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文学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追索,“诗教”理应被提上教育日程。本文探究“诗教”渊源,提出“诗教”之道,探索将“诗教”这一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进入一种美妙的诗画境界,享受诗意生活。
关键词
诗教 语文教育 诗意生活
诗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不夸张地说,诗歌是一种最能培养人的灵气的文学样式,启迪我们情感的丰富性、敏感性以及洞察力、想象力,从而形成崇高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观当下,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经典诗歌大餐,却往往被我们教师条分缕析,简化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重提“诗教”传统,挖掘诗歌教学应有之义,优化语文教学境界,调动全部心智去追索解读经典诗歌,以期重温硕果的芬芳,领略风景的再造,享受文学的诗意。
一、累积:胸罗丘壑凭吞吐
张炎在《词源》中讥笑吴梦窗的词是“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其实所有的诗词都不能“碎拆”开来欣赏,不独梦窗词为然。学诗歌应该进行整体感悟,不能把诗歌拆得七零八落,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无达诂”的经验。要想学生对诗歌有深入理解,首先就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累积对诗歌的感性知识,从而逐渐建构起自己的评价尺度以及对诗歌的理性认识。
大量阅读,听起来似乎有些简单和莽撞,实际上却是语文教育和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开卷方能有益,熟读方能精思。精选有优美意韵的诗歌,节奏如流水,结合造型多变的中国文字,如听音乐,如品国画,继而熟读成诵,轻松愉快中,就掌握了诗歌的精华,何乐而不为呢?开卷熟读,这是“感知”、入门,进而达到“背诵”水平,便于应用交流,又进一步引人入胜,探幽寻美。正如学者余秋雨所言,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作为语文教师,关键在于想方设法让学生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享受到莫大的精神愉悦。
宋代大儒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典诗词的精髓无迹可寻,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反复吟诵终有所领悟。新课标中提倡:“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因此,吟读无疑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最佳手段。凝练精辟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吟读,用诗境相谐的优美乐曲去配读,声声天籁,既渲染了气氛,更可使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体会到诗歌无限丰富的内涵。让音乐去诠释古典诗词之美,就如让诗的主人公深情演绎自己的人生,会让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学王维、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如此恬淡静穆的意境,若以《高山流水》之类的高雅古琴去诠释,必能给人翩然尘外、如诗如画的感受;读李白、高适的古风边塞诗,那样慷慨悲凉的胸臆,若以《十面埋伏》之类的铿锵古筝去诠释,必能增添一种慷慨激昂、壮士从戎的感受;而教杜甫《三吏》《三别》,那般沉郁顿挫的低回,若以《二泉映月》之类的悲怆二胡去诠释,必能体察战争残酷、黎民涂炭的感受。
二、细读:一曲锦瑟解人难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盖任何景物,横侧看皆五光十色;任何情怀,反复说皆千头万绪;非笔墨所能详尽。”诗歌含蓄蕴藉,模糊跳跃, “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其实,任何经典诗歌必然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即“解释的无限可能”,暧昧模糊,难以抉择,问而无答。教学中,我们要克服人所固有的精神惰性,不能被教学参考、教学设计之类的参考书遮蔽了自己独特的解读。“我读故我在”,我们要实现自己的“在场”,把目光集中在经典诗歌本身,从诗歌的结构、内蕴出发,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否则,你就只有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份儿了!
