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技巧,高手支招
本期嘉宾:谢金梅(中学语文老师)
一位爱阅读的老师,一位有过深刻的生活经历的老师,一位有过敏感的生命体验的老师,一位怀念往事的老师,分享她的作文秘籍。
为人师十五年有余,我发现学生最怕写作文。一提写作文,他们就头痛,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才勉强写出一篇枯燥无味的只为凑足字数的文章,干瘪无趣。批改文章的老师扫一眼,给个及格分,长叹一声:“现在的学生写篇作文怎么就这么难!”那么,我以前是怎么写作文的呢?想想,跟“三本”密不可分。
剪报本
剪报就是把好的文章从报纸上剪下来,然后工工整整地将其贴到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去,美其名曰《博览天地》,视如珍宝。我有空就会去看里面的文章,甚至尝试着背出来。
但在我小时候,并不是每家都有能力去订报纸的,一般是单位才会订阅。我那时住在父亲的单位宿舍里,所以,每天都会很期待邮递员的到来,看到报纸来了,忍不住就会偷偷拿回家,而我也难免招来父亲的一顿批评。后来父亲规定我必须等报纸挂在办公室过了两天以后,才准我去拿回来。但是,由于父亲单位里住的小孩子有好几个,人人都盯着那几张报纸,有时实在轮不到我去拥有。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文摘本的出现。
文摘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收录音机和报纸是我们当时与外界接触的媒介,且是稀有之物。记得我读小学时,正热播电视剧《便衣警察》,其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至今仍能唱出来,“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为什么记忆如此深刻?因为当时我们小学生或者中学生几乎人人手中都有文摘本,有些同学甚至有两至三本。优美的歌词甚至歌谱同学们会把它抄到本子里去,慢慢学唱歌,日积月累,便有了不少好词佳句在脑袋里。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把从书本上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好文章,摘抄下来,或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或民歌民谣,或富有哲理性的话,或名人的事迹,或小美文……并且配上美丽的插图,宛如一本小杂志,图文并茂。很清楚地记得,我给文摘本起了个名字叫做《朝阳》,谈不上精美,却敝帚自珍。同学之间互相借阅,还得小心翼翼,再三叮嘱,生怕别人把自己的文摘本弄皱了,也生怕自己把别人的弄皱了。且在约定归还之前争相阅读,并把别人的美句抄录下来,有空自己再慢慢欣赏。
那时候,父母也没有富余的钱给自己买太多的课外书,所以书大多靠借阅。学校的图书馆是每周必去两三趟的。图书馆里的书,大多是一些经典书籍,于是,我那时候便大量接触古典文学,如《西游记》《水浒传》和《聊斋志异》等,特别是唐诗和宋词,尽量把它们都背下来,实在背不全,就把其中的经典名句背诵下来,或者将它们都抄录下来,有时间就去背诵。记得那时有一个同学,和我有同样的兴趣爱好,于是我们课余时间就互相抽背和提问,在嘻嘻哈哈中积累了不少佳句名句。
但是图书馆里没有最新的杂志,所以,我跟我的同学协商好,订杂志时,你订这种,我订那种,他订另外一种,看完了我们交换来阅读,好的句段同样也会抄录下来。这样,大家能花最少的钱,阅读到最多的书刊,积累了很多写作的素材。
日记本
但我认为,素材积累最重要的途径,还得来源于生活。用自己亲身经历作文,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无须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剪报本和文摘本里的内容只是一篇作文里的点缀罢了。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写写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日记不拘一格,做了什么写什么,做生活最忠实的观众。想到什么写什么,天马行空,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亦可记录下来。
如果当天的经历实在平淡无奇,怎么办呢?我就会给自己定一个主题,写一小段文字,运用上剪报本或文摘本里的句段;或者将自己认为好的美文,整篇仿写。在文章的后面,往往要留很多空白位置,自己给自己写评语,也请同学或者老师给自己写评语。根据评语,隔段时间再修改。如此一来,自己的文章也成了“美文”了。
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再拿出来看看,不愁无词可用、无话可写。
以上就是我“作文三本”,我想,应该叫做“作文三宝”。我学生时代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在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赛中也有获奖。究其原因,我想就是因为这“三宝”,让我积累了很多现代的或古典的佳句美文,也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这样,我写出来的文章虽谈不上妙笔生花,但最起码得心应手,并从中找到了不少写作的乐趣。这“三宝”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初中,到高中,不断地更新积累,对我上大学,甚至后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不无裨益。即使现在阅读的媒体多了,我也保持着这些习惯:依旧订几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听着翻书的声音,慢慢享受阅读的过程;依旧会写东西,只不过,写在QQ空间上;依旧会摘录好文章,有空翻出来看看,只不过是将其收藏在微信或者空间里了。
