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湖骨笛的出土,揭开了九千年前远古时期音乐文化的神秘面纱,这也使得我们对音乐史学的研究追溯到九千年前。音乐就是文化,亦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文字学、考古学、哲学、美学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社会主义方法论与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看似相距甚远的学科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1)整体性原则。
在音乐史学研究中我们要把握整体性原则,不仅要融入研究对象的圈子仔细深究,还要跳出,从宏观角度,从时代的宏坐标中分析其位置与价值。20世纪50年代派克提出“双视角观照理论”,80十年代传入中国,应用于音乐学研究。作为研究人,眼光不应只局限于研究对象所处在的圈子,往往这样的研究是不科学,片面的,会有许多没有发现的盲点,而最终的结果通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的纠结于圈内某一点的研究,也会造成“当局者迷”的状况。研究者只有跳出该文化研究对象的圈子,纵观比较分析其他文化与之关联,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前后继承,唯有如此,研究结果往往才是科学客观而可信。
(2)结构性原则
任何一个完整个体中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所构成的个体的性质和功能也各不相同,个体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就拥有什么样的性质和功能。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音乐家在进行创作时,想要准确地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势必要对音乐要素进行调配,优化结构,才能够获得理想的音乐效果。
(3)开放性原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任何知识系统都需要跟外界保持联系,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交换使得我们的知识系统不断更新、丰富。艺术创作同样需要不断地汲取时代的养分,与时俱进。因此,常与老师、同学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强大的网络系统,也为我们获得最新的艺术讯息提供了便利。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马克思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理论的论证与确立,是社会存在发展基础,是认识发生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历史演变、社会发展、意识变故都是社会实践反应。
我们在中国音乐学历史的研究中,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看,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时期,是原始乐舞过渡到到宫廷乐舞不断进化的音乐形成期。到春秋战国,三分损益生律方法的出现,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旋法五声性特点。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时期,从魏晋到隋唐是中国民乐发展新生时期,引进了乐器,乐律,乐曲和乐理等新因素,开创新乐风,其辉煌成就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是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时期,宫廷音乐流入民间,宋代民间演出场所的兴起宋杂剧与元南戏的兴盛,音乐文化呈现世俗性和社会性特点。到了近代,传统音乐与新音乐并驾齐驱,西方音乐在流入中国,学堂乐歌的出现,发生了质的变化,建国以后,发展达到空前高度,从刘天华到聂耳,每个时代,民乐都是人民心声,是时代音符,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反映。音乐是劳动合作中形成有一定音乐节奏感的劳动乐音,是劳动韵律的艺术形式,是鲜明时代气息,浓烈思想情感和浑厚的劳动文化的民间艺术。所以研究音乐,要立足生活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发展眼光和辩证思维去批评和接受音乐时代观点,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去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和音乐文化。要研究音乐起源,形成和发展就要研究劳动文化,历史文化,时代文化,和音乐本真。在音乐史学研究中,“实践”尤为重要,当得出某一种观点时,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图像资料,出土文物史料的环环严禁相扣,甚至需要作为文化局内人融入研究圈子深入了解,彻底摒弃凭空臆想,“扶手椅中的研究者”片面之谈。
作为一名音乐史学在读研究生,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要解决更多新问题,新矛盾。因此学好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尤为重要,要用辩证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发展,用唯物观点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问题出发,正确看待问题的两面性,科学规避问题弊端,正确运用问题解决带来的正能量,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即是马克思实践基础“辩证观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理论,是研究者应该遵循的科学方法和基本原则。
二、社会矛盾分析法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要求我们在音乐史学研究中需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问题的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千篇一概。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例如,我们在研究古乐器石磬时,总结了石磬每个时期的特征以便于考古断代,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而言,而安阳商代墓葬出土一件被学者认为是有悖于时代特征的股鼓不分,类似于夏代石磬特征,此种现象不可一概而论因出于商代墓葬而归于商代,忽略了其特殊性,此石磬亦有可能是墓主人得夏代石磬而陪葬与商代墓。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立场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意义
“只有立足于歷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深入现实历史运动之中”。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种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要义,在于去除先入之见,尤其是认识和认识的意识特征所带来的的先入之见,我们要直接面对事情本身。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了这一点,因此它拒绝从意识出发来理解生活,而要求从生活出发来理解意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足点,就意味着不带先入之见的理解历史,也就是将原初的历史理解为全部讨论的基础。也就意味着不是先入为主的把历史理解为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是从而产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全部统一性之基础的角度来理解历史。在音乐史学研究中,作为研究者要把握实事求是之原则,不可歪曲或曲解历史研究对象,而成为一己之言。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1)整体性原则。
