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画史地位辨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48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王维是唐代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以诗著称于世,在绘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王维将诗画结合,以富有创造性的水墨山水画奠定了在美术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后世的文人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王维绘画风格及其特色;第二,历代对王维绘画的评价;第三,王维画史地位的变迁,从而论证王维被后人尊称为南宗之祖、文人画和水墨山水始创者的原因。
  关键词:王维 山水画 文人画 南宗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太原祁人,少年登第,曾任尚书右丞,所以后人称他为王右丞。他聪明好学,博学多才,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诗人。
  王维的画迹因为年代久远现已所剩无几,即使在宋朝真迹也不多见,世间大量署名王维的作品皆为假画,当时的大鉴赏家米芾感叹:“谅非如实之多。”他的山水画既有水墨又有青绿,既学吴道子也学李思训,画风并不一致,所以历史上对王维的山水画众说纷纭,模糊不清,今天,我们要很正确判断王维的绘画风格、具体画法和面貌,已经不太切合实际,好在画史上对王维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从中可以透露许多王维绘画的信息,经过探讨、研究、分析和比较,还是可以得出结论。
  一 王维绘画风格及其特色
  在绘画方面王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对道释人物、山水花卉,无一不会,无一不工,其中山水画的成就造诣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他的创作中将诗歌融合到绘画之中,所以苏轼在《书王维兰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因为王维用写诗的手法来绘画,使水墨的氤氲呈现出诗的意境,成为无声诗,这不仅是形式上的結合,主要是表现诗与画共同具有韵味和意趣,所以在他的画面上呈现出诗情画意。
  王维山水画的画法不外两种,即早期的青绿山水和晚期的水墨山水。王维年轻的时候,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在画坛上有很高的地位,深受帝王贵族的喜爱,被视为绘画的正宗。王维青年入仕途,善于写诗又擅长山水画,这时候他所见并符合他口味的只能是具有富贵气象的李思训山水画。
  李思训的山水画是以青绿赋色,注重勾框填色追求精致的一种画法,可以说根本没有注意到墨法的运用,他繁复典丽的风格,无疑是受到六朝彩画的影响,还是盛唐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兴旺的反映。时代的风貌影响画家画风的变化,中唐以后,动乱频繁,国势衰微,兴旺景象不复存在,迫使一些官僚文人无意仕途,他们精神空虚,寄情山水,隐居山林,从而对真山真水有深刻体验,他们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并真实地描绘眼前自然山川千变万化的景物,靠原来的青绿画法已经无法胜任,必须借助其他方法,而水墨画恰好具有层次变化丰富的特点,很适宜表现千变万化的山水景物,而且具有烟润、活泼、秀雅的长处,能够表达出各种不同的境界,加上这一时期曾有不注重色彩的疏体画法,因此水墨画法逐渐被采用,画风开始从青绿山水的富贵气转向水墨山水的野逸气。需要指出的是水墨画法在唐代并不是离开青绿画法而突然出现的,它是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从唐宋史料看,唐代水墨山水基本保持着青绿山水注重线条勾勒山石的画法,只是不再填彩,而用水墨晕染罢了。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755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一蹶不振。由于王维被迫接受安禄山的职位被问罪,虽后被免,国势的衰败,个人的荣辱突变,使他消极悲观,无意仕途,产生了消极遁世的思想,所以弃官归隐,终日生活在山水之间,与农家渔夫往来,使他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同样,他的山水画也从浓色重彩逐渐转向以水墨为主的清丽淡雅。王维尽管有色、墨两种画法,但他的用笔用线等许多画法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他无论早期青绿山水还是晚期的水墨山水,由于受李思训用笔的影响和当时技法的限制,画山石仍注重中锋铁线,用线刻板谨细,缺少变化,所以米元晖“观其笔意,但付一笑耳”。董其昌也说:“每观唐人山水,皴法皆如铁线。”王维的线条具有“劲爽”的优点,又有“刻画”的缺点,是与李思训相同的。前期画的是勾框填色,后期画的是勾框染墨,仅仅是色、墨的不同而已。李思训的著色山水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转向水墨山水不可能一下子与著色山水断绝,必须有一个交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色与墨相结合的过程,无疑这时期的画既有墨也有色,是色、墨混用的画法。
