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将应对全球性金融风暴提上日程以来,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使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向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当前仍努力降低高失业率、防止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在国际社会引起复杂的情绪,这里,既有钦佩和赞赏,也有恶意、偏见和误解。因此,如何帮助世界认知更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爱和平、谋发展、求合作、负责任,如何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带给世界的机遇,就成为这场全球性金融风暴带给中国对外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课题。
从海外读者的关切出发。解读
中国发展的实际
肆虐全球的金融风暴将中国一步步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全球经济遭遇流动性匮乏的情况下,坐拥世界最多外汇储备的中国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一些国家既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同时又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各种质疑。
针对这种不切实际、别有用心的言论,我们在组织日常和重点报道时,始终围绕海外读者的关切,努力在贴近海外读者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准确解读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使报道可信且有的放矢。大量不断发展的新闻事实佐证了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一贯态度和立场,起到了很好的对外传播效果。比如,在4万亿元振兴计划出台后,新华社组织的对外调研小分队曾到山西调研并采写了《金融危机坚定中国走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的报道,援引官员和企业代表的声音,说明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感受到高能耗与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脆弱”,更加坚定了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能源消耗为代价来确保经济增长的决心。时隔一年,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向深层次推进,而且并没有因为该省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长居全国倒数第一而遭遇停滞。
至于中国在抗击全球金融风暴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对外报道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大局,从一开始就强调“中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这一立场,在奥巴马访华报道中既突出中美加强调控政策协调的官方表态,又强调温家宝总理不赞成两国集团的态度,稿件被路透社、美联社等36家境外英文媒体转载。为了压缩中国责任论的炒作空间,我们还跟踪经济复苏进程,采访国外知名学者,通过消息源的贴近性来实现对国际热点话题的平衡报道。比如,围绕中国是否会成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国际争论采访摩根斯丹利亚洲区总裁斯蒂芬·罗奇等中外经济学家,客观分析中国经济弹性的局限性,说明中国经济要实现长久繁荣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使海外读者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有了比较客观充分的认识。
以微观视角发现中国经济未来
增长的潜力
近年来,海外媒体不只关心与自身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中国报道,而是更多关注中国的民生话题,如医疗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养老问题。导致这些变化的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观察家意识到了中国经济实现平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弥补机制性的欠缺,提供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事实上,中国政府在推出经济振兴计划之际就希望能够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所以,报道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除了要向海外读者说明中国怎样“做好当前的事”,即应对危机外,还需要着力说明中国怎样“谋划未来的事”,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个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中国各地。以微观视角捕捉鲜活且具有全局意义的地方新闻,因为中国的改革和创新突破常常始于地方。 首先,关注普通人的故事,以人为本,解读中央出台的新措施。人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内需不足。为刺激内需,缩小收入差距,过去一年来,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新农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虽然当前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已有8亿人参加了新农合,4亿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了医疗保险。另外从今年开始进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使农民也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领到退休金。在挖掘试点的过程中,我们着力突出新举措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力求生动翔实地说明中国政府谋划未来的“着力点”,反映普通人的呼声,使稿件内容更具人情味。 其次,关注企业故事,为中国和世界架起桥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企业如何生存,这是海外投资人和普通读者都关心的话题。过去一年来,有很多行业分析和深度报道都取得了积极的对外传播效果,从不同侧面剖析了中国各行业为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所做出的努力和遭遇的困难,丰富了海外读者观察中国经济的视角。这些稿件的题材很广泛,包括广东出口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以浙江义乌为代表的中国工人的圣诞忧恩、安徽等地的中国汽车企业争相拓展农村本土“新兴市场”和温州商人亲历迪拜楼市危机等。
