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尝试相互配合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部分;感受印度尼西亚风情,在自身的音乐体验中了解多彩的异域风情。
2.情感目标:能运用所学的力度、连音、跳音等方面的知识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情感处理。
3.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的声音歌唱《恰利利恰利》,能相互配合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部分。
2.能运用所学的力度、连音、跳音方面的知识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
3.能灵活运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在学习中感受印度尼西亚的异域风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操作平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不仅风景美丽,而且也有着别具特色的古老文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应的游戏)
师:(出示幻灯图片:一座高山)走着走着,一座高山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看样子,如果我们想要见到美景,就要先翻过这座高山了,同学们爬过山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热热身吧:
例如:师:X XX X X X X X |
哎呀呀 小腰 弯一 弯
咕咚咚 小脚 跺一 跺
生:X XX X X X X X |
哎呀呀 小腰 弯一 弯
咕咚咚 小脚 跺一 跺
(设计意图:游戏中让学生掌握歌曲中贯穿始终的节奏X XX X X X X X,并学习一个后面会用到的律动动作)
二、歌曲学习
1.歌曲二声部部分的学习
(1)以“回声”引出歌曲的二声部部分
师:热身完毕,我们开始爬山咯!走呀走,走呀走,老师一回头,发现有些同学掉队了,我一着急,就对后面的同学大叫了一声“加油”!咦?你猜,这时我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回声)
回声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回声的特点:会重复出现,并且越来越弱)
(2)模拟回声学唱二声部合唱的旋律
师:那如果我们对着大山唱歌,回声也会唱歌吗?现在老师想对着这座大山唱歌了,想看看你们这群小回声是怎样来回答的。
(设计意图:在回声游戏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最后一句二声部演唱中的主要旋律及强弱的对比。)
(3)歌曲声部分析:这首回声的歌分为两个声部,哪一个声部先唱?每个声部的力度是什么?(出示曲谱:歌曲中的最后一句,两个声部的合唱部分)
(4)跟琴学唱旋律,逐步解决四处重难点。
同音连线——要唱满三拍。(设计动作)
歌曲的最后一句要两个声部同步一起唱。
歌曲的最后一个音——这个音只有一拍,所以要收得干脆,不要拖得太长,
表现出回声的强弱。(设计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很难拖满同音连线三拍的时值,用动作来帮助学生数节拍会容易很多;并且通过动作的帮助,更鲜明地表现出回声的强弱对比)
(5)歌曲旋律学会后带上歌词“啦```````”来演唱。
(设计意图:歌曲最后一个乐句是二声部合唱,也是整首歌的难点部分,先将它解决,后面学习歌曲就会容易很多了)
2.歌曲衬词部分的学习
(1)师:我们一路唱着回声的歌,终于爬到山顶了,哇,眼前一片``````(出动态图片:大海)。在这片大海里有一个神秘的岛国,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古老国度的美丽风光吧。(播放视频:印度尼西亚风光)
刚刚我们欣赏到了哪个国家的美丽风景呀?(印度尼西亚——提示学生:印度尼西亚跟印度是两个国家,可以简称印尼)
(2)第一次听范唱片段(截取1234乐句部分,合唱部分暂时不听):印尼人民能歌善舞,他们总是用歌声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想法,在劳动的时候也不例外。你听,他们劳动的歌声多美。
(3)第二次听范唱片段(范唱段落同上):找出这首歌曲当中你觉得很特别的一句并学一学。
(4)引出课题:印尼人民有一首劳动时大家都很爱唱的歌,就是用这句衬词做歌名的,歌曲叫做《恰利利,恰利》
(5)带上旋律来唱一唱。
3.歌曲完整的学习
(1)接龙游戏:老师唱歌曲第一、三乐句的歌谱旋律,学生接歌曲第二、四乐句的衬词句
换过来:学生唱一、三句旋律,老师唱衬词的部分。
(设计意图:在接龙游戏中学会歌曲的全部旋律)
(2)第三次听范唱段落(截取1234乐句部分,合唱部分暂时不听):你听,这时候,远远的好象又听到了印尼人在劳动时的歌声,请你们听一听,他们在做什么劳动?(种田,锄地,撒种子)你能用歌声唱出他们劳动时的情景吗?(打出歌曲乐谱,跟琴歌唱)
(3)第四次听范唱段落(范唱段落同上):分析歌曲情绪:你觉得他们劳动时的心情应该怎样?(快乐,开心``````骄傲,自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唱一次。
(4)第五次听范唱(全曲完整听):你听,印尼小朋友也来唱这首歌了,考考你:听一听,印尼小朋友唱的跟我们唱的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课件里的动画)
(5)引出完整乐谱:有什么不同?(后面多了回声的二声部合唱部分)我们也这样完整地来唱一唱吧。
(6)小活动“歌唱比赛”:老师觉得同学们唱得太好了,有一群小朋友也这样认为的,他们想跟你们比赛一下,看谁唱得更好听,你们敢不敢比一比? (7)第六次听范唱:比赛前,我们做做准备吧,大家商量一下,怎样唱这首歌能唱得更好听,把每个乐句加点什么变化改造一下。让我们边听边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唱一首歌曲,不要停留在唱会的阶段,而要上升到如何唱得更好听的阶段,这样在歌曲的学习当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歌唱技能,也提高了学生欣赏水平)
4.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1)第七次听范唱:好,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来比一比吧。先看看电视里这群小朋友的表现。(看视频——小朋友的歌舞表演,)
呀,他们表现得不错哦,又跳又唱的,我们光唱光跳可能比较难取胜,咱也加点啥?(小乐器)
