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与背景
《二泉映月》一文通过景、情、人、曲的对话、交融、回旋、升华,为我们展示了一处曲径通幽的自然景观,一首荡气回肠的不朽乐曲,一个顶天立地的盲人音乐家,一份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决定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写结合、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互动的过程”。
二、情境描述
为了真正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我作了一番大胆尝试:尝试让学生自己走近阿炳,尝试让学生与阿炳对话,与文本对话,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尝试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课前,让学生在《二泉映月》声中步入课堂,初步接触、感知此曲的感情基调和内涵,这是场景的渲染。
课始,学生听写词语,当然这些词语是围绕两条主线而来的,一是“琴声”,二是“心声”,目的是复习字词,更是为了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总体的把握。
接着,我让学生浏览全文,文中说阿炳几次来到二泉?从而抛出一个大问题:仔细品味两次的二泉之行,你发现不变的是什么,什么又变了?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让学生读文并能结合自学材料,形成生本、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在讨论中学生深深体会“饱经风霜、坎坷”两个词语的含义。
对话终归要回归文本,围绕这一讨论话题,在我的引领下,接着深入下去,抓住“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句话反复体会、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阿炳的“心声”。
1.同样是这泓清泉,依旧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深刻的体验。
2.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阿炳经历的坎坷,我还是抓住这个重点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读,充分理解阿炳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剖析“积淀已久的情怀”。为接下来理解《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作好铺垫,从而实现先悟情后入境,水到渠成。
课中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领悟到乐曲的内涵。“曲为心声”,阿炳的《二泉映月》是他苦难人生的真实写照,是抗争,是向往,更是热爱。在对乐曲的感同身受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教学已浑然进入人曲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对描写乐曲部分的内容再次赏读,既是文曲合一,又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入领悟曲子的丰富内涵,达到知“人”识“曲”的妙用。
在教学中,《二泉映月》的旋律仿佛荡漾始终,响彻在耳边的不仅仅是二胡曲,还包括文与人,景与情,互相交融,震撼人心。教学要饱含深情,处处用情,时时生情,学生的情感随着老师的情感起伏跃动,在文本中感悟乐曲,在乐曲中感悟文本,学生在此时的领悟可谓独到、深刻。
在赏曲之后,进一步升华主题,明确苦难中的阿炳,他“爱”的情怀。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饱经风霜的阿炳因为有爱才能坚持,他爱身边的一切,那么他还“爱”什么呢?紧接着我问:假如你在如此的苦难之中,你会怎么面对?现实中有些人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列举一些反面的例子。)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学习的对象,明确“爱和希望”的主题。
课尾作业:欣赏阿炳的其他作品,或者听一听贝多芬的《月光曲》,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知道“人、情、文、曲”其实是可以相通、相融的。
三、反思与讨论
由于是农村的孩子,适当、充分地学前补充一些材料,会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文本内容及体会深刻的情感。因为阿炳的年代已太远,所以通过多媒体画面,再现当时的场景,特别是阿炳“街头卖艺”的场面、乐曲的播放,把孩子们带到了那景、那情。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音乐氛围中,不仅享受了阿炳的艺术作品,更学到了阿炳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收获很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进入了阿炳的内心世界。从阿炳二胡曲那优美的旋律中,读出了阿炳对家乡、音乐、生活的热爱,以及同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如何面对苦难、如何爱”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中完成的不理想的部分是音乐旋律所表达阿柄的内心世界,课文中只是通过寥寥数句表达出来。如何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走进阿柄的内心世界呢?我没有对这些语句进行“具体化”。品读“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这句时,先让学生联系课文中描写阿柄小时候跟师父一起在惠山二泉赏月听泉的情景,想象师父是怎样呵护阿柄的,由此让学生感悟师父在阿炳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今天,阿炳再也看不到师父了,再也得不到师父的关心与疼爱了,想到这里,阿炳心里又充满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缺憾也是一种美,它是进一步走下去的动力。
