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生活水源、生产动力源,同时也发挥着污染净化的作用。河道治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治理河道,能治理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治理河道的现实意义
河道治理是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工作,我们都知道水满自溢的道理,其实河道也是一样的。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河道中的水位就会上涨,在河水流动的过程中就会带走河中的泥沙和碎石;如果水流不畅,就很容易发展成洪水和泥石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相反,如果遇到连日的干旱天,河里的水位就会下降,甚至干涸,不只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就连人和牲畜都很难生存。因此,有效治理河道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能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护岸结构单一
河道的护岸结构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和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岸等。这些护岸隔绝了河道的内外环境,阻断了河道内外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恶化水生植物、微生物、鱼类的生长环境。
2.任意改变河道形态
目前,河道的治理工程片面地强调防洪功能,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堆砌等直立式护岸,形成人工化和渠道化的河道,破坏了河流原有的形态和生态平衡。
3.河流污染问题严重
虽然河道治理包括对水质污染的处理,但是它并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被污染的水质。而且水污染也不完全是由河道建设引起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是河流的两大污染源。水资源的污染,不但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生活用水资源短缺、工商农业发展受阻,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
三、河道治理的措施
1.加强河势勘查,做好河道整治
我们应进一步做好河道整治,提高各河段对河势的控导能力,避免发生滚河、横河和斜河等大的河势变化,特别是游荡型河段和过渡型河段。虽然有的河段修建了不少控导工程,但是有的工程布局不合理,起不到河势控导的作用。
2.科学规划,设计审查
科学规划和设计审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遵循保持河道平顺和河势稳定的原则,本着“上下游”“左右岸统筹”的原则,以河道现状为基础规划治理导线,然后根据本河段的河床演变特点,因势利导,保持平顺宽阔的河道,以利于行洪畅通和主要河势的相对稳定。
3.污染治理
(1)分类制定措施,整治污染源头
首先,我们应加强农村的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家庭生态建设,帮助农民建设沼气池,集中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禁在河道内进行养殖生产活动;其次,生活垃圾要做无害化处理,或焚烧,或填埋,杜绝将其直接倒入河中。
(2)强化监测手段,控制污水排放
我们可以利用高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通过远程排污口自动水质监测、远程视频监测,监测重点污染河段;也可以通过供水和排水数据的合理推算,防止污水私排。
(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大众环保责任意识
河道是民众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发现污水排放,要及时举报。只有全民行动起来,才能有效遏制污染行为。
四、河道治理的意义
1.建设生态化河堤
生态化河堤是一种对自然河堤进行人工化修复后形成的人工堤坝。它的河床与自然河床的基底类似,都具有渗透性,而且除了调水抗洪的功能之外,它还能保持河岸同周边自然环境的统一,保证河流与岸边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2.建设自然化的河流形态
目前,建设自然化的河流形态是国际上主流的河道综合治理方法,它涉及生态学、生物学、水文水力学、地质学、气象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各种科学。
河道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构筑河道的特色景观,不仅具有“防洪、水清、岸洁、有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发挥河流在改善河道景观、生态环境与空间组织方面的潜在优势,实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水利局)
一、治理河道的现实意义
河道治理是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工作,我们都知道水满自溢的道理,其实河道也是一样的。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河道中的水位就会上涨,在河水流动的过程中就会带走河中的泥沙和碎石;如果水流不畅,就很容易发展成洪水和泥石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相反,如果遇到连日的干旱天,河里的水位就会下降,甚至干涸,不只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就连人和牲畜都很难生存。因此,有效治理河道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能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护岸结构单一
河道的护岸结构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和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岸等。这些护岸隔绝了河道的内外环境,阻断了河道内外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恶化水生植物、微生物、鱼类的生长环境。
2.任意改变河道形态
目前,河道的治理工程片面地强调防洪功能,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堆砌等直立式护岸,形成人工化和渠道化的河道,破坏了河流原有的形态和生态平衡。
3.河流污染问题严重
虽然河道治理包括对水质污染的处理,但是它并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被污染的水质。而且水污染也不完全是由河道建设引起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是河流的两大污染源。水资源的污染,不但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生活用水资源短缺、工商农业发展受阻,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
三、河道治理的措施
1.加强河势勘查,做好河道整治
我们应进一步做好河道整治,提高各河段对河势的控导能力,避免发生滚河、横河和斜河等大的河势变化,特别是游荡型河段和过渡型河段。虽然有的河段修建了不少控导工程,但是有的工程布局不合理,起不到河势控导的作用。
2.科学规划,设计审查
科学规划和设计审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遵循保持河道平顺和河势稳定的原则,本着“上下游”“左右岸统筹”的原则,以河道现状为基础规划治理导线,然后根据本河段的河床演变特点,因势利导,保持平顺宽阔的河道,以利于行洪畅通和主要河势的相对稳定。
3.污染治理
(1)分类制定措施,整治污染源头
首先,我们应加强农村的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家庭生态建设,帮助农民建设沼气池,集中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禁在河道内进行养殖生产活动;其次,生活垃圾要做无害化处理,或焚烧,或填埋,杜绝将其直接倒入河中。
(2)强化监测手段,控制污水排放
我们可以利用高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通过远程排污口自动水质监测、远程视频监测,监测重点污染河段;也可以通过供水和排水数据的合理推算,防止污水私排。
(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大众环保责任意识
河道是民众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发现污水排放,要及时举报。只有全民行动起来,才能有效遏制污染行为。
四、河道治理的意义
1.建设生态化河堤
生态化河堤是一种对自然河堤进行人工化修复后形成的人工堤坝。它的河床与自然河床的基底类似,都具有渗透性,而且除了调水抗洪的功能之外,它还能保持河岸同周边自然环境的统一,保证河流与岸边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2.建设自然化的河流形态
目前,建设自然化的河流形态是国际上主流的河道综合治理方法,它涉及生态学、生物学、水文水力学、地质学、气象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各种科学。
河道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构筑河道的特色景观,不仅具有“防洪、水清、岸洁、有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发挥河流在改善河道景观、生态环境与空间组织方面的潜在优势,实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