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依附于兴趣的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动力。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第斯多惠曾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教学是为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引导学生,让学生充满快乐和成功地学习。
  学习兴趣是教学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教学有效性的内在保证。英国新出台的《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表明,要让所有学生充满快乐和成功地学习。“卓越教学能够带给孩子应有的生命可能性,而快乐则是每个孩子生来就有的权利。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是最强有力的。
  2、相信学生,把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相信学生,就是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习中,越是重点处,越是难点处,越是关键处,我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因为我相信学生愿意想办法,也能够有办法自己攻克学习的难关。
  二、改革教学方法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促进或阻碍创造力的培养。当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和谐的交往状态时,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思想就活跃,就容易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常常处于怕答不上问题或答得不对、不圆满而遭教师训斥、指责的畏惧的心理状态中,带着一种像走“沼泽地”似的谨慎感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就很难说有探求真知的激情了。另外,在以知识和智慧为底蕴的教学艺术中,由教师的人品、人格决定的人际交往水平,是影响创造性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
  (1)以教法导学法。
  以教导学,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低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强些,可以一步一步引导,点拨得细一些;高年级学生有了一些学习的基础和经验,则可以在重点处、难点处引导,点拨得精一些。
  (2)抓学法促学法。
  在学习读课文时,我大胆地请一些学生当小老师,组织学生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我加以必要的指点,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也比较好。
  三、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的兴趣
  1、开拓学生阅读的视野。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的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2、鼓舞学生欣赏教材、生活中的美。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
  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导航人,语文教师更责无旁贷。面向瞬息万变的新世纪,面对革故鼎新的语文新大纲新教材,能否更换教学新理念,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三新”课题。新世纪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认真探研这个“三新”课题,大胆破除陈旧套路,义不容辞地担起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任,着眼于新世纪所需人才的综合素养,把语文学科教学建设成通向各学科的“高速路”,把语文教学活动构建成激
期刊
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教学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我以为要点有以下四点。  一、相机,适时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的使用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而有些教师却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均属不相机不适时。我以为在以下三处设问,效果颇佳。  1.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
期刊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上课就像打仗,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打仗之前要考虑好作战方案,上课之前精心备课,教师在上课时方能胸有成竹。也有这样的说法:"课堂如战场,它是千变万化的。"战场上的情况可以说瞬息万变,随时都有意想不到发生。学生的思维也不是教师所能完全控制的,因此课堂上也随时有意外生成。  由此可见,精心备课固然重要,但把握机会,巧妙引导更可见教师的独特匠心与教学机智,事实证明,也唯有在生成中方
期刊
自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话题作文在中考中非常“走红”,因此,它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不论是平时练习,还是阶段性考试,话题作文的“出场率”特别高。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作文的由头,考生可以据此自叙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见解等,也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没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没规定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体裁,从而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
期刊
班主任这个角色更多了一重身份,就是班级的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会有一些畏惧心理。刚刚接手一个七年级的班级,百废待兴,有很多琐碎的工作让没有任何经验的我无从下手。我相信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管理好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班级管理细节和学生习惯问题,只要处理好班级管理细节,做到事无巨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能使一个班级基本稳定下来。  首先,在我的眼里,一个稳定的班级能够从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也许,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尝试更新自己的观点,变单一模式为分层组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冰冷评价为温情对话,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进去,讲出来”这种教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因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给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引起了各层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
期刊
★情景描述案例  这学期接手的是初一新生,新问题层出不穷。有个小男生,上自习课时头上蒙了块红布,弓着腰环视全班同学扮鬼脸。我简直哭笑不得,因为两个星期内我已经给他调了五次位!有时自习课上管不住嘴巴,总想找人说话,有时偷偷摸摸传纸条吃零食做小动作,有时向家长撒谎要钱花,有时拖拉懒散不写作业……  几乎所有同学都看着我怎样收拾这个调皮蛋。怎么办?上次调位时他就说过“我到哪儿都适应!”看来单靠调换座位并
期刊
通常读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也好,看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好,感觉上总会与“血雨腥风”“枪林弹雨”“刀光剑影”“伤残死亡”“惨烈沉痛”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孙犁的《芦花荡》同样写的是战争故事,却没有这样的凝重,多了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的唯美。这种艺术感觉的比较之下恰恰给了我们理解这篇文章的切入口:诗化小说特点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呈现方式,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比较之中看情节  《芦花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