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开处是故乡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点半的闹钟,磨蹭到七点才穿戴起床。推开小窗,雨丝夹杂着泥土的清凉,空气中隐隐飘来淡淡的幽香,大张着惊愕的嘴巴,眼睛紧盯在小院门边的杏树上。
  去年的这个时候,驱车十几里,跑了趟农村的集贸市场。说是去买新鲜蔬菜,其实为了儿时的印象。
  三个茄子,一袋儿青椒,半斤生姜。菠菜的红根粘满泥土,芫荽梗上草叶泛黄。躲开摊点的挤挤蹭蹭,融入人群的熙熙攘攘。
  好不容易挪到集市边上,拉开车门,装好新鲜,回看人群,一位大姐来到身旁:大兄弟,我卖了一上午树苗,就剩一棵杏树了,给五块钱,你把它带上?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她为我送来了杏树苗秧。
  现在这棵杏树花开的不是太多,都怪我没有悉心照料,精心护养,平时几乎把它遗忘。谁料一夜春雨杏花香,也许是淅淅沥沥小雨的缘故吧,一缕乡愁涌上心头,我想起了故乡。
  门前的杏树二十几棵,大甜核双手合抱都无法拢上。春天一片粉白,盛夏满枝金黄。我最爱那棵李子杏,不仅因为长的像李子,杏果也有李子的甜香。记忆中,每年初春姥爷和妈妈都会在这棵杏树下,筑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土堆,挂一幅发黄的画像,烧完黄表纸,还要磕头上香。
  姥爷也总指着画像:这是孙思邈,他老人家是神仙,是药王。
  当年有个朝廷叫大唐,棋盘山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山边住着一户劳苦人家,老两口年过半百,膝下有个叫杏花的姑娘,眉清目秀,勤劳端庄。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安康。不料旦夕祸福,二老突患怪病,撒手天堂。悲痛之余,杏花立下誓愿:要做个好郎中,遍寻天下药方,为穷苦乡亲看病。
  杏花变卖家产,背上背篓,遍寻名医,走过八方,西昆仑,东大海,南群山,北边疆。尝遍百草,寻访药王。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药王山下,却是药王已经驾鹤仙逝,杏花哭倒在地,冥冥中昏睡梦乡。突然一个鹤发童颜老人站在面前,自称孙思邈药王。杏花连忙跪拜,诉说行医天下,治病救人的终生愿望。药王感其诚心,收杏花为徒,并告诉杏花速回棋盘山,棋盘峰右侧大岩石下有我《千金药方》。
  杏花梦醒,遵着师傅嘱托,回到棋盘山,拿到了师傅的《千金药方》,又凭着记忆画下了师傅的画像,从此,药王功德世代传扬。杏花潜心研读,为百姓解除病痛,不收钱粮。知道师傅生前爱吃杏果,就让治好的病人栽下几棵杏树,多年栽种,棋盘山杏满坡梁。
  姥爷每每讲完这个故事,妈妈总是满眼泪光。
  小学二年级,苇子沟来了一个病人,脖子肿的粗如小缸儿。姥爷说那是“砍头”,不及时治疗会把命伤。一天一夜,古稀之年的姥爷始终守在病人身旁,用传家膏药拔除了毒疔,又为以后的康复磕打了祖传的药箱。
  姥爷去了,妈妈接过了药王的画像,背起了药箱,当年的赤脚医生,村里的“春苗”姑娘。
  媽妈接生特别忙,当时不解为什么偏偏在晚上?妈妈为了壮胆,晚上出诊总爱拽上我,我也就拿上小木棒,挺起十岁男子汉的胸膛。
  五马沟离我们家不是太远,却要过两道山梁,妈妈拉着我赶到时,天空已经蒙蒙放亮。小孩子已经出生,只是与他母亲隔了阴阳。妈妈给大人做了护理,开了药方,千叮咛,万嘱咐:先不要把孩子幼小的身体埋葬。
  匆匆赶回家中,妈妈翻箱倒柜找出一块儿水蓝布,洗洗浆浆,亲手缝个肚兜,返回五马沟给那个死去的小孩儿戴上,把这个未开褶皱的婴儿埋在南山的杏树旁。
  妈妈流着眼泪对我讲:死去的小孩儿最是可怜,另一个世界没有爹娘,没人做饭,没有衣裳,只好去布施的粥棚,没有个小肚兜,只能抓两个小手,有这个小肚兜,就能多抓两把,把饭兜上。
  但愿那厢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杏花仙子的护佑,不再孤单凄凉。
  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过往,妈妈坟头的杏花开了又落,落了又香。
  细雨如丝,每到这时,都是杏花的季节,漫山遍野,竞相开放。寒梅三分骨,幽兰一品香。优美的风姿清纯的花蕊,连成片,排成行,伴着春风,映着彩云,在山坡上荡漾。
  杏花,向乾坤传递春天的信息,从来不惧寒风阻挡。
  杏花,向世间展示生命的美丽,从不强拉绿叶趁芳。
  杏花,为了绿叶更翠果实更香,化春泥把大地滋养!
  杏花,是正直,是勤劳,是勇敢。
  杏花,是淳朴,是智慧,是善良。
  杏花,是妈妈慈祥的目光。
  杏花,是妈妈身上的药香。
  杏花,是妈妈牵手的向往。
  杏花,盛开的地方是故乡!
