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模型构建在“细胞增殖”一课的教学实践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99586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区域,能否理解掌握核心概念对之后的生物教学承接有及其重要的影响。本节教学主要利用染色体物理模型的建构活动来探索核心概念,让学生形象直观理解染色体及分裂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模型;有丝分裂;染色体
  有丝分裂属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内容。在细胞多种分裂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属高中生物之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不少学生在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后遇上题目仍觉得十分困难,难以解决,而有丝分裂又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因而有丝分裂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有效突破的部分,可以使用物理模型来进行更优化的教学[1]。“物理模型”常以实物或图画来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在教科书中已有图片等内容,故实际教学中应更倾向于使用实物的方式来开展。教师开展和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思考或動手,建构相关模型来学习生物学知识,将实物转化为认知图示,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具体的概念,并以此来深化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
  一、充分参与,制作模型
  教师提出在课堂上制作染色体物理模型的一系列要求。
  1、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染色体模型相关的概念、类型以及构建的一些注意事项。
  2、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白纸若干张(用于打底)、油性笔(用于画图)、用于制作染色体的材料用橡皮泥、丝线或铁丝任一均可或者学生有其他想用的材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力。如使用铁丝或丝线,还要提醒学生准备剪刀。
  提示:制作染色体需要准备不同颜色的材料,如使用橡皮泥至少需要三种不同颜色橡皮泥,用于区分和组成着丝点,丝线亦是如此。
  3、模型的制作以个人的形式展开,学生彼此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应要求学生课下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了解设计流程,以便节约课堂时间。
  教师在本节使用物理模型的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以免制作模型的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课前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准备,不仅是准备好各种材料用具,学生需要对染色体模型有一定的了解,在制作过程前要提好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教师可以准备已经制作好的相关模型作为样品来给学生参考,以此保证学生制作活动的顺利完成,减少不必要的课堂时间损耗,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时间的平衡。
  二、基于模型辨析核心概念
  1、染色质与染色体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分裂间期和前期的特点,提出通过建构模型来把握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师:细胞的增殖,主要是完成遗传物质的增殖,我们在之前学习的中讲过,在细胞核之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名为染色质,用于储存遗传物质。而在有丝分裂中,我们要观察的是染色体的不同种变化。那么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大家还记得吗?
  生: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橡皮泥制作染色质和染色体,让学生对两者的结构有个明显直观的对比(如图1)。
  2、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其核心内容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各种变化。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将其分为四个时期是为了更方便的进行研究,即前中后末四个时期。这些时期分别有它可以用于区分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让学生构建模型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有丝分裂的连续性,尝试用染色体模型来展示其在分裂过程中连续变化的过程。
  教师展示建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进入前期,都出现了哪些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本来丝状的染色质变成了条状的染色体(教师将染色质模型捏成染色体),在细胞两极有两组中心粒,教师画线从中心粒放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然后将刚才捏好的染色体散乱摆放在中央。请同学对比一开始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现其中核膜核仁的消失,最后得出特征:膜仁消失两体现。
  之后让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初期的模型建构并接着对有丝分裂中期模型进行建构,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染色体是被纺锤丝牵引向着中央移动的,牵引的位置是染色体中间的着丝点,最后结果是原本散乱分布的染色体全部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教师要向强调赤道板区域的存在意义,赤道板并不是真正的细胞结构。之后总结该期特征:型定数晰赤道齐。
  教师继续安排学生进行分裂后期的制作活动:“在中期染色体整齐排列的意义是为了能够在后期进行准确的分开,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细胞分裂的后期,每条染色体会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进行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分离出来的染色体我们称之为染色单体,由此形成了两条完全一致的子代染色体,完成了对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但此时还有没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后期的模型建构是学生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几点:①着丝点的数目没有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加倍。②染色体模型(如橡皮泥制作)分离时没有按照姐妹染色单体进行分离而是直接将染色体竖直从中间断开③染色体分离后染色单体开口的方向出错。不管学生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完成了后期模型的制作,都能对这个时期的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
  图4有丝分裂后期模型
  三、对使用物理模型教学策略的反思
  染色体与细胞分裂是高中生物的一块重难点内容,除了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关于有丝分裂以外,还有后续的关于减数分裂、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难度较高的部分,学生能够通过物理模型的制作对染色体形成印象深刻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在对后续的教学也将有重要意义。
  模型建构是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本节生物教学内容中,通过物理模型制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原本微观的细胞分裂过程上升为宏观的过程。制作物理模型过程同学间可以彼此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模型构建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学习有丝分裂的核心内容。具体通过橡皮泥(或其他材料)首先构建染色质和染色体来帮助区分两者,而后建构染色体(不同颜色大小)、着丝点来组装完成有丝分裂前、中、后期染色体的一系列行为变化。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来完成对有丝分裂核心概念的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建模能力。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构建和使用物理模型辅助教学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生物教学中相比直接向学生输入知识,如果能利用活动为载体,探究性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对于学生们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会更加有帮助[2]。
  参考文献
  [1]陈维.例谈“细胞分裂”的模型建构[J].生物学教学,2015(11):25-26
  [2]叶建伟.运用模型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J].中学生物教学,2013(1):28~30.
  本文是2019年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物理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YQJK3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地理公开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也利于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地理;公开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  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就颁布并实施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已出现考查立足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学水平近年来有明显的提升,应试教育以分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已经被淘汰在时代的洪流当中,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和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在课堂当中赋予了学生较高的课堂地位,转换了教师角色,构建了全新的课堂生态,并且由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类新型的教学办法,而探究式教学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本文将浅析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摘 要:综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看似热热闹闹,人声鼎沸,但是实质上,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即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努力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本文就将从高中数学课堂上,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追求实效;采取措施  新课改实施以来,确实给我们的课堂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学校不管是在学校制度建设,还是教学管理模式以及教学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挑战,然而,高考改革的必然性,意味着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因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大力完善改进符合高考改革需要的制度建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教
期刊
摘 要:历史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讲授与灌输,而应该是让学生透过历史知识去体会其中渗透的思想文化精神,以将优秀的历史文化继续地发扬与传承下去,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大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转變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固有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想素养。  关键词:中学历史;德育教育;渗透;方式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应该走出传统的应试教学领域,将历史中丰富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全面的阐述,将学困生的转化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力争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教育的平衡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学困生是指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由具体的事例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方法;(2)不清楚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生搬硬套;(3
期刊
摘 要:根据对高一寄宿学生心理适应情况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寄宿生在不同方面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难以很好的适应寄宿生活。显而易见,高一寄宿生的心理适应问题需要得到家长、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的关注。因此,本文从高一寄宿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成因、寄宿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两大方面讨论了寄宿制高一学生心理适应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从而让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得以提升。  关键词:寄宿制;心理适应;成因及对策  在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新的形式下,教育部门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应对措施,为了更好的应对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教师就需要注重自身专业化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发展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特殊时期政治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促进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抗疫不仅是一场生命与健康的保卫战,而且还是举国上下都需要参与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高考已经不再“唯分数论”,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人才选拔也更加合理。选课走班教学在高中已经成为教学的必由之路。然而,选课走班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教学形式化,管理难度大,选课走班盲目性高等。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康乐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和抑制其发展的瓶颈,并提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教学管理;新高考改革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推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新高考”的提出就是一项重大方针,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对学生的多元性录取,对学生高考成绩和高中课业成绩综合评价机制,也在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只把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为常项,而其他科目作为选项,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将学生的高中生涯和大学生涯拉得更近了,也意味着学生在高中生涯阶段就要思考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倾向。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学生;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