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企不分一直是国有企业的诟病,我国国有企业从分权化开始,改革进程也一直围绕着增加企业利润,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从而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分类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进行监管考核。在此,有一个关于公益性国企的争论亟需说明:由于公益性国有企业主要承担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为目标;但是学术界对于公益性国企的提法仍有争论。作者从试图从满意利润视角下解释竞争性国企政企不分的问题。
关键词:满意利润;竞争性国企;政企分开
一、相关理论综述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追求“满意利润”。张维迎(1999)认为应将国企分为两类:国家应当进行投资身系国家安危和国计民生、归中央所有的、主要部门管辖下的企业和国家不应该进行股权投资处于竞争行业的绝大多数的企业。张维迎(1999)关于国企产权不清和政企不分的问题产权派认为,国有企业效率的根本原因是所有者缺位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家缺位和对国企主管官员、经理和工人的激励不足。肖耿(1997)则认为国企低效率原因其说是所有者缺位,不如说是国有产权残缺,也就是国有财产的收益权与控制权严重地不对称甚或分离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经营效率低下的是因为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作者看来这也是改革国有企业的重中之重(即如何才能实现政企分开?)。作者认为国企产权清晰与政企分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政企不分必然导致产权不清,而政企分开的问题倘若解决则产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分压理论概述
作者认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代理成本问题用物理学的串联电路更能形象反应,代理人如同下图所示的各电阻之间的关系,即从国家到企业所经历的代理环节越多所受到的阻力越多。分压理论解释了国有企业混改的遇到的阻力,而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通过“分压理论”为混改提供解决的思路。串联关系下的电路如图所示:
三、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问题?
黄群慧(2013)新时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在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层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由于其大多承担政策性认为承担政策性任务,不适合股权多元化,因而大多是停滞不前;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级别阻碍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企业白身发展尚且还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市场发展不完善和法律体系欠缺,从而使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问题迭出。混改当中会遇到经营者选择、代理成本、内部人控制、产权不清等问题,由“分压理论”可知,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明,而政企不分可以由“满意利润”下的股权制衡下改善内部治理从而达到均衡。
四、竞争性国企混合多有制改革政企分开策略
作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竞争性国企解决政企不分应从如下思路进行解决:(刘恒中,1995)提出了“国有资本的优先股权制”即国有资本的优先股权制就是国家将国有资本以优先股的形式投入企业定期领取固定的股息,不拥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交给企业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以实现“民主劳动制度”。(张维迎,1995)将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中的普通股权转化为债权,國家由股东变为债权人。当国有资本变为债权资本,非国有资本填补了权益性资本的空缺时,国家也就将经营者的选择和监督任务交给非国有资本家来完成。作者认为以上学者对于政企分开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行的。原因在于混合所有制下竞争性国企改革,并非改变国企的所有制形式,这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不一致。因此作者设想在“满意利润”视角下,通过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防止一股独大,企业的经营方面事宜由股东以及其选择的经营者共同决定。让他们既享有剩余收益权同时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只要在制度下的收益大于其代理成本即“满意利润”作者认为是可行的。这也是本文作者的核心观点。
五.结语
作者的思路与当前竞争性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解决政企不分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对于改革而言任何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满意利润”视角下,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从而实现在竞争性国企内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
关键词:满意利润;竞争性国企;政企分开
一、相关理论综述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追求“满意利润”。张维迎(1999)认为应将国企分为两类:国家应当进行投资身系国家安危和国计民生、归中央所有的、主要部门管辖下的企业和国家不应该进行股权投资处于竞争行业的绝大多数的企业。张维迎(1999)关于国企产权不清和政企不分的问题产权派认为,国有企业效率的根本原因是所有者缺位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家缺位和对国企主管官员、经理和工人的激励不足。肖耿(1997)则认为国企低效率原因其说是所有者缺位,不如说是国有产权残缺,也就是国有财产的收益权与控制权严重地不对称甚或分离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经营效率低下的是因为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作者看来这也是改革国有企业的重中之重(即如何才能实现政企分开?)。作者认为国企产权清晰与政企分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政企不分必然导致产权不清,而政企分开的问题倘若解决则产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分压理论概述
作者认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代理成本问题用物理学的串联电路更能形象反应,代理人如同下图所示的各电阻之间的关系,即从国家到企业所经历的代理环节越多所受到的阻力越多。分压理论解释了国有企业混改的遇到的阻力,而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通过“分压理论”为混改提供解决的思路。串联关系下的电路如图所示:
三、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问题?
黄群慧(2013)新时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在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层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由于其大多承担政策性认为承担政策性任务,不适合股权多元化,因而大多是停滞不前;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级别阻碍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企业白身发展尚且还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市场发展不完善和法律体系欠缺,从而使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问题迭出。混改当中会遇到经营者选择、代理成本、内部人控制、产权不清等问题,由“分压理论”可知,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明,而政企不分可以由“满意利润”下的股权制衡下改善内部治理从而达到均衡。
四、竞争性国企混合多有制改革政企分开策略
作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竞争性国企解决政企不分应从如下思路进行解决:(刘恒中,1995)提出了“国有资本的优先股权制”即国有资本的优先股权制就是国家将国有资本以优先股的形式投入企业定期领取固定的股息,不拥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交给企业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以实现“民主劳动制度”。(张维迎,1995)将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中的普通股权转化为债权,國家由股东变为债权人。当国有资本变为债权资本,非国有资本填补了权益性资本的空缺时,国家也就将经营者的选择和监督任务交给非国有资本家来完成。作者认为以上学者对于政企分开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行的。原因在于混合所有制下竞争性国企改革,并非改变国企的所有制形式,这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不一致。因此作者设想在“满意利润”视角下,通过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防止一股独大,企业的经营方面事宜由股东以及其选择的经营者共同决定。让他们既享有剩余收益权同时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只要在制度下的收益大于其代理成本即“满意利润”作者认为是可行的。这也是本文作者的核心观点。
五.结语
作者的思路与当前竞争性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解决政企不分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对于改革而言任何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满意利润”视角下,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从而实现在竞争性国企内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