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必须要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创新,通过地理微专题的教学新模式,借助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形式来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教学探究,让高中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更有效的地理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考试题 微专题 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更重视生活化教学。不仅要求利用生活材料来展开地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探究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求能够导入一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生活应用,让地理发挥其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实现了新材料、新情境的应用,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的缩影,通过高考试题材料的设置,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选择等。为了提高学生高考的地理解题能力,达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新的目标,在平时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展开新的教学策略探究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高中地理以及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趋势分析
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形式,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根本目的就是为高校选拔学生,确保有能力、有素养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素质更高的人才队伍。因此可以说高考代表着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最直接标准,也表示社会发展新形势中人才结构的基本情况。随着社会变化,高考试题内容会随之产生变化。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在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中,地理材料文本更加新颖,所提出的问题更具有实践性,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展开相适应的创新调整,由此才能够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地理专业人才。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卷可知,目前的高考地理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地理高考试题的新特点。高考地理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两大模块,前者是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者是人类行为对于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当前高考地理试题更加注重对于地理内容的综合性思维的考核,即要求学生能够实现对地理基础知识技能的综合性应用以及对于地理情境展开迁移应用,如往往采用区域中的某个项目建设为题干,展开对区域地理分析、自然环境影响等,由此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演绎和推理能力。二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高中低年级的地理教学主要是展开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如高一上是展开自然地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而直到高三,教师才会注重对教材的统筹复习,如让学生结合地理环境,展开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这样的复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展开对地理知识的统筹应用,但是往往也容易导致学生将地理知识进行简单的拼凑,最终导致学生在高考解题中无法有条理地完成一些解题思路的构建,出现答题思路不清晰,回答不全面而导致失分的情况。微专题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将某种自然或人为现象的产生规律和变迁原理进行概述,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地理知识脉络。
二、高考地理试题下的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分析
由上文可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展开微专题教学是高考地理试题变迁的重要内容,更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创新渠道。下面展开对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具有积极作用。
1.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的意义
微专题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能够打乱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安排,基于一定的主题内容,展开新的地理知识框架体系的建设,从而实现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深入探究。在微专题教学中,其并不是割裂原本的知识框架体系,而是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逻辑关系,让地理知识成为网状形式而非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线状形式。在微专题教学体系构建中,它能够加深学生对演绎、综合、推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地理知识的需求变化趋势。如在展开我国气候分布的微专题教学中,教师分析我国自北向南的气候分布情况,分析南北太阳辐射、气压等的分布不同是导致其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的关键所在。其次,展开自东向西的气候带分析,在太阳辐射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导致其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还有降水、气压。在全面掌握了我國的气候带分布情况之后,教师可以展开对季风性气候下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微专题教学。可以说微专题教学方式,将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循序渐进的探索应用,让整个高中阶段地理教学显得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复习过程中自行完成思维导图构建。
2.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的应用
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微专题的创建以及教学引导。
第一是要求在系统复习过程中展开微专题创建。学生只有在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内容之后,才有可能完成对地理知识框架的重新架构推理。如在《主要洋流及其影响》的专题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洋流的形成”“洋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对洋流的影响”等三个微专题教学展开。以“洋流的形成”为专题展开复习,对于现有的洋流进行区域划分,让学生掌握全部洋流的分布情况以及流向特点,继而引导学生展开对洋流的类型和特征的总结,从而让学生感知到南北半球洋流的构成差异性,然后从影响水流流向、温度等的自然地理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最终对洋流知识进行复盘,将洋流的影响因素构建出一个思维导图。由此在分析秘鲁渔场的形成中,学生能够总结提出洋流对其的影响。
第二是在高中地理微专题的构建中要基于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如当前高考地理试题呈现出材料化的趋势,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材料中自行推导出地理知识,完成地理问题探究。如2017年全国卷高考文科卷中第43题,主要是考查环境保护问题,在解题时,学生能够借助微专题的方式,将河流的环境相关内容进行复盘,如河流水位变化对周边生态的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对人类的正常活动的影响(如在汛期会产生堤坝坍塌现象,带来汛期危险,也会制约航运发展,减少经济收入),还可以强调对河流自身的影响,如水位下降,泥沙淤积,长此以往对于地形地势的影响。可以说通过微专题的方式,学生能够对于高考地理试题中的问题进行以某一个微专题为辐射点,从四周展开相关因素的全方位的、深度化的辐射探究。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已不再适应新时期下的地理生活化的发展趋势。要求能够分析高中地理的教学趋势,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趋势等,从而展开地理微专题的教学探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更好地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培育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兰彩芳.地理高考试题中材料题的分析——以四川试卷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2):124129.