  王维山水画的最大特色是“画中有诗”,就是诗画融合,将自己的感情结合现实中的山水,表达出一种特定的境界。他自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可见对自己绘画作品的自负。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既概括了王维诗、画艺术总的特色,也一语道破了王维山水画和文人画的妙处,影响了以后画风的发展,同时奠定了王维的绘画地位。
  王维山水画的另一个特色是“意在笔先”,相传王维撰写的《山水论》第一句就是:“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新唐书·王维传》说:“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所谓“画思”,不仅仅是指构图布局,也包含情感的表达。“意在笔先”无非是说作者在创作之前,创作意图早已经在胸中孕育成熟,而作品不过是“意”的再现,王维的作品《辋川图》就是如此,所以朱景玄评价说:“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王维山水画表现技法上的特色是以浓淡水墨进行渲染,与李思训著色山水的画法有所区别,从而形成朴素淡远、韵味高清的风格,给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后代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维之后水墨山水逐渐兴盛,自成一派,而他的筚路蓝缕之功终不可没,后人推崇他为南宗祖师也是不无道理的。
  二 历代对王维绘画的评价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他曾经见过王维的真迹,评价他的作品所有绘画手法是“破墨法”,在用笔上笔迹劲爽。据说王维曾经在作画中使用过渲染的绘画手法,也就是说先多次使用淡漠渲染然后再用浓墨线勾勒的手法。在当时已经有人使用破墨的山水画技法,所以说破墨法不是由王维首创的,并且唐朝时期人们并不是非常重视王维的绘画。张彦远虽然也赞扬王维的山水绘画,但是远远不及对吴道子的程度。   王维受到日益的称赞还是始于北宋苏东坡的时代。苏东坡对王维画作的称赞主要是针对他的佛画,苏东坡曾经在开元寺的砖塔中见过王维的绘画,称赞他的画十分豪放,如波浪翻滚。王维所画的是不是佛祖涅槃像现在无法确定,从“袛园弟子皆鹤骨”这首诗来判断,也可能是罗汉像。苏东坡对王维最为人熟知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歌如同印象派对照实景的写生一样,形象生动鲜明宛如一幅美妙的画卷。苏东坡把王维的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不仅仅是因为两者都是以山水作为题材,更是因为两者在意境上有相同的地方,文字成就的诗歌有绘画那样鲜明生动的效果,笔墨线条绘制的画又有诗歌一样耐人寻味的情调。
  宋代郭若虚的评价王维是善画山水人物“笔踪雄壮,体涉古今”。黄庭坚则说王维笔墨“造微入妙”。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对王维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同时这些评价也是客观的,王维所作虽有“破墨”之说,但是没有一句说是他所创,并且他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也不是特别突出。明朝宋濂《画原》:“是故顾陆以来,是一变也;阎吴之后,又一变也;至于关、李、范三家者出,又一变也。”王绂《书画传习录》:“若夫山水为画,则自宗炳始也。”王世贞《艺苑卮言》:“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以上关于山水画的历史演变的各种说法,虽然有的论述笼统或者欠妥,未能全合史实,但大体演变是正确的。有变而无宗的论述也是正确的,其中都没有提到王维。有提到王维的地方,但是推崇荆关董巨,更重李成,也没有王维首创水墨山水的说法。直到万历年间王肯堂谈到水墨画的演变时才说:“自六朝以来,一变而王维、张璪、毕宏、郑虔;再变而荆、关,三變而董源、李成、范宽极矣。”王维被推为一变之首,但却和张璪、毕宏、郑虔并列,并没有指定为王维独创,其中也没有分宗的说法。
  三 王维画史地位的变迁
  熟悉美术史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某些艺术家及其作品往往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它的价值才真正被后人发现和认识,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是这样,王维在画史上的地位也是如此。
  唐朝时候对王维绘画的评价并不高,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画史,著录唐代画家一百多人,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其中“神、妙、能”又分上、中、下三等,王维只是名列妙品上,和名列神品上的吴道子相距甚远。
