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是通过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采用有趣、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孩子,激发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寓教于学的音乐情境中,动起来,唱起来,玩起来,体验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情感。
【关键词】小班幼儿,歌唱教学,快乐
四至五岁的儿童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对优美的旋律、美妙的节奏有与生俱来的热爱和向往。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小班幼儿的童声是最原始、最稚嫩的,教师用真实的情感去拨动幼儿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完成“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任务。
1.创新音乐教育的情境,营造活泼的教学环境
小班幼儿尚处在个体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小,经验缺乏,歌唱活动中要想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里轻松、愉悦地学习。
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做到寓教于乐。每首歌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音乐情感,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图片展示、游戏的开展、情境的布置、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不同音乐水平的幼儿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幼儿乐此不疲地参与歌唱活动,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陶冶孩子的情操。如我在进行《蜜蜂做工》这一音乐活动时,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首先我扮演蜜蜂,诱发情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是谁?看看我会干什么?”我扮演的蜜蜂在花盆上飞舞、采蜜,帮助幼儿理解蜜蜂勤劳的品质。通过情境的设立、引导性地提问等方法,促使幼儿轻松地理解了歌词。接着发动幼儿表演、创作表现,唱歌的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也在玩乐中学会了歌曲。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极大地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他们打开联想的翅膀,引领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畅游。
创造真挚贴切的心理环境,促进情感交流。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孩子的眼神、表情,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幼儿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大多数幼儿不愿在集体面前唱歌、表演,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关键是一个“爱”字,教师要以“爱生乐教”为己任,真诚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每个幼儿能从教师身上和音乐活动中感受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一种心灵的共鸣。如在教唱《我上幼儿园》这首歌曲时,我温柔地牵着孩子们的手,一遍又一遍,还不时将他们逐个抱起,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教唱《摇篮曲》时,我便扮演妈妈,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孩子们中;午睡时,有的孩子入睡慢,我就在他们身上轻轻地拍打节奏,向他们传达爱意。久而久之,幼儿自然对教师有了亲近感、信赖感,创造出和谐、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同时,孩子们对教师的热爱、期待和力量也化作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对音乐学习更加认真、投入、喜爱。
2.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
歌唱教学是建立在音乐欣赏基础上的,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表达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充分启发幼儿感受、体会、领悟音乐的美,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选材时教师可多选择一些旋律优美、节奏鲜明、风格鲜明的音乐。比如,歌曲《摇篮》是一首抒情曲,教唱时,先引导幼儿闭目聆听,感受躺在摇蓝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再慢慢地睁开眼睛,手拉着手摇动、轻歌,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学会歌曲后幼儿表演,有的抚摸自己的手臂扮演妈妈,有的深情地闭上眼睛学宝宝安然入睡的样子,接着幼儿用轻柔、舒展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的情感完全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融合了。而有的歌曲是活泼的,唱时往往强调欢快、跳跃,如《大公鸡》、《三轮车》等等,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幼儿回忆大公鸡、三轮车的样子,然后听音乐模仿动作,体会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在这个基础上再学唱歌曲,创作舞蹈动作,作品的内在情感被充分发掘出来了,教学活动的气氛自然推动到了高潮,孩子们也轻松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
3.创新音乐教学的方法手段,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教师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唱歌技能。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孩子在听音乐方面的感受。例如听雨水的滴答、汽车的鸣笛等,在聆听中让幼儿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快乐的、跳跃的、低落的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培养幼儿丰富的听觉经验,为歌唱活动打下很好的基础。幼儿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教会幼儿用轻声唱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光靠讲解听不懂,教学中可创新一些有趣的方法。如在教幼儿唱《办家家》,为避免唱歌时大声喊叫,我让大家当小动物,告诉他们:“老狼正在睡觉,小动物们做饭炒菜时怎样才不会吵醒老狼呢?”他们领悟到了轻声演唱的要求。组织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唱歌曲,边唱边游戏,边唱边表演,可减轻孩子学唱歌的压力,体验唱歌的乐趣。如歌曲《找小猫》教学中,幼儿扮演小猫,教师扮演猫妈妈,边唱边游戏,很轻松的掌握了学习内容。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小班的孩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稚嫩的童声得以开发并得到保护。
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歌唱的快乐。唱歌教学需要与日常生活、各项活动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如在进餐前唱《炒小菜》,体会用餐的乐趣;在午睡前唱《摇篮曲》,平稳孩子的情绪……为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的积极性,我还每周组织一次“小小音乐会”活动,给每一个孩子有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的机会,并给予孩子们积极和肯定的评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表演的愿望,也激发了幼儿喜爱音乐、喜爱唱歌的热情。在唱歌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组织好各个环节的教学,用形象的动作示范、甜美的教学语言和动听的歌声伴奏打开幼儿的心扉,增强歌唱的热情。