再次,关注境内跨国合作项目,突出中外双赢。在中国经济向外拓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经济体都很担心中国复制国内以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通过获取海外资源和技术为己牟利。要化解这种不利言论,对外报道需要不断提高新闻的发现力和采集力,通过中外双赢的具体案例说明经济发展的中国如何令世界受益。比如,在报道湖南长沙针对外国农业技师培训高产杂交水稻技术项目时,记者除翔实说明中方的人员培训和海外育种计划外,还采访到了几内亚比绍、利比亚等国的学员,并忠实记录了他们对在本国推广这项技术的谨慎和策略,稿件播发后被缅甸《新光报》、《孟加拉快报》、香港《南华早报》、英国BBC、菲律宾《每日马尼拉新闻报》所转载。由此可见,对外报道要贴近海外读者的思维习惯,记者首先要在采访过程中力戒偏颇或先入为主,从小处说,只有做到内容真实,稿件才可信,世界才会认同我们报道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从大处说,只有兼容并蓄,观点平衡,才有助于体现中国的自信。
把握重大新闻事件
主动塑造中国形象
伴随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声音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更重了,温家宝总理在博鳌论坛、达沃斯和奥巴马访华期间的表态都受到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报道这些家门口的重大新闻事件时,我们一直坚持以我为主,别中求同,因为塑造中国形象最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发展理念、立场主张,提升中国力量和维护中国利益。
以奥巴马访华报道为例,奥巴马是首位在就职第一年即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此次访问又恰逢中美建交30周年,欧美等西方主流媒体早在奥巴马开始亚洲之行之前,就对中美领导人的北京会晤进行种种猜测,要求奥巴马就人民币升值向中国施压。为了向海外读者充分解读中方的立场,最大限度减小摩擦,增进合作,编辑部提前策划。形成会前报道与会中报道互补,场内与场外报道互动,以“广角式”报道手法展现了中美关系的大格局。其中,《中国贸易商谨慎面对外汇市场前景》客观真实地描述了中国出口商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担忧,回应西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声援中国立场。《在华美资企业呼吁中美联手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缘何在金融危机中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通过采访多家美资企业高管,解读中美经济共生的现实,既强调“中国机会”,又掷地有声地说明贸易保护主义侵害美在华企业的利益。在访问期间,英文评论《中美共生关系发展的另一种路径》从奥巴马鼓励中国大学生在应对困难时寻找不同的解决之道出发,以“和而不同”为主线,既肯定奥巴马释放的友好信号带给中美关系的新起点。又客观分析两国缩小分歧存在的现实困难,敦促奥巴马政府克服国内高失业率和国会中期选举可能产生的压力,实施切实的转变将中美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稿件除被《纽约时报》引用外,路透社当日还以《中国官媒对奥巴马既有赞赏又有警告》为题对这篇评论进行了滚动转载。当前,金融危机的阴霾犹在,中国经济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依然面对很多挑战,在塑造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上,对外传播工作者也需要以创新求索的精神继续勇往直前。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国内室副主任,图片由新华社对外小分队提供)
责编:吴奇志
从海外读者的关切出发。解读
中国发展的实际
肆虐全球的金融风暴将中国一步步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全球经济遭遇流动性匮乏的情况下,坐拥世界最多外汇储备的中国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一些国家既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同时又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各种质疑。
针对这种不切实际、别有用心的言论,我们在组织日常和重点报道时,始终围绕海外读者的关切,努力在贴近海外读者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准确解读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使报道可信且有的放矢。大量不断发展的新闻事实佐证了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一贯态度和立场,起到了很好的对外传播效果。比如,在4万亿元振兴计划出台后,新华社组织的对外调研小分队曾到山西调研并采写了《金融危机坚定中国走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的报道,援引官员和企业代表的声音,说明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感受到高能耗与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脆弱”,更加坚定了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能源消耗为代价来确保经济增长的决心。时隔一年,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向深层次推进,而且并没有因为该省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长居全国倒数第一而遭遇停滞。
至于中国在抗击全球金融风暴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对外报道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大局,从一开始就强调“中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这一立场,在奥巴马访华报道中既突出中美加强调控政策协调的官方表态,又强调温家宝总理不赞成两国集团的态度,稿件被路透社、美联社等36家境外英文媒体转载。为了压缩中国责任论的炒作空间,我们还跟踪经济复苏进程,采访国外知名学者,通过消息源的贴近性来实现对国际热点话题的平衡报道。比如,围绕中国是否会成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国际争论采访摩根斯丹利亚洲区总裁斯蒂芬·罗奇等中外经济学家,客观分析中国经济弹性的局限性,说明中国经济要实现长久繁荣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使海外读者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有了比较客观充分的认识。
