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人群,他们年轻,有朝气、有激情,敢于挑战新事物,又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心理和行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对他们寄予了厚望,期望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期待”。
高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人力资源的重要机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使之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而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为”,自然可以归属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系中。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欺辱、侵犯和攻击他人或者内部攻击(如自残、自杀等)的事件层出不穷。当全社会都在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担忧并纷纷建言献策时,高校教师更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范校园暴力、攻击和自杀等行为的措施。毋庸质疑,这是一种积极的问题解决方式,其目标是定位于学生攻击行为的减少和抑制。本文将突破“减少”和“抑制”的目标,转而从积极行为塑造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深远意义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储备队伍,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有学者指出,人们作出亲社会行为不在于对他人利益的关心,而是由于看到他人很痛苦的样子自己也感到痛苦,于是采取行动来减轻他人的痛苦,并以此作为减轻自己痛苦的手段。减少自己消极情绪的动机大小依赖于情绪唤起的强度,他人的困境让你感到越痛苦,你的助人动机就越强。例如,当你目击了一场非常严重的车祸,你迅速体验到了一种不愉快情感的激发,并且迅速地产生了一种想要降低这种情绪唤起的动机,即可能会迅速地去救人。而在实施帮助的这一过程中,施助者心里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尤其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施助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自己也变得更加愉快。因此,习惯化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大学生群体规模逐步扩大,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主角。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对于国家和民族整体素质和修养的提升,对于维持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使优良的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都具有促进作用。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3.有利于人才的国际融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也是各国人才流动的全球化,而人才流动是最具活力并起主导作用的。现在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必然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他们在与国际人才的交流活动中获得更高的认可和接受的程度,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氛围。
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近年来,通过媒体报道的大学校园暴力、欺辱、攻击和自杀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了民众的神经,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这些过激行为或者反社会行为进行了解读和剖析。如果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作为人类行为的两个端点,那么,对于大部分没有作出过反社会行为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便有了两个落脚区,一个是亲社会行为区,一个是模糊行为趋向区。
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的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态势并不容乐观,反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意识的缺失和行为的减少,如大学生犯罪率逐渐增高,呈现出“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的特点;贪图享乐,利己思想浓厚;国家大事置之脑后;对社会事件的无动于衷;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异常行为日益增加,等等。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生子女的群体特征在互动中抑制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从年龄的构成来看,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都是在家人、亲友的宠爱和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处在众星捧月的氛围中,往往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于从个人的角度、立场和利益出发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缺乏换位思考意识,并且不能觉察到这种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当他们的这种行为习惯一旦遭遇反对意见或者失效时,他们便表现出沮丧、失落、气愤、暴躁等情绪,甚至转化为对外或者对内的攻击行为。独生子女的这种群体特征,在他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等互动活动中,极其容易暴露,从而大大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2.负面的社会事件左右了学生对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决策
现代社会是一个资讯十分发达的社会,高校正逐步摆脱“象牙塔”的形象,大学生也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形象,他们每天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实践或者实习接触社会,在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耳闻目睹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使刚刚向社会探出头的他们对社会望而生畏。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的善良和单纯,骗取他们的财物,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给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和不安全感,使得大学生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大大提高,家长和教师也不断地强化这种安全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面对他人的求助或者困难时,失去了判断的能力,难以决定是否应该帮助他人。而过往的负面事件,往往促使大学生放弃亲社会行为,导致他们经常在模糊行为趋向中徘徊。
3.高校学生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挫伤了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
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交融的社会,人们处处遭遇竞争。逐年加剧的就业竞争,对于大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毕业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往往需要付诸4年的努力,来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各种荣誉以及社会关系。而高校近年来迫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也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就业率上,过于单一地关注数字,而忽略了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学生评价机制就暴露了这一弊端。大学生每学年要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定,通常从德育、智育和体育3个方面进行衡量,而三者中智育(即学习成绩)占的比重最高,有的学校高达70%。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是学生获取奖学金的依据,由于这一荣誉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综合素质评定上的竞争也是较为激烈的。但是,“轻德育、重智育”的考量模式导致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加剧,甚至引发嫉妒情绪或者不良的学习策略。在有限资源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使得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受挫。
此外,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主要用来评定奖学金,对于大部分不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来说,这一评定的结果似乎意义并不大。尤其是那些有过攻击和侵犯行为的学生,他们除了不能拿到奖学金之外,这个评定的结果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显著,也没造成大的损失。这就等于变相地强化了部分学生的反社会行为。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打击了其他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
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建议
