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4-01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共性目标,而作为语文综合素质集中体现的作文,它的创新则显得尤其重要,从2014年起,中考改革提高了语文学科的分值,其中作文的权重明显加大,2017年的高考改革预计语文科目的作文分值会大幅飚升。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创新
要想写好作文,光靠幾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平常课堂的语文课也可为这一课题提供练兵的平台。一些课文的“空白”恰是练习作文的最好切入点,抓住机会,大胆结合是我教学作文的新尝试。我在教《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文中只写到主持这一旷世葬礼的巴西总统在念悼词,却没有交待悼词的内容。我抓住这一机会,启发学生:面对此情此景,这悼词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能根据文中的内容写出来吗?能念给同学听吗?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动笔,看谁的悼词写得好?话音刚落,学生们“沙沙沙”地写开了,只一会儿的功夫,一份份悼词就出现在我的面前了。有的写出了大瀑布以前的壮美和现在的凄惨景象,有的写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向人们发出呼吁,有的写到了地球正遭破坏,为了现在更为了将来,要增强环保意识并从我做起,号召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如此,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严密思维能力,又落实了学生环保责任感的情感目标,真是一举多得。
二、在“主导”过渡到“主体”中创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作文难,难作文”经常是许多师生的共同感受,有些学生甚至谈写作色变。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先解决学生写什么、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也就是老师引导要到位,尤其是中年级作文。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人,有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友好的人、厌恶的人等,我决定让学生从“人”写起。我引导学生说:“在你的生活中,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人,他(她)或者好、或者很优秀、或者很平凡,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会给你留下一定的印象。什么人让你留下深刻印象?是些什么事呢?发生在什么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妈妈的关心,有的说爸爸醉酒后真逗,有的说老师的批评,有的说同学间的有趣事……路引好了,我就水到渠成的及时提出作文要求:将你印象很深的人和事写下来,题目自拟。此时我要求学生们不要先动笔,而是先构思,然后拟出写作提纲,选取1~3位学生按提纲在全班口头作文。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感到有的是写的。写作兴趣大增,个个自信地奋笔疾书,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很多同学都轻松地完成这次作文。我感到,在学生口头作文时,能当堂发现优、缺点,及时给予表扬或加以指导,对其他学生也有促进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批改过程中创新
教师对所有学生作文的评改,不能用一把尺子来量。对于优生,应做到批多改少,批语要精、要明确,注明优点,给予表扬,指出缺点,加以提示,要侧重语言表达和立意方面的点拨;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应注重选材与结构方面的辅导,再推荐几篇本次写得好的要他们借鉴,用身边实例激励他们加油。
此外,我还使用了一种新的改法:在对学生上交自己修改好的作文进行批阅后,我把作文发下去,让学生对着再次进行修改,并就在原文上修改,完成后我再对其进行二次加分。这样,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在作文评价中创新
传统的作文讲评办法是:学生先写好作文,统一交上去后由老师逐一批改,改过后再拿到讲台前评析。我在教学时,摒弃了这种老方法,代之以两次讲评。首先,在学生写出初稿后,着重训练学生的自评能力;然后,在学生定稿后,在详改时以眉批和尾批形式再次与学生交流指导,达成落实作文训练的要求。例如,四年级一次作文训练要求是:认真观察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再自己定题目,写篇作文。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让学生进行第一次自评,主要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构思的。一个写《家乡山水》的学生这样谈到:我仿照《海滨小城》“总——分——总”的写法安排作文结构,主要的内容是故乡的青山和小溪两大部分。在作文中,我运用了《颐和园》的写作方法,选择有代表性奇异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和小溪边的草地野花等作为静态景物来描写……这样的自评,可以了解学生在立意、选材上是否吻合本次文题,能运用哪些写作知识,很自然地做到潜移默化。接着,我出示学生的一篇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范例,让学生大胆找优点、挑毛病、谈改法。然后,我让学生进行互评,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互相指出优、缺点,接下来的作文讲评课又选择上中下三类篇章(决不点学生名)对比评价成功与不足,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欣喜之获。
