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快乐的初学者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定义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是充满乐趣的,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玩乐,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从而获得教学的成功。
  【关键词】创设情境;灵活应用多媒体;从生活中用数学;动手操作;鼓励式评价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他们天真、活泼、可爱。儿童文学博士朱自强先生说:“快乐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原点。”快乐教学,对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创设愉快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学习需要,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情境,在快乐中学习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是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直观性原则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创造了这样一个情景:课前我做好了课件,并根据新课内容展示了班级某一个学生在一天的几个时间点都做什么?并由此让学生讲讲在课件上所展示的8时、11时、3时自己在干什么,同时在课前我拿了一个钟表进班级,时针正好是,8时整;等到学生都对整时认识准确了,我对钟表进行了简单调整,让时针超过8,分针超过12,于是我就问问,老师不知道这样的时间是过了时还是没到8时?谁能帮我正确的认识时间?由此学生们展开了讨论,经过简单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是8时过一点的知识;于是我又顺手把时针很分针动了,时针不到8,分针不到12,经过刚才的例子,学生很快就可以说出这是快8时了。通过实物操作这个情境策略,我把新知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
  二、灵活应用多媒体,在快乐中得到知识
  一年级的课本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生活当中,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一课时,教学书上有这样两幅静态插图:4只白天鹅在湖里游泳,飞走了2只,第二幅图又飞回来了3只。由于可见度太低,事物动态不明显,学生很容易列出这样的算式:2-2+3=3。如果教师给予否定,学生就无法理解了,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这样播放:湖里原来有4只白天鹅在玩耍,通过动画演示从4只里飞走了2只白天鹅,通过这个动画演示我再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白天鹅在游泳,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时学生就会用上次学过的知识出示4-2=2。在这基础上动画再播放: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3只白天鹅。教师问:“现在呢?请你再来说说一共有几只白天鹅在游泳?”学生马上回答:2+3=5。这时我问:“谁能把这两个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4-2+3=5,那么这时学生就不会再出现由于理解导致的错误了。通过课件动画进行讲解,不但能满足学生直观上的需要,而且会使学生在课堂中聚精会神,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生活中快乐感知数学知识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授在《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吧?如果父母让你自己去超市买一个你喜欢的零食,这个零食是13元,你应该怎样把钱付给营业员阿姨呢?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最简单又快地把钱付清并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可以先跟同桌商量一下。”用这种方式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情境再现,让他们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加3个一合起来是13”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11-20个数的组成了。像这样从学生生活实例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原来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问题,要用到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数学的紧迫感和学好数学的动力,也会让学生喜欢学数学,进而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和良好品质,同时让学生用快乐的心情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学得乐、学得好!
  四、动手操作,快乐的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爱玩、爱动,而且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要恰当地使用学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的实践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这节课的时候,课前我在三个小组的桌子上每组都放好一个大盒子,里面装满各种形状的实物。并告诉同学们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每个组的礼物各不相同。A组有:魔方,铅笔,文具盒、还有电池等。B组有:积木(不同样子),牙膏盒,还有球。C组有:牛奶盒,茶叶筒,橡皮,香皂等。首先让学生从大盒子里取物品,并将取得的实物进行分类放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摸到的物品说说该物品的特征,学生通过自已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的特征,同时也通过比较得出各种立体图形之间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次活动,我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熟知的物体都是我们的学具,也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眼前。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玩”中应用新知,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牢固灵活地掌握了知识。所以,通过这次教学,我感到作为低段的教师要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别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学具的功能和作用,切实提高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五、激励式评价,让学生真正快乐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评价不能只评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评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注意对学生情感、意志、能力方面的评价。教师要学会善于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一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例如,学生学习1-5的数的认识时,我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看图写数的题:两只拖鞋下面是几,同学们很快都说出了2这个正确答案。这时,迫不及待的说了他的答案,他说填1也对。同学们一阵哄笑,他却大声说:“两只拖鞋是一双呀!”我赶紧夸奖他说:“老师要奖励你两个小粘贴,你不仅答对了,并有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你太聪明了。而且,你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师真的替你感到骄傲。”从孩子兴奋的表情和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更加渴望老师的赏识。再如,在听一个资深老校长的课时,老校长对于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语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她的课上像“你瞧,他回答得多好啊”,“你说得太完整了”,“那你在想想”,“你听的特别仔细”,“声音在响亮点”等等,这种对学生的鼓励性的语言一直贯穿整个课堂,而且在评价的时候不仅把学生做的好的地方提出来,还为学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地方,特别具有针对性。所以,经过那次听课,我学到了评价的方式要具有多样性,可以是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实施口头评价等等。教师在评价中充分体现评价的导向性、尊重性、激励性。
  当然,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并不仅限于此。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教师都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落实“四能”课程目标,恰当运用让学生感到愉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愿意学数学,乐于参加到教师的教学中,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争取在学生求知路上的每一步,都能扎实数学根系,都能枝繁叶茂,长成一片风景。
  【参考文献】
  [1]樊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4年23期
  [2]钟旻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味”[J].新课程(小学),2014年08期
  [3]杨竞.拥有一个真实的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20期
其他文献
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这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在初中生的教育管理中培养民主意识,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班级各项工作,为良好班集体的构建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金安桥水电站右岸泄洪冲沙底孔弧形工作闸门设计水头83.3m,总水压力为5.894×10^7N,闸门形式为潜孔式弧形闸门,门体质量265t,闸门的止水形式为充压水封和常规水封,液压启闭机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现实要求就是让学生主体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而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情感激发、过程引导以及探究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教学;实践开展  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需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参与探究实践;教师需要科学规划、有效组织学生动手探究
【摘 要】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教学模式,近年来,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为普遍。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小学教学中的众多问题,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被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随之,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物理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物理教材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创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
转眼又是一年"双11",电商市场平添了几分激烈的竞争气氛。这不,几大电商已经打起了官司。11月6日,在京东起诉天猫的"二选一"诉讼中,拼多多、唯品会向北京高院提出申请,请求以
【摘 要】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往往没有头绪,抓不住重点。题目做了一大堆,效果却不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减负增效帮助学生从掌握知识结构入手,抓住知识的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在弄清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活化知识,进一步掌握其内涵和外延,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减负增效;主动学习;生活实践;分层作业;小组合作  传统
【摘 要】山有高低之别,湖有大小之分,全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学生成绩差异”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客观现实,“提优补差”是缩小成绩差距提升学习成绩的一项有效措施,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一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现实做好工作,提优与补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爱倾注,努力践行,学生们才能取得进步,发挥出最出色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优补差;整体提高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