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更是一大难点,要想把综合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我们留心生活,寻找合适的活动主题,更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关键词】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活动;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教学方面的建议曾经提到:“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情感以及态度、教学环节及手段进行全面考虑,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地进行教学。对课堂内以及课堂外进行有效沟通,把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开来,使得学生们有充分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自从“综合性学习”这个全新的版块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老师也因此有了进行充分创造的空间,尤为重要的是学生们从封闭的课堂走了出来,在开阔的空间里进行自由的实践、探索、创新……丰富的知识、有趣的活动、新鲜而美丽的自然环境,都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学习……如何才能让综合性学习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可以起到促进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的作用呢?这一切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时时处处用心,做好学生的领路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指导呢?
  一、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
  人教版的教材为我们安排了许多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我们在教学时除了要紧扣课本中的这些活动,应该结合学生们的特点和兴趣,来对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选择,所选的主题最好是能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有联系,且主题不易过大,使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就把学生兴趣给激发出来,由此带动整个课堂的活力。
  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这时候我们要善于抓住他们稍纵即逝的灵感。要精心呵护他们在选题中的突发奇想,并加以恰当的引导。如在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孩子们一个个兴致盎然,有的想读读安徒生的童话;有的想了解一下作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有的想写一篇童话……于是我立刻提议来一次“走进安徒生”的综合性学习。一周后看到孩子们写出的作品,调查到的资料,我知道他们已经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注重与各学科的整合联系
  新《课程标准》曾经提出:应把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和运用的范围进一步拓宽,把跨学科进行学习以及高科技方法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它提倡的其实是把课堂文化共同的构建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新思路,充分研究分析教材及学生的情况,按照实际需求来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打破语文学科原有的封闭状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把书法、绘画、音乐等融入学习中。例如在《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时,当孩子们上台去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诗歌作品呈现给大家的时候,并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配有图片的富有活力的画面,这些生动的画面反映的不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和审美能力;有的在朗诵时配上了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入了诗歌的情境中去;还有的带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了汉字的魅力……
  综上可知,语文综合性学习跟别的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根据切实的语文学科有关的主体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们在这种活跃的气氛当中,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探究过程
  大部分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早就日益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下让老师进行综合性学习课程方面的教学,老师会感到很不适应,加之综合性学习在课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因而使得部分老师在进行综合性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采取了一种在形式上走捷径的方式,就是比较注重结果,而把过程给忽略掉了,将结果形成的过程转变为了死板空洞的死记硬背,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它所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性学习这一课程的实施,必须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究与解决问题时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来衡量。
  例如在《我爱你,汉字》的综合性学习中,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多方调查:像放学时在街上寻找店家招牌、路旁广告牌中是否有错别字,利用双休日通过对街上行人进行随机调查,了解用字情况;收集报刊、电视屏幕上的错别字等多个方面去了解社会用字情况,不仅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也认识了不少汉字。
  又如在《走进信息世界》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网吧进行调查;采访身边的同学了解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改变;搜集受到信息技术危害的案例……通过资料的整理与汇报,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不同的观点油然而生,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这时我顺水推舟召开了一次辩论会,同学们都开始了热切的讨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合作。
  四、把作文、语言交流教学充分地融合到综合性学习中
  所谓综合性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其不但为听、说、读、写设计了比较具体且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而且还明确了学生阅读方面的具体方向。
  所以,我们不应该单纯地把综合性学习单独割裂开来,独立开展。在每一个单元进行讲解之前,我都会把本单元涉及的内容过一遍,对内容做有效的课时安排。尤为注意的是要了解一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合理的衔接,从而使教学的有效率得以提升。根据对课本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很容易看出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以及课文等内容总是有联系的,把握好联系,我们可以在单元学习之前就让学生搜集准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并进一步将综合性活动与口语交际的训练和写作的训练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三年级的“传统文化”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时,我就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从绘画、戏曲、民间工艺、风俗习惯等方面去搜集整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与课文的学习紧密联系。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就能够将作文、语言交流很好的融合到综合性学习当中,由此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开展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对于语文来说,它其实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语文的有关的学习资源跟具体的实践其实跟学生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把学生的具体的生活空间给利用起来,对语文进行合理的学习和运用,由此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当中,注意与课堂外进行有效的沟通,把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开来,使得学生们有充分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学校,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演讲、讲故事、办手抄报、征文、绘画、书法、诗歌诵读等比赛活动。