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学校,关注文化建设空前,而学校食堂里的“快餐”、“浪费”、“失乐”等现象却习以为常,这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警觉,重新审视学校食堂文化,人本化地匡正其价值与向度,课程化地架构其文化意义,通过政策“物化”、机制“人化”、方式“濡化”等策略,构成“食堂”与“课堂”的意义对接,让学生在“生本观照、人本情知、文化传递”中,从“吃好、好吃、好好吃”走向“好自由、好生活、好人生”。
关键词:食堂文化;意义;人本化;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A-0015-04
何谓食堂文化?小小的食堂能够承载何种“化人”大道?鉴于文化概念的宽泛性,我们且不敢给它妄加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食堂文化应该与师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的意义关联,把它作为校本化的生活课程来做意义建构十分必要。
一、人本化匡正:食堂文化的价值追问与向度厘清
文化自觉呼唤着我们致力于文化的主动创生。当学校管理者执著追寻环境亮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等文化佐证时,有必要进行“价值追问”与“向度厘清”:食堂文化追求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我们还需要创生什么样的食堂文化?
(一)价值追问——“快餐文化”背后的文化缺失
当下的学校食堂是怎样的“原生态”?笔者曾对同一学区的一所2000多人用餐的初中和一所1000多人用餐的小学作了午餐现状调查,其中几个数据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关注和反思:89.7%的学生就餐时间只要5分钟左右;91.2%的学生就餐前没有洗手的习惯;93.9%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同学经常浪费饭菜;62.6%的学生认为最开心的一次用餐是“遇到学校停电吃方便面、火腿肠、面包。”
或许,这样的调查数据有一定局限性。但我们从中已隐隐地感觉到文化的危机:“快餐文化”正在校园悄然蔓延。快吃、快读、快行、快完成等有速度无内涵的“快餐文化”原本是社会的文化弊病,缘何演化为学校食堂文化的流行现象?是学校主流文化的坚守无力?还是学校本生文化的价值缺失?学生的应答如是:
中学生甲:来不及做作业,简单对付几口完事。
中学生乙:我吃得慢,同学进教室了,我也不好意思吃了。
中学生丙:饭菜老几样,腻了,实在没胃口。
小学生甲(吃两只虾便倒掉):喜欢吃虾,但剥壳太麻烦。
小学生乙(大排、青菜全倒掉):吃肉怕胖,干吃面好吃不腻。
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回答恐怕不是少数,有些家长干脆送饭,食堂俨然成了“失乐园”。
现象中能够洞见到本质。食堂“快餐”现象盛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从文化价值论的视角看,学校管理者对核心价值——“化人”之道产生误读,形成了异化的“高效论”。学校“快餐文化”现象背后实质是主流文化的缺失:一方面,学校人本意识淡薄,有意无意地挤压着学生的生活时空,为求所谓的“高效”,几乎把学生放逐到了“灯光照耀”的“速成鸡”境地,以致没了好好吃一顿午餐的时间。另一方面,似乎管理者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安全要务,导致文化传递的缺位,弱化了学生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劳动意识、规范意识,竟连“吃虾剥壳”的小事也懒得做,食堂浪费更让人瞠目。尽管,我们努力在课堂中寻找与生活的契合点,但饭前洗手、文明用餐、爱惜粮食等“应知应会”和文化导语却凝固在了“墙上”或“嘴上”,食堂与课堂间的意义顿显苍白。
食堂文化被“偏执论”者挤进了狭窄的文化“盲道”,需要我们作“人本化”匡正。
(二)向度厘清——精神·人本·行动
我们不惧怕文化冲突,但我们需要在多元文化冲突中保持清晰的向度,避免迷偏方向。
首先,要紧扣“精神”。“文化处在人的精神中,活在人的精神中;人的精神处在文化中,活在文化中。”[1]文化创生的路径可能很多,但出发的“基点”应该相同:以文化核心——“精神”为向度的心灵感召与文化创生。若校长、老师一味偏执于“分数就是出路”的教育逻辑,忽略了民族的、时代的、学校的和个人的精神依归,忽略了幸福教育和教育幸福的指向,这样的文化如同失去灵魂的躯壳。长此以往,恐怕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眼前的闲暇、健康、公民意识,可能会失去我们的希望与未来。鲁迅先生早就告诫过我们,“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其次, 要紧跟“人本”。文化“搁浅”往往归因为观念“缺位”。无论教育的高效,还是文化的品质,都离不开人本向度的指引。食堂文化架构以“人本”为原点,以环境“人化”为纵轴,文化“化人”为横轴。我们既要在味道知觉这个“人化”的表层做功课,更要在心智启悟这个“化人”的深层做文章。当学生离开学校,留下的校园“食堂”的文化印记不仅是舌尖的味道,更是自由、自立、幸福等美好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