对经典诗歌,我们要让自己的精神和胸怀敞开再敞开,始终保持对语言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因为“诗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诗眼、题旨、空白、意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韵脚,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只要用心动心耐心,不怕琐屑地‘钻牛角尖’,诗歌的契机永远都是打开的”。只有运用这种“微观分析”的技巧来解读经典诗歌,才能切实抵达灵魂深处。我们要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都抱有那种林黛玉进贾府式的警觉与敏感,“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是诗解读的首要路向”,从而获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更为融通的阐释。
当然,优秀的经典诗歌,确实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字字句句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但如果一味机械地“咬文嚼字”,进行“抽筋剥骨”式的训诂诠释,也会落入“一涉笺注,趣便索然”的境地。无视经典诗歌的整体意境,往往会损及诗歌原本完美和谐的诗情画意,过度咬嚼貌似溯本求源,实则缘木求鱼。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所谓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更不能分析。现在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尚嫌不够,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那就更是南辕北辙了。
三、比较:无限意境出于心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欣赏,必须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理性渗透的定向引导尤为重要且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激发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入其“境”,然后才能使学生慢慢悟其“神”,会其“意”,进而领悟诗词的独有的意境美。因此,理性的品读渗透,将古典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特色娓娓道来,让学生领略到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令学生得到回味无穷、余音绕梁的艺术的享受是诗词教学的关键。 我们可开展比较阅读和系列阅读来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体味意境。如教孟郊《游子吟》,让学生闭上眼跟着音乐,先听余光中先生《游子吟》的韵译,再兼读《散文》杂志曾冬先生的美文《唐诗素描·游子吟》,通过口诵、眼见、耳听,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诗歌唯美的意蕴中。并引导学生从意境、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初步感知古诗词与现代文的区别,进而掌握其阅读方法。同时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入品味古典诗词的特有意境。
也可对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前后期的作品,因为其生活和家庭天翻地覆的嬗变,词人前期作品轻快活泼绮丽,后期作品则沉痛哀婉凄恻。或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如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作品,李诗飘逸,杜诗沉郁;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琢,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还可以采取系列品读,可以是一个作家一个系列,如大文豪苏轼,既要品读他豪放潇洒类的“大江东去”,也要品读他曲折婉约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可以是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如写“愁”这个题材,李白长吟道“缘愁似个长”,周邦彦轻声细说“试问闲愁都几许”,而李后主却郁闷沉叹“问君能有几多愁”……通过比较和系列阅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诗歌积累,对他们深入体验诗歌意境也有极大好处,提高了他们的品读鉴赏能力。
四、素描:老树春深更着花
文学的美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古典诗词的审美首先着眼于文字、文思,然后才能感受到文字之外的“意象”。理性渗透讲解只是审美的辅助手段,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才是审美的本质。所有的联想与想象都不能离开古诗词文字本身,所有的想象与联想又不能拘泥于文字。我们的审美设计应该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感受,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形象,并为之心动、心醉。
在审美教学中,我们要开展诗词素描,即把古诗改写成散文。诗歌与散文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美,“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所以当我们把诗词转化为散文时,深藏在凝练蕴藉语言之中的情感意境会愈加分明地呈现出来。诗词素描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的阅读,使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象群,艺术形象得到了再造与扩展。
