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是绘画艺术与陶瓷艺术首次大规模融合的创新阶段。丰富的题材、多样的纹饰、繁密的布局使得元青花瓷器风格粗犷,更能够反应出元代世人的风貌。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的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鬼谷出山”图罐以相当于人民币2.3亿元的成交价向世人印证了东方陶瓷的价值。
笔者曾有幸在拍卖前夕预展中上手此罐,并在做客央视“天价古瓷”访谈节目中爆料“天价古瓷并非全品”的亲身感受。时隔八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展览上,“鬼谷子”再次回家,给了更多陶瓷爱好者一个深入了解元青花的难得机遇。
此件“鬼谷出山”罐青花发色艳丽,料色浓翠,构图准确,运笔娴熟。通过现场比对,与同时展出的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的元“至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料色较为接近,应属同时期制作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瓷。其口部所饰的海水纹、肩部的牡丹纹饰更是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馆收藏的元青花鱼藻罐如出一辙,宛如一人所绘。而此三件作品的底足纹饰均采用火焰间隔杂宝的莲瓣排列顺序,更增强了这三件作品同属于一批工匠在相近的时间段内创作的可能性。
展览规模盛况空前,参观者络绎不绝。当观者无不赞叹“天价”瓷罐如何充满神韵,画功流畅一气呵成的时候,很多人也对“鬼谷出山”纹饰是如何从版画“复制”成为瓷器画面产生了兴趣和疑惑。
按照目前制作仿古瓷的步骤,最为常见的“誊稿”方式就是拓印针扎法。先用透明的胶膜或油纸,铺在被仿制的图案上勾勒出轮廓,再将绘有图案的图样贴到仿制的素坯或素胎上,用利器按轮廓扎出细微小孔,利用多点成线的原理,将画稿痕迹留到器物上,从而完成绘制青花前准备工作的第一步。那么,元代的工匠是否也用这种方法“复制”画稿,还是仅凭画稿就能一挥而就?还是有其他绘制的方法?这个关系到元青花制作工艺的关键步骤,却一直没有找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
经过多次对“鬼谷出山”罐的观察研究,笔者终于发现了元代工匠是如何将“画稿”映射到素胎上,直至绘制出精美绝伦的青花纹饰的有力证据!
经过笔者初步统计,已经从“鬼谷”罐上找到一直藏匿不易发现的“隐形鬼谷出山”多处,这些痕迹隐秘,局部还被青花纹饰所覆盖,断断续续,若隐若现。如不近距离仔细反复审视,极容易被错认为是修胎时留下的“涂抹痕”或传世出现的“划痕”。隐形“鬼谷出山图”分别在以下几个位置较为明显:
1 如图一所示,从左向右环看器身主题图案,主人公“鬼谷子”乘坐的“虎车”左轮(第二个车轮)右上方,有一条相对清晰的半弧形痕迹,这并不是偶然不规律的“划痕”或“圆弧”,而是“隐形鬼谷图”中的一个车轮!这是此罐中唯一一处相对清晰且无青花料覆盖的“定稿线”。沿着此痕迹可看出另一半“隐形”的椭圆形车轮藏匿于青花车轮纹饰内。老虎尾部右侧同样也有一圆形车轮浅痕,顺着这条浅刻的车轮还能找到横向“车辕”位于青花车辕正上方4毫米处,老虎背部上方5毫米处也有连续三个起伏状的“隐形老虎”轮廓线。
2 如图二所示,持“鬼谷”旌旗的“独孤角”将军所骑黑马,从马的脖子至前胸、前腿、抬起的前蹄处均能看到隐约的“马腿”浅纹,有些已经成为了青花马筋骨表现的一部分。而黑马后蹄右侧仍留有浅刻的轮廓线,并交代了蹄毛应画的位置。若不是这几处蛛丝马迹,很难知道有这匹“隐形马”的存在。
3 如图三所示,“独孤角”将军右面柳树树干内以及树下的石头也均有事先暗刻的较为精细的“隐痕”,这条蜿蜒的“隐形山石”一部分已经被青花纹饰所覆盖,尾端与地平线相连,延伸至右方“五花马”后蹄下的青花草丛处。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青花的柳树、山石还是地平线,均是按照“隐形”浅纹曲折形状的图样描绘的。文官“苏代”持笏板的左胳膊及揽缰绳的右手袍袖处,有细微的被青花覆盖的轮廓线,其所骑“五花马”后腿、臀部等位置均存有这匹青花马的“定稿线”。
4 如图四所示,扛枪步卒右腿(前)膝盖前方、左腿(后)青花绑腿正中央,以及背对画面的步卒后背右侧及衣裙右端均存有“定稿线”的痕迹。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鬼谷”罐应该是在绘制之前,将图稿中的人物、动物、树石等主要纹样按照布局先浅刻在素胎罐子之上,再依据隐形“鬼谷出山图”中各自的位置绘制青花线条。由于“定稿线”绘制较为翔实细致,大大提高了后期绘制青花过程中的运笔速度,使得画面一气呵成,布局更加准确。提前起草用的“定稿线”在青花料的覆盖后形成了新的线条,增强了青花纹饰的立体性,使纹饰更加生动,层次也更显丰富。这种有趣的现象也同样出现在日本出光美术馆藏的“昭君出塞”图罐上,只是由于此罐修复较多,所以更不易被察觉。