第三,要紧贴“行动”。文化总是在反思中“力行”。当前,我们的文化建设并不缺反思,缺的恰恰是“贴着地面步行”的真行动。20多年前的“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夏令营较量”失败反思记忆犹在,呼唤少儿生活自立的时间已经不短,我们朝着学会“共同生活”、“生存”的行动目标究竟前行了多远?食堂的“快餐文化”如同一面镜子从侧面折射出教育的缺位与文化的缺失。
毋庸置疑,课改转型与文化深化需要我们往文化的盲区和深处继续“开掘”与“生发”, 珍惜、感恩、劳动、节俭、闲适等文化因子需要在食堂等不起眼的“文化场”中作“务本力行”的重拾与彰显。
二、课程化架构:构成“食堂”与“课堂”的意义对接
“课程化”是食堂文化深度构建的必由路径。面对“快餐”现象泛化、浪费高烧不退等挑战,我们如何基于校本和人本,构成“食堂”与“课堂”的意义对接?如果化繁求简地沿寻一个合适的价值线索切入,把目光投向学校“公共的希望”与学生成长“私人的意义”,就会明晰一条食堂文化意义构建的新线索:从“吃好、好吃、好好吃”的语境中走向“好自由、好生活、好人生”的意义深处。 (一)政策“物化”——在“生本观照”下从“吃好”走向“好自由”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价值指向于“人的自由发展”。无论是保障基本的舌尖“吃好”,还是走向心灵的“好自由”,都必须借助于政策的具体物化来推动。当前,学校食堂文化的偏视与冷遇的原由是“忙”不能顾?“力”不能至?还是“利”不能达?不言而喻,是“功利”主义榨取了“口粮”、绑架了自由。如果管理者真正能从“为了学生,基于学生,依靠学生”的“生本观照”出发,切实执行“微利”经营、“五严”规定等物化政策,是能够保障在物价上涨下吃得“相对好”一点,尤其在“分数”压力下坚守住儿童那份应有的“自由”。
1.征询“大家需要”
学校虽有“众口难调”之困,却有“基于众口”之义。征询大家“吃什么”不只是操作形式,更是通过这种形式传达对学生的尊重和对自由的维护,进而晕染到“学什么”,引发“基于儿童”的教学思考与变革。学校网页设计了菜单“评价系统”,构建了“上下互动”的菜单自选制,提前几周在校园网公示,尊重大家的“选择”。并且将“评价系统”延伸到师生对教学管理意见征询的“对话平台”,网上“校长信箱”成为校长、老师、学生、家长自由沟通的心灵驿站。
2.找回“闲暇时光”
应对学生那“作业多,没时间好好吃”的惆怅,“闲暇,自由,愉悦”或许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的“新注脚”。因此,学校提出“把闲暇时间还给学生”的文化呼吁。“百米文化长廊”提供20多张长椅与多个流动图书角,方便学生午读与自由活动;鼓励少先队大队部自办《午间广播》,点播学生自己喜爱的曲目,交流校园趣闻好事;在十多个楼道口设置“大麦茶”茶桶和方体条凳提供学生课间解渴、小憩、闲聊……“廊”、“凳”、“书”、“茶”是走向闲适和自由的姿态,我们试图用一个个充满“生本观照”的物化细节,架构起一片宜人的自由发展空间。
(二)机制“人化”——在“人本情知”中从“好吃”走向“好生活”
“好吃”是人的生物性知觉感受,同时又涉及饮食文化、家庭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从人本意义上看,我们在关注知觉表层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内在的深层觉知,需要用“人化”的“生活之道”(机制),实现“醇化”味道、“众化”参与、“知化”认识,适应和学会“共同生活”,彰显“情感”、“味道”和“意义”,从内心深处体味和珍视当下的有意义生活,并继续走向这样的“好生活”。
1.“醇化”味道,凝练菜根香
对于学生用餐,最纯粹、最能够吸引学生的首先是饭菜的滋味,快吃、少吃或厌吃的学生大都因“味单生厌”。因此,在保障能够吃上“放心饭、放心菜”的机制下,学校还是要致力于用心醇化、凝练“菜根香”。
“用心”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一种做事之道和生活境界。学校基于校园精神,倡导“务本力行”的服务文化,精心醇化“酸辣豆腐”、“蛋清银鱼羹”等师生喜爱的“人气菜”。以食堂烹制“肉笋面筋”为例,经历了“买现成的”太腻、“自己塞肉”太老、“添笋改进”鲜美等醇化过程,更可贵的是全校2500多个面筋5个师傅要手工做一整天,这样的“用心力行”传达给学生的是香“味”,更是心“道”,好多孩子回家还催着爸妈学做学校食堂的招牌菜。2015年在校用餐人数达80%,比2008年翻了四番。
2.“众化”参与,感知家的味道
食堂文化作为“第二课堂”的课程构建不只是几个人的文化追求和坚守,而是由“我们”这个文化主体“众化”(指全员化)参与来共同实现的。因此,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建立以“做课程”为本责、以“学生活”为要务、以“融情知”为纽带的“人化”机制,在教师、学生等课程主体的众化参与中,构成在群体“生活场”中的文化交往、情感互依的“家”的气场,增进文化的亲和力与认同感。
