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读”领风骚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掌握语文知识。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文章内容,就应当给学生留有极大的时间去阅读,以此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然而在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为了取得高分学生很少有时间朗读,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朗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近十几年的实践中,真切地体会到“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初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初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初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采取多种方式的朗读,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初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如果把这三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初读中感知,要有“质量”
  在教学中,我一般都采取“以读促讲”“以读悟情”“读讲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节省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感悟。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使语文课真正走进新课程。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绝妙”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悟情”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二泉映月》中描写《二泉映月》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二泉映月》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阿炳在寒冷的冬夜破烂的茅草屋内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阿炳的创作的灵感和对黑暗势力的不满,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凄美的令人感伤的《二泉映月》,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二泉映月》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阿炳的情感世界。
  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二泉映月》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阿炳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阿炳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对这个社会的不满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领风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够达到真正的高效实效,也能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英语新课标提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  一、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取舍和删减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
期刊
我校承担了《让快乐走进地理课堂》课题的研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是的,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地理教学同样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此,我结合对课题的研究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我特别注意每一节课的精心设计,着力于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
期刊
新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教师应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潜能,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合作探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因而要从现代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生动、有趣、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
期刊
活动目的:  1.从不同角度展示家乡人文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加深对家乡感情。  2.使学生明白,热爱家乡要从小事做起,从热爱校园、净化校园做起,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3.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情感、从小养成良好公德和环保意识。  活动形式:主题汇报、演讲朗诵、座谈讨论  活动准备:分组搜集资料、节目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背景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期刊
我教学设计选择的题目是PEP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Section B(2a-2c)部分的内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任务型教学为基本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实践和合作运用语言,感受成功。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PEP中学英语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
期刊
《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课本的经典教材,两篇课文均是名家名篇。《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范进中举》是我国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名篇。二者都描写了病态社会中的悲喜人生,并且都有辛辣的嘲讽。  我们先看《我的叔叔于勒》,大家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先被故事情节所吸引,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设
期刊
2011版新课标指出: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提出将“数学课程——课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整合发展。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高效课堂的探索中,我们将每一个课堂环节细化设置、目标定位。在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中尊重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储备,以兴趣为导向,以需求为指针,以反思为抓手,打造高效课堂
期刊
我虽然工作十年了,即使每天都面对学生,每天都滔滔不绝的讲课,但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善于言谈的人,有时面对学生还有那么一点“shy”。我所在的高中虽说是省重点高中但是地处小城市的郊区,面对周边学校的竞争也是举步维艰,所以学校对于学生的成绩看得尤为重要。我任教一零级(3)班的化学成绩一直很好,学生也非常努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次考试化学成绩没有考第一。这不上课铃声响起,我刚要开口讲课,学生就问:老
期刊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原则。它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循序渐进原则,把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切实地植根于课堂。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张而又轻松、愉快地体验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完成训练,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夯实了基础。“先学后教”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结构的全新阐释,目的在于转变师生课堂地位,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对于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评价机制,如何形成完善的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是我们广大教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我参加了总课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努力用发展性课程评价来诠释、演译新课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