(2)出示四种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沙锤。你听一听,哪几种乐器适合演奏后面的回声的部分?哪个乐器象在耕田播种的声音?最后咱们用铃鼓欢快的声音来为这句印尼语衬词伴奏吧。
(3)展示:准备好了吗?让大家看看我们的表现吧。请几个同学伴奏其他同学带之前学过的动作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会歌曲之后,引导学生运用熟识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锻炼他们的动手演奏能力。)
三、拓展,总结
师:咱们表现得太棒了。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喜欢这个大海中的美丽岛国吗?虽然我们舍不得离开,不过时间过得太快了,你看,印尼人在向我们说再见了。(欣赏视频)
咱们以后有机会再去印尼做客吧,下课。
【教学反思】
1.寓教于乐
对于中低段的孩子,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要多钻研教材,设计活泼有趣的教学环节,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节课,我为了让学生感受“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的节奏,设计出了“热身运动”的环节,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在游戏中,这个节奏已经让他们印象深刻了。
2.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
堂上教师只是引导者,具体环节的实施者是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引导他们向更高更好的目标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中,在歌曲处理的环节,我尽量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如:“这样唱,歌曲表现得好不好听?你们满不满意?不够满意的话,要如何改进?”等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自然更有兴趣跟着老师的引导开展进一步活动了。
3.教学的灵活机动性
教学环节固然得事先设计好,但具体教学过程不能流于走“过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当调整。如歌曲音准不够理想,可能在这个环节要临时增加处理具体问题的步骤,那相应也要缩短其他环节的时间。这节课,在二声部学唱的环节,学生一开始配合的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相应增加了一些时间。在后面歌曲处理环节,因为学生的想法较多,所以又给他们多增加了表现的时间。因此到最后教学环节还没有按预期的完成,下课时间已经到了。这时我应该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的尾声,做一个简短的小结,然后结束课堂教学。但是我仍仓促地按教学设计走完了流程,以至于尾声过于凌乱。一个好的老师要具备课堂应急的能力,这是我要好好钻研提高的地方。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尝试相互配合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部分;感受印度尼西亚风情,在自身的音乐体验中了解多彩的异域风情。
2.情感目标:能运用所学的力度、连音、跳音等方面的知识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情感处理。
3.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的声音歌唱《恰利利恰利》,能相互配合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部分。
2.能运用所学的力度、连音、跳音方面的知识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
3.能灵活运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在学习中感受印度尼西亚的异域风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操作平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不仅风景美丽,而且也有着别具特色的古老文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应的游戏)
师:(出示幻灯图片:一座高山)走着走着,一座高山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看样子,如果我们想要见到美景,就要先翻过这座高山了,同学们爬过山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热热身吧:
例如:师:X XX X X X X X |
哎呀呀 小腰 弯一 弯
咕咚咚 小脚 跺一 跺
生:X XX X X X X X |
哎呀呀 小腰 弯一 弯
咕咚咚 小脚 跺一 跺
(设计意图:游戏中让学生掌握歌曲中贯穿始终的节奏X XX X X X X X,并学习一个后面会用到的律动动作)
二、歌曲学习
1.歌曲二声部部分的学习
(1)以“回声”引出歌曲的二声部部分
师:热身完毕,我们开始爬山咯!走呀走,走呀走,老师一回头,发现有些同学掉队了,我一着急,就对后面的同学大叫了一声“加油”!咦?你猜,这时我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回声)
回声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回声的特点:会重复出现,并且越来越弱)
(2)模拟回声学唱二声部合唱的旋律
师:那如果我们对着大山唱歌,回声也会唱歌吗?现在老师想对着这座大山唱歌了,想看看你们这群小回声是怎样来回答的。
(设计意图:在回声游戏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最后一句二声部演唱中的主要旋律及强弱的对比。)
(3)歌曲声部分析:这首回声的歌分为两个声部,哪一个声部先唱?每个声部的力度是什么?(出示曲谱:歌曲中的最后一句,两个声部的合唱部分)
(4)跟琴学唱旋律,逐步解决四处重难点。
同音连线——要唱满三拍。(设计动作)
歌曲的最后一句要两个声部同步一起唱。
歌曲的最后一个音——这个音只有一拍,所以要收得干脆,不要拖得太长,
