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根》2009年第2期《“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韩振华、赵娟)谈及圆土楼与方土楼孰先孰后,使我想到也曾触及这一问题的林嘉书的大作《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林先生是客家学研究专家,对土楼研究取得了尤为卓著的成果。这部书与他的《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学界合称为“土楼三部曲”。本文的标题即截取自书的副题。
  书的《导言》说:“奉献给读者的这部著作,不是以某种单一学科的形式和内容,而是以土楼为主线展开的,涉及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笔者自信,自己所作之努力、大量第一手材料以及诸多观点理论的深进突破,于今后的土楼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是有实在意义的。至少,它能给读者一些在别的著作中见不到的土楼知识。”读过之后,深信此言不虚。
  全书共十一章:土楼的中国文化根基,土楼的定义、分类和分布,土楼实例,土楼的造型布局,土楼的雕饰艺术,客家人怎样建造土楼,土楼与建筑风水学说,土楼与传统文化精神,土楼造艺的古中原根基,土楼的演进轨迹,客家的祖祠建筑,几乎包罗了土楼的方方面面。内中自有“在别的著作中见不到的土楼知识”,让读者感到扑面新风。
  一是资料的翔实。
  “土楼实例”一章,作者按照曲线圆形系(圆形、椭圆形、八卦形、弧形),直线方形系(正方形、长方形),直曲线方圆融合系(马蹄形、五凤楼无围龙式、五凤楼加围龙式)介绍了35座土楼。它们无一不是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即如圆土楼,又分单环、双环、三环乃至四环多种。每座土楼,不论是楼高、层数,还是开间、进深,乃至大门的建造,外墙的厚度,一一道来,备极周详。作者曾深入实地,对土楼作了“过筛式全面调查”。源于第一手材料,介绍自然细微生动。另一章“客家人怎样建造土楼”,让我们更见识了作者的实证功夫。土楼建造,从择址定位、设计、备料,到平基、夯墙、装修,整个过程,他都了若指掌。“亲自参与过各种三合土的配料、做泥发酵以及夯筑成墙的操作全过程”,巨细无遗,连用土秘方也知道。有的文章中言及土楼的三合土,说“红糖、蛋清直接加入三合土,糯米则是做成糯米饭,与三合土一起置版中揉打”。作者说,这都完全是错误的猜想。真知来自实践,作者描述之具体,之可信,令人不容置疑。
  一是见解的独到。
  比如“土楼的产生”,作者认为,客家先民在南方山区,血缘聚居自然村的居住形式与血缘团体开垦耕作山间小块耕地的生产方式,使早在中原就已形成的血缘传统以及整套封建伦理,得到了很好的承传和发展。土楼的产生和发展,就取决于这一深厚强大的基础。作者还认为,土楼不只是指圆形、方形的土楼,还应包括五凤楼等无防卫功能的土楼。因之,作者指出:“说客家建造土楼是因为要防兵匪,或说是因为家族械斗,或所谓为防土著,‘先迁来之主户’的攻击等等;或说是因为山区贫困才建土楼,结果是将土楼说成了暴力与穷愚之产物,是消极落后之城堡。这些说法大量出现在国内外关于土楼的著述与报道之中,掩盖、歪曲了土楼文化的真相和光华。”同时,作者也批驳了“土楼是受闽粤土著民族(百越族)建筑(圆形屋)的影响而成的”论调,认为这一说法毫无根据。他说,所谓“圆形屋”,既没有见到任何文字记载,也没有发现任何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和遗址,说明百越族的住宅形式,大多数是干栏式,更早些的则是半地穴式。中原汉族文化的南来,一开始就以绝对优势而成为当地的主导文化,客家先民不可能去模仿文化比自己落后的土著住宅的建筑形式。这些自然不能说是精凿不移之论,但突破常规的识见,无疑开阔了读者的视界。
  今年5月,我有一次土楼之旅,得以在闽西万山丛中形形色色的土楼里,寻觅客家先民的足迹。友人何强先生赠送我一本他任责任编辑的《山坳上的土楼》,客家人作家何葆国的这部长篇小说,描绘了黄家坳复兴楼客家几代人围绕一座新土楼建造的生活故事和民俗风情。旅行途中阅读,似乎更增添了亲近历史的实感,让我触摸到生命的脉息。
  客家土楼,实在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其他文献
阅读古史,我们有一个发现:夏商时代的帝王之名一般比较简单,而且往往与“十干”相联系。如夏之大庚(太康)、孔甲,商之武丁、祖甲。这类人名,学界把它称为“日名”。  日名之由来,与华夏民族崇拜太阳神的古风紧密相关。据考察,中华民族的族名“华”,乃是由古文字“晔”演变而成。《说文解字》:“晔,日光也。”所谓华族,就是崇拜太阳和光明的民族。上古时代,中国大地曾广为流行对太阳神的崇拜,中华民族的主要图腾标志
期刊
12世纪初,兴起于东北北部的女真人金王朝,在灭亡辽王朝后,南下攻宋。昏庸荒淫的徽宗赵佶不组织抵抗,金兵势如破竹,1126年末围困汴京(今河南开封)。才当了一年皇帝的赵桓(钦宗)软弱无能,幻想纳款求和,第二年初与其父徽宗都做了俘虏。四月,二帝及其后妃、皇子、皇孙、公主、驸马、宫女等三千余人,被押往燕京,北宋灭亡。此事发生在钦宗靖康二年,所以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王朝最后的两个皇帝因为被金兵俘虏,流放
期刊
