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困生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群体性的问题,急需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导致初中数学中学困生的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本文从培养数学学习兴趣、重视应用分层教学以及合理建立帮扶小组三方面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帮扶小组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77-01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差,无法独立思考的学生。要想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需要了解学困生内心的想法,分析他们的学习习惯,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转化。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出现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足,没有兴趣便没有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学困生。所以,教师要想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优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这一问题。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在了解学困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趣味性、情景性、实践性等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为了使学生都能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我极为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上课之后,我优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以及乒乓球等多种类型,从而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我要求学生一起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遇到了哪些立体图形,并邀请了一些学困生来回答这一问题,其他人进行补充,并给予了大家以肯定。显然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有效转化。
二、重视应用分层教学
为了能够尽快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师就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教學方法,以使学困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在一个班级内,由于人数上的原因,教师往往都会选择“一刀切”“满堂灌”的形式展开教学,这也是造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因材施教,利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从而在保证优秀学生“吃得好”,中等学生“吃得饱”的前提下,使学困生能够按照自己节奏逐步进行转化,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学到相应的知识,我在上课之前便根据学生的多方面情况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因此,上课之后,我要求学困生将重点放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上,能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尝试列出方程式。中等生则在学困生的基础上能够列出简单的方程,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优等生则在以上两层次的基础上能够解决课后题或与其相关的题型。这一任务的安排是根据每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制定的,既不制约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发展,又能保证学困生学到知识,促进其有效转化。
三、合理建立帮扶小组
班级是一个整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建立合理的帮扶小组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在建立帮扶小组时,教师要优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到一个小组,并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总体能力相当。这种分组方法一方面能够给予学困生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能够产生榜样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初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为了让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勾股定理的学习中,同时能够获得实际性的帮助,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帮扶小组,并准备了诸多小组任务,要求大家一起来完成,如:探究直角边为3厘米和4厘米的直角△ABC,用刻度量出AB的长,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情况。随着这些探究任务的安排,小组之间展开了积极地讨论,中等生和优秀生也积极地帮助学困生进行理解,从而树立了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达到了帮扶的目的,促进了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作为当代教师,要想促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就要在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学困生早日成为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周雷.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之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
[2] 陈松.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帮扶小组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077-01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差,无法独立思考的学生。要想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需要了解学困生内心的想法,分析他们的学习习惯,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转化。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出现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足,没有兴趣便没有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学困生。所以,教师要想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优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这一问题。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在了解学困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趣味性、情景性、实践性等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为了使学生都能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我极为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上课之后,我优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以及乒乓球等多种类型,从而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我要求学生一起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遇到了哪些立体图形,并邀请了一些学困生来回答这一问题,其他人进行补充,并给予了大家以肯定。显然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有效转化。
二、重视应用分层教学
为了能够尽快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师就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教學方法,以使学困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在一个班级内,由于人数上的原因,教师往往都会选择“一刀切”“满堂灌”的形式展开教学,这也是造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因材施教,利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从而在保证优秀学生“吃得好”,中等学生“吃得饱”的前提下,使学困生能够按照自己节奏逐步进行转化,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学到相应的知识,我在上课之前便根据学生的多方面情况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因此,上课之后,我要求学困生将重点放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上,能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尝试列出方程式。中等生则在学困生的基础上能够列出简单的方程,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优等生则在以上两层次的基础上能够解决课后题或与其相关的题型。这一任务的安排是根据每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制定的,既不制约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发展,又能保证学困生学到知识,促进其有效转化。
三、合理建立帮扶小组
班级是一个整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建立合理的帮扶小组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在建立帮扶小组时,教师要优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到一个小组,并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总体能力相当。这种分组方法一方面能够给予学困生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能够产生榜样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初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为了让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勾股定理的学习中,同时能够获得实际性的帮助,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帮扶小组,并准备了诸多小组任务,要求大家一起来完成,如:探究直角边为3厘米和4厘米的直角△ABC,用刻度量出AB的长,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情况。随着这些探究任务的安排,小组之间展开了积极地讨论,中等生和优秀生也积极地帮助学困生进行理解,从而树立了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达到了帮扶的目的,促进了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作为当代教师,要想促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就要在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学困生早日成为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周雷.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之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
[2] 陈松.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