诗词素描,在保留诗词特质的前提下,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通过散文化的语言,化跃动的形象思维为灵动的活脱脱的文字,把鉴赏者的再造和想象再现出来。如此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时代意识,从而拉近了古典诗词与读者的距离,觉得亲近而别致。这个再现的形象是美的升华,是学生在对诗词整体形象的把握、感受与想象、联想之后,结合自身体验,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想象中的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词个性化理解的意境,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形象性、创造性思维,其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通过素描再造风景,诗词越过时光隧道,让我们听到了诗人们的呼唤,感受到他们的欢快与苦痛,与他们一起流连于绮丽的山水田园。
五、经用:飞鹏有翼适南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确实,“读”与“写”密不可分,相辅相生,将“读”和“写”的“经脉”打通,以读助写,借写促读,并驾齐驱,最终会取得双赢的效果。诗歌教学若能达到如此境界,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座诗的宝藏,就看教师善不善于开采。中学语文“诗教”的重要性在于缩短学生与经典诗词作品之间的欣赏距离,促进学生感悟生活,实践审美,丰富情趣,激发创作。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学生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里,尽情享受美感体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
为了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我们要身体力行,尽力营造读诗、听诗、用诗的氛围,营造美好的氛围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诗歌产生好感乃至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真正的老师。平时要相机创设诸多学生成长与诗歌欣赏相得益彰的活动,如文学社、诗社、诗歌朗诵会、每课一诗、每课一联……通过说诗、讨论、沙龙等形式互动共生。我们要带领学生学好教材所选的经典诗歌,并适当引入课外诗词及现当代经典诗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视野的开阔,会濡养学生对诗美的敏锐洞察力。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锤炼课堂语言,多引用诗歌中的精词警句,增强表达力的同时,学生会觉得神奇美妙而生羡慕之心,就会吸纳模仿。慢慢学生便在说话中、作文里开始引用诗句,文采斐然,妙笔自生花。学生不断累积着诗的语言,持续感受着诗的情怀,纯净空廓的心灵盛开着灿烂的中华诗歌之花,到了这样的境界,你想学生不爱诗也不可能了。
教育即成长,每个人的智慧都如休眠的火山,一旦爆发便有无穷的力量,语文“诗教”就是要在学生心头点燃智慧的火把。学生的心灵天空需要诗歌的云朵,学生的情感世界需要诗歌的装点。“少年情怀总是诗”,我们应该顺势而上,激其天性,让学生试着进行诗歌赏析,试着进行诗歌创作,真正走进诗歌的殿堂。总之,要用诗歌给学生提供一个契机、一片土壤,催生他们心中那颗诗歌的“种子”,让他们以自己朴素的语言,抒发纯真的感情。
朱永新先生说,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诗教”的目的不是要学生都成为诗人,只是想把诗意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之上。当“诗教”之光烛照着语文课堂,“诗意”之魂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关怀,我们的生活必将诗意无限!让我们彰显“诗教”的力量,在这个物欲甚嚣尘上的时代,用诗歌为学生构建一座精神的后花园吧!
(作者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
随着文学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追索,“诗教”理应被提上教育日程。本文探究“诗教”渊源,提出“诗教”之道,探索将“诗教”这一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进入一种美妙的诗画境界,享受诗意生活。
关键词
诗教 语文教育 诗意生活
诗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不夸张地说,诗歌是一种最能培养人的灵气的文学样式,启迪我们情感的丰富性、敏感性以及洞察力、想象力,从而形成崇高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观当下,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经典诗歌大餐,却往往被我们教师条分缕析,简化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重提“诗教”传统,挖掘诗歌教学应有之义,优化语文教学境界,调动全部心智去追索解读经典诗歌,以期重温硕果的芬芳,领略风景的再造,享受文学的诗意。
一、累积:胸罗丘壑凭吞吐
张炎在《词源》中讥笑吴梦窗的词是“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其实所有的诗词都不能“碎拆”开来欣赏,不独梦窗词为然。学诗歌应该进行整体感悟,不能把诗歌拆得七零八落,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无达诂”的经验。要想学生对诗歌有深入理解,首先就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累积对诗歌的感性知识,从而逐渐建构起自己的评价尺度以及对诗歌的理性认识。
大量阅读,听起来似乎有些简单和莽撞,实际上却是语文教育和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开卷方能有益,熟读方能精思。精选有优美意韵的诗歌,节奏如流水,结合造型多变的中国文字,如听音乐,如品国画,继而熟读成诵,轻松愉快中,就掌握了诗歌的精华,何乐而不为呢?开卷熟读,这是“感知”、入门,进而达到“背诵”水平,便于应用交流,又进一步引人入胜,探幽寻美。正如学者余秋雨所言,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作为语文教师,关键在于想方设法让学生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享受到莫大的精神愉悦。