学校主张用情联结“觉”与“知”,构建了“全员参与”的保障机制,每天编配30多位老师(包括校长)参与“午餐”实践课的生活“教学”,师生一起分饭打菜、评议用餐、光盘自律、清洁自理等,在示范与学模中增进师生感情,共同觉知“家”的味道。2013年迎新晚会上,四年级组自编自导了节目《吃货的幸福生活》,真情表演了他们在学校食堂的美好生活,也是师生对教育幸福的一种侧面解读。
3.“知化”文本,感悟生活美
教材文本的价值并不在文本本身,而是在于“知化”(谓通晓事物变化之理)文本,释放其潜在的意义。学校有必要在构建《养成教育》系统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认识文本呈现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对“好吃”的新认识,传递“生活美”的阳光理念。
学校从“我们共同生活”的视角编印了《生活养成》系列校本教材6册,以“情景导入,明理导行,生活实践”三个层面渗透健康生活知识,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追寻有意义的生活,形成再认识,感悟“好生活”,让学生用行动去自解生活美的“本”与“义”。
(三)方式“濡化”——在“文化传递”中从“好好吃”走向“好人生”
儿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濡化过程。[2]通过基于既有文化的滋润化育,逐步使儿童的精神、价值、行为规范等发展和形成起来。毫无疑问,食堂文化作为综合性校本课程,具有学科耦合性、生活实践性与学习体验性,让学生在学校核心精神的引领下,建构意义、唤醒意识、自立文化,将感恩、珍惜、劳动、节俭、闲适等文化元素细细濡化,彰显出“我行(行动)我行(行的)”的学习深度与生活厚度,并逐步丰盈起现在和将来的“好人生”。
1.意趣化:在“观寻”与“导视”中建构意义
食堂是学校文化的“窗口”,也是文化传播的“课堂”。透过师生的用餐方式、言谈举止等行为细节,能够洞见到他们的意识观念,并呈现出这所学校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涵养。有序而文明的用餐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这种文化传承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约定与意趣化的行为转化,从而构成制序化(一种制度化规则的动态逻辑发展过程)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通过内在的自主能动建构。因此,推开学科与学科、教学与后勤的壁垒,让学生在充满意趣的生活中“观寻”体验和教师“导视”显得尤为重要。如,开展“文明餐桌评比”、“蔬菜基地劳动”、“餐桌浪费调查”、“盆栽蔬菜观测”、“显微镜下的指甲”等体验活动,使得用餐中的行为规范更具意义与意趣。 2.角色化:在“为我”与“为他”中唤醒意识
角色化是文化传承、认同、融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学生最缺乏的学习方式就是对服务角色的体验。在食堂这个“小社会”和课堂这个“主阵地”中体验服务,以唤起应有的“公民意识”。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劳技课、思品课等食堂与课堂的“志愿者”角色体验,真切领悟劳动者的辛苦付出和幸福收获。这样的角色化体验既是“为我”(在劳动中学会劳动、珍视和感恩),又是“为他”(唤醒学生的最基本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的唤醒必将转化成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脊梁”。
学校4号餐厅里有一位特殊志愿者——六(4)班的小个子同学汤逸凡,他除了担任第9桌的桌长外,还要负责帮助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脑萎缩同学小熹的“吃喝拉撒”,每次都是半背着小熹进食堂、上厕所、打饭洗碗,有时甚至要喂着吃。这样的特殊“志愿者”成为小凡整个小学生活的“要义”,风雨无阻,从未停息。如果说小凡起初的助人行为是班主任的有意安排,但后来五年的坚持却是他爱心志愿的角色自觉。荣格说:“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当他用瘦小的身体撑起了残疾的同伴,同时也撑起了自己的高大人格。汤逸凡同学2012年评为江苏省“美德少年”。
3.融合化:在“共注”与“自注”中自立文化
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课堂”。家校“课堂”的互通融合,“共注”学生成长。这种“共注”不能局限于“校信通”、家长会等技术化与程式化层面,而是要衍生到学习生活的内部,促成学科间、课堂内外的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互动的文化“浸润”。让有专长的家长进入学校课堂参与生活授课;让校本教材进入家庭,辅助家长当好孩子的生活“导师”。学生在这样融合化的环境中,对“学会共同生活”进行意义“自注”(自我注解),家中实践“当一周主厨”,生活课给自己“加餐”,“美食节”品味自立成果……让儿童用自己最亲近的融合实践在“共注”与“自注”中自立起一种“力行文化”。
