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感悟:让中段字词教学灵动而厚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年级,字词教学如“鹤立鸡群”般倍受瞩目,随着年级的升高, 阅读教学的重点逐渐向句、段、篇转移,字词教学也从师生的视野中淡出。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该追寻什么样的字词教学,成了我们研究的问题。通过探索,我们一改传统的音、形、义平面推移字词教学法,尝试着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生字、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即立体感悟式字词教学法。下面我就以汪学燕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整体聚焦,构建网络
  教学片段一:
  (一) 初读课文
  1、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脑子里有没有什么疑问冒出来?
  生质疑预设:燕子会飞,为什么要为燕子专门准备一列火车呢?……
  2、自读课文
  师:请大家打开书,自己来读一读课文。放开声音,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
  师:课文读熟了,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抽生读,师边读边正音。指出多音字并板书:载{
  (二)学习课文
  1、 明结果
  师:老师把这两个自然段概括成了一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欧洲瑞士境内,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一批特殊的客人——救护的燕子准备启程远行。
  生齐读句子
  (1)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 “启程”
  师:燕子就要启程远行,什么是“启程”?谁给它找个近义词?燕子是从哪儿出发到哪儿?
  生:从欧洲瑞士出发到温暖的地方。
  (2)用比较的方法理解“欧洲”
  师:关于欧洲瑞士,你知道些什么信息?
  生:欧洲瑞士是一个很美的国家
  师:欧洲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纬度很低。
  师:关于欧洲呢,你又了解多少?
  生:欧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
  师:注意看“洲”字,是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
  师:说明欧洲与水相连。
  出示世界地图
  师:找一找,这世界地图上还有哪些字是带有“氵”的洲。
  预设生:亚洲的洲、非洲的洲、北美洲的洲、南美洲的洲、大洋洲的洲
  师:这七大洲分别与水相连,“洲”是指“水中的陆地”,所以左边是“氵”。
  师:如果去掉“氵”它又读什么?
  生:州
  师:泸州的州有没有“氵”?
  生:没有。
  师:表示城市地名的州没有“氵”,还有哪些省市名称中带有“州”字?
  预设生:贵州、广州、苏州、杭州等
  出示幻灯:比较填空
  洲 州
  亚( ) 苏( ) 非( ) 广( ) 贵( )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较的方法记住了这两个“洲”、“州”字。
  师:在欧洲瑞士境内,燕子坐上了列车启程远行了。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句子
  2、 找原因
  过渡:漂亮舒适的专列是给尊贵的客人的,而如今在瑞士境内的燕子却坐上
  他,究竟燕子遇到了怎样的麻烦,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发生这个故事原因
  的句子。用“﹋”勾画出来。
  生默读找句子,汇报交流。
  教学反思:
  汉字本身不是简单的图形符号,每个汉字都蕴含着生动、鲜活的精神世界,是一张张可审视的生命面孔。文本就是由这一个个灵动的精灵构成的,因此,生字词与文本之间有一种有机的联系。从整体到部分,让识字与文本、整个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识字会更有效性,更完整性。
  在上述这一教学片断中,汪老师遵循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通过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用句子概括故事的结果和起因,句子里包含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生词、生字。汪老师始终把生字词的教学与课文的理解、朗读相结合,自然、无痕。
  二、加强整合,组成板块
  教学片段二:
  出示句子: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
  生齐读句子,强调“涉”字的读音。
  师: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飞过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句子中的哪个词告诉你的?
  生:长途跋涉
  师:是呀,是长途飞行,“跋涉”呢?注意看“跋”字,什么偏旁?
  生:足字旁
  师:跋是走在山路上。再看看“涉”字,它是个会意字。
  出示“涉”的金文字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中间是一条条河,两边有脚印。
  师:这表示什么意思?
  生:过河。
  师:跋涉,就是要翻过大山,趟过大河呀。长途跋涉,不仅是说路很长,而且还在告诉我们——
  生:路很难走。
  师:同学们,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飞两个多月,行程是6000多公里,它们这一路飞来,可能要飞过哪些地方?
