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不仅影响消费者健康及社会和谐稳定,还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建立追溯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的重要手段。该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10-01
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引起全世界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甚至“谈食色变”。自从英国“疯牛”病事件发生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源和责任主体的界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从技术层面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目前我國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体系落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可追溯性规定日益严格,全球性技术贸易壁垒正在形成,因此,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刻不容缓。
1、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的现状
1.1 发布一系列法规、标准、规程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农业部相继发布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几十部相关法规和技术规程;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良好农业规范(第1-27部分)、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等系列技术标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制定了《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过程中电子标签应用指南》等规范和应用指南。还有其他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大量相关法规、规范,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构建了制度上的框架。
1.2 连续出台政策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中央政府也对追溯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几乎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相关指导意见,包括健全农产品标识、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
1.3 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系统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在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上,国家层面建立了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网、水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网等;地方政府建立的典型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北京市农业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統、北京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信息网等;部分企业也参与了试点建设,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2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未形成一个广域覆盖的成熟模式,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在实践中显现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对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障碍。
2.1 主体参与意愿不强
我国农村经营的主体是广大农户,近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土地有集中经营的趋势,但短期内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格局不会改变。大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经营主体对新事物的认知迟钝,增加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再加上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以及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认识不足,参与追溯的农产品得不到消费者普遍认同,在没有明显市场溢价的情况下,各利益主体积极性不高,参与意愿不强。
2.2 追溯信息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源头和基础是采集录入完整真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信息,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充分记录和保存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信息,是实现农产品信息查询和质量溯源的根本条件。但是现阶段以农户为主的信息记录者整体素质较低,客观上造成源头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不排除少数主观故意录入虚假信息的可能,特别是关键性的农产品休药期、用药安全间隔期、违禁投入品使用等敏感信息,完全靠生产主体的自觉自律确难保证其真实性。
2.3 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的社会信任度偏低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得到社会信任,核心要素是农产品标识、生产过程记录和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标签是追溯信息的主要载体,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产品标签所携带信息的认知水平和信任程度普遍偏低。部分企业的造假风气以及社会上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得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缺乏诚信基础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信息毫无现实意义。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督管理,保障追溯信息完整真实。
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供应链中,政府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全程参与、严格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特别是对投入品的产前监管尤为必要,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档案管理要创新模式,除例行检查外,在倡导自律的基础上可利用合作社社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实现相互监督相互规范。同时要完善法律条款,加大对追溯产品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确保追溯信息的科学、完整、真实。
3.2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激励企业创建品牌效应
政府在建设和运行追溯平台时,可凭借政府的公信力,将追溯农产品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对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抽检,并“透明化”操作,实现社会共治鼓励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取市场溢价;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消费者认识追溯标识码,认可追溯标识码带来的安全信号。通过市场的评判、社会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管,以挽回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丧失的信心。
4 结束语
以上所述,结合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必须将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加快与国际接轨。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测与监督抽查,科学引导消费者选择获得国家认证的质量可追溯的安全农产品,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自行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可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 贾鸿燕,冷志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3(11):272.
[2] 陈丽琳.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植保,2013(2):49-51.
[3] 钱鑫.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苏州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7).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10-01
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引起全世界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甚至“谈食色变”。自从英国“疯牛”病事件发生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源和责任主体的界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从技术层面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目前我國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体系落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可追溯性规定日益严格,全球性技术贸易壁垒正在形成,因此,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刻不容缓。
1、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的现状
1.1 发布一系列法规、标准、规程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农业部相继发布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几十部相关法规和技术规程;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良好农业规范(第1-27部分)、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等系列技术标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制定了《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过程中电子标签应用指南》等规范和应用指南。还有其他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大量相关法规、规范,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构建了制度上的框架。
1.2 连续出台政策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中央政府也对追溯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几乎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相关指导意见,包括健全农产品标识、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
1.3 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系统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在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上,国家层面建立了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网、水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网等;地方政府建立的典型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北京市农业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統、北京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信息网等;部分企业也参与了试点建设,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2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未形成一个广域覆盖的成熟模式,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在实践中显现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对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障碍。
2.1 主体参与意愿不强
我国农村经营的主体是广大农户,近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土地有集中经营的趋势,但短期内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格局不会改变。大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经营主体对新事物的认知迟钝,增加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再加上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以及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认识不足,参与追溯的农产品得不到消费者普遍认同,在没有明显市场溢价的情况下,各利益主体积极性不高,参与意愿不强。
2.2 追溯信息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源头和基础是采集录入完整真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信息,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充分记录和保存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信息,是实现农产品信息查询和质量溯源的根本条件。但是现阶段以农户为主的信息记录者整体素质较低,客观上造成源头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不排除少数主观故意录入虚假信息的可能,特别是关键性的农产品休药期、用药安全间隔期、违禁投入品使用等敏感信息,完全靠生产主体的自觉自律确难保证其真实性。
2.3 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的社会信任度偏低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得到社会信任,核心要素是农产品标识、生产过程记录和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标签是追溯信息的主要载体,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产品标签所携带信息的认知水平和信任程度普遍偏低。部分企业的造假风气以及社会上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得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缺乏诚信基础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信息毫无现实意义。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督管理,保障追溯信息完整真实。
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供应链中,政府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全程参与、严格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特别是对投入品的产前监管尤为必要,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档案管理要创新模式,除例行检查外,在倡导自律的基础上可利用合作社社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实现相互监督相互规范。同时要完善法律条款,加大对追溯产品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确保追溯信息的科学、完整、真实。
3.2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激励企业创建品牌效应
政府在建设和运行追溯平台时,可凭借政府的公信力,将追溯农产品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对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抽检,并“透明化”操作,实现社会共治鼓励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取市场溢价;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消费者认识追溯标识码,认可追溯标识码带来的安全信号。通过市场的评判、社会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管,以挽回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丧失的信心。
4 结束语
以上所述,结合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必须将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加快与国际接轨。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测与监督抽查,科学引导消费者选择获得国家认证的质量可追溯的安全农产品,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自行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可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 贾鸿燕,冷志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3(11):272.
[2] 陈丽琳.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植保,2013(2):49-51.
[3] 钱鑫.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苏州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