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复杂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英语教学又是双语并进的双边教育活动,受中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一切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行为准则、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塑造语言,理解文化必须掌握语言,掌握语言必然涉及理解文化,语言的差异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民族文化模式的共性与个性,自然成为辨别语言差异,进而掌握外语的一把金钥匙。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产生特定的习语表达方式。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坚强者时,汉语成语为“疾风知劲草”。英语则说“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舵手);另外,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东风”和“西风”指的是相同的自然风力,但其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进步、蓬勃向上。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否把你比做夏日璀璨?虽然你比夏日更加温顺可爱。
2.风俗差异:中英两国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因而两个民族的思维及表达方法也有不同,两种语言中的习语也有它们各自的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例如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中国人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又说“穿兔子鞋”(东北方言,表示跑得快),但英美人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贯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 raise Cain译为“惹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或“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4.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与英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如英语有一习语“1s it necessary to use a steam hammer to crack nuts?”(捣碎干果焉用汽锤?),汉语也有近似的习语“杀鸡焉用宰牛刀?”。两者都表示不必小题大做,但从前者比喻可以看到,英国已进入了使用汽锤的大机器生产时代,而后者比喻说明了中国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生产落后的社会。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惟一致命弱点)、meet one` 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 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 s box(潘多拉之盒来比喻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1.课堂融入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练习,内容主要涉及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通过这种练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不会在实际交际中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导致交际失败。
2.专门讲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有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如在学有关美国历史的课文时,教师可用一定的课内时间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等。
3.对比讲解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是较实用且有效的文化导人法。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这些文化知识的导人,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列表对比的方式进行。
4.图片、实物展示法。该方法是指用图片或实物来说明、解释某一个“文化现象”。如教材中可能遇到hamburger,pudding,sandwich,salad等词语,教师可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照片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对它们有一种感性认识。另外,可采用实物展示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中西方习惯上的差异,如信件、信封的格式、式样,教师可找一封英美国家的来信,直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免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错。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人们用所学语言知识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学习英语的人如果仅仅能说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是很难与英美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产生特定的习语表达方式。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坚强者时,汉语成语为“疾风知劲草”。英语则说“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舵手);另外,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东风”和“西风”指的是相同的自然风力,但其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进步、蓬勃向上。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否把你比做夏日璀璨?虽然你比夏日更加温顺可爱。
2.风俗差异:中英两国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因而两个民族的思维及表达方法也有不同,两种语言中的习语也有它们各自的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例如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中国人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又说“穿兔子鞋”(东北方言,表示跑得快),但英美人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贯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 raise Cain译为“惹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或“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4.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与英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如英语有一习语“1s it necessary to use a steam hammer to crack nuts?”(捣碎干果焉用汽锤?),汉语也有近似的习语“杀鸡焉用宰牛刀?”。两者都表示不必小题大做,但从前者比喻可以看到,英国已进入了使用汽锤的大机器生产时代,而后者比喻说明了中国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生产落后的社会。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惟一致命弱点)、meet one` 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 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 s box(潘多拉之盒来比喻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1.课堂融入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练习,内容主要涉及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通过这种练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不会在实际交际中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导致交际失败。
2.专门讲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有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如在学有关美国历史的课文时,教师可用一定的课内时间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等。
3.对比讲解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是较实用且有效的文化导人法。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这些文化知识的导人,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列表对比的方式进行。
4.图片、实物展示法。该方法是指用图片或实物来说明、解释某一个“文化现象”。如教材中可能遇到hamburger,pudding,sandwich,salad等词语,教师可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照片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对它们有一种感性认识。另外,可采用实物展示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中西方习惯上的差异,如信件、信封的格式、式样,教师可找一封英美国家的来信,直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免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错。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人们用所学语言知识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学习英语的人如果仅仅能说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是很难与英美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