  出示句子: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北方。它们飞呀,飞呀,飞过( ),飞过( ),飞过( )……
  根据一生的回答,师总结
  师:燕子飞过了一座高山,一条大河,燕子有点累了;
  根据另一生回答,师总结
  师:燕子飞过了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燕子累得气喘吁吁;
  根据另一生回答,师总结
  师:燕子飞过了一座座层层叠叠高山,一条条茫茫无边大河,燕子累得筋疲力尽。
  師:走了很久很久的路,翻越了很多座高山,趟过了很多条大河,这就叫什么——   生:长途跋涉
  出示句子: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北方。它们飞呀,飞呀,飞过(层峦叠障
  的高山 ),飞过(波涛翻滚的大海),飞过(黄沙飞扬的沙漠 )……
  生齐读句子: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
  教学反思: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在上述这一教学片断中,汪老师较好地把握了生字“涉”的音、形、义三者
  之间的关联性,教学效果极佳。先由学生读出“涉”字的读音,课堂上,教师准
  确地捕捉住这一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及时指导学生正音。
  三、巧妙切入,丰富文本
  教学片段三:
  出示句子: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师:小燕子经过了长途跋涉,就这样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来到欧洲瑞士,在瑞士
  境内,它又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生:饥寒交迫。
  师:燕子为什么饥,为什么寒?谁能联系上文找出一个词语来回答?
  生:骤然下降。
  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生读句子
  师:“骤降”,这气温是怎样地降下来的?
  生:突然下降。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周星期一时,阳光普照,我们脱去了厚厚的冬装,都穿上了什么?
  生:衬衫、短袖等
  师:有的同学还到商店买冰棍吃了。可是,星期二,阴雨绵绵,气温突然下降,我们又穿上了什么?
  生:棉袄
  师:这气温一下子从30度降到7、8度,这就叫——
  生:气温骤降。
  师:是呀,这气温骤降让我们防不胜防、措手不及,欧洲瑞士这本来就是冰天雪地的内陆国家却遇到了气温骤降,天气一下就变得怎样?
  生:十分寒冷。
  师:冷到了什么程度,请在2、3、4自然段中各找一个四字词来形容。
  生:风雪不止 满天飞舞 皑皑白雪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风雪不止 满天飞舞 皑皑白雪
  师:这三个词放在一块儿,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说画面
  齐读把词语放进句子中以后的句子。
  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满天飞舞,),几乎所有昆虫都被(皑皑白雪)冻死了。
  师:如果你就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感觉怎样?
  生想象说话。
  师:此时,小燕子就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风雪交加的视频。
  旁白:小燕子本该来的时候是在春暖花开,可现在却是风雪不止,寒风像狮子那样狂吼,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天地间顷刻变成了冰天雪地的世界。
  师:小燕子冷得怎么样了?
  生:瑟瑟发抖.....
  生个别读、齐读句子。
  师:燕子除了寒冷,还面临着饥饿的煎熬,能在这句话中找理由说说吗?用上因为…… 所以…… 的句式。
  生:因为(所有的昆虫都被冻死了),所以小燕子找不到食物。
  .....
  师: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来读书,真好。是呀,大自然里的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昆虫都冻死了,燕子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再加上寒冷,真是——
  生:(齐)饥寒交迫。
  师:饥饿极了、疲劳极了、寒冷极了的燕子正面临着怎样的危胁?
  生:死亡
  师:是已经死了吗?
  生:没有。
  师:文中哪个词告诉你的?