“看风景的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景致。当“食堂”与“课堂”不见了森森壁垒,当“文化力行”所携带的文化因子融入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中,“食堂”的内涵将不再空洞苍白,“课堂”的幸福意义将会更加灿烂动人。
参考文献:
[1]陈章龙.大学生精神彼岸的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郑素华.濡化与儿童文化的生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责任编辑:丁伟红
School Canteen Culture: Humanization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YANG You-ping
(Yangxian Primary School, Yixing 214200, China)
Abstract: Presently schools attach much more importance to culture construction than ever, yet such phenomena as "quickly eating", "wasting" and "loss of joy" are very common in school canteens, which needs to be highly alert to by educators who should take a fresh look at school canteen culture, rectify its values and dimensions in a humanistic way, and construct its curriculum-based cultural significance. By employing the strategies of policy materialization, mechanism humanization and style acculturation, educators achieve the significant connection between canteen and classroom so that students could, in the student-based perspective, human-based recognition and culture transmission, change from "eating comfortably, delicious food and enjoying eating" to "true freedom, happy life and bright future".
Keywords: canteen culture; significance; humanization; curriculum
关键词:食堂文化;意义;人本化;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A-0015-04
何谓食堂文化?小小的食堂能够承载何种“化人”大道?鉴于文化概念的宽泛性,我们且不敢给它妄加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食堂文化应该与师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的意义关联,把它作为校本化的生活课程来做意义建构十分必要。
一、人本化匡正:食堂文化的价值追问与向度厘清
文化自觉呼唤着我们致力于文化的主动创生。当学校管理者执著追寻环境亮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等文化佐证时,有必要进行“价值追问”与“向度厘清”:食堂文化追求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我们还需要创生什么样的食堂文化?
(一)价值追问——“快餐文化”背后的文化缺失
当下的学校食堂是怎样的“原生态”?笔者曾对同一学区的一所2000多人用餐的初中和一所1000多人用餐的小学作了午餐现状调查,其中几个数据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关注和反思:89.7%的学生就餐时间只要5分钟左右;91.2%的学生就餐前没有洗手的习惯;93.9%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同学经常浪费饭菜;62.6%的学生认为最开心的一次用餐是“遇到学校停电吃方便面、火腿肠、面包。”
或许,这样的调查数据有一定局限性。但我们从中已隐隐地感觉到文化的危机:“快餐文化”正在校园悄然蔓延。快吃、快读、快行、快完成等有速度无内涵的“快餐文化”原本是社会的文化弊病,缘何演化为学校食堂文化的流行现象?是学校主流文化的坚守无力?还是学校本生文化的价值缺失?学生的应答如是:
中学生甲:来不及做作业,简单对付几口完事。
中学生乙:我吃得慢,同学进教室了,我也不好意思吃了。
中学生丙:饭菜老几样,腻了,实在没胃口。
小学生甲(吃两只虾便倒掉):喜欢吃虾,但剥壳太麻烦。
小学生乙(大排、青菜全倒掉):吃肉怕胖,干吃面好吃不腻。
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回答恐怕不是少数,有些家长干脆送饭,食堂俨然成了“失乐园”。
