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刍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n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能起到温故知新、调动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等作用。教师要树立为思维而教的教学理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联想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联想思维的习惯,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发展创造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联想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68-03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思维也是英语知识技能学习的核心之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思考,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是英语教学的关键。而联想思维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使英语教学焕发活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英语联想思维
   1.英语联想思维的内涵
   心理学认为,联想思维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探索它们之间相同的或类似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根据联想思维的概念,结合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笔者认为英语联想思维即从某一语言知识点(语音、词汇、語法等)引发联系到与其有关的语言知识内容的思维过程。英语联想思维中,联想刺激物和联想物间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联想刺激物主要为词汇、句型、语义、语法等,联想物主要为相关词汇、语法、时间、具体事件等。
   2.英语联想思维的意义
   英语联想思维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思维,培养英语联想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能够架起新旧知识之间沟通的桥梁。英语学习的过程是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通过联想,学生能在“由此及彼”的思维中回忆或搜集相关信息,掌握语言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以新代旧,以旧联新,扩大知识面,完善认知结构。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联想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具体的特点,符合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征。因此,联想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有效性。第三,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联想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联想思维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人的联想力越强,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
   二、基于学生联想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在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引领作用十分重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在英语教学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联想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启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联想刺激物(刺激点)的过程,而联想的过程就是根据刺激物(刺激点)联想相应语言知识点的过程,二者紧密联系。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到联想思维对提高自身学习效率的积极作用。
   第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联想思维。词汇是语言材料的核心单位,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忽视词汇教学就是忽略语言教学的本质。联想思维教学可以有效改进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联想方式,引导学生把彼此关联的语境或词汇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直观联想: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表格、视频、肢体动作等创设语境,通过直观语境展开联想,建立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减少学生用汉语思维的时间,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相似联想:如由读音相同(似)而联想。英语是拼音文字,建立音、形的联想对应关系有助于词汇学习,如“to—two-too”“fifteen—fifty”等,由构词法中的词根进行相似联想。英语中很多词都是通过附加词缀变化而来,因此根据词的构成特点(构词法)学习词汇效果很好。例如,教学comfortable一词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构成,找出词根(comfort),并由此产生联想,引出派生词(comfortable、comfortably、uncomfortable、uncomfortably),然后鼓励学生联想类似的构词(如believe、believable、believably、unbelievable、unbelievably)。同时,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用这些词汇造句子,以达到巩固词汇、激励学生联想词汇的目的。追忆(归纳)联想:引导学生利用语义图进行联想。很多词汇都有其归属的语义场,将学过的零散单词按语义归纳到一个系统里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联想思维,能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学会知识,既能提高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可利用性,让学生摆脱单调机械记忆而带来的烦恼,又能使学生的联想思维得到发展。
   第二,在语法教学中渗透联想思维。语法教学的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学生易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借助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的范例、话题等,创设情(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语境联想感知新语法项目,建立对新语法的初步印象,并尝试在语境中理解新语法所表达的意义,进而发现其结构特征,总结语言规律,达到在具体的情(语)境联想中感知、探究并体验目标语法的目的。例如,教学“现在进行时”时,教师可询问学生此刻在干什么、同桌在干什么、家人在做什么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在进行时”的学习中。然后,教师可板书句子:“I am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now.”“You are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My sister is sleeping now.”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总结出be v.ing的结构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运用该语法项目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完成知识与方法层面的有效迁移。联想创设语境能够使语法学习不再单调枯燥,体现逻辑思维的魅力。    第三,在语篇阅读教学中渗透联想思维。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文本为载体,进行深层次的判断、分析、挖掘和评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前”的活动中,教师应围绕阅读主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有利于学生联想、体验的语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在感性的联想思维环境中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预测,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在“阅读中”的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相关的联想活动任务,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完成不同层次的活动任务训练学生的联想思维。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Unit 5 Section A 3a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通过相关图片和音像视频唤起学生对storm的认知感性联想,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对storm前、storm中、storm后的场景进行联想预测。接着,教师可出示文章标题“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让学生进行联想,并对“Why did the storm bring people close together?”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本快速阅读(fast reading),对先前的联想进行验证和修正(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结果与作者思路一致时会非常有成就感),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建立在文章标题上的联想思维教学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随着文本阅读的深入,在学生完成对篇章结构的分析、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细节阅读(careful reading),獲取关键信息,构建思维导图。教师还应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联想,完成整篇文章的复述概括。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第四,在作业中渗透联想思维。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开展联想思维训练,能不断开辟和丰富学生的认知领域,在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精巧做题及构建知识网络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计作业并耐心引导联想,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在作业习题(问题)的设计上体现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作答,还要求学生写出联想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写联想思维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习惯