  到了宋朝,王维的绘画日益被人们所推重,《宣和画谱》认为,王维绘画技术全面,最擅长的是山水画,他的作品已经达到绘画的最高境界,让后来者望尘莫及,即使吴道子也在其下,由此可知宋朝人对王维的推崇程度。当时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更是对王维的画赞不绝口,他在《王维吴道子画》一诗中写道:“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对王维的赞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明朝的董其昌,从艺术流派和绘画风格两方面进行探讨,不但指出王维山水画的成就,并确认他为南宗画派的始祖。他们认为唐朝的时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在绘画领域也是在唐朝分成南北二宗,北宗是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着色山水,南宗则是发端于采用渲染的王维,为了抬高王维,逐渐把王维推为水墨山水的创始人。同时董其昌又以王维作为文人画的始创者还排列出一个从唐朝到明朝文人画的传承系统。“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他所谓的南宗画就是文人画,以王维作为南宗之首,显然是受到苏轼以来文人画论的影响。进几十年来对分宗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董其昌所说的南北宗的具体传承关系上。文中所列的文人画家及其传承关系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并不是完全一致,如果对董其昌的其他言论进行研究,更会发现某些画家在是否属于南宗问题上有自相矛盾之处,所论的南宗画在技法的变化上也有不甚清楚的地方。尽管如此,董其昌的论断对后世评论家还是影响巨大,数百年来此说统治画坛,王维一跃成为南宗之祖,并成为文人画和水墨山水的始创者。
  四 结语
  王维是唐代重要的诗人兼画家,他的绘画深刻影响自宋代以来的文人画。王维的画风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他绘画技巧精湛,更是因为在他的诗篇中已经蕴含绘画的意味,所以王维的绘画是天赋的本能,是出自天性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斤斤计较的刻画。中唐以后,佛教之中禅宗的思想大为兴盛,社会风尚都受到其高远淡泊超然洒脱的陶养,士大夫阶层普遍崇尚超脱。王维虽然半官半隐,实则是隐士类型的思想,后世的文人画家大抵如此。他们摒弃功名利禄作画自娱,对国家和人民并不抱有责任感,王维诗画流露出浓厚的出世思想,在后世容易引起更多文人的共鸣。
  王维的山水画善于吸取众家之长,他善画青绿山水,也能作水墨山水,他的作品具有“云飞水动”效果,《宣和画谱》称赞他的作品是“天际所到,而所学者皆不及”。他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宋代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至少说,由苏东坡首先提出,到董其昌大行其道的文人画理论,其文人画的内涵,全都可以具体化于王维。苏东坡和董其昌关于王维的论断对后世的艺术评论家影响巨大,数百年来统治着画坛,特别是董其昌以禅宗分南北的说法来附会画派,自此王维被推崇为南宗画之祖,水墨山水创始者,更成为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之祖。
  参考文献:
  [1]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 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三联书店,2009年版。
  [4] 高居翰:《隔江山色》,三联书店,2009年版。
  [5] 高居翰:《江岸送别》,三联书店,2009年版。
  [6] 高居翰:《气势撼人》,三联书店,2009年版。
  作者简介:孙敬,男,1963—,山东淄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工作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吴梅村的戏剧创作于吴梅村明亡后隐居直到仕清这十年之内。笔者认为他写于此间的三部剧作以其独特的方式透露了作者最终走出背恩仕清的心理基础。本文以三剧作为文本基础,探究吴梅村从中透露出的复杂心态,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关注个人命运沦落的表象下涌动着传统伦理价值观的背离;第二,家国兴亡的历史幻灭感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生悲剧观。  关键词:吴梅村 戏剧 命运沦落 幻灭情绪 个体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 盛唐时期对抗外族入侵的战争非常频繁,所以国风雄壮,武将素质高,经有习武、练武的情形,在军事力量强化与个人身体素质提升上,有着较好的带动作用。而这个时期诗歌的创作也发展到了一个极点,对于武术题材内容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状态,许多优秀作品从文人墨客的笔下呈现出来,给我们这些现代人带来研究盛唐武术的大量资料。本文就以研究盛唐时期的武术诗歌为途径,突出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与思想
期刊
摘要 寓言极具表现力,通过分析庄子和梭罗作品中的寓言形象可洞悉两位大家关于“得与失”的思想。两位大家都是通过批判非得道之“得”从而反证出得道之“得”;这里,非得道的“得”主要是指“得利”、“得名”,两者都会导致“失真”。论文在论证两者与“失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得”的真谛,即去病存真。  关键词:寓言 庄子 梭罗 “得” “失真”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引子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
