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解题经验,提高试题讲评效益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缘起
  
  近来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四个不同质点由同一点沿同一直线同时从静止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甲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图乙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这四个不同质点的运动情况。关于图象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质点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质点1和2 的速率大小为v1>v2
  C.v-t图象中0~t3时间内质点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质点2、4开始反向运动
  测试下来,全班55人有17人没有选正确答案B而错选了C,教师讲评时强调了甲图是位移-时间图象,图象切线的斜率反映速度的大小,所以t1时刻质点1速率大于质点2 的速率;乙图是速度-时间图象,图象切线的斜率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大小,由于0~t3时间段内除了0时刻和t3时刻质点4的速度都大于质点3,所以质点4平均速度大于质点3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由0~t3时间内质点4的位移大于质点3的位移得出上述结论。
  
  教师讲的不是学生困惑的,而学生困惑的教师又没有讲,这种教与学错位的现象是习题讲评时经常发生的事情。老师往往在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预先设想学生解题时的情况。事实上,课堂教学之前,学生解题时到底有哪些相关的经验,存在哪些问题,与老师的理解到底存在多大的差异,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导致试题讲评效率不高,所以试题讲评应关注学生的解题经验。
  
  2 收集、整理学生的解题经验
  
  学生的经验是新的学习的基础,是学习之所以发生的中间环节,也是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和中介,收集、整理学生的解题经验是进行有效试题讲评前必须做的事情。
  在同一个班级当中,因性别、智力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同,每一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有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与表达形式。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解答过程,分析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处理问题的知识储备以及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要特别重视学生做错试题的原因,对于共性的问题课上集中解决,对于个性问题课后个别辅导。对没有解答过程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可采用个别交流与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情况。比如上面的试题出错的人不是太多,在讲评之前可询问出错的同学,为什么没有选B而选C,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捕捉学生解题时知识的储备是否准确、完整,知识的提取是否通畅,有哪些已有经验,需要补充的是什么,需要矫正的是什么,指导的关键在哪里等等。当然,如果错误的人太多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关注学生解题经验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自己对知识理解的差异,了解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与自己有什么不同。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种不同,才能处理好试题的讲评的切入点与关键点,提高试题讲评的实效性。
  
  3 从教师运作的课程到学生经验的课程
  
  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而进行,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前面的试题讲评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讲评的内容,没有关注学生解题时知识储备和思路特点,没有创设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解题经验的机会,学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暴露与解决,而是以老师的引导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相碰撞,不能形成学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解题的经验不能得到自觉唤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此,试题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解题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教师运作的课程向学生经验的课程的转变。上面的试题讲评可重新设计如下:
  教学中预设5个问题:
  问题1: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有什么区别,应如何求解?
  问题2:在图甲中0~t1时间内质点1与质点2 的平均速率如何求解?
  问题3:在图甲中如何比较质点1与质点2 在t1时刻的速率大小?
  问题4:在图乙中0~t3时间内质点3和质点4的平均速度如何求解?你有哪些办法?
  
  教学时教师应创造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多方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通过暂缓作出评价,让更多的学生踊跃发言,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讨论、争论。最后请没选B而选C的同学,说出他们解题时真实的想法,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大家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反思自己的思路、评价别人的思路的过程中体会解题的关键,丰富自己的解题经验。
  教学前收集、整理学生的解题经验往往是不全面的,且在新的教学情景中会发生变化,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识别他们想法的对错,洞察错误想法的根源,积极调整教学方案。
  新的教学设计在充分了解学生解题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组织教学,教学中预设的5个问题为学生交流解题经验,发展解题经验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解题经验,反思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创造了机会。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教师传授和书本提供的知识进行独立的选择和判断。学生的解题经验越丰富,选择和判断就越容易,正确率就越高。要让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必须了解他们的经验已达到的水平,并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赵中建.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娇.试论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现代教育科学[J].2007(2)
  (栏目编辑张正严)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和国家政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境外反华势力和一些宗教势力利用网络舆情方式和我们争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的阵地与控制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打响。云南省由于处于边疆地区,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复杂,因此来自这些地区的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和思想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滑动变阻器教学,从概念形成的多样性、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方案设计的选择性等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6(S)-0008-3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方向、角度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过程和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
期刊
摘要:学习者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关键在于有效设疑,本文通过探讨《自感》的教学设计来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思想。  关键词:问题情境;自感;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6(S)-0066-3    1 教学背景    本节课《自感现象
期刊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六节,主要包括电容器的结构、功能、电容器的充放电,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及常见电容器。
期刊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物理试题从物理的基础知识、物理能力、物理知识的发展三方面三维一体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查:    1 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    高考试题无论考查什么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这就是高考的基础性。前苏联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学生学的知识越基础,该知识对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迁移能力就越强”。学好物
期刊
很多同学在学习了压强公式P=FS和P=ρgh之后,对两者关系以及解题时公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惑。在此,我浅谈一下两公式的关系及应用,希望同学们能理解掌握,熟练应用。  公式P=FS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决定式,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适用。但要特别强调公式中F表示的是垂直作用在受力面积S上的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而公式P=ρgh则是P=FS的推导式,该公式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1 计
期刊
从2009年到2013年,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这5个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热点新名词,在4年的时间里“走马灯”似轮回切换。  那么,这几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区区四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新概念的更迭频率不亚于日本换首相;一时间,对这五者关系的探讨也成为大热点。  物联网是一个时代  首先,按照物联网在中国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M2M,而是互联网与M2M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物
期刊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光学问题虽然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不大,但几乎年年都有涉及,不可忽视。其中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棱镜的色散以及全反射出现的几率较高。光的本性部分与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且涉及较多物理学的重要实验,比如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电效应等。近年来,光的本性部分在高考命题中有分量加重的趋势。
期刊
针对互联网行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在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针对互联网行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信息设施,加快推动互联网技术业务的创新知应用。第二条,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政府部门要适应新的形势:及时创新监管理念,丰富监管手段。第三,全力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美好的网络生活。  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呈现众多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
期刊
2013年7月12日-13日,研华科技在北京举办“2013年研华自动化合作伙伴会议”,并在会上发布“研华中国2018年愿景”。研华科技新接任的中国总经理罗焕城先生对“愿景”的阐述凸显了一个中心思想、两个亮点:一个中心思想是研华中国将更加“本土化”;两个亮点分别是:一,不仅将把中国打造成研华全球的第二总部,而且计划开发“龙芯”的产品,提出研华智能在2020年之前在上海A股上市;二,公司中文口号由原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