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仪式和礼仪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激荡爱国情怀,聚积磅礴力量,强化政治认同,是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运用仪式礼仪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式方法,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国家规划与个人自觉相结合的方法、坚持注重仪式、礼仪与突出爱国主题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来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仪式礼仪 新时代 载体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指出“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 “组织重大纪念活动” “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仪式礼仪成为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礼仪运用的主要类型
仪式,在广义上是指具有表演性、艺术性、象征性的,由文化传统赋予的一系列行为的集合体,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展开,企图达到氛围感染、意义表达、共鸣意识等目的的规范性行为形式。狭义上,仪式是指一定人数的群体开展的一项具有典礼意义的活动。从古至今,我们都非常重视礼仪文明,尤其是现在,我们更加重视各种仪式、礼仪的运用。将仪式、礼仪运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一方面可以拓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另一方面,可以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身处其中且有深切的感受,直击内心深处并唤起历史记忆,进而激起爱国情怀,凝聚磅礴力量。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中常用的仪式、礼仪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国家尊严和独立的象征物。我国的国旗以五角星为主要标志,周围的小星星象征了各个阶级以及其他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以欣欣向荣之景象寓意着中华儿女的团结一致、不懈奋斗。毛泽东曾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永不停歇的意志,无论战争时期、革命时期、改革时期,旗帜都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同样决定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每逢国家重大事件,我们都会举行升降国旗这一重要仪式,像十九大、奥运会、国事访问、国庆节等都会在大会开始前举行升旗仪式。对于我們学生来说,升国旗仪式也是最为熟悉的并且感受最深的一种仪式,每逢升旗仪式,我们或行举手礼、或行注目礼,仰望着国旗,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心中不时感慨万千,不自觉的想起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以及永不屈服的抗争史,并默默立志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另外,在升旗过程中大家一起唱国歌的默契就是一种对身份的认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宏大的、响亮的声音。升旗仪式激励着我们去爱国,去报效祖国,这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纪念仪式
纪念仪式常以重要人物、事件、地点、节日为对象,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运用契合的时机,带领人们去追忆当初的历史事件,使人们了解民族的兴衰成败,感怀当下的美好生活,并培养其展望未来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培养心存忧患,直面挑战的民族意识。纪念仪式的举行,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英雄模范人物的事例也激发着人们向榜样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三)入党、入团、入队仪式
少先队入队仪式一般是在小学阶段举行,先从青少年中推选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骨干少年,在学校开展少先队员授予红领巾仪式,每个班级组织学生列队于国旗下,少先队员经过训练,形成一支行进标准的少先队方队,在大队长的指挥下进行升旗,中队队长出列进行人数报告,大队辅导员发表讲话、新老队员讲话、伴随着《少年先锋队队歌》,进行宣誓。少先队仪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意识和管理意识,在各项活动中争做先锋,努力为社会和祖国奉献。
少先队是共青团的储备军,进行初中以后,我们会在组织的领导下入团,团员们唱着洪亮的国歌,入团仪式由此就开始了,接下来就是奏团歌、宣布名单、佩戴团徽、颁发团员证、组织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如此誓言让新团员们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满满的仪式感,让全体新团员牢固树立了荣誉感与自豪感,同时激励着团员们用青春践行梦想,主动担当,报效祖国。
共青团又是共产党的储备军,进入大学以后,我们都会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争取入党。从发展党员到正式党员要经历五个阶段,入党仪式之前要进行全面的审查,最后通过宣誓表明宣誓者坚决的入党信念,同时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强化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入党入团入队仪式以具体的符号,激励着当代青年努力拼搏,超越自我,助力伟大中国梦。
二、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礼仪运用的重要意义
仪式、礼仪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激荡爱国情怀,规范爱国行为,强化政治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仪式、礼仪有助于弘扬优秀文化,强化民族认同。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夏商时代就已经出现,在经历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之后,礼仪文化早已深深植根于民族认同的共同心理当中。中国传统礼仪习俗非常之多,由于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大家见面,礼节要到,但是却无法握手,于是“作揖礼”成为一种新的打招呼的方式。作揖礼的兴起,展现了中国独特的儒雅风貌,彰显了中国人的自谦精神,唤起了人们关于传统礼仪的记忆,更能够引起中国人对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自豪感,增强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传统节日中也蕴含着各种礼仪活动,比如说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不愿苟且偷生,以身殉国的屈原,再后来我们不断丰富了端午节的礼仪活动,吃粽子,赛龙舟,带香囊,采艾草,饮雄黄等,这些礼仪活动寄托了我们的哀思,同时也是在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仪式、礼仪有助于激荡爱国情怀,聚积磅礴力量。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的运用,能够感染人,震撼人。例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在盛典中,我们看到了铁甲雄狮,看到了受阅官兵铿锵的步履,也看到了喜悦自豪的游行民众,这些民众的喜悦自豪就是来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崇拜与敬仰,来源于他们深深的爱国情怀。仪式进行的过程,就是每一个人思想情感再创造的过程。再如,在每年的12月13日所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这既是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一种仪式,同时又是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公祭日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潜移默化的将这段历史融入到中国人民的记忆中,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唯有积蓄力量,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最后,仪式、礼仪有助于深化爱国认知,规范爱国行为。通过各种仪式礼仪,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好的传达给受教群体,人们通过仪式礼仪的耳濡目染,能够深化其爱国认知,进而将其外化于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上,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战的艰难历程,感受到了中国民族奋战到底的坚定信念,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礼仪运用的方法
