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任何教育都是可笑的,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与学生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就班级管理中如何与学生沟通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与学生交往,首先要做到地位上的平等。
教育学生时,我总是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不居高臨下,不搞特殊化,不要求学生是一套而对自己又是一套。做到俯下身,与学生平等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愿意与我们沟通与交流。
记得上次参加早操比赛,阳光炙烤着大地,孩子们在操场上训练,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有学生说:“老师,你到阴凉的地方躲躲吧,要不你的头又要疼了!”(平时我给他们摆谈过,太阳晒久了我的头就很疼),我回答:“ 你们不是同样晒着吗?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对你的尊重就会油然而生,对你也会更信任,更亲近。
二、班主任要有亲和力。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班主任首先要学会微笑。我曾见过这样一篇报导。1999年高考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个高中生这样写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将移植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的班主任老师,让她铁板似的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学生们对于老师的微笑为什么如此渴望?我在思考,究其原因板着面孔的课堂里,学生没有自由,在经常性的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师面前,学生只有提醒自己安分当心,压抑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把微笑带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协调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心境中接受教育。我想这是我们班主任能为孩子们做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其次,要做到幽默,风趣。当个别学生出现状况时,我有时就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小伙儿,你这事情弄得有点差哟!” 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 使学生在甜甜蜜蜜中接受批评。有一次,我班刘念在教室追逐打闹,看见我急忙想躲闪,用手在桌子上一按,人弹起,脚一下跨到凳子上。“三番五次的常规教育,没有效果!”当时,我心中那个火直往上冒。转而,我强压住怒火,笑着说:“同学们,大家知道刘翔是跨栏王,现在刘氏家族又将出现一个跨栏王,那就是——刘念(我故意拖长了声调)。你们看,他把桌椅当栏杆,抓住课间十分钟时间在训练,有这种毅力和信心,老师相信,下一届奥运会金牌非刘念莫属。我作为他的老师,真是荣幸至极啊!不过,老师不得不提醒你,在教室里是很容易跌折腿脚之类的,到那时,你可就只能参加残疾人奥运会了。”教室里一片欢笑,刘念羞红了脸,直低着头。从那以后,教室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跨栏”的行为了。
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的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对方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既保全了学生的自尊,也拉近了孩子们与我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三、道歉是冲动时“大显师威”后的软化剂。
有句话说得好,人长胆长。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往往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当突发事件来临时,爱冲动的我也曾经把幽默丢弃。四年级的一天下午,我班小周发现书包里的一百多元钱不翼而飞,经过暗中调查,了解,谈话。最后小明承认了是自己拿的,免不了我对孩子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孩子一转身,我就马上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叫她来我办公室一趟,可对方回答正在车上(他父母是跑车的)。我对她说:“你儿子今天把我气惨了!”接着告诉了她事情的经过,还提醒她晚上好好地帮助帮助她的儿子。晚上八点过,我接到了孩子母亲打来的电话:“张老师,我把小明捆起来了,现在叫他给你承认错误……接着,从电话里传来孩子凄惨的哭声,我叫孩了让他妈妈接电话,并问他妈妈到底把孩子怎么了?他妈妈回答说:“我把他捆起来打了一倾。”放下电话,我马上赶到了孩子家。孩子正坐在沙发上。我把孩子的衣服拉起来一看,孩子的手上、脸上都有被狠狠抽过的痕迹。我的眼泪禁不住留了下来。正是我在教育上的大而化之,毛躁处理,对孩子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我摸着孩子的头说:“一定还很疼吧,对不起,是老师没有处理好,让你受罪了,请你原谅老师好吗?”孩子哭着回答:“不,老师,是我错了,我不该拿别人的钱。”随后我也当着孩子的面与他妈妈进行了一番谈话,叫她以后不要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后,那孩子仿佛突然之间长大了,变得听话而乖巧,见到我总是笑眯眯的,眼中流露出的是感激和崇敬。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孩子呢?就这件事情,我当时为什么就急于给他家长打电话?为什么不冷静下来换种方式,换个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呢?宽容孩子成长中的过失,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在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他也时时记着,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好人’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训斥;多一份尊重,少一份唯我独尊的心态。师生交往就如同朋友交往,给彼此都留下一些空间,这样师生关系也才更和谐,更亲近。