   第一,按照逻辑思维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灵活思维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联想思维习惯的养成大有帮助,因此,开展联想思维训练,要按照逻辑思维的顺序进行联想,即观察→联想→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联想思维深入下去,达到稳定,养成习惯。观察是教学活动中获得感性材料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观察必须与联想结合起来,从个体特征联想一般规律,从结论特征联想解题策略等,让学生体验联想的作用,感受成功的愉悦,发展创新才能。
   第二,鼓励学生多思考,勤交流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准确把握联想刺激物,在头脑中建构刺激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由于联想思维是发散的、多角度的,所以交流的过程也是联想思维碰撞的过程。鼓励学生勤于交流并加以总结,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联想思维信心
   信心是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联想思维并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首要任务,也是关键因素。不可否认,学生的自信来自成功的体验和他人的认可。
   第一,倾注情感教育的力量。教师的每一个表情、动作、评价都潜藏着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创造并利用这些契机,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胆量和勇气。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勇气和自信,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而非批评、挖苦,让学生意识到犯错误是英语学习的正常现象,保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畏难情绪,建立学习信心。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是一种难度较高的语言输出活动,学生通常存在畏难情绪。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写作练习,教师应首先辅助学生用英语构思,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形成合理的写作思路,再通过分解写作过程降低写作任务的难度,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减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焦虑感。在批阅过程中,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努力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自信心。
   第三,面向全体,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谐发展。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并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坚决制止嘲笑、挖苦、讽刺等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学优生不盲目乐观,要认识到人外有人,学无止境;学困生不盲目与优等生比分数高低,要自己跟自己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学生有了自信心,再加上教师的循循善诱,灵活有效地调整学习策略,日积月累,联想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之,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才能保持教学活力,改变学生现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梳理知识,建立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为思维而教的理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前提,以指导观察为出发点,以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作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成效得到有效提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课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实现理念和思维的升级,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朱晓玲.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联想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
  [5]荆鹤平.论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J].镇江高专学报,2001(04).
  [6]王晓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9(34).
  [7]李宏伟.将联想思维运用于英语词汇教学[J].海外英语,2010(09).
  [8]赵薇.英语教学应用联系联想思维的实践与思考[J].校园英语,2014 (17).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来审视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文章分析核心素养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指出教师要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法治常识,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加强师生互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实际感知。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
摘 要: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应用于零件普通车床加工课程教学中,可通过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巩固及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翻转课堂;零件普通车床加工;传递;内化;巩固;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物理学科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文章以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过程、教学立意、思维训练、学习兴趣等方面,探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训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7
摘 要:结构游戏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幼儿教师在设计结构游戏时应通过多样化化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结构游戏的环境中锻炼幼儿的语言技能。   关键词:结构游戏;幼儿教育;综合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可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强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现象,开启学生的化学学习;选取生活素材,激活学生的探究动力;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感知化学学科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实现知识服务生活。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能力;动力;价值;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 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课程内容和品德教育融合在一起,能达到寓教于乐、寓德于教的目的。文章简述思政教育,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指出中小学语文渗透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方法是:重视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合理选用教学内容,优化文本内容,重视课堂评价。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思政教育;融合;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师忽视课堂导入环节与导入流于形式等问题,难以发挥课堂导入价值。教师应当加强教学思想与观念转变,在导入环节多引入“温故而知新”与“见贤思齐焉”等孔子教育思想,确保课堂导入方式的多样性与导入效果的趣味性及感染力,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中语文;导入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数学表达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一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意识和能力素质的训练,夯实学生的思维基础。文章分析数学表达能力的内涵,探讨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勇于表达的情境,充分发挥数学阅读的重要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及时做好反馈和纠正工作。   关键词:数学表达能力;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摘 要:校长身处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岗位,既需要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校管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校长要重视管理工作,使教师能够有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文章分析校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探讨校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校长管理工作的对策,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长;管理工作;教学理念;人才培养 
摘 要:技能大赛成为中职常态化教育的一部分,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和欢迎。文章从个人参赛经历出发,对中职类职业技能大赛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以激发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情,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参赛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技能大赛;指导策略;职业技能;参赛成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