宋代大儒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典诗词的精髓无迹可寻,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反复吟诵终有所领悟。新课标中提倡:“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因此,吟读无疑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最佳手段。凝练精辟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吟读,用诗境相谐的优美乐曲去配读,声声天籁,既渲染了气氛,更可使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体会到诗歌无限丰富的内涵。让音乐去诠释古典诗词之美,就如让诗的主人公深情演绎自己的人生,会让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学王维、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如此恬淡静穆的意境,若以《高山流水》之类的高雅古琴去诠释,必能给人翩然尘外、如诗如画的感受;读李白、高适的古风边塞诗,那样慷慨悲凉的胸臆,若以《十面埋伏》之类的铿锵古筝去诠释,必能增添一种慷慨激昂、壮士从戎的感受;而教杜甫《三吏》《三别》,那般沉郁顿挫的低回,若以《二泉映月》之类的悲怆二胡去诠释,必能体察战争残酷、黎民涂炭的感受。
二、细读:一曲锦瑟解人难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盖任何景物,横侧看皆五光十色;任何情怀,反复说皆千头万绪;非笔墨所能详尽。”诗歌含蓄蕴藉,模糊跳跃, “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其实,任何经典诗歌必然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即“解释的无限可能”,暧昧模糊,难以抉择,问而无答。教学中,我们要克服人所固有的精神惰性,不能被教学参考、教学设计之类的参考书遮蔽了自己独特的解读。“我读故我在”,我们要实现自己的“在场”,把目光集中在经典诗歌本身,从诗歌的结构、内蕴出发,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否则,你就只有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份儿了!
对经典诗歌,我们要让自己的精神和胸怀敞开再敞开,始终保持对语言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因为“诗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诗眼、题旨、空白、意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韵脚,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只要用心动心耐心,不怕琐屑地‘钻牛角尖’,诗歌的契机永远都是打开的”。只有运用这种“微观分析”的技巧来解读经典诗歌,才能切实抵达灵魂深处。我们要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都抱有那种林黛玉进贾府式的警觉与敏感,“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是诗解读的首要路向”,从而获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更为融通的阐释。
当然,优秀的经典诗歌,确实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字字句句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但如果一味机械地“咬文嚼字”,进行“抽筋剥骨”式的训诂诠释,也会落入“一涉笺注,趣便索然”的境地。无视经典诗歌的整体意境,往往会损及诗歌原本完美和谐的诗情画意,过度咬嚼貌似溯本求源,实则缘木求鱼。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所谓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更不能分析。现在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尚嫌不够,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那就更是南辕北辙了。
三、比较:无限意境出于心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欣赏,必须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理性渗透的定向引导尤为重要且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激发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入其“境”,然后才能使学生慢慢悟其“神”,会其“意”,进而领悟诗词的独有的意境美。因此,理性的品读渗透,将古典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特色娓娓道来,让学生领略到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令学生得到回味无穷、余音绕梁的艺术的享受是诗词教学的关键。 我们可开展比较阅读和系列阅读来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体味意境。如教孟郊《游子吟》,让学生闭上眼跟着音乐,先听余光中先生《游子吟》的韵译,再兼读《散文》杂志曾冬先生的美文《唐诗素描·游子吟》,通过口诵、眼见、耳听,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诗歌唯美的意蕴中。并引导学生从意境、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初步感知古诗词与现代文的区别,进而掌握其阅读方法。同时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入品味古典诗词的特有意境。
