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岁暮二三事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年每到十二月初,总要收到一通祝贺父亲寿诞的信件和卡片,最准时的是父亲的老友,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英译者卜德先生。我一见那几个中国字,便知是这位老人了。到十二月十日左右,便开始收到祝贺新年的美丽的卡片了。家里每个人都收到一些,有时还要比一比。我会把收到的贺卡大声喊给父亲听,连从花园中穿过的行人都听得见。
  父亲去世已两年了,十二月的热闹冷落下来。两年来,信件少多了,本应该完全没有父亲的信了,但信件还是陆续不断从全世界各处寄来。昨天去哲学系办点小事,又带回一叠信件。
  信件中有张向父亲祝贺新年的音乐卡,是河北水产学校一个名叫娄震宁的学生寄来的,卡上写道:我带着仰慕和敬爱的心情,在天涯为您祈祷,祝愿您新年愉快,健康长寿。
  这是今年的第一张节日卡。
  记得父亲去世以后,我第一次在信箱里拿到给他的信,心里有一种凄然而异样的感觉。那是英国一家学术出版公司寄来的,关于哲学和医药的书目。这种书目以前我是根本不拆的,这次却反复看了好久,还想到书房去,大声喊着告诉父亲发生了什么事,几乎举起脚步,忽然猛醒,即使喊破了喉咙,谁来听呢?
  渐渐地,我习惯了。习惯于收阅寄给另一世界的信件。多半置之不理,有时也代复。譬如询问何处可买到《三松堂全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就要回复。虽然明知回复了也还是买不到的。
  这次拿回的信件中,有几个新鲜机构和编辑部约请帮助,还有两本与父亲无关的校友通讯,不知何故寄来。积两年之经验,得一印象,真的有许多人是不看报纸的。我不知道这是好习惯抑或坏习惯,可能什么习惯也不是,只是太忙了。
  来信人中也有“明察秋毫”的。一封打听《新编》售书处的信是写给我的。信封上写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转冯友兰先生家冯宗璞女士。另一封给我的信因不知我的地址,写的是“北京大学冯友兰先生纪念馆转交”。许多人昧于已发生的事,混淆了阴阳界。这位朋友本着善良的愿望,想当然以为必有一个纪念馆,把未发生的事当真了。孰知虽有关心的各方人士倡议,此事还不大有要成为现实的样子。
  庭院中三松依旧,不时有人来凭吊并摄影。那贺卡中平凡的乐音似乎在三棵松间萦绕。读三松堂书的人,都会在心中有一个小小的纪念馆。
  一块大石头不是碑,不是柱,只是石头。立在众多的拥挤的墓碑中,进得万安公墓,向左转过一处假山,即可看见。石头略带红色,若有绿松掩映最好。但是没有,有的是许久不填平的新穴和坑坑洼洼的小路。
  静极了,冬日的墓地传来清脆的敲石头的声音,越显得寂静,把墓地罩得很紧。
  大石在寂静和寒冷中默默地站着。石上刻有“冯友兰先生夫人之墓”几个大字。我的父母亲就长眠在这里。我原想要一块自然的大石,不着一点人工痕迹,现在这块大石的前面还是凿平了,习惯是很难改的。
  十二月四日,是父亲的诞辰,冥寿九十七岁。我一家人在六日来扫墓,先将墓石擦拭干净,然后献上几朵深红色的玫瑰花,花朵在一片灰蒙蒙中很打眼。这是墓地中惟一的红色。
  我们站在墓前,也被寂静笼罩住了。
  去年安葬时,正是冬至。从早便飘着雪。雪花纷纷扬扬,墓地一片白。来参加葬礼的亲友都似披了一层花白毯子。我请大家不必免冠,大家还是脱下帽子一任雪花飘洒。白雪掩盖了墓志,一个年轻人不戴手套,用手抹去雪花。他是那个热衷创立“从零到零”体系的学生,我记得。
  张岱年先生在墓前讲话,说冯先生的一生是好学深思、永远追求真理的一生,永远跟随时代前进的一生,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也向我的母亲——为父亲承担了一切俗务的母亲,表示敬意。如果没有母亲几十年独任井臼之劳,父亲这样专心于学问也是不可能的。
  我的弟弟、飞机强度专家冯钟越随父母安葬于此,这对于逝者和生者,都是很大的安慰。
  墓穴封住了,大家献上鲜花。花朵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本来是经不起寒冷的,这也是一种牺牲吧。
  而墓中人再也不怕冷了,那深深的洞穴啊!