表现出回声的强弱。(设计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很难拖满同音连线三拍的时值,用动作来帮助学生数节拍会容易很多;并且通过动作的帮助,更鲜明地表现出回声的强弱对比)
(5)歌曲旋律学会后带上歌词“啦```````”来演唱。
(设计意图:歌曲最后一个乐句是二声部合唱,也是整首歌的难点部分,先将它解决,后面学习歌曲就会容易很多了)
2.歌曲衬词部分的学习
(1)师:我们一路唱着回声的歌,终于爬到山顶了,哇,眼前一片``````(出动态图片:大海)。在这片大海里有一个神秘的岛国,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古老国度的美丽风光吧。(播放视频:印度尼西亚风光)
刚刚我们欣赏到了哪个国家的美丽风景呀?(印度尼西亚——提示学生:印度尼西亚跟印度是两个国家,可以简称印尼)
(2)第一次听范唱片段(截取1234乐句部分,合唱部分暂时不听):印尼人民能歌善舞,他们总是用歌声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想法,在劳动的时候也不例外。你听,他们劳动的歌声多美。
(3)第二次听范唱片段(范唱段落同上):找出这首歌曲当中你觉得很特别的一句并学一学。
(4)引出课题:印尼人民有一首劳动时大家都很爱唱的歌,就是用这句衬词做歌名的,歌曲叫做《恰利利,恰利》
(5)带上旋律来唱一唱。
3.歌曲完整的学习
(1)接龙游戏:老师唱歌曲第一、三乐句的歌谱旋律,学生接歌曲第二、四乐句的衬词句
换过来:学生唱一、三句旋律,老师唱衬词的部分。
(设计意图:在接龙游戏中学会歌曲的全部旋律)
(2)第三次听范唱段落(截取1234乐句部分,合唱部分暂时不听):你听,这时候,远远的好象又听到了印尼人在劳动时的歌声,请你们听一听,他们在做什么劳动?(种田,锄地,撒种子)你能用歌声唱出他们劳动时的情景吗?(打出歌曲乐谱,跟琴歌唱)
(3)第四次听范唱段落(范唱段落同上):分析歌曲情绪:你觉得他们劳动时的心情应该怎样?(快乐,开心``````骄傲,自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唱一次。
(4)第五次听范唱(全曲完整听):你听,印尼小朋友也来唱这首歌了,考考你:听一听,印尼小朋友唱的跟我们唱的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课件里的动画)
(5)引出完整乐谱:有什么不同?(后面多了回声的二声部合唱部分)我们也这样完整地来唱一唱吧。
(6)小活动“歌唱比赛”:老师觉得同学们唱得太好了,有一群小朋友也这样认为的,他们想跟你们比赛一下,看谁唱得更好听,你们敢不敢比一比? (7)第六次听范唱:比赛前,我们做做准备吧,大家商量一下,怎样唱这首歌能唱得更好听,把每个乐句加点什么变化改造一下。让我们边听边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唱一首歌曲,不要停留在唱会的阶段,而要上升到如何唱得更好听的阶段,这样在歌曲的学习当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歌唱技能,也提高了学生欣赏水平)
4.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1)第七次听范唱:好,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来比一比吧。先看看电视里这群小朋友的表现。(看视频——小朋友的歌舞表演,)
呀,他们表现得不错哦,又跳又唱的,我们光唱光跳可能比较难取胜,咱也加点啥?(小乐器)
(2)出示四种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沙锤。你听一听,哪几种乐器适合演奏后面的回声的部分?哪个乐器象在耕田播种的声音?最后咱们用铃鼓欢快的声音来为这句印尼语衬词伴奏吧。
(3)展示:准备好了吗?让大家看看我们的表现吧。请几个同学伴奏其他同学带之前学过的动作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会歌曲之后,引导学生运用熟识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锻炼他们的动手演奏能力。)
三、拓展,总结
师:咱们表现得太棒了。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喜欢这个大海中的美丽岛国吗?虽然我们舍不得离开,不过时间过得太快了,你看,印尼人在向我们说再见了。(欣赏视频)
咱们以后有机会再去印尼做客吧,下课。
【教学反思】
1.寓教于乐
对于中低段的孩子,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要多钻研教材,设计活泼有趣的教学环节,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节课,我为了让学生感受“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的节奏,设计出了“热身运动”的环节,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在游戏中,这个节奏已经让他们印象深刻了。
2.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
堂上教师只是引导者,具体环节的实施者是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引导他们向更高更好的目标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中,在歌曲处理的环节,我尽量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如:“这样唱,歌曲表现得好不好听?你们满不满意?不够满意的话,要如何改进?”等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自然更有兴趣跟着老师的引导开展进一步活动了。
3.教学的灵活机动性
教学环节固然得事先设计好,但具体教学过程不能流于走“过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当调整。如歌曲音准不够理想,可能在这个环节要临时增加处理具体问题的步骤,那相应也要缩短其他环节的时间。这节课,在二声部学唱的环节,学生一开始配合的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相应增加了一些时间。在后面歌曲处理环节,因为学生的想法较多,所以又给他们多增加了表现的时间。因此到最后教学环节还没有按预期的完成,下课时间已经到了。这时我应该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的尾声,做一个简短的小结,然后结束课堂教学。但是我仍仓促地按教学设计走完了流程,以至于尾声过于凌乱。一个好的老师要具备课堂应急的能力,这是我要好好钻研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