本期嘉宾:谢金梅(中学语文老师)
一位爱阅读的老师,一位有过深刻的生活经历的老师,一位有过敏感的生命体验的老师,一位怀念往事的老师,分享她的作文秘籍。
为人师十五年有余,我发现学生最怕写作文。一提写作文,他们就头痛,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才勉强写出一篇枯燥无味的只为凑足字数的文章,干瘪无趣。批改文章的老师扫一眼,给个及格分,长叹一声:“现在的学生写篇作文怎么就这么难!”那么,我以前是怎么写作文的呢?想想,跟“三本”密不可分。
剪报本
剪报就是把好的文章从报纸上剪下来,然后工工整整地将其贴到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去,美其名曰《博览天地》,视如珍宝。我有空就会去看里面的文章,甚至尝试着背出来。
但在我小时候,并不是每家都有能力去订报纸的,一般是单位才会订阅。我那时住在父亲的单位宿舍里,所以,每天都会很期待邮递员的到来,看到报纸来了,忍不住就会偷偷拿回家,而我也难免招来父亲的一顿批评。后来父亲规定我必须等报纸挂在办公室过了两天以后,才准我去拿回来。但是,由于父亲单位里住的小孩子有好几个,人人都盯着那几张报纸,有时实在轮不到我去拥有。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文摘本的出现。
文摘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收录音机和报纸是我们当时与外界接触的媒介,且是稀有之物。记得我读小学时,正热播电视剧《便衣警察》,其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至今仍能唱出来,“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为什么记忆如此深刻?因为当时我们小学生或者中学生几乎人人手中都有文摘本,有些同学甚至有两至三本。优美的歌词甚至歌谱同学们会把它抄到本子里去,慢慢学唱歌,日积月累,便有了不少好词佳句在脑袋里。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把从书本上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好文章,摘抄下来,或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或民歌民谣,或富有哲理性的话,或名人的事迹,或小美文……并且配上美丽的插图,宛如一本小杂志,图文并茂。很清楚地记得,我给文摘本起了个名字叫做《朝阳》,谈不上精美,却敝帚自珍。同学之间互相借阅,还得小心翼翼,再三叮嘱,生怕别人把自己的文摘本弄皱了,也生怕自己把别人的弄皱了。且在约定归还之前争相阅读,并把别人的美句抄录下来,有空自己再慢慢欣赏。
那时候,父母也没有富余的钱给自己买太多的课外书,所以书大多靠借阅。学校的图书馆是每周必去两三趟的。图书馆里的书,大多是一些经典书籍,于是,我那时候便大量接触古典文学,如《西游记》《水浒传》和《聊斋志异》等,特别是唐诗和宋词,尽量把它们都背下来,实在背不全,就把其中的经典名句背诵下来,或者将它们都抄录下来,有时间就去背诵。记得那时有一个同学,和我有同样的兴趣爱好,于是我们课余时间就互相抽背和提问,在嘻嘻哈哈中积累了不少佳句名句。
但是图书馆里没有最新的杂志,所以,我跟我的同学协商好,订杂志时,你订这种,我订那种,他订另外一种,看完了我们交换来阅读,好的句段同样也会抄录下来。这样,大家能花最少的钱,阅读到最多的书刊,积累了很多写作的素材。
日记本
但我认为,素材积累最重要的途径,还得来源于生活。用自己亲身经历作文,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无须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剪报本和文摘本里的内容只是一篇作文里的点缀罢了。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写写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日记不拘一格,做了什么写什么,做生活最忠实的观众。想到什么写什么,天马行空,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亦可记录下来。
如果当天的经历实在平淡无奇,怎么办呢?我就会给自己定一个主题,写一小段文字,运用上剪报本或文摘本里的句段;或者将自己认为好的美文,整篇仿写。在文章的后面,往往要留很多空白位置,自己给自己写评语,也请同学或者老师给自己写评语。根据评语,隔段时间再修改。如此一来,自己的文章也成了“美文”了。
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再拿出来看看,不愁无词可用、无话可写。
以上就是我“作文三本”,我想,应该叫做“作文三宝”。我学生时代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在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赛中也有获奖。究其原因,我想就是因为这“三宝”,让我积累了很多现代的或古典的佳句美文,也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这样,我写出来的文章虽谈不上妙笔生花,但最起码得心应手,并从中找到了不少写作的乐趣。这“三宝”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初中,到高中,不断地更新积累,对我上大学,甚至后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不无裨益。即使现在阅读的媒体多了,我也保持着这些习惯:依旧订几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听着翻书的声音,慢慢享受阅读的过程;依旧会写东西,只不过,写在QQ空间上;依旧会摘录好文章,有空翻出来看看,只不过是将其收藏在微信或者空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