唱歌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涵,投入更多的真诚、耐心和爱心,让孩子们在动听、美妙的歌唱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歌唱教学,快乐
四至五岁的儿童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对优美的旋律、美妙的节奏有与生俱来的热爱和向往。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小班幼儿的童声是最原始、最稚嫩的,教师用真实的情感去拨动幼儿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完成“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任务。
1.创新音乐教育的情境,营造活泼的教学环境
小班幼儿尚处在个体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小,经验缺乏,歌唱活动中要想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里轻松、愉悦地学习。
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做到寓教于乐。每首歌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音乐情感,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图片展示、游戏的开展、情境的布置、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不同音乐水平的幼儿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幼儿乐此不疲地参与歌唱活动,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陶冶孩子的情操。如我在进行《蜜蜂做工》这一音乐活动时,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首先我扮演蜜蜂,诱发情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是谁?看看我会干什么?”我扮演的蜜蜂在花盆上飞舞、采蜜,帮助幼儿理解蜜蜂勤劳的品质。通过情境的设立、引导性地提问等方法,促使幼儿轻松地理解了歌词。接着发动幼儿表演、创作表现,唱歌的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也在玩乐中学会了歌曲。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极大地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他们打开联想的翅膀,引领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畅游。
创造真挚贴切的心理环境,促进情感交流。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孩子的眼神、表情,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幼儿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大多数幼儿不愿在集体面前唱歌、表演,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关键是一个“爱”字,教师要以“爱生乐教”为己任,真诚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每个幼儿能从教师身上和音乐活动中感受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一种心灵的共鸣。如在教唱《我上幼儿园》这首歌曲时,我温柔地牵着孩子们的手,一遍又一遍,还不时将他们逐个抱起,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教唱《摇篮曲》时,我便扮演妈妈,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孩子们中;午睡时,有的孩子入睡慢,我就在他们身上轻轻地拍打节奏,向他们传达爱意。久而久之,幼儿自然对教师有了亲近感、信赖感,创造出和谐、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同时,孩子们对教师的热爱、期待和力量也化作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对音乐学习更加认真、投入、喜爱。
2.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
歌唱教学是建立在音乐欣赏基础上的,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表达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充分启发幼儿感受、体会、领悟音乐的美,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选材时教师可多选择一些旋律优美、节奏鲜明、风格鲜明的音乐。比如,歌曲《摇篮》是一首抒情曲,教唱时,先引导幼儿闭目聆听,感受躺在摇蓝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再慢慢地睁开眼睛,手拉着手摇动、轻歌,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学会歌曲后幼儿表演,有的抚摸自己的手臂扮演妈妈,有的深情地闭上眼睛学宝宝安然入睡的样子,接着幼儿用轻柔、舒展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的情感完全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融合了。而有的歌曲是活泼的,唱时往往强调欢快、跳跃,如《大公鸡》、《三轮车》等等,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幼儿回忆大公鸡、三轮车的样子,然后听音乐模仿动作,体会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在这个基础上再学唱歌曲,创作舞蹈动作,作品的内在情感被充分发掘出来了,教学活动的气氛自然推动到了高潮,孩子们也轻松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
3.创新音乐教学的方法手段,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教师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唱歌技能。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孩子在听音乐方面的感受。例如听雨水的滴答、汽车的鸣笛等,在聆听中让幼儿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快乐的、跳跃的、低落的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培养幼儿丰富的听觉经验,为歌唱活动打下很好的基础。幼儿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教会幼儿用轻声唱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光靠讲解听不懂,教学中可创新一些有趣的方法。如在教幼儿唱《办家家》,为避免唱歌时大声喊叫,我让大家当小动物,告诉他们:“老狼正在睡觉,小动物们做饭炒菜时怎样才不会吵醒老狼呢?”他们领悟到了轻声演唱的要求。组织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唱歌曲,边唱边游戏,边唱边表演,可减轻孩子学唱歌的压力,体验唱歌的乐趣。如歌曲《找小猫》教学中,幼儿扮演小猫,教师扮演猫妈妈,边唱边游戏,很轻松的掌握了学习内容。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小班的孩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稚嫩的童声得以开发并得到保护。
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歌唱的快乐。唱歌教学需要与日常生活、各项活动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如在进餐前唱《炒小菜》,体会用餐的乐趣;在午睡前唱《摇篮曲》,平稳孩子的情绪……为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的积极性,我还每周组织一次“小小音乐会”活动,给每一个孩子有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的机会,并给予孩子们积极和肯定的评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表演的愿望,也激发了幼儿喜爱音乐、喜爱唱歌的热情。在唱歌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组织好各个环节的教学,用形象的动作示范、甜美的教学语言和动听的歌声伴奏打开幼儿的心扉,增强歌唱的热情。
唱歌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涵,投入更多的真诚、耐心和爱心,让孩子们在动听、美妙的歌唱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