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来,中关村一直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先驱,现在,未来再一次照耀到这片土地上
一个“中关村是未来20年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论断再一次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中关村——这个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着说不尽的今天和明天的中国信息化发源地。
中关村,被称为“最能代表中国30年来的飞速发展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个全球新兴创新中心,你准备好了吗?
前世今生
从20多年前荒凉的自然村到如今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从一张桌、一间房的白手起家到如今掌握全中国80%计算机产品、从被人们称作“骗子”云集的地方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全民扫盲运动发源地,中关村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次的惊喜。
畅销书作家,《中国的新革命》凌志军在书中写道:“就历史来说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这个国家战胜了饥饿,又让自己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制造车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它急切地渴望拿下新技术的高地,把“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而中关村之所以值得注意,就因为它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
它的时间延续至今,跨越了我们国家全部的改革历程。
从官方立场上看,它作为科技园的历史是从1988年开始的,然而在一些民间研究者看来,自从陈春先1980年自行其是地创办了第一家公司,中关村的新革命就已经开始。陈春先在3次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怀着一种使命感,决心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扩散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最早以一种准企业的方式尝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1983年1月,中央领导同志就中关村的争议作了批示,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从此,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关村的民营高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1986年12月,《人民日报》以“北京中关村一场悄悄变革,中国硅谷正在这里孕育”为题,向社会各界报道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成长与发展情况。与此同时,7个城市的100多位从事软件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始进行北京中关村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
1988年年初,中央办公厅组织联合调查组,根据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对电子一条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总结,肯定了中关村高技术企业的方向,并提出了兴办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议。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标志着中关村高技术企业从此进入了不仅合理而且合法的健康发展阶段。
期间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整个国家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下海热”有些失控,非科技企业也开始介入从事科技产品的贸易获取高额收入,很多假冒伪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入驻中关村,中关村一时间成了科技产品的“秀水街”。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十八条),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科学院、各大专院校、各部委研究院所的一大批科技人员纷纷来到试验区,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试验区成立后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1995年5月,中央作出《关于加速科学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明确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其健康发展。”
民营高科技产业正式获得“准生证”,为中关村的插翅腾飞打了一记强心针。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不仅指明了中关村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宏伟的规划蓝图。
至此,中关村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说,中关村经过20年的发展让我们在人才、技术、区域、政策等方面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形成了创新主力“三位一体”的创新资源高度密集格局,这一格局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颇为罕见的———这也正是中关村在我国的区域创新发展中稳居榜首的原因所在。
三支创新主力大军就是: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以联想、方正、中星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企业日益成为创新的主体。
技术优势方面,在中关村,以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占园区总量的58%。同时,清洁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成为新的增长点。以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创意设计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规模已占园区总量的一半左右。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经济规模占全市的40%以上。
区域优势方面,2006年国务院批准中关村园区空间面积调整为232.52平方公里,从而形成了“一区十园”的跨行政区域的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
最后,在政策环境上,优质创新资源的高度密集,不仅使中关村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也形成了中关村特有的创新文化,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并举,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创新仍是关键
前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对中关村能否同硅谷的创业竞争持谨慎的态度,原因是两者在文化上的差距很大。李开复说:“在中国,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的驱动。”要从“受技术驱动的文化”转向“由市场驱动的文化”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还同时受制度文化的制约。
凌志军认为,中关村成功的关键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商业敏感、组织才能、串通和利用各种关系,细心地耕耘。
戴卫说,20年来,中关村走过的是自主创新这样一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创新是中关村发展的核心内涵。
事实上,这些年,中关村始终坚持紧跟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潮流,瞄准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进行自主创新。与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实施紧密结合,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若干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代表国家队,抢占技术与产业制高点。中关村始终引领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生物技术、清洁技术也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关村承接的“863项目”占全国的1/4,“973项目”占全国的1/3。
始终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方向,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总部型、研发型和创业型的企业特征,推动了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6家,居全国高新区之首。年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超过800家,德勤发布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中近40%来自中关村。
同时,始终坚持不断突破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发挥改革先行先试的作用,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法制建设、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
并且,始终坚持整合资源、构建优势,通过组织创新,形成了开放式的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出了委托研发、合资合作、技术入股、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开始从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走向了外部的联合创新,并向产业集群升级。
“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们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关村创新文化。”戴卫说。
据了解,中关村已经从早期的“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四自原则,发展到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从“科技创造财富”到率先提出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自主创新、产业报国”,形成了“科学民主、与时俱进”的中关村理念、“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中关村精神、“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中关村创新创业氛围。
明天的明天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作出这一判断,是基于对中关村过去20年的总结与思考和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戴卫坚定地表示。
他说,中国凭借其显著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人瞩目,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经济格局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新的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成长和产业的转移。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信息技术将继续引领科技创新领域,同时,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也将有重大进步。中关村信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头兵,而在新技术的发展上,也率先实现了重大发展,清洁技术与硅谷同步。
其次是科技资源的转移。当前,投资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下一个新的创新中心。今年2月20日美国硅谷银行总裁肯尼思·威尔科思在京访问期间,对中关村表示出了极高的投资兴趣。而此前这家以投资硅谷创新区域起家的世界有特色的银行,正在全球寻找新的创新区域进行投资。肯尼思坦言,他们在全球选择投资目标依据就是发现全球新兴的创新中心,作为其投资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世界众多金融机构十分看好的投资目标区域,这种国际金融界趋同的判断现象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另外,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十七大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这些方针和政策都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尽管有了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要成为全球新兴的创新中心,意味着在全球的水平线上积聚创新资源、引领创新发展,目前具备这一实力的仅有硅谷,而硅谷积聚了全球最优质的科技资源,用了近30年完成了这个发展。中关村为应对未来的挑战准备好了吗?