在音乐史学研究中我们要把握整体性原则,不仅要融入研究对象的圈子仔细深究,还要跳出,从宏观角度,从时代的宏坐标中分析其位置与价值。20世纪50年代派克提出“双视角观照理论”,80十年代传入中国,应用于音乐学研究。作为研究人,眼光不应只局限于研究对象所处在的圈子,往往这样的研究是不科学,片面的,会有许多没有发现的盲点,而最终的结果通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的纠结于圈内某一点的研究,也会造成“当局者迷”的状况。研究者只有跳出该文化研究对象的圈子,纵观比较分析其他文化与之关联,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前后继承,唯有如此,研究结果往往才是科学客观而可信。
(2)结构性原则
任何一个完整个体中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所构成的个体的性质和功能也各不相同,个体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就拥有什么样的性质和功能。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音乐家在进行创作时,想要准确地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势必要对音乐要素进行调配,优化结构,才能够获得理想的音乐效果。
(3)开放性原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任何知识系统都需要跟外界保持联系,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交换使得我们的知识系统不断更新、丰富。艺术创作同样需要不断地汲取时代的养分,与时俱进。因此,常与老师、同学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强大的网络系统,也为我们获得最新的艺术讯息提供了便利。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马克思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理论的论证与确立,是社会存在发展基础,是认识发生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历史演变、社会发展、意识变故都是社会实践反应。
我们在中国音乐学历史的研究中,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看,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时期,是原始乐舞过渡到到宫廷乐舞不断进化的音乐形成期。到春秋战国,三分损益生律方法的出现,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旋法五声性特点。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时期,从魏晋到隋唐是中国民乐发展新生时期,引进了乐器,乐律,乐曲和乐理等新因素,开创新乐风,其辉煌成就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是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时期,宫廷音乐流入民间,宋代民间演出场所的兴起宋杂剧与元南戏的兴盛,音乐文化呈现世俗性和社会性特点。到了近代,传统音乐与新音乐并驾齐驱,西方音乐在流入中国,学堂乐歌的出现,发生了质的变化,建国以后,发展达到空前高度,从刘天华到聂耳,每个时代,民乐都是人民心声,是时代音符,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反映。音乐是劳动合作中形成有一定音乐节奏感的劳动乐音,是劳动韵律的艺术形式,是鲜明时代气息,浓烈思想情感和浑厚的劳动文化的民间艺术。所以研究音乐,要立足生活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发展眼光和辩证思维去批评和接受音乐时代观点,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去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和音乐文化。要研究音乐起源,形成和发展就要研究劳动文化,历史文化,时代文化,和音乐本真。在音乐史学研究中,“实践”尤为重要,当得出某一种观点时,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图像资料,出土文物史料的环环严禁相扣,甚至需要作为文化局内人融入研究圈子深入了解,彻底摒弃凭空臆想,“扶手椅中的研究者”片面之谈。
作为一名音乐史学在读研究生,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要解决更多新问题,新矛盾。因此学好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尤为重要,要用辩证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发展,用唯物观点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问题出发,正确看待问题的两面性,科学规避问题弊端,正确运用问题解决带来的正能量,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即是马克思实践基础“辩证观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理论,是研究者应该遵循的科学方法和基本原则。
二、社会矛盾分析法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要求我们在音乐史学研究中需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问题的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千篇一概。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例如,我们在研究古乐器石磬时,总结了石磬每个时期的特征以便于考古断代,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而言,而安阳商代墓葬出土一件被学者认为是有悖于时代特征的股鼓不分,类似于夏代石磬特征,此种现象不可一概而论因出于商代墓葬而归于商代,忽略了其特殊性,此石磬亦有可能是墓主人得夏代石磬而陪葬与商代墓。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基本立场在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意义
“只有立足于歷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深入现实历史运动之中”。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种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要义,在于去除先入之见,尤其是认识和认识的意识特征所带来的的先入之见,我们要直接面对事情本身。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了这一点,因此它拒绝从意识出发来理解生活,而要求从生活出发来理解意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足点,就意味着不带先入之见的理解历史,也就是将原初的历史理解为全部讨论的基础。也就意味着不是先入为主的把历史理解为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是从而产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全部统一性之基础的角度来理解历史。在音乐史学研究中,作为研究者要把握实事求是之原则,不可歪曲或曲解历史研究对象,而成为一己之言。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