仪式、礼仪的运用有助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更好发挥仪式、礼仪的效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需要坚持一定的方法与原则,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仪式礼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在现场举行的升國旗仪式、纪念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宣誓仪式等,增强在场人员的参与感、仪式感,最大程度发挥好重大仪式、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的作用,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磅礴力量。另一方面,要用好大众传媒的力量,讲好爱国故事,发出爱国声音。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如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QQ、百度贴吧、学习强国等开展仪式礼仪活动,让广大公民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方便快捷的关注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并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坚持国家规划与个人自觉相结合的方法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自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至2019年11月我国又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划越来符合新时代要求,其中就包括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和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在之后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其认真贯彻落实。另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都应自觉参加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积极对爱国主义进行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应自觉遵循仪式的要求,配合仪式组织者,使仪式得以正常运行并发挥出仪式的最大功效。
(三)坚持注重仪式、礼仪与突出爱国主题相结合的方法
中国很多传统仪式、礼仪以及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我们现在只是单纯的在过这个节日,并没有深刻领会到其深处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我们要坚持注重仪式、礼仪与突出爱国主题相结合的方法。比如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人们通常以贴春联、拜年、家人团聚等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来度过这个节日,但其中所包含的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我们所应该深知的,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有国才有家。再比如端午节是对屈原爱国主义情怀的赞扬与传承,还有中秋节,我们吃月饼、赏月、家人团聚这些礼仪活动,也可以让人们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说,节日不单单是为了过节日,更要在过节日的同时注重节日的仪式礼仪并且突出节日的爱国教育主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3日(第06版).
[2]辛向阳.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探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01):4-8+2.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仪式礼仪 新时代 载体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指出“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 “组织重大纪念活动” “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仪式礼仪成为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礼仪运用的主要类型
仪式,在广义上是指具有表演性、艺术性、象征性的,由文化传统赋予的一系列行为的集合体,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展开,企图达到氛围感染、意义表达、共鸣意识等目的的规范性行为形式。狭义上,仪式是指一定人数的群体开展的一项具有典礼意义的活动。从古至今,我们都非常重视礼仪文明,尤其是现在,我们更加重视各种仪式、礼仪的运用。将仪式、礼仪运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一方面可以拓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另一方面,可以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身处其中且有深切的感受,直击内心深处并唤起历史记忆,进而激起爱国情怀,凝聚磅礴力量。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中常用的仪式、礼仪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国家尊严和独立的象征物。我国的国旗以五角星为主要标志,周围的小星星象征了各个阶级以及其他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以欣欣向荣之景象寓意着中华儿女的团结一致、不懈奋斗。毛泽东曾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永不停歇的意志,无论战争时期、革命时期、改革时期,旗帜都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同样决定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每逢国家重大事件,我们都会举行升降国旗这一重要仪式,像十九大、奥运会、国事访问、国庆节等都会在大会开始前举行升旗仪式。对于我們学生来说,升国旗仪式也是最为熟悉的并且感受最深的一种仪式,每逢升旗仪式,我们或行举手礼、或行注目礼,仰望着国旗,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心中不时感慨万千,不自觉的想起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以及永不屈服的抗争史,并默默立志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另外,在升旗过程中大家一起唱国歌的默契就是一种对身份的认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宏大的、响亮的声音。升旗仪式激励着我们去爱国,去报效祖国,这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纪念仪式
纪念仪式常以重要人物、事件、地点、节日为对象,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运用契合的时机,带领人们去追忆当初的历史事件,使人们了解民族的兴衰成败,感怀当下的美好生活,并培养其展望未来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培养心存忧患,直面挑战的民族意识。纪念仪式的举行,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英雄模范人物的事例也激发着人们向榜样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三)入党、入团、入队仪式
少先队入队仪式一般是在小学阶段举行,先从青少年中推选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骨干少年,在学校开展少先队员授予红领巾仪式,每个班级组织学生列队于国旗下,少先队员经过训练,形成一支行进标准的少先队方队,在大队长的指挥下进行升旗,中队队长出列进行人数报告,大队辅导员发表讲话、新老队员讲话、伴随着《少年先锋队队歌》,进行宣誓。少先队仪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意识和管理意识,在各项活动中争做先锋,努力为社会和祖国奉献。
