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937年夏天,两岸公认的当代大哲方东美先生发表《哲学三慧》,放旷慧眼,俯视世界各大文明,其哲思宏大深远,文字典雅洗练,正如闻中博士所形容的:“字字精要,句句透辟,既似箴言,又如神谕。”堪称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哲学界一代宗师、泰山北斗的历史地位。
当时先师方先生所讲的“哲学三慧”,是指古代希腊、近代欧洲与中国哲学。中国的三慧,则指本土“儒、道、墨”的核心精神,那时还未兼及印度与佛学。
方师到了中期以后,另外再补充印度哲学,堪称“第四慧”。他强调:“印度人在宇宙中为人生造境,结果把宇宙人生的低层境界,打破束缚,将许多差别境界,归到宇宙的高度统一,我现在把它叫作‘功德慧’。”〔1〕
在印度哲学的源头中,《奥义书》与《世尊歌》(亦有直译《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为两大经典;所以方师曾说:“不只中国如此,视自然、人与历史浑然一体,浩然同流,在某些印度思想中也可看到;比如《奥义书》中,多处都提到如下的《和平颂》:噢,彼也充满、此也充满,充充满满、彼此交流,当此充满贯注另一充满,更能流衍互润,融成一体。凡此种种,都可看出东方智慧的基本精神。”〔2〕
他并指出:“我们要注意的一点,乃是佛学究竟是从印度来的,而印度人本身有一种表达这种最高哲学智慧的形式。”〔3〕
因此,他经常追溯到佛学以前的《世尊歌》与《奥义书》等经典,强调其重要性。
方师生平论学方法,经常强调要能“追溯源头”、“从流溯源”。所以,他曾批评很多写《中国哲学史》的人,不讲“经典”(如《易经》),一开始就讲“经学”,是种“斩头”、“断头”的哲学史。因而,他本身讲“中国哲学的精神与发展”,先从贯通“群经”开始,并且首论群经之首的《易经》,作为“原始儒家”创新精神的重要源头。
正因他很重视“从流溯源”,所以他讲中国大乘佛学,也必定先追溯印度原始哲学,然后再“从流溯源”;论述其后的印度佛学,再说明其如何融合中国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大乘佛学”。
在他追溯印度哲学时,经常提到《奥义书》、《世尊歌》等印度重要经典,还曾向笔者说了一个小故事。他曾应邀在演讲中,提到印度婆罗门教极重要的“大梵天”,但整理录音的人,竟然写成“大饭厅”,令他啼笑皆非,因而感叹国人对印度文化,实在非常缺乏认识。
另外一位哲学前辈汤用彤先生,对印度哲学史与《世尊歌》很有研究,对佛学也有很深学养,但据方师亲自告诉笔者,汤用彤先生是用研究的态度看佛学,本身未及“信”的问题。方师则是用“信”印证“知”,在“转识成智”后,再进一步的“内证圣智”。
佛学前辈欧阳竟无先生曾说,佛学“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但方师则强调,佛学“既是哲学,也是宗教”;证明他很重视“知”与“信”的结合,亦即“知”与“行”的结合,堪称“人间佛教”中强调“人间成佛”、“行佛”的先驱。
所以,他很重视“悲智双运”与“上下双回向”;因为大智故,不住生死,但又因为大悲故,不住涅槃。
因为方师曾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担任台湾大学首任的哲学系主任,又因他对“中”、“西”、“印”哲学同时看重,所以台大的哲学研究所,迄今仍然分成“中国哲学”、“西洋哲学”与“印度哲学”三组,仍然保持这优良的传统。我在台大任教期间,看到这三组优秀的研究生,各有所长、但也能够彼此融通,心中更钦佩方师的慧心与远见。
近些年来,我常应邀在中国大陆大江南北讲学,结识了不少大陆哲学界的精英,更高兴的是,经由前台大哲学系主任孙智燊博士的介绍,有幸认识了在杭州任教的闻中博士,当他送给我近作──有关印度经典《奥义书》的中译作品,令我很惊喜!
