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校承载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因地制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润泽学生的美好人生。
普及弘扬传统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理想,是道德,是价值,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作为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身为教育者,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基本途径、主要措施和重点工作。全体班子成员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了统一思想,明确在工作中坚持:
坚持以人文本和人格培养相统一
既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历史人物、传统技艺等的学习,又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及时代价值,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我校是状元故里,以状元文化精髓为引领,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具有和谐发展、一技之长的阳光儿童。
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既要继承和弘扬学校既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又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增强文化自信,又要善于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博采众长。
坚持普及性与延续性相统一
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三大主流版块:书法、武术和民乐,加强各学段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有序推进。
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课外兴趣活动和社会研学的重要作用。
实施传统文化主体课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要求:“ 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要真正地让传统优秀文化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始着手编写传统文化课程,有了课程,才能有全面普及的前提,才可能走进学生生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
传承民乐经典
民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我校的卫泾民乐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学校一块耀眼的品牌,民乐训练的常态化、规范化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自1993年创立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着深厚的底蕴。学校通过“课程普及 ”“兴趣提高”的形式,做到学生人人了解民乐,人人热爱民乐。我校积累了多年的民乐教学经验,积极开发民乐课程,形成民乐课程系列教材:《优秀民歌民谣集》,感受民歌民谣,乐府民风等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特点,让师生喜爱和传唱,并能自主创造。《走进民乐》:通过回眸20多年的民乐发展史,了解学校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民族音乐。《基础民乐》:编写民乐基础教材,使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尝试学习一种民族乐器,通过六年的学习,学会1~2种民族乐器演奏,让每个孩子在民乐上有一技之长。
弘扬中华武术
早在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武术等内容。” 2010年8月,教育部和國家体育总局提出了“武术进校园”的口号。为积极响应号召,于2009年成立必成武术学院,在校园中大力宣传中华武术文化精神和武术强身健体的作用,挖掘武术在学校素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以武术为主题的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我校开发了《武术》这一校本教材,在一二年级体育课上普及武术知识和少年武术拳。阳光体育活动课上,全校师生打一套武术健身操,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百人团体操武术”两度在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亮相。我校的武术学院挑选了爱好武术且有天赋的体育苗子常年训练,在历年苏州市武术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2016年武术队获得江苏省小学生武术比赛集体拳术二等奖,2017年武术队获得江苏省团体比赛一等奖。
学习书法艺术
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审美素养。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必备课程之一,学习书法可以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校积极开展“书法进校园 ”“书法进课堂”活动,配备了专职书法教师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写规范字。课程包括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培养其观察能力至关重要,比如笔画的长短、用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形体的斜正和体势的收放等。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把握机理、妥善安置,这个处置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对优秀的写字作品,我们还推荐其参加各类比赛或者推荐到《校园书法》等杂志上发表,挑选优秀作品刊登学校校刊、布置于班级、校园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我们聘请了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担任学校全体语文教师的书法教师。聘请了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担任学生的书法教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书法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一大亮点。
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在学校生活中全面贯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理念,充分发掘状元文化特色,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校园打造成一个凝练美丽精致的传统文化乐园。
状元文化景观
千年银杏树、学校校训碑、状元学院、后乐堂、石碑林和状元卫泾的塑像、诗词歌赋、状元榜的呈现,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状元文化的熏陶,唤醒争先创优意识,实现人格的升华。
武术文化景观
活动场区布置了传统武术和竞技体育方面的内容,多方位呈现学校阳光体育开展情况,了解中华传统武术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使学生崇尚阳光体育运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书香校园景观
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布置了书法、国画、作文、文学鉴赏、童心诗篇、趣味灯谜等内容,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
民乐文化景观
建设民歌民谣墙:校园民谣朝气蓬勃,其富有校园味道,形象地反映出莘莘学子的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外围墙内侧墙面,彩绘形式展示多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民歌民谣,乐府民风等让师生喜爱和传唱。打造民乐文化廊:图文并茂介绍民族乐器,介绍民乐的一些历史。建设校园民族乐器宫:学校的民乐器材放置在民乐乐器宫里,既便于存放,还便于演奏,如果学生想一睹民族乐器风采,只要来民乐乐器宫参观,就可以看到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民族乐器,体会民乐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带来不竭的动力与生机。
