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ijiaz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物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生物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重视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
  根据对科学素质含义的理解,科学素质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及思维的方法,发展科学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按照这一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一是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刨根问底是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之一。实践表明,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克服困难越多,兴趣也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设问,从一个疑点的解决到另一个疑点的出现,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从而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运用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等。除了经常使用传统的直观教学媒体外,网络教学可引导和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或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放在相关的网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直接兴趣。三是点拨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科技前沿知识由于具有新和奇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兴趣。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对学生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道路可走的。教师要告诉学生,生物学家们要经过长期地辛勤劳作,刻苦努力,方能达到目标。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为能得到真实有效的科学数据,在巴西的巴伊亚进行了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我国的生物学家彭加木为了开发边疆资源,几次不畏险阻,到风沙无情、大地险恶的新疆罗布泊地区考察,第四次闯进罗布泊时不幸遇难,为科学而献身。科学家就是要有这种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只有思想上的大无畏,才能冲破思想束缚,取得异乎寻常的科研成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这种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
  生物科学方法是指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的各种途径、手段。在生物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科学思维法等。结合生物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科学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观察可分为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两种类型,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科学研究中获得感性材料所必需的,是研究人员收集事实最常用的方法,生物学更注重观察。在教学观察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观察目的;2.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3.采用适当的观察手段;4.观察完毕后要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看到观察的对象,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从上至下等都是生物学常用的科学观察法,应尽量以探究性的启发代替结论性的解释,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法。实验是生物科学中的另一种基本研究方法,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实验方法的种类也日益增多,涉及中学生物的实验方法有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定性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等。生物实验的一般程序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己安排实验,设计实验步骤,通过现象观察并收集资料、数据再进行分析思考,概括或归纳出结论。再次,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示、分析、综合等,都是生物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在生物观察实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到生物教学中。第一,要求学生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在实验设计时提醒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思路要明确,要有对照实验,实验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写出实验报告。第二,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如把光合作用发现史、生长素发现史等有关科学家原始经典实验过程及探究精神的内容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美,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怀疑、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谦逊的品格,合作的精神,大胆的想象,严谨的方法和奇妙的灵感等。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
  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是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收集大量的生物科技资料并汇报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科技创新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做好一个课题,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自发分成若干个小组,合理分工,齐心协力,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利用课堂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和思维想象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既“入乎其内”、“化乎其中”,又能“言乎其外”?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训练方法。   一、放开“胆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敢说,这是进行说话训练的基础。   初中生对待说话训练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有两方面:一是
期刊
摘 要:早操和课间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要对两操的科学高效开展进行研究,并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两操 身心健康 管理 监督  体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但是因为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更因为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抓好体育工作。笔者认为,早操和课间操对学生的
期刊
摘 要:人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完成工作与任务,所以学生将学习建立在兴趣之上是一种幸福。在初中生的学习中数学是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假若能够实现以兴趣为基点的数学教学,将会有力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本文就建立以兴趣为核心的教育体制以及建立初中生数学知识与兴趣二维空间等方面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以兴趣为基点提升初中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兴趣 教育体制 初中生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已将近20年,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育的风气,使这项事业得到了蓬勃迅猛的发展。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可是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模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培养儿童的个性追求,张扬自我的艺术感。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第
期刊
倾听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将是学生走入社会的一种财富。  一、增加“听读训练”的教学环节  听力训练应该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项目,这些教学环节的目标是什么,执教者心里并不清楚。如仔细剖析一下,就会发现很少听到教师提出具体的倾听目标与要求,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去听。就是在许多教学设计中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关键词:成功 学习 习惯 培养 训练  成功的教育是从良好的习惯开始的,而新学期开始的前一两周,我发现总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刚开学时,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就成了我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色彩引导教学法可以补充传统教学中不直观、学生参与程度差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加深学生实践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声音图像等印象,达到对知识灵活学习、深入掌握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法 色彩引导教学法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期刊
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进行三角恒等变形和转化,下面就分类说明这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如何进行三角恒等变形。  一、asinα+bcosα型  例1:已知函数y= cos2x+ sinxcosx+1,x∈R,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对应的自变量x的集合。  解:y= × + ×2sinxcosx+1  = (cos2x+ 3sin2x) 
期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显著标志。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寻根究底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的好奇
期刊
美学基础告诉我们:“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高尚,在思想感情方面得以健康发展。”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文学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那么,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点认识。  一、阅读中把握作品的美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