其他文献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不太记得最早接触到这首诗是在哪年哪日,印象中我那时还是在校学生,正沉醉于金庸梁羽生的武侠世界,对风靡校园的琼瑶言情小说尚沒多大兴趣,更别提写诗的席慕蓉了。同学把诗抄下来递给我时,出于礼貌和面子,我勉强一看,没想到,读着读着竟有了一丝说不出的感动,十
期刊
迎着冬日暖阳,心情格外舒畅,笔者兴致勃勃地从贵阳市观山湖绿地联盛出发,途经十余个公交车站点,来到了久负胜名,地处贵阳市云岩区枣山路的黔灵山公园。  刚到公园门口,抬眼便见几个至上而下的红色草书大字“黔南第一山”。呵!难怪当我问及周围邻居贵阳哪里最好玩时,邻居们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说:黔灵山公园。这不,“黔南第一山”的“第一”两字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  怀揣着“黔南第一山”的神秘,我跟随如织的人流排队
期刊
我老家那一带人大多都会说一句话,“三个壮汉,不及一匹瞎骡跛马能干。”若问何故,“那山梁梁,那坡坡儿,不靠骡马咋个吃得成!”老家人会这样理直气壮地回敬你。  可说来也奇怪,老家人的认识里,骡子与马匹,图的无非就是驮物拉磨,只要使唤着顺手,都一样。因之,习惯上将骡和马都唤作马。  因为几近家家户户都养马,马场一向都是寨子里最热闹的场所。所谓马场,实为寨子正中的一溜闲地,既供骡马休闲打滚,也为阉割牛马牲
期刊
大约,很多人不知道金丝楠比黄金更金贵,也不知道何处是金丝楠的故乡。  史料记载,金丝楠大多分布在雨水较为充沛的四川省1500米海拔以上地区。金丝楠树干粗壮挺拔,仿若伟岸巨人,每棵树达30多米的高度。  明清时期,豪门大户喜用金丝楠制作家俱,因其材质细密,阳光照耀下,金丝楠木纹丝闪闪发光,如金丝一般。金丝楠不易开裂变形,更不会遭虫蛀,通体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气息。或许,蛀虫们因为惧怕金丝楠身上的清香气息
期刊
隋朝大业九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淮阳郡淮河边的河滩上,立着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男子衣冠胜雪,玉面如画,却又难掩一脸风尘。他负手而立,面对着缓缓流过淮河水,良久,吟出两句诗来:“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诗句有些伤感,男子仿佛心有不如意之事。但听男子继续吟下去,诗句却渐渐激昂起来,特别是最后两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真叫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能作如此豪迈之诗,这男子是谁?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而
期刊
毛病要是成了习惯那就不得了了。  好几个月没回来了,下了公交车看到广场在大兴土木,腿就鬼使神差地挪了过去,这就是搞工程的职业病吧。  “这么好的石材用土做垫层?”,随口吐噜出来了。真想抽自己个嘴巴,与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你以为就你是白乌鸦呀?  “喵——”一声猫叫,终于让我挪开了目光。柏树丛中,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前面一个兰花小碗,一只慵懒的肥猫伸个长长的懒腰,踱着悠闲的舞步围着我转了一圈儿,又在我
期刊
人的记忆从几岁开始呢?或者说,看不见的巨手抹去早期的痕迹之后,又何时粗心遗留下什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祖屋窗外那一棵青桐树就是它“粗心”之作。  那是一棵怎样的树呢?  在祖屋北窗外通往邻居家的小路路口,有一棵青桐树,后来我知道它在古代又叫“梧桐”,“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说的就是它。青桐木叶青青,像一把铜色巨伞,主干上生长着忧伤的眼睛,像伤疤,惹人注目。五岁那年,我在树下玩耍,指着一个狭长
期刊
邛崃古称临邛,是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从公元前311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现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4A景区大梁酒庄就坐落在邛崃市,师生联谊会的第一站从大梁酒庄开始。  旅游景點很有特色,住宿更是别具特色的风景小院儿,我的“别墅”叫“栖梦”,临院儿叫“问茶”。怎么样,听这名字是不是很有诗意,或者应该叫“文君范儿”?  因为航班延误,大巴错路,凌晨三点才到酒庄,或许是太困乏的缘故吧,栖是栖了
期刊
斗转星移,青春在岁月变迁中苍老,陈年旧事会逐渐地模糊。时光就像是重庆的雾,越来越浓,无情的把某些记忆从脑海中逐渐淡忘直至删除;时光又像是筛子,只能过滤掉过去生活中的浮光掠影,对于记忆犹新的往事,虽然时过境迁,却仍然历历在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冬天的一个傍晚,不约而至的北风开始肆无忌惮地咆哮,疯狂至极。秋风扫光了落叶,留下光秃秃孤零零的树枝,在北风的教唆下也开始同室操戈,发出啪啪啪的声音,一些
期刊
原定于下午两点的T梁吊装推迟了,跨铁路的桥梁要受到铁路部门的限制。中午一点,连个荫凉处也没有,真盼天空有一丝云彩,遮挡一下如火的阳光。  难耐的酷暑和无聊的等待,不免让人有些烦躁。环顾四周,还好,山上的绿色一望无际,这才想起已经有好久没有爬山了。  高高低低的灌木一丛丛,一簇簇,上面爬满了不知名的藤本植物,真像特厚的绿地毯。一股久违的香气袭来,一种温馨涌上心头,是荆稍花的香味儿。  记得小时候,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