戴卫表示,中关村已经具备了作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它成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是高端聚集、持续引导、辐射带动、国际化发展。可以肯定地说,中关村在实现全球创新中心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作为全球创新中心,需要积聚全球领先的技术、人才、企业以及强大的投资规模,同时还要具备科学合理、适宜创新的体制、机制、发展模式以及文化理念。
但是他也不否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使我们在从中国创新中心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跨越中,既要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端确定我们的发展目标,又要从我们的现实出发,选择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路径。
戴卫满怀信心地给我们说起了中关村的发展路线图——整合资源、聚集要素、突出重点。他具体介绍说,首先要整合三类资源。一是整合科教智力资源及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体系,推进“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工程”,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的快速成长,继续大力支持企业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形成创新网络和创新集群。搭建园区技术转移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整合市场与政府资源。转变政府职能,集中力量解决制约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营造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整合国内与国际资源,提高中关村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关村与滨海新区等环渤海重点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
其次,要聚集三大要素,即人才、资本、政策。聚集人才,包括技术、市场、金融、管理、法律等国际高端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家;聚集资本,主要是大力吸引创业投资,鼓励企业境内外上市、发行集合债券、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聚集政策,争取企业融资、政府采购、产权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信用、技术转移等一批支持自主创新和发展的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
再者,我们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产业,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继续做强做大信息产业,同时大力培育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结合。二要突出重点企业群体,支持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三要突出重大项目,争取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积极承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园区,在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良好条件。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初步研究和思考。
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召开也给中关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中关村园区已经有78个项目参与了奥运建设和服务;园区8家企业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获得奥运会的标识使用权。它们是联想、搜狐、亚都、水晶石、歌华特玛捷、首都信息、爱国者理想飞扬、新奥特,这些企业占国内外全部64家奥运赞助企业的12%,占北京地区的67%。我们看到,中关村距离下一个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目标似乎越来越近了。
一个“中关村是未来20年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论断再一次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中关村——这个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着说不尽的今天和明天的中国信息化发源地。
中关村,被称为“最能代表中国30年来的飞速发展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个全球新兴创新中心,你准备好了吗?
前世今生
从20多年前荒凉的自然村到如今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从一张桌、一间房的白手起家到如今掌握全中国80%计算机产品、从被人们称作“骗子”云集的地方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全民扫盲运动发源地,中关村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次的惊喜。
畅销书作家,《中国的新革命》凌志军在书中写道:“就历史来说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这个国家战胜了饥饿,又让自己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制造车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它急切地渴望拿下新技术的高地,把“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而中关村之所以值得注意,就因为它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
它的时间延续至今,跨越了我们国家全部的改革历程。
从官方立场上看,它作为科技园的历史是从1988年开始的,然而在一些民间研究者看来,自从陈春先1980年自行其是地创办了第一家公司,中关村的新革命就已经开始。陈春先在3次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怀着一种使命感,决心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扩散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最早以一种准企业的方式尝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1983年1月,中央领导同志就中关村的争议作了批示,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从此,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关村的民营高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1986年12月,《人民日报》以“北京中关村一场悄悄变革,中国硅谷正在这里孕育”为题,向社会各界报道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成长与发展情况。与此同时,7个城市的100多位从事软件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始进行北京中关村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
1988年年初,中央办公厅组织联合调查组,根据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对电子一条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总结,肯定了中关村高技术企业的方向,并提出了兴办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议。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标志着中关村高技术企业从此进入了不仅合理而且合法的健康发展阶段。
期间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整个国家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下海热”有些失控,非科技企业也开始介入从事科技产品的贸易获取高额收入,很多假冒伪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入驻中关村,中关村一时间成了科技产品的“秀水街”。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十八条),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科学院、各大专院校、各部委研究院所的一大批科技人员纷纷来到试验区,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试验区成立后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1995年5月,中央作出《关于加速科学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明确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其健康发展。”
民营高科技产业正式获得“准生证”,为中关村的插翅腾飞打了一记强心针。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不仅指明了中关村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宏伟的规划蓝图。
至此,中关村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说,中关村经过20年的发展让我们在人才、技术、区域、政策等方面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形成了创新主力“三位一体”的创新资源高度密集格局,这一格局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颇为罕见的———这也正是中关村在我国的区域创新发展中稳居榜首的原因所在。
三支创新主力大军就是: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以联想、方正、中星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企业日益成为创新的主体。
技术优势方面,在中关村,以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占园区总量的58%。同时,清洁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成为新的增长点。以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创意设计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规模已占园区总量的一半左右。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经济规模占全市的40%以上。
区域优势方面,2006年国务院批准中关村园区空间面积调整为232.52平方公里,从而形成了“一区十园”的跨行政区域的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