现象中能够洞见到本质。食堂“快餐”现象盛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从文化价值论的视角看,学校管理者对核心价值——“化人”之道产生误读,形成了异化的“高效论”。学校“快餐文化”现象背后实质是主流文化的缺失:一方面,学校人本意识淡薄,有意无意地挤压着学生的生活时空,为求所谓的“高效”,几乎把学生放逐到了“灯光照耀”的“速成鸡”境地,以致没了好好吃一顿午餐的时间。另一方面,似乎管理者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安全要务,导致文化传递的缺位,弱化了学生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劳动意识、规范意识,竟连“吃虾剥壳”的小事也懒得做,食堂浪费更让人瞠目。尽管,我们努力在课堂中寻找与生活的契合点,但饭前洗手、文明用餐、爱惜粮食等“应知应会”和文化导语却凝固在了“墙上”或“嘴上”,食堂与课堂间的意义顿显苍白。
食堂文化被“偏执论”者挤进了狭窄的文化“盲道”,需要我们作“人本化”匡正。
(二)向度厘清——精神·人本·行动
我们不惧怕文化冲突,但我们需要在多元文化冲突中保持清晰的向度,避免迷偏方向。
首先,要紧扣“精神”。“文化处在人的精神中,活在人的精神中;人的精神处在文化中,活在文化中。”[1]文化创生的路径可能很多,但出发的“基点”应该相同:以文化核心——“精神”为向度的心灵感召与文化创生。若校长、老师一味偏执于“分数就是出路”的教育逻辑,忽略了民族的、时代的、学校的和个人的精神依归,忽略了幸福教育和教育幸福的指向,这样的文化如同失去灵魂的躯壳。长此以往,恐怕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眼前的闲暇、健康、公民意识,可能会失去我们的希望与未来。鲁迅先生早就告诫过我们,“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其次, 要紧跟“人本”。文化“搁浅”往往归因为观念“缺位”。无论教育的高效,还是文化的品质,都离不开人本向度的指引。食堂文化架构以“人本”为原点,以环境“人化”为纵轴,文化“化人”为横轴。我们既要在味道知觉这个“人化”的表层做功课,更要在心智启悟这个“化人”的深层做文章。当学生离开学校,留下的校园“食堂”的文化印记不仅是舌尖的味道,更是自由、自立、幸福等美好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
第三,要紧贴“行动”。文化总是在反思中“力行”。当前,我们的文化建设并不缺反思,缺的恰恰是“贴着地面步行”的真行动。20多年前的“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夏令营较量”失败反思记忆犹在,呼唤少儿生活自立的时间已经不短,我们朝着学会“共同生活”、“生存”的行动目标究竟前行了多远?食堂的“快餐文化”如同一面镜子从侧面折射出教育的缺位与文化的缺失。
毋庸置疑,课改转型与文化深化需要我们往文化的盲区和深处继续“开掘”与“生发”, 珍惜、感恩、劳动、节俭、闲适等文化因子需要在食堂等不起眼的“文化场”中作“务本力行”的重拾与彰显。
二、课程化架构:构成“食堂”与“课堂”的意义对接
“课程化”是食堂文化深度构建的必由路径。面对“快餐”现象泛化、浪费高烧不退等挑战,我们如何基于校本和人本,构成“食堂”与“课堂”的意义对接?如果化繁求简地沿寻一个合适的价值线索切入,把目光投向学校“公共的希望”与学生成长“私人的意义”,就会明晰一条食堂文化意义构建的新线索:从“吃好、好吃、好好吃”的语境中走向“好自由、好生活、好人生”的意义深处。 (一)政策“物化”——在“生本观照”下从“吃好”走向“好自由”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价值指向于“人的自由发展”。无论是保障基本的舌尖“吃好”,还是走向心灵的“好自由”,都必须借助于政策的具体物化来推动。当前,学校食堂文化的偏视与冷遇的原由是“忙”不能顾?“力”不能至?还是“利”不能达?不言而喻,是“功利”主义榨取了“口粮”、绑架了自由。如果管理者真正能从“为了学生,基于学生,依靠学生”的“生本观照”出发,切实执行“微利”经营、“五严”规定等物化政策,是能够保障在物价上涨下吃得“相对好”一点,尤其在“分数”压力下坚守住儿童那份应有的“自由”。
1.征询“大家需要”
学校虽有“众口难调”之困,却有“基于众口”之义。征询大家“吃什么”不只是操作形式,更是通过这种形式传达对学生的尊重和对自由的维护,进而晕染到“学什么”,引发“基于儿童”的教学思考与变革。学校网页设计了菜单“评价系统”,构建了“上下互动”的菜单自选制,提前几周在校园网公示,尊重大家的“选择”。并且将“评价系统”延伸到师生对教学管理意见征询的“对话平台”,网上“校长信箱”成为校长、老师、学生、家长自由沟通的心灵驿站。
2.找回“闲暇时光”
应对学生那“作业多,没时间好好吃”的惆怅,“闲暇,自由,愉悦”或许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的“新注脚”。因此,学校提出“把闲暇时间还给学生”的文化呼吁。“百米文化长廊”提供20多张长椅与多个流动图书角,方便学生午读与自由活动;鼓励少先队大队部自办《午间广播》,点播学生自己喜爱的曲目,交流校园趣闻好事;在十多个楼道口设置“大麦茶”茶桶和方体条凳提供学生课间解渴、小憩、闲聊……“廊”、“凳”、“书”、“茶”是走向闲适和自由的姿态,我们试图用一个个充满“生本观照”的物化细节,架构起一片宜人的自由发展空间。
