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如何在人生初级阶段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了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综合素质的基础,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笔者就此问题借本文浅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及方法
1 前言
当代的幼儿不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更要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这些都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有益于保护和促进幼儿园的身心健康,为其一生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2 幼儿园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笔者认为,幼儿园要真正做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提高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面,可以由园长带头组织相关的教师到外参观学习,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新经验,从而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讨论、学习、探索、实践,使教师的教育行为产生一定的转变,培养出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的信仰,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言行,用微笑赢得孩子的欢心,用尊重获得孩子的信任,用赞赏鼓励孩子的成功。通过扎实的工作看到孩子的进步,更加能够激发教师实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和决心。
3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3.1依据幼儿实际制定目标和内容
依据本地、本班、本园的幼儿心理特点,家庭背景、具体情况等,制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其总体目标是培养儿童自我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包括:培养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学习适当表达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方法;改善与人交往的技能;形成与人合作、分享和商讨的品质;增强自知和自我接受的意识;发展自尊、自信、自主和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对问题的决策能力,自觉抵制有损于心理健康的行为。
3.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要使儿童心理得到充分发展,必须满足幼儿合理的心理需要。首先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关心的环境,因为爱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对儿童来说,爱是安全的保障,快乐的源泉。其次,教师还应当尊重孩子,把幼儿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还应看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评价幼儿时,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多采用纵向比较,对每个孩子的长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幼儿都感到“我行”。
不难发现,幼儿的个性交往对他们的个性、社会性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个孩子,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地成长。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帮助个别幼儿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为他与同龄儿童的交往创造条件,建立良好的个体群体关系,使其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平衡,增强其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使幼儿在尊重中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户外体育活动,区域活动等为同龄或不同龄的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和环境,从而丰富强化交往技能,培养乐群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品质,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提高综合能力。
除了上述这些,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良好意志品质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这些都会为他们未来发展成情绪健康、意志坚强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4.1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蕴藏了许多心理教育的因素,如在收拾个人学习用品时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有始有终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勇敢、大胆、不怕困难的品质;在艺术活动中可以陶冶孩子活泼、大方的性情;语言活动可以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健康的价值和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故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必要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融于其它领域教育活动中。
4.2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多规模较大、经济能力较好的幼儿园都开展了《新生入园适应性研究》、《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学习困难儿童的矫治》、《幼儿出勤率与班级教育》等专题研究,经过实践教学的检验和调整,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有些幼儿园还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小组,布置咨询室等,定期对家长、教师、幼儿开放,提供家教、幼儿心理问题行为偏异等方面预防、矫治的咨询与指导工作,为家庭、教师提供切实帮助,普及健康教育的知识。
4.3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环境不仅仅是对儿童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且应成为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儿童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着基础。笔者认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应创设良好的物质及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5 结论及建议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身心和谐一致地发展,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容的制定,以及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家园共育,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幼儿教育的目标,更是每个幼儿教师应当致力追求的结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及方法
1 前言
当代的幼儿不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更要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这些都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有益于保护和促进幼儿园的身心健康,为其一生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2 幼儿园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笔者认为,幼儿园要真正做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提高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面,可以由园长带头组织相关的教师到外参观学习,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新经验,从而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讨论、学习、探索、实践,使教师的教育行为产生一定的转变,培养出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的信仰,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言行,用微笑赢得孩子的欢心,用尊重获得孩子的信任,用赞赏鼓励孩子的成功。通过扎实的工作看到孩子的进步,更加能够激发教师实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和决心。
3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3.1依据幼儿实际制定目标和内容
依据本地、本班、本园的幼儿心理特点,家庭背景、具体情况等,制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其总体目标是培养儿童自我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包括:培养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学习适当表达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方法;改善与人交往的技能;形成与人合作、分享和商讨的品质;增强自知和自我接受的意识;发展自尊、自信、自主和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对问题的决策能力,自觉抵制有损于心理健康的行为。
3.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要使儿童心理得到充分发展,必须满足幼儿合理的心理需要。首先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关心的环境,因为爱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对儿童来说,爱是安全的保障,快乐的源泉。其次,教师还应当尊重孩子,把幼儿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还应看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评价幼儿时,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多采用纵向比较,对每个孩子的长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幼儿都感到“我行”。
不难发现,幼儿的个性交往对他们的个性、社会性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个孩子,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地成长。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帮助个别幼儿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为他与同龄儿童的交往创造条件,建立良好的个体群体关系,使其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平衡,增强其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使幼儿在尊重中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户外体育活动,区域活动等为同龄或不同龄的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和环境,从而丰富强化交往技能,培养乐群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品质,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提高综合能力。
除了上述这些,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良好意志品质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这些都会为他们未来发展成情绪健康、意志坚强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4.1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蕴藏了许多心理教育的因素,如在收拾个人学习用品时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有始有终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勇敢、大胆、不怕困难的品质;在艺术活动中可以陶冶孩子活泼、大方的性情;语言活动可以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健康的价值和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故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必要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融于其它领域教育活动中。
4.2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多规模较大、经济能力较好的幼儿园都开展了《新生入园适应性研究》、《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学习困难儿童的矫治》、《幼儿出勤率与班级教育》等专题研究,经过实践教学的检验和调整,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有些幼儿园还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小组,布置咨询室等,定期对家长、教师、幼儿开放,提供家教、幼儿心理问题行为偏异等方面预防、矫治的咨询与指导工作,为家庭、教师提供切实帮助,普及健康教育的知识。
4.3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环境不仅仅是对儿童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且应成为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儿童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着基础。笔者认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应创设良好的物质及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5 结论及建议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身心和谐一致地发展,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容的制定,以及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家园共育,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幼儿教育的目标,更是每个幼儿教师应当致力追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