因为,精通印度学问的人才很少,能深谙梵学、佛学的人才更少;方师生前一贯主张,研究哲学应通原典原义,所以必先精读彼国文献,他一直强调,研究外国文献包括西方与印度,对精通外国哲学非常的重要。
方师本人便精通世界各大文明哲學传统的语文。牟宗三先生曾向笔者亲口表示,他很钦佩“方先生外文好、学问好”,自叹这两点都不如方师。但方师生前便曾感慨,有关印度哲学的人才太少,如今欣见闻中博士有此毅力与造诣,译成印度哲学宝典,令人格外感到兴奋!
印度哲人总统拉达克里希南(S. Radhakrishna),因为在世界上用英文弘扬印度文化,所以享有盛名。任何人若要了解印度文化,必先读他的《印度哲学资料书》(A Source Book of Indian Philosophy)。他曾在抗战时访问重庆,遇到方师,曾问方师:“你们对外国人论述的中国哲学,是否满意?”
方师回答:“很不满意,很多误解!”
拉氏便问:“那你们自己为什么不用英文直接写中国哲学?”
方师事后向笔者亲自提过这段,说他因为受此“刺激”,往后便经常用英文论述中国哲学。方师的英文,与其桐城派中文一样古雅,极其优美,被称为“维多利亚式英文”(Victorian English),兼具华丽隽永,并又深含哲理,自成重要特色。因此,牛津大学教授摩伦(L. Mcmorran)曾经赞叹:“真没想到一位东方人,以英语著述,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其英语之造诣,如此优美典雅,求诸当世英美学者,亦不多见!”
尤其,方师在论述分析艰涩的佛经时,更能举重若轻、悠游其中,化博为约,游刃有余,充分展其精湛深厚的学养、寄情高远的境界,加上其清隽婉逸的文采,本身不但是传统佛经的最佳现代诠释,也是推陈出新、再创璀璨、光芒四射的哲学精品。
根据笔者个人体会,这些也因方师本身能够会通东西、道贯古今,而且深具以简御繁的能力,并能在生命精神上冥同大化,所以能够纵横驰骋、驰情无碍所致。
我因曾在多年以前中译方师《中国人的人生观》(The Chinaese Vies of Life,2012年,由北京中华书局收入方师《中国人生哲学》),深知其中艰苦,对于任何一字一词是否译得贴切传神,经常需要斟酌再三、反复修订,比我自己写作要花费三倍以上的时间与心血。
因此,我很钦佩闻中博士在此中译,能够真正做到“信、达、雅”兼顾,并能直透印度经典的精华神韵,将印度经典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高境界,更能用其生花妙笔,絜情入幻,挥洒得淋漓尽致!
闻中博士原名朱文信,浙江大学博士,曾于英国吠檀多中心研习印度哲学,因为我应邀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浙大并为笔者创立了两岸第一家“国学工作室”,所以能在杭州与他结缘深谈。他曾译著《印度生死书》,也曾看过拙著《中西生死哲学》,也对书中引用《西藏生死书》感到意外惊喜;我们在学问交流与人生经验上,均能相谈甚欢,堪称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很有难得的缘分。
尤其,因为闻中博士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文笔融入美感诗境,兼具儒雅旷达,不但能深深契合印度经典的精髓,更有方师文采的生动气韵,令我备感亲切温馨,所以能为其写序,甚感荣幸!
综合而言,闻中博士本译,笔锋常带感情,文中经常流露人生正能量,浃化宇宙大生机,胜义迭出、高潮迭起,堪称领悟古印度圣者《奥义书》精神的重要法门,允称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版本!
相信,闻中博士这部中译作品,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也为中、印两大民族的传统智慧开拓重要的现代诠释法门,更为中印两大文明的会通奠定重大的基石作用!
因而,本书出版的意义既重大,也深远,今后若能普及各界,激发更多仁人志士,弘扬其中胜义,并与中华文化会通交融,相信,不只是中、印两大民族之福,也是整个东方文明之幸,更是世界文明更加昌盛之幸!