(二)机制“人化”——在“人本情知”中从“好吃”走向“好生活”
“好吃”是人的生物性知觉感受,同时又涉及饮食文化、家庭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从人本意义上看,我们在关注知觉表层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内在的深层觉知,需要用“人化”的“生活之道”(机制),实现“醇化”味道、“众化”参与、“知化”认识,适应和学会“共同生活”,彰显“情感”、“味道”和“意义”,从内心深处体味和珍视当下的有意义生活,并继续走向这样的“好生活”。
1.“醇化”味道,凝练菜根香
对于学生用餐,最纯粹、最能够吸引学生的首先是饭菜的滋味,快吃、少吃或厌吃的学生大都因“味单生厌”。因此,在保障能够吃上“放心饭、放心菜”的机制下,学校还是要致力于用心醇化、凝练“菜根香”。
“用心”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一种做事之道和生活境界。学校基于校园精神,倡导“务本力行”的服务文化,精心醇化“酸辣豆腐”、“蛋清银鱼羹”等师生喜爱的“人气菜”。以食堂烹制“肉笋面筋”为例,经历了“买现成的”太腻、“自己塞肉”太老、“添笋改进”鲜美等醇化过程,更可贵的是全校2500多个面筋5个师傅要手工做一整天,这样的“用心力行”传达给学生的是香“味”,更是心“道”,好多孩子回家还催着爸妈学做学校食堂的招牌菜。2015年在校用餐人数达80%,比2008年翻了四番。
2.“众化”参与,感知家的味道
食堂文化作为“第二课堂”的课程构建不只是几个人的文化追求和坚守,而是由“我们”这个文化主体“众化”(指全员化)参与来共同实现的。因此,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建立以“做课程”为本责、以“学生活”为要务、以“融情知”为纽带的“人化”机制,在教师、学生等课程主体的众化参与中,构成在群体“生活场”中的文化交往、情感互依的“家”的气场,增进文化的亲和力与认同感。
学校主张用情联结“觉”与“知”,构建了“全员参与”的保障机制,每天编配30多位老师(包括校长)参与“午餐”实践课的生活“教学”,师生一起分饭打菜、评议用餐、光盘自律、清洁自理等,在示范与学模中增进师生感情,共同觉知“家”的味道。2013年迎新晚会上,四年级组自编自导了节目《吃货的幸福生活》,真情表演了他们在学校食堂的美好生活,也是师生对教育幸福的一种侧面解读。
3.“知化”文本,感悟生活美
教材文本的价值并不在文本本身,而是在于“知化”(谓通晓事物变化之理)文本,释放其潜在的意义。学校有必要在构建《养成教育》系统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认识文本呈现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对“好吃”的新认识,传递“生活美”的阳光理念。
学校从“我们共同生活”的视角编印了《生活养成》系列校本教材6册,以“情景导入,明理导行,生活实践”三个层面渗透健康生活知识,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追寻有意义的生活,形成再认识,感悟“好生活”,让学生用行动去自解生活美的“本”与“义”。
(三)方式“濡化”——在“文化传递”中从“好好吃”走向“好人生”
儿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濡化过程。[2]通过基于既有文化的滋润化育,逐步使儿童的精神、价值、行为规范等发展和形成起来。毫无疑问,食堂文化作为综合性校本课程,具有学科耦合性、生活实践性与学习体验性,让学生在学校核心精神的引领下,建构意义、唤醒意识、自立文化,将感恩、珍惜、劳动、节俭、闲适等文化元素细细濡化,彰显出“我行(行动)我行(行的)”的学习深度与生活厚度,并逐步丰盈起现在和将来的“好人生”。
1.意趣化:在“观寻”与“导视”中建构意义
食堂是学校文化的“窗口”,也是文化传播的“课堂”。透过师生的用餐方式、言谈举止等行为细节,能够洞见到他们的意识观念,并呈现出这所学校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涵养。有序而文明的用餐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这种文化传承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约定与意趣化的行为转化,从而构成制序化(一种制度化规则的动态逻辑发展过程)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通过内在的自主能动建构。因此,推开学科与学科、教学与后勤的壁垒,让学生在充满意趣的生活中“观寻”体验和教师“导视”显得尤为重要。如,开展“文明餐桌评比”、“蔬菜基地劳动”、“餐桌浪费调查”、“盆栽蔬菜观测”、“显微镜下的指甲”等体验活动,使得用餐中的行为规范更具意义与意趣。 2.角色化:在“为我”与“为他”中唤醒意识