最后,在政策环境上,优质创新资源的高度密集,不仅使中关村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也形成了中关村特有的创新文化,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并举,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创新仍是关键
前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对中关村能否同硅谷的创业竞争持谨慎的态度,原因是两者在文化上的差距很大。李开复说:“在中国,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的驱动。”要从“受技术驱动的文化”转向“由市场驱动的文化”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还同时受制度文化的制约。
凌志军认为,中关村成功的关键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商业敏感、组织才能、串通和利用各种关系,细心地耕耘。
戴卫说,20年来,中关村走过的是自主创新这样一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创新是中关村发展的核心内涵。
事实上,这些年,中关村始终坚持紧跟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潮流,瞄准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进行自主创新。与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实施紧密结合,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若干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代表国家队,抢占技术与产业制高点。中关村始终引领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生物技术、清洁技术也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关村承接的“863项目”占全国的1/4,“973项目”占全国的1/3。
始终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方向,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总部型、研发型和创业型的企业特征,推动了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6家,居全国高新区之首。年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超过800家,德勤发布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中近40%来自中关村。
同时,始终坚持不断突破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发挥改革先行先试的作用,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法制建设、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
并且,始终坚持整合资源、构建优势,通过组织创新,形成了开放式的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出了委托研发、合资合作、技术入股、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开始从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走向了外部的联合创新,并向产业集群升级。
“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们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关村创新文化。”戴卫说。
据了解,中关村已经从早期的“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四自原则,发展到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从“科技创造财富”到率先提出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自主创新、产业报国”,形成了“科学民主、与时俱进”的中关村理念、“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中关村精神、“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中关村创新创业氛围。
明天的明天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作出这一判断,是基于对中关村过去20年的总结与思考和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戴卫坚定地表示。
他说,中国凭借其显著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人瞩目,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经济格局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新的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成长和产业的转移。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信息技术将继续引领科技创新领域,同时,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也将有重大进步。中关村信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头兵,而在新技术的发展上,也率先实现了重大发展,清洁技术与硅谷同步。
其次是科技资源的转移。当前,投资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下一个新的创新中心。今年2月20日美国硅谷银行总裁肯尼思·威尔科思在京访问期间,对中关村表示出了极高的投资兴趣。而此前这家以投资硅谷创新区域起家的世界有特色的银行,正在全球寻找新的创新区域进行投资。肯尼思坦言,他们在全球选择投资目标依据就是发现全球新兴的创新中心,作为其投资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世界众多金融机构十分看好的投资目标区域,这种国际金融界趋同的判断现象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另外,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十七大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这些方针和政策都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尽管有了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要成为全球新兴的创新中心,意味着在全球的水平线上积聚创新资源、引领创新发展,目前具备这一实力的仅有硅谷,而硅谷积聚了全球最优质的科技资源,用了近30年完成了这个发展。中关村为应对未来的挑战准备好了吗?
戴卫表示,中关村已经具备了作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它成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是高端聚集、持续引导、辐射带动、国际化发展。可以肯定地说,中关村在实现全球创新中心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作为全球创新中心,需要积聚全球领先的技术、人才、企业以及强大的投资规模,同时还要具备科学合理、适宜创新的体制、机制、发展模式以及文化理念。
但是他也不否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使我们在从中国创新中心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跨越中,既要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端确定我们的发展目标,又要从我们的现实出发,选择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路径。
戴卫满怀信心地给我们说起了中关村的发展路线图——整合资源、聚集要素、突出重点。他具体介绍说,首先要整合三类资源。一是整合科教智力资源及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体系,推进“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工程”,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的快速成长,继续大力支持企业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形成创新网络和创新集群。搭建园区技术转移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整合市场与政府资源。转变政府职能,集中力量解决制约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营造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整合国内与国际资源,提高中关村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关村与滨海新区等环渤海重点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
其次,要聚集三大要素,即人才、资本、政策。聚集人才,包括技术、市场、金融、管理、法律等国际高端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家;聚集资本,主要是大力吸引创业投资,鼓励企业境内外上市、发行集合债券、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聚集政策,争取企业融资、政府采购、产权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信用、技术转移等一批支持自主创新和发展的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
再者,我们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产业,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继续做强做大信息产业,同时大力培育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结合。二要突出重点企业群体,支持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三要突出重大项目,争取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积极承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园区,在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良好条件。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初步研究和思考。
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召开也给中关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中关村园区已经有78个项目参与了奥运建设和服务;园区8家企业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获得奥运会的标识使用权。它们是联想、搜狐、亚都、水晶石、歌华特玛捷、首都信息、爱国者理想飞扬、新奥特,这些企业占国内外全部64家奥运赞助企业的12%,占北京地区的67%。我们看到,中关村距离下一个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目标似乎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