注释:
〔1〕方东美:《人生哲学讲义》,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24—225页。
〔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4页。
〔3〕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1页。
当时先师方先生所讲的“哲学三慧”,是指古代希腊、近代欧洲与中国哲学。中国的三慧,则指本土“儒、道、墨”的核心精神,那时还未兼及印度与佛学。
方师到了中期以后,另外再补充印度哲学,堪称“第四慧”。他强调:“印度人在宇宙中为人生造境,结果把宇宙人生的低层境界,打破束缚,将许多差别境界,归到宇宙的高度统一,我现在把它叫作‘功德慧’。”〔1〕
在印度哲学的源头中,《奥义书》与《世尊歌》(亦有直译《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为两大经典;所以方师曾说:“不只中国如此,视自然、人与历史浑然一体,浩然同流,在某些印度思想中也可看到;比如《奥义书》中,多处都提到如下的《和平颂》:噢,彼也充满、此也充满,充充满满、彼此交流,当此充满贯注另一充满,更能流衍互润,融成一体。凡此种种,都可看出东方智慧的基本精神。”〔2〕
他并指出:“我们要注意的一点,乃是佛学究竟是从印度来的,而印度人本身有一种表达这种最高哲学智慧的形式。”〔3〕
因此,他经常追溯到佛学以前的《世尊歌》与《奥义书》等经典,强调其重要性。
方师生平论学方法,经常强调要能“追溯源头”、“从流溯源”。所以,他曾批评很多写《中国哲学史》的人,不讲“经典”(如《易经》),一开始就讲“经学”,是种“斩头”、“断头”的哲学史。因而,他本身讲“中国哲学的精神与发展”,先从贯通“群经”开始,并且首论群经之首的《易经》,作为“原始儒家”创新精神的重要源头。
正因他很重视“从流溯源”,所以他讲中国大乘佛学,也必定先追溯印度原始哲学,然后再“从流溯源”;论述其后的印度佛学,再说明其如何融合中国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大乘佛学”。
在他追溯印度哲学时,经常提到《奥义书》、《世尊歌》等印度重要经典,还曾向笔者说了一个小故事。他曾应邀在演讲中,提到印度婆罗门教极重要的“大梵天”,但整理录音的人,竟然写成“大饭厅”,令他啼笑皆非,因而感叹国人对印度文化,实在非常缺乏认识。
另外一位哲学前辈汤用彤先生,对印度哲学史与《世尊歌》很有研究,对佛学也有很深学养,但据方师亲自告诉笔者,汤用彤先生是用研究的态度看佛学,本身未及“信”的问题。方师则是用“信”印证“知”,在“转识成智”后,再进一步的“内证圣智”。
佛学前辈欧阳竟无先生曾说,佛学“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但方师则强调,佛学“既是哲学,也是宗教”;证明他很重视“知”与“信”的结合,亦即“知”与“行”的结合,堪称“人间佛教”中强调“人间成佛”、“行佛”的先驱。
所以,他很重视“悲智双运”与“上下双回向”;因为大智故,不住生死,但又因为大悲故,不住涅槃。
因为方师曾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担任台湾大学首任的哲学系主任,又因他对“中”、“西”、“印”哲学同时看重,所以台大的哲学研究所,迄今仍然分成“中国哲学”、“西洋哲学”与“印度哲学”三组,仍然保持这优良的传统。我在台大任教期间,看到这三组优秀的研究生,各有所长、但也能够彼此融通,心中更钦佩方师的慧心与远见。
近些年来,我常应邀在中国大陆大江南北讲学,结识了不少大陆哲学界的精英,更高兴的是,经由前台大哲学系主任孙智燊博士的介绍,有幸认识了在杭州任教的闻中博士,当他送给我近作──有关印度经典《奥义书》的中译作品,令我很惊喜!
