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具有良好的人际交互系统,是教学工作更加生动、直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它们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及经验性很强的特点。目前,大部分学校对这类课程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辅助性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53-01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热点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其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主要借助书本等比较单一的媒体,要展示一个大信息量的、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具有真实感的、大到天体小到电子的事物及其变化过程就显得无能为力。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相应的软件,可全面综合幻灯、投影、摄录像设备的长处,制作出精美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内容,并且制作、编辑、修改十分方便,多媒体通过多种感官用多种信息形式向人们提供信息。多种传递感觉的演示逼近加速和改善理解,并可掌握信息接收者的兴趣和注意力。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具有良好的人际交互系统,是教学工作更加生动、直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它们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及经验性很强的特点。目前,大部分学校对这类课程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辅助性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大的意义。
  
  1 多媒体在教学的作用
  1.1 多样的信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同时或交替地呈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形式,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许多地方要用到教具,但是学院教具有限且教具演示本身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动作单一,细节不明显。如:讲四杆机构的演化中,不同的杆件做机架得到不同的四杆机构演示很难体现曲柄回转的连续性,而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生动形象的表现各种机构的运动,栩栩如生,一目了然。
  1.2 强大的运动表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采集的影像、动画的制作等具有运动性质的视觉素材,展现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规律,可加强学生对运动规律的理解,提高其空间想象力。如在讲解一对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时,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中一对相互啮合齿轮运动状况的动画给学生看,课件可以控使啮合过程停留在任何位置,这样,学生能清晰的观察到一对齿廓或相邻齿廓的啮合状况,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1.3 较大的信息量,提高课堂利用率
  课堂上需要的大量文字、图像等信息全部通过系统演示出来,可以省去教师课堂上大量的板书和作图时间。大量的图例信息、清晰的作图步骤、生动的动画演示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表现力,增强了课堂的信息密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 模块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全部教学内容按章节模块化设计存储,并提供优良的用户界面,不仅可供教师使用,也可供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查询、浏览和复习,为特殊学生(极好、级差)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选择多媒体教学内容时,必须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分析,认定哪些内容有必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对学生有什么影响等。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而言,多媒体课件教学主要应用于机械的运动原理、特性分析、设计原理及加工方法等内容抽象并且难用语言表达的部分。例如: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类型、应用及其演化、凸轮机构的设计、齿轮机构工作原理及其加工、轴的类型及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类型、加工装配及组合设计等。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加上教师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对一些抽象、模糊的机械运动、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加工方法有更清晰的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凸轮的反转法设计原理,用flash动画演示设计过程,可以首先讲解尖端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然后再讲解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的设计过程等,由于将书本上精致的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因此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讲解带传动、齿轮传动设计及轴承寿命计算时,可以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通过板书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设计方法和步骤,在设计过程中知道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手册,从而增强实时的交流,能及时地掌握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注意事项
  多媒体课件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逐渐体现出它的优势。但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两面性,倘若不科学的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要准确把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防止教师主导功能的退化,成为课件的解说者和机器的操作者。课件主要是用来教学,传授知识的,不要过分追求其技术性
  文字的字体、颜色,版面的样式过多,过于复杂,固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种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课件的表面,使得授课内容不突出。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应学的知识点没有什么深刻印象,结果适得其反。
  (2)要防止课堂信息容量增大后学生来不及消化
  如果多媒体课件只是将一堂课的内容照搬到屏幕上,甚至课件内容就是大段教材文字内容的翻版,很显然,教学的内容是丰富了,但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想讲授完如此大量的信息,必然要加快教学速度,使学生的板书记录与理解消化时间减少,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一闪而过,由于思维跟不上,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要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它不是万能的,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教学过程中教师特有的表达艺术、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恰当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才能使教材变得生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可桢,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陈赛克,朱立学.机械基础CAI 课件的研制[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3] 陈凤光,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4] 周映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计算机与现代化,2(x)2.4.
其他文献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辩论会.众所周知,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在中国,英语早已被列入学生必修
一、诵读文本,走进作家  冯骥才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也就是说散文创作来源甚广。然而,正因为来源于生活,散文成为作家阅历的体现,经验的集合,冷静的思考和智慧的沉淀。读他们的散文,就能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踏入他们的知识领域,感悟他们的灵性与智慧。  作为文学中的精品,散文浓缩了文化大师精美的文字、精妙的语言和精深的思想。学习散文之时,如果我们只做无声的语言来接受的话,那真是一
期刊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题材选取、说理技法、结构安排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值得赏析、借鉴和应用。  一、题材选取之美。如何让齐王接受广开言路的进谏,进而使齐国走向强盛,邹忌可谓用心良苦。他首先从自身生活体验选取题材,以家庭成员中妻、妾、客对自己的蒙蔽说起,进而由家及国,类比说明齐王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以现实生活体验说理,易于引起齐王兴趣,便于展开;以家事类比国事,易于引起齐王深思,并自觉接受邹忌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说明、论述类文本在日常生活中比文学类文本的应用空间更为广阔。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面对新问题的解决,不能不搜集、整合相关信息,说明、论述类文本恰好提供这样的空间,学习这类文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而且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近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但是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也只有一个单元的此类文章供学生接触,另外,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
期刊
无论哪门学科,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预习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作文来说,我认为也不例外,甚至更加重要。我布置学生作文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准备的。  一、作文布置  作文布置应至少在写作前一周进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观察也同样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而作文早布置,就是提供给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机会。虽然我们教师在平时总会强调学生要观察积累,但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这种观察的目
期刊
各位代表 ,同志们、朋友们 :我受河北省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请各位领导和代表审议。一、承接了“两个教学研究会”
【摘要】专题教学是以“专题“为主线,以典型的实例为专题研究对象,将专题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高分子材料改性》的课程特点,本文探讨了专题教学在该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实施的各环节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题教学 高分子材料改性 教学模式 教学目的 专题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
尊敬的杨华秘书长、李希孔理事长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今天 ,河北省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我校召开 ,我代表河北农业大学表示热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可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生作文胡编乱造、矫情造作等现象比比皆是,内容苍白空洞,无病呻吟者多,真情实感者少,使作文堕落成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拼凑。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版块,它有别于阅读教学,应该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因而,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备课可以独立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和作文辅助手段设计。  一、课堂教学设计  这里的课堂教学设计,指课标上规定的“一学年十四次写作练习”的指导课的教学设计。这种作文指导课备课依据主要是《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本单元的安排。课标给备课提供了方向性,課本给备课提供了写作话题和写作资料。根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