期刊
摘要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各具特色。在影响其差异的诸多因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学作品、社会历史、宗教信仰)中,地理环境的影响深远且不可替代。本文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以英汉习语为例,研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中西思维方式差别及语言差异。  关键词:地理环境 文化 思维方式差异 习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
期刊
摘要 “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认知序列表明语言的形成基于人們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是认知语言学解释语言的基本原理,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旨在释解译文中的“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围绕着翻译主体和客体,本文提出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即体验观、“人本主义”互动观、和谐观。同时,基于WordSmith 5.0的wordlist功能对唐诗《春晓》的两种英译文本进行数据统计,并运用以上翻
期刊
摘要 语篇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对语篇进行阐释,阐释的重点聚焦在情景交际中。情景交际突显在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三个方面。通过对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所写的《一个发现》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文学分析当中积极建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对探索语言深层内涵的重大意义,厘清语篇与语境之间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由此,通过情境化的语篇分析,将知识建构在认知过程中。  关键词:语篇分析 文化语境 情景语境 语言  中
期刊
摘要 透过电影《太极》三部曲对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的演绎,笔者对其所折射出的传统武术的艺术进行了窥视。结果认为,武术影视这种载体加强了中国传统武术艺术性的呈现,同时也提升了太极拳在人们心目中的艺术地位;相反,太极通过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也刺激了武术题材类票房率的提升。因此,通过这部电影的赏析,我们可以说电影艺术和传统武术艺术的有机结合,使二者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且更具有互补性。  关鍵词:电影
期刊
摘要 谎言是一个常见而复杂的语言现象。谎言的编造者适时根据语境变化来随时调整言语交际内容,以期达到欺骗的目的。本文以“关联——顺应”理论为框架,在对电影《逍遥法外》中的对话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发挥了动态语境的建构作用并表现为一定的言外行为。本文从这一角度揭示了影片中谎言诞生的原因。  关键词:谎言 动态语境 话语标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谎言
期刊
摘要 作为俄罗斯著名作曲家的佐罗塔耶夫所创作的手风琴音乐作品在对自身风格进行展现的同时推动了手风琴音乐艺术的发展,他的手风琴音乐作品不仅对不同音乐主题下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良好的构建与诠释,同时对手风琴音乐艺术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做出了创新与突破。本文在对佐罗塔耶夫手风琴音乐艺术特色做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佐罗塔耶夫手风琴音乐作品《儿童组曲》,对佐罗塔耶夫手风琴音乐艺术特色做出探讨。  关键
期刊
摘要 孙吉安是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本文从孙吉安彩墨绘画的题材、艺术语言、笔墨特色等几方面展现了艺术家孙吉安一生的艺术成就,以他的具体作品为例,对其艺术语言、艺术思想进行了深度挖掘,其实质涉及了艺术家成长成才的许多关键性问题。作为一位已故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健康、繁荣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对我们的青年学子具有积极的启迪和教育作用,使他们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做学问,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时代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