  今年清明前后,一直下小雨。我们在清明后一天来到墓地。没想到平常极清静的墓地如同闹市一般,人们在墓石间穿来穿去,不少人把放置在骨灰堂里的骨灰盒拿出来,摆在石桌上一起坐一会儿。天阴得很,雨丝若有若无,草都绿了。更显得有生气的是各个墓上摆了各种鲜花,有折枝,有盆花,有花篮和花圈,和灰色的天空成为强烈的对比。父母亲的邻墓有一座较高大的碑,刻了不少子孙的名字,似是兴旺人家。墓上摆了两个大花篮,紫色的绸带静静地从花篮上垂下来。一路走过去,我心里很不安,我们来晚了,带的花太少了!大石头前果然显得很空,但是我们马上發现,这里并不孤寂。
  一束小小的二月兰放在墓志石上。这是一种弱小的野花,北京西郊几个园子里都很多。那么是有人来凭吊过了,是谁?是朋友?是学生?是读者?大概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我们献上几枝花,小心地不碰着那二月兰。
  我们在寂静中站着,敲石头的声音响着,很清脆。
  我们的祈求是一致的,保佑平安。
  十二月十二日,北京大学接受了冯友兰先生捐献的人民币五万元,设立了冯友兰学术基金。
  数目小得可怜,心愿却大得不得了。
  父亲在三十年代就提出要“继往开来”,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一生的使命。一九四六年,他撰写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文中有句云:“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他后来一再提出,“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有源远流长丰富宏大的文化,这是旧邦;中国一定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作并世之先进,这是新命。在三松堂寓所书房壁上,挂了他自撰自书的一副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上联是平生之志向,下联是追求之境界。
  父亲希望有更多青年学子加入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行列。所以就要以基金为基础,在北大中文、历史(中国历史)、哲学(中国哲学)三系设立奖学金,并每三年一次面向全国奖励有创见的哲学著作。
  父亲最关心哲学,但不限于哲学。他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长十八年,清华文学院是一座极有特色的文科学府,至今为学者们所怀念。父亲曾说,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清华的那一段日子。
  又因为西南联大老校友加籍学人余景山先生用加币在北大哲学系设立了冯友兰奖学金,已经数年,对哲学系就不必再有偏向。
  当我把款项交出去时,颇有轻松之感。“又办完一件事。”我心里在告禀。
  回想起来,父亲和母亲一生自奉甚俭,对公益之事总是很热心的。一九四八年,父亲从美国回来,带回一个电冰箱,当时是清华园中惟一的,大概北京城也不多。知道校医院需要,立即捐出。近年又向家乡河南唐河县图书馆和祁仪镇中学各捐赠一万元。款项虽小,也算是为文教事业做出的小小的呐喊吧。
  北大校园电视校内新闻节目中,播出了设立冯友兰学术基金的消息。荧屏上出现了父亲的画像,那样泰然,那样慈祥。他看着我,似乎说:“你又办完一件事,可你的《野葫芦引》呢?”
  《野葫芦引》是我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父亲一直关心的。可我不争气,写完第一卷《南渡记》,一停就是四年,还不知道下一个野葫芦在哪里。
其他文献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情况。对此,笔者分析了高考中常见的两类古诗词炼字题,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炼“动词”  这类题目常常要求考生简要分析诗句中某个或几个动词的妙处。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可以起到化静为动、增强画面感的效果。如王维《汉江临眺》中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一句,“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为巧妙,使整个画面富有动态感,写出了磅
期刊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生哲理。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文言文,才能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其中的方法。  一、融合各种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各种散文、小说,但还是无法轻松读懂文言文。在学习文言文的
期刊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介绍一下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通常不会把自己的经历、内心的情感直接呈现出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让他们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采用讲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追问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明确教学重点,适时追问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教师在自说自话,学生则安静地听讲。从表面上看,教学活动好像在顺利进行,实际上,学生到底有没
期刊
在各级语文考试中,本班学生最易在作文上丢分,原因是他们写的文章大都语言苍白,缺乏表现力。鲁迅先生说过:“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于是,笔者建议学生把名家的作品当成“酸辣汤”去“呷”(品读),从中吸收营养,提升写作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鼓励学生品读教材中的美文  杜甫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在作诗时字斟句酌,力求用最准确的词语描写眼前之景,表达心
期刊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是三角函数中综合性较强的一类问题。通过对此类题型的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在众多的求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方法中,导数法、配方法、换元法是常见的求解方法。下面,笔者来介绍一下这三种方法来的应用技巧。  一、配方法  配方法是求函数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在解答二次三角函数问题时,我们可以首先利用三角函数中的公式,将目标三角函数式变形为同角、同函数名称的式子,然后将其配方为。f(x)=(x
期刊
系统抽样是三大随机抽样方法之一,有着独特的应用范围和特点。其主要的优点是简便、易于操作。当对总体结构有一定了解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总体进行抽样,有助于提高处理抽样问题的效率。本文主要谈一谈系统抽样及其应用。  一、系统抽样的定义和步骤  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一种不放回抽样
期刊
数形结合思想是高中数学中的常用思想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人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和形是数学中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在解答函数问题时,同学们若能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辅助解题,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下面,笔者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介绍数
期刊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大的问题,难度系数较大。解答此类问题主要有三种方法:換元法、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反函数法。下面我们结合例题来谈一谈如何运用这三种方法解答三角函数最值问题。  一、换元法  运用换元法求三角函数最值,主要是利用新的变量替换解析式中某个三角函数式或者某一部分式子,将问题转化为关于新元的函数最值问题来求解。在求最值时,我们要注意灵活运用求函数最值的一些技巧,如导数法、基本
期刊
數列求和问题常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主要考查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叙相加法、分组求和法等求和方法的应用。这就要求同学们熟悉每种求和方法的应用条件,熟练掌握它们的应用技巧,才能应对此类型问题。  一、裂项相消法  求数列和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要注意结合典型的例题进行分析,以熟悉每种方法的特点;要对各种求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领悟其中的诀窍,学会将其灵活地应用于解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