因为,精通印度学问的人才很少,能深谙梵学、佛学的人才更少;方师生前一贯主张,研究哲学应通原典原义,所以必先精读彼国文献,他一直强调,研究外国文献包括西方与印度,对精通外国哲学非常的重要。
方师本人便精通世界各大文明哲學传统的语文。牟宗三先生曾向笔者亲口表示,他很钦佩“方先生外文好、学问好”,自叹这两点都不如方师。但方师生前便曾感慨,有关印度哲学的人才太少,如今欣见闻中博士有此毅力与造诣,译成印度哲学宝典,令人格外感到兴奋!
印度哲人总统拉达克里希南(S. Radhakrishna),因为在世界上用英文弘扬印度文化,所以享有盛名。任何人若要了解印度文化,必先读他的《印度哲学资料书》(A Source Book of Indian Philosophy)。他曾在抗战时访问重庆,遇到方师,曾问方师:“你们对外国人论述的中国哲学,是否满意?”
方师回答:“很不满意,很多误解!”
拉氏便问:“那你们自己为什么不用英文直接写中国哲学?”
方师事后向笔者亲自提过这段,说他因为受此“刺激”,往后便经常用英文论述中国哲学。方师的英文,与其桐城派中文一样古雅,极其优美,被称为“维多利亚式英文”(Victorian English),兼具华丽隽永,并又深含哲理,自成重要特色。因此,牛津大学教授摩伦(L. Mcmorran)曾经赞叹:“真没想到一位东方人,以英语著述,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其英语之造诣,如此优美典雅,求诸当世英美学者,亦不多见!”
尤其,方师在论述分析艰涩的佛经时,更能举重若轻、悠游其中,化博为约,游刃有余,充分展其精湛深厚的学养、寄情高远的境界,加上其清隽婉逸的文采,本身不但是传统佛经的最佳现代诠释,也是推陈出新、再创璀璨、光芒四射的哲学精品。
根据笔者个人体会,这些也因方师本身能够会通东西、道贯古今,而且深具以简御繁的能力,并能在生命精神上冥同大化,所以能够纵横驰骋、驰情无碍所致。
我因曾在多年以前中译方师《中国人的人生观》(The Chinaese Vies of Life,2012年,由北京中华书局收入方师《中国人生哲学》),深知其中艰苦,对于任何一字一词是否译得贴切传神,经常需要斟酌再三、反复修订,比我自己写作要花费三倍以上的时间与心血。
因此,我很钦佩闻中博士在此中译,能够真正做到“信、达、雅”兼顾,并能直透印度经典的精华神韵,将印度经典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高境界,更能用其生花妙笔,絜情入幻,挥洒得淋漓尽致!
闻中博士原名朱文信,浙江大学博士,曾于英国吠檀多中心研习印度哲学,因为我应邀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浙大并为笔者创立了两岸第一家“国学工作室”,所以能在杭州与他结缘深谈。他曾译著《印度生死书》,也曾看过拙著《中西生死哲学》,也对书中引用《西藏生死书》感到意外惊喜;我们在学问交流与人生经验上,均能相谈甚欢,堪称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很有难得的缘分。
尤其,因为闻中博士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文笔融入美感诗境,兼具儒雅旷达,不但能深深契合印度经典的精髓,更有方师文采的生动气韵,令我备感亲切温馨,所以能为其写序,甚感荣幸!
综合而言,闻中博士本译,笔锋常带感情,文中经常流露人生正能量,浃化宇宙大生机,胜义迭出、高潮迭起,堪称领悟古印度圣者《奥义书》精神的重要法门,允称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版本!
相信,闻中博士这部中译作品,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也为中、印两大民族的传统智慧开拓重要的现代诠释法门,更为中印两大文明的会通奠定重大的基石作用!
因而,本书出版的意义既重大,也深远,今后若能普及各界,激发更多仁人志士,弘扬其中胜义,并与中华文化会通交融,相信,不只是中、印两大民族之福,也是整个东方文明之幸,更是世界文明更加昌盛之幸!
注释:
〔1〕方东美:《人生哲学讲义》,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24—225页。
〔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4页。
〔3〕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