角色化是文化传承、认同、融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学生最缺乏的学习方式就是对服务角色的体验。在食堂这个“小社会”和课堂这个“主阵地”中体验服务,以唤起应有的“公民意识”。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劳技课、思品课等食堂与课堂的“志愿者”角色体验,真切领悟劳动者的辛苦付出和幸福收获。这样的角色化体验既是“为我”(在劳动中学会劳动、珍视和感恩),又是“为他”(唤醒学生的最基本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的唤醒必将转化成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脊梁”。
学校4号餐厅里有一位特殊志愿者——六(4)班的小个子同学汤逸凡,他除了担任第9桌的桌长外,还要负责帮助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脑萎缩同学小熹的“吃喝拉撒”,每次都是半背着小熹进食堂、上厕所、打饭洗碗,有时甚至要喂着吃。这样的特殊“志愿者”成为小凡整个小学生活的“要义”,风雨无阻,从未停息。如果说小凡起初的助人行为是班主任的有意安排,但后来五年的坚持却是他爱心志愿的角色自觉。荣格说:“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当他用瘦小的身体撑起了残疾的同伴,同时也撑起了自己的高大人格。汤逸凡同学2012年评为江苏省“美德少年”。
3.融合化:在“共注”与“自注”中自立文化
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课堂”。家校“课堂”的互通融合,“共注”学生成长。这种“共注”不能局限于“校信通”、家长会等技术化与程式化层面,而是要衍生到学习生活的内部,促成学科间、课堂内外的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互动的文化“浸润”。让有专长的家长进入学校课堂参与生活授课;让校本教材进入家庭,辅助家长当好孩子的生活“导师”。学生在这样融合化的环境中,对“学会共同生活”进行意义“自注”(自我注解),家中实践“当一周主厨”,生活课给自己“加餐”,“美食节”品味自立成果……让儿童用自己最亲近的融合实践在“共注”与“自注”中自立起一种“力行文化”。
“看风景的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景致。当“食堂”与“课堂”不见了森森壁垒,当“文化力行”所携带的文化因子融入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中,“食堂”的内涵将不再空洞苍白,“课堂”的幸福意义将会更加灿烂动人。
参考文献:
[1]陈章龙.大学生精神彼岸的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郑素华.濡化与儿童文化的生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责任编辑:丁伟红
School Canteen Culture: Humanization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YANG You-ping
(Yangxian Primary School, Yixing 214200, China)
Abstract: Presently schools attach much more importance to culture construction than ever, yet such phenomena as "quickly eating", "wasting" and "loss of joy" are very common in school canteens, which needs to be highly alert to by educators who should take a fresh look at school canteen culture, rectify its values and dimensions in a humanistic way, and construct its curriculum-based cultural significance. By employing the strategies of policy materialization, mechanism humanization and style acculturation, educators achieve the significant connection between canteen and classroom so that students could, in the student-based perspective, human-based recognition and culture transmission, change from "eating comfortably, delicious food and enjoying eating" to "true freedom, happy life and bright future".
Keywords: canteen culture; significance; humanization;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