少先队是共青团的储备军,进行初中以后,我们会在组织的领导下入团,团员们唱着洪亮的国歌,入团仪式由此就开始了,接下来就是奏团歌、宣布名单、佩戴团徽、颁发团员证、组织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如此誓言让新团员们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满满的仪式感,让全体新团员牢固树立了荣誉感与自豪感,同时激励着团员们用青春践行梦想,主动担当,报效祖国。
共青团又是共产党的储备军,进入大学以后,我们都会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争取入党。从发展党员到正式党员要经历五个阶段,入党仪式之前要进行全面的审查,最后通过宣誓表明宣誓者坚决的入党信念,同时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强化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入党入团入队仪式以具体的符号,激励着当代青年努力拼搏,超越自我,助力伟大中国梦。
二、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礼仪运用的重要意义
仪式、礼仪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激荡爱国情怀,规范爱国行为,强化政治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仪式、礼仪有助于弘扬优秀文化,强化民族认同。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夏商时代就已经出现,在经历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之后,礼仪文化早已深深植根于民族认同的共同心理当中。中国传统礼仪习俗非常之多,由于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大家见面,礼节要到,但是却无法握手,于是“作揖礼”成为一种新的打招呼的方式。作揖礼的兴起,展现了中国独特的儒雅风貌,彰显了中国人的自谦精神,唤起了人们关于传统礼仪的记忆,更能够引起中国人对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自豪感,增强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传统节日中也蕴含着各种礼仪活动,比如说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不愿苟且偷生,以身殉国的屈原,再后来我们不断丰富了端午节的礼仪活动,吃粽子,赛龙舟,带香囊,采艾草,饮雄黄等,这些礼仪活动寄托了我们的哀思,同时也是在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仪式、礼仪有助于激荡爱国情怀,聚积磅礴力量。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的运用,能够感染人,震撼人。例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在盛典中,我们看到了铁甲雄狮,看到了受阅官兵铿锵的步履,也看到了喜悦自豪的游行民众,这些民众的喜悦自豪就是来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崇拜与敬仰,来源于他们深深的爱国情怀。仪式进行的过程,就是每一个人思想情感再创造的过程。再如,在每年的12月13日所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这既是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一种仪式,同时又是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公祭日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潜移默化的将这段历史融入到中国人民的记忆中,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唯有积蓄力量,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最后,仪式、礼仪有助于深化爱国认知,规范爱国行为。通过各种仪式礼仪,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好的传达给受教群体,人们通过仪式礼仪的耳濡目染,能够深化其爱国认知,进而将其外化于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上,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战的艰难历程,感受到了中国民族奋战到底的坚定信念,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仪式、礼仪运用的方法
仪式、礼仪的运用有助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更好发挥仪式、礼仪的效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需要坚持一定的方法与原则,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仪式礼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在现场举行的升國旗仪式、纪念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宣誓仪式等,增强在场人员的参与感、仪式感,最大程度发挥好重大仪式、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的作用,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磅礴力量。另一方面,要用好大众传媒的力量,讲好爱国故事,发出爱国声音。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如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QQ、百度贴吧、学习强国等开展仪式礼仪活动,让广大公民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方便快捷的关注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并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坚持国家规划与个人自觉相结合的方法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自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至2019年11月我国又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划越来符合新时代要求,其中就包括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和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在之后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其认真贯彻落实。另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都应自觉参加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积极对爱国主义进行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应自觉遵循仪式的要求,配合仪式组织者,使仪式得以正常运行并发挥出仪式的最大功效。
(三)坚持注重仪式、礼仪与突出爱国主题相结合的方法
中国很多传统仪式、礼仪以及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我们现在只是单纯的在过这个节日,并没有深刻领会到其深处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我们要坚持注重仪式、礼仪与突出爱国主题相结合的方法。比如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人们通常以贴春联、拜年、家人团聚等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来度过这个节日,但其中所包含的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我们所应该深知的,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有国才有家。再比如端午节是对屈原爱国主义情怀的赞扬与传承,还有中秋节,我们吃月饼、赏月、家人团聚这些礼仪活动,也可以让人们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说,节日不单单是为了过节日,更要在过节日的同时注重节日的仪式礼仪并且突出节日的爱国教育主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3日(第06版).
[2]辛向阳.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探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