令人欣喜的是,在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学校特色的实践中,学校的全体师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在激励中树立自我,在环境中陶冶自我,在学习中塑造自我,把暗示、约束、导向、领悟的种子播散校园,让传统文化之风吹遍美丽的校园,让传统优秀文化润泽学子心田,伴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普及弘扬传统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理想,是道德,是价值,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作为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身为教育者,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基本途径、主要措施和重点工作。全体班子成员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了统一思想,明确在工作中坚持:
坚持以人文本和人格培养相统一
既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历史人物、传统技艺等的学习,又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及时代价值,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我校是状元故里,以状元文化精髓为引领,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具有和谐发展、一技之长的阳光儿童。
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既要继承和弘扬学校既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又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增强文化自信,又要善于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博采众长。
坚持普及性与延续性相统一
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三大主流版块:书法、武术和民乐,加强各学段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有序推进。
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课外兴趣活动和社会研学的重要作用。
实施传统文化主体课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要求:“ 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要真正地让传统优秀文化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始着手编写传统文化课程,有了课程,才能有全面普及的前提,才可能走进学生生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
传承民乐经典
民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我校的卫泾民乐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学校一块耀眼的品牌,民乐训练的常态化、规范化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自1993年创立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着深厚的底蕴。学校通过“课程普及 ”“兴趣提高”的形式,做到学生人人了解民乐,人人热爱民乐。我校积累了多年的民乐教学经验,积极开发民乐课程,形成民乐课程系列教材:《优秀民歌民谣集》,感受民歌民谣,乐府民风等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特点,让师生喜爱和传唱,并能自主创造。《走进民乐》:通过回眸20多年的民乐发展史,了解学校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民族音乐。《基础民乐》:编写民乐基础教材,使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尝试学习一种民族乐器,通过六年的学习,学会1~2种民族乐器演奏,让每个孩子在民乐上有一技之长。
弘扬中华武术
早在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武术等内容。” 2010年8月,教育部和國家体育总局提出了“武术进校园”的口号。为积极响应号召,于2009年成立必成武术学院,在校园中大力宣传中华武术文化精神和武术强身健体的作用,挖掘武术在学校素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以武术为主题的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我校开发了《武术》这一校本教材,在一二年级体育课上普及武术知识和少年武术拳。阳光体育活动课上,全校师生打一套武术健身操,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百人团体操武术”两度在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亮相。我校的武术学院挑选了爱好武术且有天赋的体育苗子常年训练,在历年苏州市武术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2016年武术队获得江苏省小学生武术比赛集体拳术二等奖,2017年武术队获得江苏省团体比赛一等奖。
学习书法艺术
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审美素养。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必备课程之一,学习书法可以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校积极开展“书法进校园 ”“书法进课堂”活动,配备了专职书法教师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写规范字。课程包括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培养其观察能力至关重要,比如笔画的长短、用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形体的斜正和体势的收放等。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把握机理、妥善安置,这个处置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对优秀的写字作品,我们还推荐其参加各类比赛或者推荐到《校园书法》等杂志上发表,挑选优秀作品刊登学校校刊、布置于班级、校园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我们聘请了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担任学校全体语文教师的书法教师。聘请了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担任学生的书法教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书法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一大亮点。
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在学校生活中全面贯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理念,充分发掘状元文化特色,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校园打造成一个凝练美丽精致的传统文化乐园。
状元文化景观
千年银杏树、学校校训碑、状元学院、后乐堂、石碑林和状元卫泾的塑像、诗词歌赋、状元榜的呈现,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状元文化的熏陶,唤醒争先创优意识,实现人格的升华。
武术文化景观
活动场区布置了传统武术和竞技体育方面的内容,多方位呈现学校阳光体育开展情况,了解中华传统武术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使学生崇尚阳光体育运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书香校园景观
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布置了书法、国画、作文、文学鉴赏、童心诗篇、趣味灯谜等内容,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
民乐文化景观
建设民歌民谣墙:校园民谣朝气蓬勃,其富有校园味道,形象地反映出莘莘学子的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外围墙内侧墙面,彩绘形式展示多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民歌民谣,乐府民风等让师生喜爱和传唱。打造民乐文化廊:图文并茂介绍民族乐器,介绍民乐的一些历史。建设校园民族乐器宫:学校的民乐器材放置在民乐乐器宫里,既便于存放,还便于演奏,如果学生想一睹民族乐器风采,只要来民乐乐器宫参观,就可以看到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民族乐器,体会民乐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带来不竭的动力与生机。
令人欣喜的是,在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学校特色的实践中,学校的全体师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在激励中树立自我,在环境中陶冶自我,在学习中塑造自我,把暗示、约束、导向、领悟的种子播散校园,让传统文化之风吹遍美丽的校园,让传统优秀文化润泽学子心田,伴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