个矛盾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将思想性、知识以及实践融为一体,把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的思想教育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理论、参加实践,激烈的人才竞争要求大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除了运用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学生在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竞争力,也影响着各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应试教育下要求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有教育成果,而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却不能完全脱离应试教育,长期以来通过应试教育衡量教育成果的指导思想始终是学校的教学宗旨。实践证明,素质教育很难真正地得到推广。这个道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试教育确实为国家的各行各业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但是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我们文明大国的发展。
2. 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遵从大众化的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共性方面的发展,同时兼顾正常的个性需要,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体制向前推进往往受到各方面的阻碍,有学校的成绩要求,有社会的教育成果期待,有学生的无负担学习期望,还有学生共性和个性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努力,仍无法协调好教育下共性和个性,兼顾到两者共同发展。
3.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矛盾。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学生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学到知识,而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授课方式往往会对学生的主动学习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受教学成果评估的影响,只是盲目的遵从教学计划,没有更好的激发出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真正的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很难真正学到知识。
三、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革的对策
在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也是以后从事其他职业必备的基础素质,要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把教学环节抓好,在这方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如果让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得到由量到质的改变,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当代新情况下的新生事物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做些变动,例如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问题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及时改变教学战略。同时通过教学评价,将反馈的信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从而实现真正的教与学。
2. 采用多种教育模式。教学只以教师为主,只考虑教材而不考虑学生的心里特点的话,就会造成课程内容单一化,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除了讲述书本知识、运用板书、启示法和多媒体的教学相结合以外,通过加入社会上真实案例的讨论环节,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合理的话语和学生无障碍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观点问题,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在问题思考和处理上的不正确的做法。此模式不仅能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情况,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脑能力。
3.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更希望学到更多的书本以外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甚至是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反馈的问题,采用谈心法、引导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从而真正的帮助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水平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高校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例如:(1)学校给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多鼓励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讨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2)邀请优秀的高级教师进行定期专题讲座,通过经验交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3)通过学生反馈教学质量,及时整改教学中的不足。
结语:
德是人才教育的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保障,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改革与创新已势在必行,除了从教材出发,结合社会新形势以外,还要多听取学生的心声,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做好素质教育的推行者。(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 1992(12)
[2]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3]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9
[4]吴昌政.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倾向探析[J]. 苏州大学学报,2005,(5): 119—121
[5]徐柏才,张俊.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57—60.
关键词: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教学问题,依照我国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实施教学计划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更正,有助于提升以后的教学质量。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现将本阶段教育教学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表面化。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教学基本都是将书本上的思想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都是采用较传统的理论教学的办学模式,不能达到让学生了解学习此门课程的目的,即教学内容过于表面化,学生在未来参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觉悟去处理好事情。
2. 教材内容陈旧化。思想道德修养教材在不断的改编,但是仍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许多新生事物对学生的冲击是颇深的。以教材为主,以教师教学相辅的枯燥教学模式只会遵循应试教育,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她们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心,更是对新社会下的新情况有着敏感的反应,在守旧的教材背后怎么把新社会的新现象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课本知识抽象化。所有的教育都是遵循教与学的结合,而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问题却比较抽象,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填鸭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内容,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通过学生反馈的学习知识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甚至难以保障有效的教学。
4. 教学体系的不完整化。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甚至没有实践教学,更谈不上将所学的内容真正的运用到社会的生活中来。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空学了一身的专业知识,没有扎实的思想道德修养作基础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二、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改革中的几个矛盾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将思想性、知识以及实践融为一体,把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的思想教育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理论、参加实践,激烈的人才竞争要求大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除了运用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学生在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竞争力,也影响着各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应试教育下要求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有教育成果,而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却不能完全脱离应试教育,长期以来通过应试教育衡量教育成果的指导思想始终是学校的教学宗旨。实践证明,素质教育很难真正地得到推广。这个道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试教育确实为国家的各行各业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但是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我们文明大国的发展。
2. 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遵从大众化的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共性方面的发展,同时兼顾正常的个性需要,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体制向前推进往往受到各方面的阻碍,有学校的成绩要求,有社会的教育成果期待,有学生的无负担学习期望,还有学生共性和个性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努力,仍无法协调好教育下共性和个性,兼顾到两者共同发展。
3.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矛盾。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学生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学到知识,而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授课方式往往会对学生的主动学习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受教学成果评估的影响,只是盲目的遵从教学计划,没有更好的激发出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真正的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很难真正学到知识。
三、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革的对策
在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也是以后从事其他职业必备的基础素质,要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把教学环节抓好,在这方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如果让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得到由量到质的改变,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当代新情况下的新生事物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做些变动,例如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问题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及时改变教学战略。同时通过教学评价,将反馈的信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从而实现真正的教与学。
2. 采用多种教育模式。教学只以教师为主,只考虑教材而不考虑学生的心里特点的话,就会造成课程内容单一化,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除了讲述书本知识、运用板书、启示法和多媒体的教学相结合以外,通过加入社会上真实案例的讨论环节,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合理的话语和学生无障碍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观点问题,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在问题思考和处理上的不正确的做法。此模式不仅能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情况,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脑能力。
3.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更希望学到更多的书本以外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甚至是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反馈的问题,采用谈心法、引导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从而真正的帮助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水平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高校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例如:(1)学校给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多鼓励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讨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2)邀请优秀的高级教师进行定期专题讲座,通过经验交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3)通过学生反馈教学质量,及时整改教学中的不足。
结语:
德是人才教育的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保障,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改革与创新已势在必行,除了从教材出发,结合社会新形势以外,还要多听取学生的心声,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做好素质教育的推行者。(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 1992(12)
[2]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3]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9
[4]吴昌政.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倾向探析[J]. 苏州大学学报,2005,(5): 119—121
[5]徐柏才,张俊.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