也可对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前后期的作品,因为其生活和家庭天翻地覆的嬗变,词人前期作品轻快活泼绮丽,后期作品则沉痛哀婉凄恻。或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如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作品,李诗飘逸,杜诗沉郁;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琢,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还可以采取系列品读,可以是一个作家一个系列,如大文豪苏轼,既要品读他豪放潇洒类的“大江东去”,也要品读他曲折婉约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可以是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如写“愁”这个题材,李白长吟道“缘愁似个长”,周邦彦轻声细说“试问闲愁都几许”,而李后主却郁闷沉叹“问君能有几多愁”……通过比较和系列阅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诗歌积累,对他们深入体验诗歌意境也有极大好处,提高了他们的品读鉴赏能力。
四、素描:老树春深更着花
文学的美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古典诗词的审美首先着眼于文字、文思,然后才能感受到文字之外的“意象”。理性渗透讲解只是审美的辅助手段,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才是审美的本质。所有的联想与想象都不能离开古诗词文字本身,所有的想象与联想又不能拘泥于文字。我们的审美设计应该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感受,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形象,并为之心动、心醉。
在审美教学中,我们要开展诗词素描,即把古诗改写成散文。诗歌与散文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美,“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所以当我们把诗词转化为散文时,深藏在凝练蕴藉语言之中的情感意境会愈加分明地呈现出来。诗词素描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的阅读,使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象群,艺术形象得到了再造与扩展。
诗词素描,在保留诗词特质的前提下,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通过散文化的语言,化跃动的形象思维为灵动的活脱脱的文字,把鉴赏者的再造和想象再现出来。如此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时代意识,从而拉近了古典诗词与读者的距离,觉得亲近而别致。这个再现的形象是美的升华,是学生在对诗词整体形象的把握、感受与想象、联想之后,结合自身体验,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想象中的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词个性化理解的意境,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形象性、创造性思维,其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通过素描再造风景,诗词越过时光隧道,让我们听到了诗人们的呼唤,感受到他们的欢快与苦痛,与他们一起流连于绮丽的山水田园。
五、经用:飞鹏有翼适南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确实,“读”与“写”密不可分,相辅相生,将“读”和“写”的“经脉”打通,以读助写,借写促读,并驾齐驱,最终会取得双赢的效果。诗歌教学若能达到如此境界,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座诗的宝藏,就看教师善不善于开采。中学语文“诗教”的重要性在于缩短学生与经典诗词作品之间的欣赏距离,促进学生感悟生活,实践审美,丰富情趣,激发创作。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学生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里,尽情享受美感体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
为了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我们要身体力行,尽力营造读诗、听诗、用诗的氛围,营造美好的氛围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诗歌产生好感乃至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真正的老师。平时要相机创设诸多学生成长与诗歌欣赏相得益彰的活动,如文学社、诗社、诗歌朗诵会、每课一诗、每课一联……通过说诗、讨论、沙龙等形式互动共生。我们要带领学生学好教材所选的经典诗歌,并适当引入课外诗词及现当代经典诗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视野的开阔,会濡养学生对诗美的敏锐洞察力。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锤炼课堂语言,多引用诗歌中的精词警句,增强表达力的同时,学生会觉得神奇美妙而生羡慕之心,就会吸纳模仿。慢慢学生便在说话中、作文里开始引用诗句,文采斐然,妙笔自生花。学生不断累积着诗的语言,持续感受着诗的情怀,纯净空廓的心灵盛开着灿烂的中华诗歌之花,到了这样的境界,你想学生不爱诗也不可能了。
教育即成长,每个人的智慧都如休眠的火山,一旦爆发便有无穷的力量,语文“诗教”就是要在学生心头点燃智慧的火把。学生的心灵天空需要诗歌的云朵,学生的情感世界需要诗歌的装点。“少年情怀总是诗”,我们应该顺势而上,激其天性,让学生试着进行诗歌赏析,试着进行诗歌创作,真正走进诗歌的殿堂。总之,要用诗歌给学生提供一个契机、一片土壤,催生他们心中那颗诗歌的“种子”,让他们以自己朴素的语言,抒发纯真的感情。
朱永新先生说,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诗教”的目的不是要学生都成为诗人,只是想把诗意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之上。当“诗教”之光烛照着语文课堂,“诗意”之魂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关怀,我们的生活必将诗意无限!让我们彰显“诗教”的力量,在这个物欲甚嚣尘上的时代,用诗歌为学生构建一座精神的后花园吧!
(作者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