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深入研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通过“教”与“学”的相互融合,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以课堂设问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利用课堂设问促进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设问;中学课堂;历史教学;策略
所谓课堂设问,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等设计问题,从而促进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是实施教学步骤的基本手段,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交流,还在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在实际历史课堂设问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因问设问、问非所需”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历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主观地设计问题,并没有过多地研究所设置的问题会达到何种程度的教学目标,也没有考虑所设置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有没有效果,以至于课堂设问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一、巧设疑问,通过换位思考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标新立异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引领课堂的作用。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需从学生感兴趣方面入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原因有两点,其一,教师作为成年人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较大的差异,因而理解教材的深度会有所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其二,相较于初中生来说,教师的知识水平领先,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学生,分析疑难问题时,教师会很快找到突破口,而学生则无法轻易达到,因此,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设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问题。例如,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由于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经典的战役,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述时会从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展开教学。通过研究本课重难点发现,整节课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若直接将当时美国南、北方经济发展等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则学生极易掉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陷阱”中,得到教师“想要的结果”,这样既不符合教学的宗旨,也不能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基于此,我们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站在他们的角度,通过“反历史潮流而动”的问题,把这节课的流程翻转过来,将开场问题设置为“美国南北战争不打行不行?”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会主动去寻找答案,会考虑“美国当年打这场仗的原因、南北方出现的不可调和的因素、支持和平的力量有哪些?人们为阻止战争进一步扩大做了哪些努力?”历史教师有可能想不到的问题,会通过学生的思维展示出来。这种设问模式,是激发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学生方面入手,巧用疑问引导学生从根源上进行思考,进而自主提出问题,并能深入挖掘问题所隐藏的深意,在增强师生有效互动的同时,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二、巧设疑问,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设问
历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图片教学,其具有直观、形象、简单的特点,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物插图、地图、漫画等图片进行设问,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从宏观意义上把握教材内容,进而使学生牢固、准确地记忆历史知识。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这样设问: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上,有广袤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众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绵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和贸易的方便。从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之上。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大家来看这幅图,多媒体出示“古猿、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然后设问:
1.观察图片:说说北京人具有什么体貌特征?
2.北京人与猿人的四肢骨比较,谁更接近人类?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拓展问题,使学生对早期的北京人产生了更多的兴趣,采用这种形象直观的材料锻炼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再现北京人的生活,然后设问:北京人生活在茂密的环境中,怎样生活呢?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呢?火有什么用处?通过利用视频进行设问,对北京人的生活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類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不仅为学生记忆所学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还促进了问题设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巧用课堂设问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跳动、激发、互促、碰撞的效果,掌握了学习及思考的主动权,在激发师生思维共性的同时,避免了发生常规学术观点生搬硬套嫁接给学生的情况,教师通过换位思考激发学生历史开放性思维,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设问,进而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梁小翠.巧用课堂设问促进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J]. 文教资料,2020(28):196-197,193.
[2]罗义炜.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课堂设问;中学课堂;历史教学;策略
所谓课堂设问,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等设计问题,从而促进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是实施教学步骤的基本手段,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交流,还在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在实际历史课堂设问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因问设问、问非所需”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历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主观地设计问题,并没有过多地研究所设置的问题会达到何种程度的教学目标,也没有考虑所设置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有没有效果,以至于课堂设问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一、巧设疑问,通过换位思考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标新立异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引领课堂的作用。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需从学生感兴趣方面入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原因有两点,其一,教师作为成年人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较大的差异,因而理解教材的深度会有所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其二,相较于初中生来说,教师的知识水平领先,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学生,分析疑难问题时,教师会很快找到突破口,而学生则无法轻易达到,因此,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设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问题。例如,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由于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经典的战役,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述时会从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展开教学。通过研究本课重难点发现,整节课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若直接将当时美国南、北方经济发展等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则学生极易掉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陷阱”中,得到教师“想要的结果”,这样既不符合教学的宗旨,也不能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基于此,我们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站在他们的角度,通过“反历史潮流而动”的问题,把这节课的流程翻转过来,将开场问题设置为“美国南北战争不打行不行?”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会主动去寻找答案,会考虑“美国当年打这场仗的原因、南北方出现的不可调和的因素、支持和平的力量有哪些?人们为阻止战争进一步扩大做了哪些努力?”历史教师有可能想不到的问题,会通过学生的思维展示出来。这种设问模式,是激发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学生方面入手,巧用疑问引导学生从根源上进行思考,进而自主提出问题,并能深入挖掘问题所隐藏的深意,在增强师生有效互动的同时,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二、巧设疑问,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设问
历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图片教学,其具有直观、形象、简单的特点,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物插图、地图、漫画等图片进行设问,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从宏观意义上把握教材内容,进而使学生牢固、准确地记忆历史知识。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这样设问: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上,有广袤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众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绵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和贸易的方便。从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之上。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大家来看这幅图,多媒体出示“古猿、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然后设问:
1.观察图片:说说北京人具有什么体貌特征?
2.北京人与猿人的四肢骨比较,谁更接近人类?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拓展问题,使学生对早期的北京人产生了更多的兴趣,采用这种形象直观的材料锻炼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再现北京人的生活,然后设问:北京人生活在茂密的环境中,怎样生活呢?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呢?火有什么用处?通过利用视频进行设问,对北京人的生活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類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不仅为学生记忆所学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还促进了问题设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巧用课堂设问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跳动、激发、互促、碰撞的效果,掌握了学习及思考的主动权,在激发师生思维共性的同时,避免了发生常规学术观点生搬硬套嫁接给学生的情况,教师通过换位思考激发学生历史开放性思维,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设问,进而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梁小翠.巧用课堂设问促进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J]. 文教资料,2020(28):196-197,193.
[2]罗义炜.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