“燕齐征战几时休,此日孙膑不自由,苏代大夫赍圣旨,往宣鬼谷下山头。”正如“鬼谷出山”罐画面原型《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中戏文记载,元青花给我们留下的不光是精彩的历史典故和唯美的画面,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揭示,让我们的“国宝”文化不再湮没,艺术技法不致遗失。
笔者曾有幸在拍卖前夕预展中上手此罐,并在做客央视“天价古瓷”访谈节目中爆料“天价古瓷并非全品”的亲身感受。时隔八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展览上,“鬼谷子”再次回家,给了更多陶瓷爱好者一个深入了解元青花的难得机遇。
此件“鬼谷出山”罐青花发色艳丽,料色浓翠,构图准确,运笔娴熟。通过现场比对,与同时展出的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的元“至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料色较为接近,应属同时期制作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瓷。其口部所饰的海水纹、肩部的牡丹纹饰更是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馆收藏的元青花鱼藻罐如出一辙,宛如一人所绘。而此三件作品的底足纹饰均采用火焰间隔杂宝的莲瓣排列顺序,更增强了这三件作品同属于一批工匠在相近的时间段内创作的可能性。
展览规模盛况空前,参观者络绎不绝。当观者无不赞叹“天价”瓷罐如何充满神韵,画功流畅一气呵成的时候,很多人也对“鬼谷出山”纹饰是如何从版画“复制”成为瓷器画面产生了兴趣和疑惑。
按照目前制作仿古瓷的步骤,最为常见的“誊稿”方式就是拓印针扎法。先用透明的胶膜或油纸,铺在被仿制的图案上勾勒出轮廓,再将绘有图案的图样贴到仿制的素坯或素胎上,用利器按轮廓扎出细微小孔,利用多点成线的原理,将画稿痕迹留到器物上,从而完成绘制青花前准备工作的第一步。那么,元代的工匠是否也用这种方法“复制”画稿,还是仅凭画稿就能一挥而就?还是有其他绘制的方法?这个关系到元青花制作工艺的关键步骤,却一直没有找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
经过多次对“鬼谷出山”罐的观察研究,笔者终于发现了元代工匠是如何将“画稿”映射到素胎上,直至绘制出精美绝伦的青花纹饰的有力证据!
经过笔者初步统计,已经从“鬼谷”罐上找到一直藏匿不易发现的“隐形鬼谷出山”多处,这些痕迹隐秘,局部还被青花纹饰所覆盖,断断续续,若隐若现。如不近距离仔细反复审视,极容易被错认为是修胎时留下的“涂抹痕”或传世出现的“划痕”。隐形“鬼谷出山图”分别在以下几个位置较为明显:
1 如图一所示,从左向右环看器身主题图案,主人公“鬼谷子”乘坐的“虎车”左轮(第二个车轮)右上方,有一条相对清晰的半弧形痕迹,这并不是偶然不规律的“划痕”或“圆弧”,而是“隐形鬼谷图”中的一个车轮!这是此罐中唯一一处相对清晰且无青花料覆盖的“定稿线”。沿着此痕迹可看出另一半“隐形”的椭圆形车轮藏匿于青花车轮纹饰内。老虎尾部右侧同样也有一圆形车轮浅痕,顺着这条浅刻的车轮还能找到横向“车辕”位于青花车辕正上方4毫米处,老虎背部上方5毫米处也有连续三个起伏状的“隐形老虎”轮廓线。
2 如图二所示,持“鬼谷”旌旗的“独孤角”将军所骑黑马,从马的脖子至前胸、前腿、抬起的前蹄处均能看到隐约的“马腿”浅纹,有些已经成为了青花马筋骨表现的一部分。而黑马后蹄右侧仍留有浅刻的轮廓线,并交代了蹄毛应画的位置。若不是这几处蛛丝马迹,很难知道有这匹“隐形马”的存在。
3 如图三所示,“独孤角”将军右面柳树树干内以及树下的石头也均有事先暗刻的较为精细的“隐痕”,这条蜿蜒的“隐形山石”一部分已经被青花纹饰所覆盖,尾端与地平线相连,延伸至右方“五花马”后蹄下的青花草丛处。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青花的柳树、山石还是地平线,均是按照“隐形”浅纹曲折形状的图样描绘的。文官“苏代”持笏板的左胳膊及揽缰绳的右手袍袖处,有细微的被青花覆盖的轮廓线,其所骑“五花马”后腿、臀部等位置均存有这匹青花马的“定稿线”。
4 如图四所示,扛枪步卒右腿(前)膝盖前方、左腿(后)青花绑腿正中央,以及背对画面的步卒后背右侧及衣裙右端均存有“定稿线”的痕迹。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鬼谷”罐应该是在绘制之前,将图稿中的人物、动物、树石等主要纹样按照布局先浅刻在素胎罐子之上,再依据隐形“鬼谷出山图”中各自的位置绘制青花线条。由于“定稿线”绘制较为翔实细致,大大提高了后期绘制青花过程中的运笔速度,使得画面一气呵成,布局更加准确。提前起草用的“定稿线”在青花料的覆盖后形成了新的线条,增强了青花纹饰的立体性,使纹饰更加生动,层次也更显丰富。这种有趣的现象也同样出现在日本出光美术馆藏的“昭君出塞”图罐上,只是由于此罐修复较多,所以更不易被察觉。
“燕齐征战几时休,此日孙膑不自由,苏代大夫赍圣旨,往宣鬼谷下山头。”正如“鬼谷出山”罐画面原型《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中戏文记载,元青花给我们留下的不光是精彩的历史典故和唯美的画面,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揭示,让我们的“国宝”文化不再湮没,艺术技法不致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