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环境下,素质教育被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初中,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极为关键的时期,中学生在德育方面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学生长期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为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并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逐步培养中学生的品行与道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其接受德育教育。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不足,并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旨在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字:初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有效性
1、分析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
1.1 对于德育工作方面的观念过于陈旧
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仍以说教为主,导致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认知非常浅显,对学生的行为道德很难起到影响的作用。德育工作,应该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全方面教育,浅显的说教并不能让学生的思想转化为道德行为,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怎样去陈述道德观念的理论。德育教育最为直接的效果,应该是在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在说教的德育教育模式下,很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德育教育的内容满足不了中学生的需求
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都非常的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可对于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却极其缺乏,甚至很多初中班主任根本从未提起过这方面的内容。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年龄、生理以及生理方面的特点以及发展的规律为基础,去选择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相符合的德育教育内容。实际当中我们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多年不变,学生人生观形成方面未得到重视,也忽视了一个人明确的理想以及做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这些比较深入的德育教育。
1.3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
在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上很容易将班主任德育的水平以及教育观念体现出来,很多初中班主任对于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心理的变化缺乏了解,对学生德育方面处理的方法有待调整和提高。另外,德育教育普遍缺乏针对性,也缺乏针对中学生发展的特定教育,缺乏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德育教育,未做到因材施教。
2、探讨加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2.1 班主任要调整初中教育的目标
调整德育的目标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提高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规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以及方向,要与时俱进,按照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及时调整教育目标,积极开展德育教育。
其一,必须将长期以来陈旧的讲授式教育转化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初中生能够具备对事物辨别的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道德选择的能力。
其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使学生能够学生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助人。
其三,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以顽强自信的精神去积极的面对。
2.2 初中班主任要改变原有的德育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目标与行为基本的态度与看法,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面对首德育教育有效性低情况,主要是缺乏德育教育的目标,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当中对于成绩过度的重视忽视德育教育的陈旧观念所导致的。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要想提高,必须将传统教育的观念改变。
其一,作为初中班主任中的一员,必须与时俱进,明确德育教育在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当中的重要性,明确德育教育对于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观念与责任上,班主任必须坚定信念,注重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理论知识的传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下必须树立好德育教育观念、价值观念、学生观念以及人才观念,将教师与班主任的双重工作做好,给学生的全面综合性发展创建一个较好的环境。
其二,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努力争取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配合,形成合力教育。班主任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班主任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在家庭当中的德育表现,例如:可以采取家访或者是上门沟通的方式,也可以建立班级的家长教师沟通QQ群或者是论坛、微信群等,可QQ、微信在线沟通,也可通过邮箱、留言等方式及时的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找解决的对策,使家长明确家庭在教育中的任务,形成学校教育的良好补充。在这种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式教育下,由孩子的成长影响到家庭对于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以使家长的素质得到提高并树立教育的正确观念,找到适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德育教育辐射到家庭当中。
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孤儿院等福利机构做义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使学生能够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2.3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中学生
由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缺乏,缺乏对某些事缺乏辨别能力,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却很强,像一些明星都很容易的成为了他们模仿的对象,在学校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也较易成为中学生模仿的对象,班主任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用自己的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中学生,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卫生问题努力是难题,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校园中,见到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来,学生看到班主任都这样做,当然也会爱护班级和校园的环境,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在哪肯定都不会再乱扔垃圾。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公德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将教育作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组织者来说,初中班主任在学生德育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从班级的整体出发,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成兵. 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3(02)
[2] 黄宣燕. 浅谈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问题及对策[J]. 成功(教育). 2012(03)
关键字:初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有效性
1、分析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
1.1 对于德育工作方面的观念过于陈旧
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仍以说教为主,导致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认知非常浅显,对学生的行为道德很难起到影响的作用。德育工作,应该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全方面教育,浅显的说教并不能让学生的思想转化为道德行为,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怎样去陈述道德观念的理论。德育教育最为直接的效果,应该是在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在说教的德育教育模式下,很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德育教育的内容满足不了中学生的需求
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都非常的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可对于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却极其缺乏,甚至很多初中班主任根本从未提起过这方面的内容。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年龄、生理以及生理方面的特点以及发展的规律为基础,去选择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相符合的德育教育内容。实际当中我们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多年不变,学生人生观形成方面未得到重视,也忽视了一个人明确的理想以及做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这些比较深入的德育教育。
1.3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
在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上很容易将班主任德育的水平以及教育观念体现出来,很多初中班主任对于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心理的变化缺乏了解,对学生德育方面处理的方法有待调整和提高。另外,德育教育普遍缺乏针对性,也缺乏针对中学生发展的特定教育,缺乏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德育教育,未做到因材施教。
2、探讨加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2.1 班主任要调整初中教育的目标
调整德育的目标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提高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规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以及方向,要与时俱进,按照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及时调整教育目标,积极开展德育教育。
其一,必须将长期以来陈旧的讲授式教育转化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初中生能够具备对事物辨别的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道德选择的能力。
其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使学生能够学生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助人。
其三,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以顽强自信的精神去积极的面对。
2.2 初中班主任要改变原有的德育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目标与行为基本的态度与看法,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面对首德育教育有效性低情况,主要是缺乏德育教育的目标,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当中对于成绩过度的重视忽视德育教育的陈旧观念所导致的。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要想提高,必须将传统教育的观念改变。
其一,作为初中班主任中的一员,必须与时俱进,明确德育教育在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当中的重要性,明确德育教育对于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观念与责任上,班主任必须坚定信念,注重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理论知识的传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下必须树立好德育教育观念、价值观念、学生观念以及人才观念,将教师与班主任的双重工作做好,给学生的全面综合性发展创建一个较好的环境。
其二,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努力争取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配合,形成合力教育。班主任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班主任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在家庭当中的德育表现,例如:可以采取家访或者是上门沟通的方式,也可以建立班级的家长教师沟通QQ群或者是论坛、微信群等,可QQ、微信在线沟通,也可通过邮箱、留言等方式及时的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找解决的对策,使家长明确家庭在教育中的任务,形成学校教育的良好补充。在这种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式教育下,由孩子的成长影响到家庭对于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以使家长的素质得到提高并树立教育的正确观念,找到适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德育教育辐射到家庭当中。
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孤儿院等福利机构做义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使学生能够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2.3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中学生
由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缺乏,缺乏对某些事缺乏辨别能力,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却很强,像一些明星都很容易的成为了他们模仿的对象,在学校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也较易成为中学生模仿的对象,班主任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用自己的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中学生,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卫生问题努力是难题,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校园中,见到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来,学生看到班主任都这样做,当然也会爱护班级和校园的环境,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在哪肯定都不会再乱扔垃圾。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公德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将教育作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组织者来说,初中班主任在学生德育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从班级的整体出发,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成兵. 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3(02)
[2] 黄宣燕. 浅谈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问题及对策[J]. 成功(教育).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