一、与学生交往,首先要做到地位上的平等。
教育学生时,我总是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不居高臨下,不搞特殊化,不要求学生是一套而对自己又是一套。做到俯下身,与学生平等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愿意与我们沟通与交流。
记得上次参加早操比赛,阳光炙烤着大地,孩子们在操场上训练,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有学生说:“老师,你到阴凉的地方躲躲吧,要不你的头又要疼了!”(平时我给他们摆谈过,太阳晒久了我的头就很疼),我回答:“ 你们不是同样晒着吗?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对你的尊重就会油然而生,对你也会更信任,更亲近。
二、班主任要有亲和力。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班主任首先要学会微笑。我曾见过这样一篇报导。1999年高考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个高中生这样写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将移植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的班主任老师,让她铁板似的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学生们对于老师的微笑为什么如此渴望?我在思考,究其原因板着面孔的课堂里,学生没有自由,在经常性的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师面前,学生只有提醒自己安分当心,压抑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把微笑带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协调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心境中接受教育。我想这是我们班主任能为孩子们做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其次,要做到幽默,风趣。当个别学生出现状况时,我有时就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小伙儿,你这事情弄得有点差哟!” 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 使学生在甜甜蜜蜜中接受批评。有一次,我班刘念在教室追逐打闹,看见我急忙想躲闪,用手在桌子上一按,人弹起,脚一下跨到凳子上。“三番五次的常规教育,没有效果!”当时,我心中那个火直往上冒。转而,我强压住怒火,笑着说:“同学们,大家知道刘翔是跨栏王,现在刘氏家族又将出现一个跨栏王,那就是——刘念(我故意拖长了声调)。你们看,他把桌椅当栏杆,抓住课间十分钟时间在训练,有这种毅力和信心,老师相信,下一届奥运会金牌非刘念莫属。我作为他的老师,真是荣幸至极啊!不过,老师不得不提醒你,在教室里是很容易跌折腿脚之类的,到那时,你可就只能参加残疾人奥运会了。”教室里一片欢笑,刘念羞红了脸,直低着头。从那以后,教室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跨栏”的行为了。
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的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对方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既保全了学生的自尊,也拉近了孩子们与我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三、道歉是冲动时“大显师威”后的软化剂。
有句话说得好,人长胆长。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往往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当突发事件来临时,爱冲动的我也曾经把幽默丢弃。四年级的一天下午,我班小周发现书包里的一百多元钱不翼而飞,经过暗中调查,了解,谈话。最后小明承认了是自己拿的,免不了我对孩子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孩子一转身,我就马上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叫她来我办公室一趟,可对方回答正在车上(他父母是跑车的)。我对她说:“你儿子今天把我气惨了!”接着告诉了她事情的经过,还提醒她晚上好好地帮助帮助她的儿子。晚上八点过,我接到了孩子母亲打来的电话:“张老师,我把小明捆起来了,现在叫他给你承认错误……接着,从电话里传来孩子凄惨的哭声,我叫孩了让他妈妈接电话,并问他妈妈到底把孩子怎么了?他妈妈回答说:“我把他捆起来打了一倾。”放下电话,我马上赶到了孩子家。孩子正坐在沙发上。我把孩子的衣服拉起来一看,孩子的手上、脸上都有被狠狠抽过的痕迹。我的眼泪禁不住留了下来。正是我在教育上的大而化之,毛躁处理,对孩子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我摸着孩子的头说:“一定还很疼吧,对不起,是老师没有处理好,让你受罪了,请你原谅老师好吗?”孩子哭着回答:“不,老师,是我错了,我不该拿别人的钱。”随后我也当着孩子的面与他妈妈进行了一番谈话,叫她以后不要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后,那孩子仿佛突然之间长大了,变得听话而乖巧,见到我总是笑眯眯的,眼中流露出的是感激和崇敬。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孩子呢?就这件事情,我当时为什么就急于给他家长打电话?为什么不冷静下来换种方式,换个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呢?宽容孩子成长中的过失,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在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他也时时记着,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好人’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训斥;多一份尊重,少一份唯我独尊的心态。师生交往就如同朋友交往,给彼此都留下一些空间,这样师生关系也才更和谐,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