以微观视角发现中国经济未来
增长的潜力
近年来,海外媒体不只关心与自身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中国报道,而是更多关注中国的民生话题,如医疗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养老问题。导致这些变化的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观察家意识到了中国经济实现平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弥补机制性的欠缺,提供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事实上,中国政府在推出经济振兴计划之际就希望能够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所以,报道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除了要向海外读者说明中国怎样“做好当前的事”,即应对危机外,还需要着力说明中国怎样“谋划未来的事”,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个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中国各地。以微观视角捕捉鲜活且具有全局意义的地方新闻,因为中国的改革和创新突破常常始于地方。 首先,关注普通人的故事,以人为本,解读中央出台的新措施。人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内需不足。为刺激内需,缩小收入差距,过去一年来,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新农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虽然当前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已有8亿人参加了新农合,4亿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了医疗保险。另外从今年开始进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使农民也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领到退休金。在挖掘试点的过程中,我们着力突出新举措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力求生动翔实地说明中国政府谋划未来的“着力点”,反映普通人的呼声,使稿件内容更具人情味。 其次,关注企业故事,为中国和世界架起桥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企业如何生存,这是海外投资人和普通读者都关心的话题。过去一年来,有很多行业分析和深度报道都取得了积极的对外传播效果,从不同侧面剖析了中国各行业为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所做出的努力和遭遇的困难,丰富了海外读者观察中国经济的视角。这些稿件的题材很广泛,包括广东出口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以浙江义乌为代表的中国工人的圣诞忧恩、安徽等地的中国汽车企业争相拓展农村本土“新兴市场”和温州商人亲历迪拜楼市危机等。
再次,关注境内跨国合作项目,突出中外双赢。在中国经济向外拓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经济体都很担心中国复制国内以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通过获取海外资源和技术为己牟利。要化解这种不利言论,对外报道需要不断提高新闻的发现力和采集力,通过中外双赢的具体案例说明经济发展的中国如何令世界受益。比如,在报道湖南长沙针对外国农业技师培训高产杂交水稻技术项目时,记者除翔实说明中方的人员培训和海外育种计划外,还采访到了几内亚比绍、利比亚等国的学员,并忠实记录了他们对在本国推广这项技术的谨慎和策略,稿件播发后被缅甸《新光报》、《孟加拉快报》、香港《南华早报》、英国BBC、菲律宾《每日马尼拉新闻报》所转载。由此可见,对外报道要贴近海外读者的思维习惯,记者首先要在采访过程中力戒偏颇或先入为主,从小处说,只有做到内容真实,稿件才可信,世界才会认同我们报道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从大处说,只有兼容并蓄,观点平衡,才有助于体现中国的自信。
把握重大新闻事件
主动塑造中国形象
伴随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声音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更重了,温家宝总理在博鳌论坛、达沃斯和奥巴马访华期间的表态都受到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报道这些家门口的重大新闻事件时,我们一直坚持以我为主,别中求同,因为塑造中国形象最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发展理念、立场主张,提升中国力量和维护中国利益。
以奥巴马访华报道为例,奥巴马是首位在就职第一年即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此次访问又恰逢中美建交30周年,欧美等西方主流媒体早在奥巴马开始亚洲之行之前,就对中美领导人的北京会晤进行种种猜测,要求奥巴马就人民币升值向中国施压。为了向海外读者充分解读中方的立场,最大限度减小摩擦,增进合作,编辑部提前策划。形成会前报道与会中报道互补,场内与场外报道互动,以“广角式”报道手法展现了中美关系的大格局。其中,《中国贸易商谨慎面对外汇市场前景》客观真实地描述了中国出口商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担忧,回应西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声援中国立场。《在华美资企业呼吁中美联手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缘何在金融危机中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通过采访多家美资企业高管,解读中美经济共生的现实,既强调“中国机会”,又掷地有声地说明贸易保护主义侵害美在华企业的利益。在访问期间,英文评论《中美共生关系发展的另一种路径》从奥巴马鼓励中国大学生在应对困难时寻找不同的解决之道出发,以“和而不同”为主线,既肯定奥巴马释放的友好信号带给中美关系的新起点。又客观分析两国缩小分歧存在的现实困难,敦促奥巴马政府克服国内高失业率和国会中期选举可能产生的压力,实施切实的转变将中美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稿件除被《纽约时报》引用外,路透社当日还以《中国官媒对奥巴马既有赞赏又有警告》为题对这篇评论进行了滚动转载。当前,金融危机的阴霾犹在,中国经济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依然面对很多挑战,在塑造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上,对外传播工作者也需要以创新求索的精神继续勇往直前。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国内室副主任,图片由新华社对外小分队提供)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