书的发明改变了中国历史,中国纸与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数千年绵延不绝、推陈出新,主要得益于文字、纸。印刷术与书的发明。文字的发明将人类从蒙昧与野蛮引向文明,纸的发明使人类记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思想与行为变得简单而易行,印刷术的发明则是孕育人类现代文明的“文明之母”,而书的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阶与加速奔跑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纸与印刷术的两大发明。对古代乃至现代人类政
期刊
在2008年举办的一次关于“非遗”保护工程的研讨会上,我曾以《“非遗”保护热潮中的困惑与思考》为题发言,随后把文章发表在辽宁的《文化学刊》上。文章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即“精华”与“糟粕”的辨析、文化功能的演变及旅游开发的得失等问题,以期对“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和保护利用有所裨益。现在就我近年参与相关活动的实际感受,继续就上述问题进一步申述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    国务院办公厅于2
期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是以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的。在流传中继承、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面貌。如宝卷这种形式,从最初唐代寺庙里的俗讲,宋元讲经中的说诨经,到后来成为明清民间的宗教性说唱故事。江苏靖江的讲经宝卷,同其他明代宝卷一样,至少从明代中期开始,作为民间宗教做会中的说唱部分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在阅读整理这些宝卷过
期刊
青藏高原以其奇险的自然风光而为人向往,你一旦走进那里,却会发现更有魅力更有独特性的是那些人文风光和民俗风情。高原上处处可见的风马旗,就是藏族人与天地神佛交流沟通的带有深厚宗教和民俗文化气息的媒介物。藏民喜欢和常用的这种风马旗,以多种样式,遍布于青藏高原的雪山、湖泊、峡谷、草原、山口、桥梁、寺院、村寨……形成了唯青藏高原才有的一种特殊而壮丽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联想绵绵。    风马飘飘,天
期刊
2000~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我因赴澳大利亚留学,未参加第一、第三两次发掘),揭露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约前3000年)中期大型房址2座、中型房址3座、墓葬34座、灰坑百余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基本探明了遗址的南、北壕沟的位置和大体走向,首次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的墓地,初步把握了遗址的结构布
期刊
“湖广填四川”是清前中期中国移民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著述虽然不少,但多局限于宏观层面,缺乏微观上的分析,尤其缺乏将迁出地与迁入地结合起来的联系分析,而此点对于深入认识“湖广填四川”的时间过程、迁移路线、移居地的空间演变过程、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信息传递等非常重要。有关“湖广填四川”的史料,地方志多是简略记述某一姓氏移居某地的事实,对于该家族移民在其他地区的分布则不会涉及;而以家谱
期刊
神奇的青藏雪域,隐藏着太多的秘密,独特而奇异的藏族天葬就是其一。静冷阴森的施尸台、黑压压的鹰鹫、形色峻酷手脚干净利落的天葬师,及周遭斑驳陆离的玛尼经石和猎猎劲舞的经幡,营造出一场场看似充满恐怖气氛,实则神秘、庄严和极其圣洁的藏区天葬盛典。天葬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奇特的高原藏民族文化。    瑞祥繁盛的天葬圣台    康藏地区最著名的天葬台是青海南部的玉树县巴塘天葬台,它坐落在一个徐缓开阔的绿色山坡上
期刊
逯耀东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又以飘扬着阵阵菜香的饮食文化作品誉满士林,脍炙人口。  逯先生为江苏丰县人,1932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入香港新亚研究所,为史学大师钱穆的弟子。1968年又考入台大历史系攻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台大、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有《魏晋史学及其他》等多种史学论著问世。历史研究引发了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穷根求源的兴趣,在台大开设了中国饮食史、中国饮食与文学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