  生:是濒临死亡。
  师:濒临死亡就是说—
  生:快要死了。
  师:燕子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成千上万只燕子濒临死亡。此时此刻,你觉得燕子遇到的仅仅是一般的麻烦吗?那是—
  生:不幸、灾难、死亡的威胁、生命的挑战……
  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不仅仅解读该词语的语表之意,还要深入开掘该词语与文本中的句段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在上述教学片断之中,汪老师抓住“饥寒交迫”这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詞语,引导学生以“饥寒交迫”为圆心,展开想象,对文本进行辐射性解读。首先,老师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找出小燕子经过了长途跋涉,来到欧洲瑞士境内遇到了怎样的麻烦;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测燕子为什么饥,为什么寒,回到文本中联系上文找出“气温骤降”这个词语来理解;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比感受“气温骤降”真实情景,究竟“气温骤降”后气温有多冷,再辐射到文本中其他自然段让学生找出风雪不止、满天飞舞、皑皑白雪等词语;最后,老师用风雪交加的画面引导学生再次展开想象,燕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它们还面临着怎样的威胁,让学生的理解再次回归到“饥寒交迫”。“饥寒交迫”一个词语,不仅让人想起了燕子饥饿极了、疲劳极了、寒冷极了,还让人想到燕子正面临着后面文本中提到的“濒临死亡”的危胁。汪老师的这段“饥寒交迫”辐射性解读,上连下缀,力透纸背,把文本解读变得是如此丰富。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其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成为融入阅读教学中的一股“智慧的琼浆”,将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在现在的教学思潮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不同的需求,开发内在的学习潜力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经常发现自己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费尽力气但收效甚微,同时很多学生在“努力”学习后却因为不能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倒在考试的面前。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象,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的方法改进和教学思想的转换,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结合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和知
期刊
学生们经常会问老师一个问题:“怎样把作文写好?”一篇好文章,要有好的主旨,好的结构,好的语言,这就好像一个人的灵魂、骨架和皮肉一样。理科生在写作文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使得大多数理科学生写文章时,在文章的观点及思路设计方面做的不错,但在语言驾驭上却输了一局。这就牵扯另一个问题了:“怎样把语言掌握好?”老师们都会教育学生要多读多记,最好拿个本子,把好词好句都摘录下来,日积月累,自然会把好词句烂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从中突出了“对话”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文本”在对话中的地位,那么,阅读教学就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系。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 阅读主体  中国分类号:G6
期刊
背景介绍:在日常的教学中,总想找那么个机会,让学生阅读一下诗歌,尝试一下用另外一种语言去解读这些诗歌,但苦于没有好的切入点。由于做班主任的缘故,在督促学生上语文早读的时候,我也经常关注他们最近又学了哪些新的诗歌。自己也会想一想这些诗歌有哪些比较好的翻译等等。  英语新课标中提到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此外课标中还提到,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设计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得有效”,笔者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出发,对语文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中国分类号:G642.421  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我们认为优质的课
期刊
摘要:在当今数学教育领域,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真正变得聪明能干,这已成为 我们的共识。纵观现代教育研究者提出的各种教育理论,强调的都是学生如何“学”。学生在学习时“动”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学的过程。所以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让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和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千差万别。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要点和省教育厅的要求,紧密结合学校理工科学生为主的特点,以专职教师为主,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基础,在学院各部门协助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在规范教学
期刊
【摘要】目前,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与学分挂钩,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分制”的实施,在政策层面上有导向,在教师管理中有必要,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有需求。特别是对调动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具有强化作用。本文对“学分制”的实施与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学分制教师培训积极性  该文系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时期资助课题[《学分制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路径与策略
期刊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者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这种“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体现出来的。文学翻译作为一门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陌生化”能使原作的“文学性”获得实现的价值。本文主要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分析“陌生化”在《喧哗与骚动》英译本(李文俊版)中的应用,试图说明“陌生化”既能使原作的形象和美在译作中获得再现,也能增强译作的文学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陌生化;喧嘩与骚动  《喧
期刊
【摘要】“书写的反馈”是当前学生书写发展形式之下,新课程为提高书写质量而赋予贯彻实施的重要举措。而当前课堂书写反馈趋势令人担忧:教师的评价反馈方式单一;课堂评价反馈时间不重视;教师反馈评价指向不明确。本文就其现状提出几点看法,进而提出课前准备,为评价反馈埋伏笔;合理调配,为书写反馈留时间;丰富评价,为书写水平添亮彩。望能为书写反馈塑造精彩,为低段书写教育添上花锦。  【关键词】低年级;课堂;书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