[2]谢强.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微专题教学复习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04105.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考试题 微专题 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更重视生活化教学。不仅要求利用生活材料来展开地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探究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求能够导入一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生活应用,让地理发挥其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实现了新材料、新情境的应用,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的缩影,通过高考试题材料的设置,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选择等。为了提高学生高考的地理解题能力,达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新的目标,在平时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展开新的教学策略探究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高中地理以及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趋势分析
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形式,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根本目的就是为高校选拔学生,确保有能力、有素养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素质更高的人才队伍。因此可以说高考代表着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最直接标准,也表示社会发展新形势中人才结构的基本情况。随着社会变化,高考试题内容会随之产生变化。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在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中,地理材料文本更加新颖,所提出的问题更具有实践性,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展开相适应的创新调整,由此才能够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地理专业人才。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卷可知,目前的高考地理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地理高考试题的新特点。高考地理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两大模块,前者是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者是人类行为对于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当前高考地理试题更加注重对于地理内容的综合性思维的考核,即要求学生能够实现对地理基础知识技能的综合性应用以及对于地理情境展开迁移应用,如往往采用区域中的某个项目建设为题干,展开对区域地理分析、自然环境影响等,由此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演绎和推理能力。二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高中低年级的地理教学主要是展开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如高一上是展开自然地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而直到高三,教师才会注重对教材的统筹复习,如让学生结合地理环境,展开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这样的复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展开对地理知识的统筹应用,但是往往也容易导致学生将地理知识进行简单的拼凑,最终导致学生在高考解题中无法有条理地完成一些解题思路的构建,出现答题思路不清晰,回答不全面而导致失分的情况。微专题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将某种自然或人为现象的产生规律和变迁原理进行概述,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地理知识脉络。
二、高考地理试题下的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分析
由上文可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展开微专题教学是高考地理试题变迁的重要内容,更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创新渠道。下面展开对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具有积极作用。
1.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的意义
微专题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能够打乱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安排,基于一定的主题内容,展开新的地理知识框架体系的建设,从而实现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深入探究。在微专题教学中,其并不是割裂原本的知识框架体系,而是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逻辑关系,让地理知识成为网状形式而非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线状形式。在微专题教学体系构建中,它能够加深学生对演绎、综合、推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地理知识的需求变化趋势。如在展开我国气候分布的微专题教学中,教师分析我国自北向南的气候分布情况,分析南北太阳辐射、气压等的分布不同是导致其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的关键所在。其次,展开自东向西的气候带分析,在太阳辐射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导致其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还有降水、气压。在全面掌握了我國的气候带分布情况之后,教师可以展开对季风性气候下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微专题教学。可以说微专题教学方式,将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循序渐进的探索应用,让整个高中阶段地理教学显得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复习过程中自行完成思维导图构建。
2.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的应用
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微专题的创建以及教学引导。
第一是要求在系统复习过程中展开微专题创建。学生只有在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内容之后,才有可能完成对地理知识框架的重新架构推理。如在《主要洋流及其影响》的专题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洋流的形成”“洋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对洋流的影响”等三个微专题教学展开。以“洋流的形成”为专题展开复习,对于现有的洋流进行区域划分,让学生掌握全部洋流的分布情况以及流向特点,继而引导学生展开对洋流的类型和特征的总结,从而让学生感知到南北半球洋流的构成差异性,然后从影响水流流向、温度等的自然地理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最终对洋流知识进行复盘,将洋流的影响因素构建出一个思维导图。由此在分析秘鲁渔场的形成中,学生能够总结提出洋流对其的影响。
第二是在高中地理微专题的构建中要基于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如当前高考地理试题呈现出材料化的趋势,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材料中自行推导出地理知识,完成地理问题探究。如2017年全国卷高考文科卷中第43题,主要是考查环境保护问题,在解题时,学生能够借助微专题的方式,将河流的环境相关内容进行复盘,如河流水位变化对周边生态的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对人类的正常活动的影响(如在汛期会产生堤坝坍塌现象,带来汛期危险,也会制约航运发展,减少经济收入),还可以强调对河流自身的影响,如水位下降,泥沙淤积,长此以往对于地形地势的影响。可以说通过微专题的方式,学生能够对于高考地理试题中的问题进行以某一个微专题为辐射点,从四周展开相关因素的全方位的、深度化的辐射探究。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已不再适应新时期下的地理生活化的发展趋势。要求能够分析高中地理的教学趋势,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趋势等,从而展开地理微专题的教学探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更好地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培育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兰彩芳.地理高考试题中材料题的分析——以四川试卷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2):124129.
[2]谢强.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微专题教学复习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