《二泉映月》一文通过景、情、人、曲的对话、交融、回旋、升华,为我们展示了一处曲径通幽的自然景观,一首荡气回肠的不朽乐曲,一个顶天立地的盲人音乐家,一份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决定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写结合、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互动的过程”。
二、情境描述
为了真正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我作了一番大胆尝试:尝试让学生自己走近阿炳,尝试让学生与阿炳对话,与文本对话,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尝试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课前,让学生在《二泉映月》声中步入课堂,初步接触、感知此曲的感情基调和内涵,这是场景的渲染。
课始,学生听写词语,当然这些词语是围绕两条主线而来的,一是“琴声”,二是“心声”,目的是复习字词,更是为了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总体的把握。
接着,我让学生浏览全文,文中说阿炳几次来到二泉?从而抛出一个大问题:仔细品味两次的二泉之行,你发现不变的是什么,什么又变了?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让学生读文并能结合自学材料,形成生本、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在讨论中学生深深体会“饱经风霜、坎坷”两个词语的含义。
对话终归要回归文本,围绕这一讨论话题,在我的引领下,接着深入下去,抓住“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句话反复体会、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阿炳的“心声”。
1.同样是这泓清泉,依旧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深刻的体验。
2.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阿炳经历的坎坷,我还是抓住这个重点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读,充分理解阿炳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剖析“积淀已久的情怀”。为接下来理解《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作好铺垫,从而实现先悟情后入境,水到渠成。
课中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领悟到乐曲的内涵。“曲为心声”,阿炳的《二泉映月》是他苦难人生的真实写照,是抗争,是向往,更是热爱。在对乐曲的感同身受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教学已浑然进入人曲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对描写乐曲部分的内容再次赏读,既是文曲合一,又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入领悟曲子的丰富内涵,达到知“人”识“曲”的妙用。
在教学中,《二泉映月》的旋律仿佛荡漾始终,响彻在耳边的不仅仅是二胡曲,还包括文与人,景与情,互相交融,震撼人心。教学要饱含深情,处处用情,时时生情,学生的情感随着老师的情感起伏跃动,在文本中感悟乐曲,在乐曲中感悟文本,学生在此时的领悟可谓独到、深刻。
在赏曲之后,进一步升华主题,明确苦难中的阿炳,他“爱”的情怀。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饱经风霜的阿炳因为有爱才能坚持,他爱身边的一切,那么他还“爱”什么呢?紧接着我问:假如你在如此的苦难之中,你会怎么面对?现实中有些人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列举一些反面的例子。)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学习的对象,明确“爱和希望”的主题。
课尾作业:欣赏阿炳的其他作品,或者听一听贝多芬的《月光曲》,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知道“人、情、文、曲”其实是可以相通、相融的。
三、反思与讨论
由于是农村的孩子,适当、充分地学前补充一些材料,会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文本内容及体会深刻的情感。因为阿炳的年代已太远,所以通过多媒体画面,再现当时的场景,特别是阿炳“街头卖艺”的场面、乐曲的播放,把孩子们带到了那景、那情。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音乐氛围中,不仅享受了阿炳的艺术作品,更学到了阿炳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收获很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进入了阿炳的内心世界。从阿炳二胡曲那优美的旋律中,读出了阿炳对家乡、音乐、生活的热爱,以及同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如何面对苦难、如何爱”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中完成的不理想的部分是音乐旋律所表达阿柄的内心世界,课文中只是通过寥寥数句表达出来。如何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走进阿柄的内心世界呢?我没有对这些语句进行“具体化”。品读“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这句时,先让学生联系课文中描写阿柄小时候跟师父一起在惠山二泉赏月听泉的情景,想象师父是怎样呵护阿柄的,由此让学生感悟师父在阿炳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今天,阿炳再也看不到师父了,再也得不到师父的关心与疼爱了,想到这里,阿炳心里又充满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缺憾也是一种美,它是进一步走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