每逢节假日,建议学生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出去走走,让学生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在课余的时间里,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单位做一些相关的调查报告。通过以上活动,不但让学生接触到了社会和大自然,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使语文课堂得到了有效地拓展。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综合性学习中,我让学生充分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并且采访同学了解他们的环保意识,然后开展给同学们写倡议书,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设计公益广告词等一系列活动。又如,在六年级最后一组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为了让孩子们给他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一组结束时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展示了他们这六年来的学习成果,倾诉了他们对老师与母校的感激之情,更互诉了难以割舍的同学情,让小学生活成为他们美好的回忆并永久的珍藏。更激励孩子们树立美好的志向继续前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充分把语文学习跟具体的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给体现了出来,此外使我们的语文课有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特点。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来说,其实就是把活动当成有效的载体,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对语言进行有效学习,使语言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过程。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促进了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作为语文老师应合理而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们在自由广阔的领域里,对语文进行学习和运用,在具有活跃气氛的活动中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摘要】帮助学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应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单纯以“教”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转换为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既是实现以学定教的有力保障,也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高效的关键。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思维这四方面考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必定会提高初中
【摘要】高考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牢固树立“少教多学”意识,通过思想情感、写作兴趣、批改评语等方面的引导,变“教”为“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从而跳出作文的“苦海”。  【关键词】作文指导;跳出苦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考作文分值是60分,是高考中分值最大的一个题,随着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推进,作文在语文综合能力检测中的比重明显加大,有的省
【摘要】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一生的追求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艺术。“深入浅出”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浅入深出”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从教师的“深入浅出”到学生的“浅入深出”才能达到的教与学高效。  【关键词】教学过程;《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好散文,却未必是一篇好课文”。在备课过程
【摘要】在理解古诗文字面意义的同时通过体味韵律美、领略意境美、体验情感美、领悟哲理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情景交融;《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对《伯牙绝弦》一课的反复打磨中,我尝试摸索出
【摘要】“一颗沙粒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当我们注重对词语的教学时,学生在经历对词语进行感知、咀嚼、运用后,它们将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学生也将从一个个词语中构建自己的言语世界。  【关键词】词语教学;高年级;《詹天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是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通过作者字斟句酌而来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
【摘要】拓展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关键词】《天鹅的故事》;阅读资源;文本;时机;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标准》精神的深入人心,在语文课堂中拓展阅读资源也越来越受语
【摘要】《台北人》是一部充满着悲剧意蕴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个体人物今非昔比的凄凉唤起读者的怜悯情绪,而后再通过十四个故事对无常的命运进行了整体的刻画,于是命运的整体公平性淡化了之前所形成的哀伤格调,最终在“一切皆空”主题的统摄下,怜悯和恐惧都得到了有效的缓和,一种温婉平静的净化效果由此生成。  【关键词】《台北人》;悲剧心理;怜悯;恐惧;净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白先勇曾
【摘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件事都可以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生活厚实的人,做出来的文章才有积淀。学会了为人,处事,下笔才有话写,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写。博览、阅读、思考与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观点中所提倡的,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氛围下做到语言的积累与感悟的培养,为学习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體,作文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进行自我选材、自我构思、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学
【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讨论入手,说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形式,并讨论了这些艺术形式的应用方式,总结了艺术性语言应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中国文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其中也包含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发展教育。因此
【摘要】正确理解鲁迅作品中引文的原义和在作品中的含义,需要回归原文,整体理解;选准角度,关注引文对环境、情节、人物、主旨等起到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引文在原文与文本中意义的区别,关注其化用义。  【关键词】鲁迅;作品;含义;引文;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每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折服于其语言的凝练简洁、铿锵顿挫和意蕴悠长。作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对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篇章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