总之,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只要教师按照新课标中小学作文的写作要求抓好训练,因材施教,大胆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和水平定会逐步提高。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共性目标,而作为语文综合素质集中体现的作文,它的创新则显得尤其重要,从2014年起,中考改革提高了语文学科的分值,其中作文的权重明显加大,2017年的高考改革预计语文科目的作文分值会大幅飚升。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创新
要想写好作文,光靠幾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平常课堂的语文课也可为这一课题提供练兵的平台。一些课文的“空白”恰是练习作文的最好切入点,抓住机会,大胆结合是我教学作文的新尝试。我在教《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文中只写到主持这一旷世葬礼的巴西总统在念悼词,却没有交待悼词的内容。我抓住这一机会,启发学生:面对此情此景,这悼词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能根据文中的内容写出来吗?能念给同学听吗?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动笔,看谁的悼词写得好?话音刚落,学生们“沙沙沙”地写开了,只一会儿的功夫,一份份悼词就出现在我的面前了。有的写出了大瀑布以前的壮美和现在的凄惨景象,有的写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向人们发出呼吁,有的写到了地球正遭破坏,为了现在更为了将来,要增强环保意识并从我做起,号召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如此,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严密思维能力,又落实了学生环保责任感的情感目标,真是一举多得。
二、在“主导”过渡到“主体”中创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作文难,难作文”经常是许多师生的共同感受,有些学生甚至谈写作色变。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先解决学生写什么、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也就是老师引导要到位,尤其是中年级作文。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人,有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友好的人、厌恶的人等,我决定让学生从“人”写起。我引导学生说:“在你的生活中,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人,他(她)或者好、或者很优秀、或者很平凡,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会给你留下一定的印象。什么人让你留下深刻印象?是些什么事呢?发生在什么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妈妈的关心,有的说爸爸醉酒后真逗,有的说老师的批评,有的说同学间的有趣事……路引好了,我就水到渠成的及时提出作文要求:将你印象很深的人和事写下来,题目自拟。此时我要求学生们不要先动笔,而是先构思,然后拟出写作提纲,选取1~3位学生按提纲在全班口头作文。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感到有的是写的。写作兴趣大增,个个自信地奋笔疾书,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很多同学都轻松地完成这次作文。我感到,在学生口头作文时,能当堂发现优、缺点,及时给予表扬或加以指导,对其他学生也有促进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批改过程中创新
教师对所有学生作文的评改,不能用一把尺子来量。对于优生,应做到批多改少,批语要精、要明确,注明优点,给予表扬,指出缺点,加以提示,要侧重语言表达和立意方面的点拨;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应注重选材与结构方面的辅导,再推荐几篇本次写得好的要他们借鉴,用身边实例激励他们加油。
此外,我还使用了一种新的改法:在对学生上交自己修改好的作文进行批阅后,我把作文发下去,让学生对着再次进行修改,并就在原文上修改,完成后我再对其进行二次加分。这样,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在作文评价中创新
传统的作文讲评办法是:学生先写好作文,统一交上去后由老师逐一批改,改过后再拿到讲台前评析。我在教学时,摒弃了这种老方法,代之以两次讲评。首先,在学生写出初稿后,着重训练学生的自评能力;然后,在学生定稿后,在详改时以眉批和尾批形式再次与学生交流指导,达成落实作文训练的要求。例如,四年级一次作文训练要求是:认真观察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再自己定题目,写篇作文。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让学生进行第一次自评,主要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构思的。一个写《家乡山水》的学生这样谈到:我仿照《海滨小城》“总——分——总”的写法安排作文结构,主要的内容是故乡的青山和小溪两大部分。在作文中,我运用了《颐和园》的写作方法,选择有代表性奇异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和小溪边的草地野花等作为静态景物来描写……这样的自评,可以了解学生在立意、选材上是否吻合本次文题,能运用哪些写作知识,很自然地做到潜移默化。接着,我出示学生的一篇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范例,让学生大胆找优点、挑毛病、谈改法。然后,我让学生进行互评,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互相指出优、缺点,接下来的作文讲评课又选择上中下三类篇章(决不点学生名)对比评价成功与不足,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欣喜之获。
总之,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只要教师按照新课标中小学作文的写作要求抓好训练,因材施教,大胆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和水平定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