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課堂效率,是学生进步的捷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格的重要途径。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教师的期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关键词:课堂效率 教学观念 教学目标和方式 期望心理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显著上升。从长远角度讲,对学生办事能力的提高,乃至干脆利落性格的养成,都具有巨大的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教学实践,笔者逐渐摸索出几条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淘汰旧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转变教学观念做起。
  1.四个改变: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诱导启发式教学方式;由单调的课堂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半开放式教学;由统一性教学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2.三种教学观:①全局观。即通盘考虑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的积极性和可塑性,使它们优化组合,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②应用观。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因为学生只有知道知识的强大作用,才会充满动力,乐于学习。③快乐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把快乐因素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教师呈现课堂形式及内容的纲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引导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提高课堂效率有主导功能。
  由此可见,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意志品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中之重。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于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有的适合讨论争辩,有的适合探究,有的只适合教师讲授。现举一例说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我顺手递给每一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你就是胜利者。这张纸可以折,可以撕。同学们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我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说说自己的结论,然后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是不是圆的两部分?”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坐着的同学也开始按捺不住了,纷纷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可以折成1/2,也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这里说分成两份,怎么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一定”上,如果一定是1/2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经过激烈的讨论争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分数1/2,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师运用“期望心理”,赏识学生
  
  运用“期望心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情感。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再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尊重两个方面;最高一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们都有一种表现的欲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或承认,或自己足以引起他人重视。“完美”只要尽心,不但给了每一位学生自信,还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为他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追求的精神动力。 这样的期望演说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学生们都尽自己的努力,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位教师拥有了对学生的期望,也就等于给了学生希望,充满希望的师生会因和谐而形成一股强大合力,加强师生合作,激起学习热情,使教学双方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更要应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的玩耍,让学生成为“小瓦特”、小“爱因斯坦”……
  
  参考文献:
  [1] 汤笑,《心理效应解读》,中国城市出版社
  [2] 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文化。”但许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原因往往是学習数学没意思,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每一个数学教师面临的课
期刊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大量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感知材料,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摆弄学具呢?首先要明确操作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盲目性,并且依据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操作指导。  关键词:学 操作 能力    儿童的思维发展,总是和各种具体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在活动中,感知外界事物,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再对各种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期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好境界,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读书声琅琅,会把每一个听者带回自己的童年生活当中去。而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虽然已经远离了那段童年的学习生活,但是却担负起了引领学生走上并且走好阅读之路的重任。现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加强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一)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经验,读书的
期刊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學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而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标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接受到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并使人格得到真正的陶冶。如何实现小学
期刊
兴趣是动力之源。政治教学中,兴趣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驱使学生积极思考,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由于有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即教师讲,学生听,致使很多学生对政治学习感到厌烦,甚至逐渐丧失了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显然,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
期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得到专家和广大教师的认同和肯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处处都进行“论证推理”是不可能的。正如处处都运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绝无可能一样。但教者要把握时机,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获得探究、发现和论证的体验,逐步树立这样一些意识,却很有必要。下面就以苏教版第8册《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为例,谈一谈这一热点问题,并对展开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努力培养语感,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并保持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教育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重要的不只是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改进学生的语言习惯。    一、语感的定义及形成    語感是人们直觉
期刊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从而实现教与学的高度融洽。质疑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和运用质疑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质疑法不是单纯的教师灌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而是教师通过设疑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地理的观点去思考问题。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中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以求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中学生文学素养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1.有助于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  如今虽然提倡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理清“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实现
期刊
目前,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所有教师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寻求一种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适合学生自主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方式。    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政治课教师教学理念的及时更新和自身素质的积极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