从以往的研究和探讨中,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建议和措施,通常包括: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移情能力的培养,环境熏陶和榜样示范等,这些有益的措施和建议也正在被高校采纳和借鉴。除此之外,笔者将借鉴组织行为学中行为塑造方法和激励理论,提出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两点建议。
1.充分运用积极强化
行为塑造是指采用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强化的方式来塑造个体的行为。行为塑造的方法有4种,即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塑造,主要应该关注积极强化的运用。
积极强化是指通过个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而起到激发行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奖励、评以优秀的业绩等便是积极强化。积极强化看似是众所周知的表扬学生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容易达到目标。
对于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进行积极强化要明确几点:
一是对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引导,通过规章制度、班风班纪、奖励制度等,向学生宣传灌输学校对他们行为的期望,使学生明了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是不被期望的。
二是对学生作出的亲社会行为进行适时记录和存档,如设立任课教师、班干部、学生、学校其他部门相关人员或者校外机构与学生工作部门的联络机制,准确详尽地记录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并让学生知晓这一制度的存在。
三是要定期对获取并记录的亲社会行为给予奖励和表彰,如把这些记录纳入德育评定中,并提高德育的权重,树立先锋模范人物, 以使学生能感知到亲社会行为在个人评定中得到了重视和认可。
四是积极构建平台,带领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实践,如定期组织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举办各种需要团队协作的互动,组织学生献爱心。
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强化,也能为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贡献力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经验或者见闻分享、影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具有较多亲社会行为的人物,并作特别介绍以深化学生的认知和记忆;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对亲社会行为给予即时即地的反馈,并注重反馈的公开性,以此来树立榜样;除了讲授专业知识,任课教师同样也肩负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因此,教学目标不应该只定位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该把学生的德育纳入教学中。
2.把握好亲社会行为的动力机制
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都属于亲社会行为,而其中由利他主义激发的亲社会行为最受关注。利他主义是指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有些人可能亲社会行为的目的处于利己主义,希望得到某种回报。而利他主义则是纯粹为了有利于他人,自己没有获利(并且常常要付出代价)。因此,亲社会行为的范围更广泛,其中就包含了利他主义行为。作为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期望引发学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但对于他们作出亲社会行为是否期待回报,是出于利己还是利他主义,往往不在教育者的控制范围内,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人的动机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因为兴趣、爱好而投入地工作;外部动机则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如为了某种奖励而努力工作。在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措施中,研究者多次提到要经常鼓励和表彰亲社会行为,以此作为榜样,来强化学生的认识。由此可见,我们在实践中广泛地通过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来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例如,高校会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如奥运志愿者、世博志愿者、大型庆典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这些都属于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学校也会把这种参与的行为计入德育档案,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加分项。对此,高校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发现学生做这些是因为外部要求的话(如获得综合素质评定加分项或者表扬),这些行为实际上会降低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兴趣,也即用外部动机取代了内部动机。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外部动机取消(如不计入综合素质评定)时,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就会终止。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既要用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也要注意培养内部动机,并且逐渐让内部动机取代外部动机,而不是相反。把握好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动力机制,对于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持久性和稳固性至关重要。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杜威的教育思想启发我们,德育应该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可以说,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便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践行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责任编辑:常 晶]
高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人力资源的重要机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使之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而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为”,自然可以归属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系中。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欺辱、侵犯和攻击他人或者内部攻击(如自残、自杀等)的事件层出不穷。当全社会都在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担忧并纷纷建言献策时,高校教师更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范校园暴力、攻击和自杀等行为的措施。毋庸质疑,这是一种积极的问题解决方式,其目标是定位于学生攻击行为的减少和抑制。本文将突破“减少”和“抑制”的目标,转而从积极行为塑造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深远意义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储备队伍,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有学者指出,人们作出亲社会行为不在于对他人利益的关心,而是由于看到他人很痛苦的样子自己也感到痛苦,于是采取行动来减轻他人的痛苦,并以此作为减轻自己痛苦的手段。减少自己消极情绪的动机大小依赖于情绪唤起的强度,他人的困境让你感到越痛苦,你的助人动机就越强。例如,当你目击了一场非常严重的车祸,你迅速体验到了一种不愉快情感的激发,并且迅速地产生了一种想要降低这种情绪唤起的动机,即可能会迅速地去救人。而在实施帮助的这一过程中,施助者心里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尤其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施助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自己也变得更加愉快。因此,习惯化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大学生群体规模逐步扩大,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主角。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对于国家和民族整体素质和修养的提升,对于维持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使优良的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都具有促进作用。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3.有利于人才的国际融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也是各国人才流动的全球化,而人才流动是最具活力并起主导作用的。现在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必然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他们在与国际人才的交流活动中获得更高的认可和接受的程度,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氛围。
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近年来,通过媒体报道的大学校园暴力、欺辱、攻击和自杀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了民众的神经,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这些过激行为或者反社会行为进行了解读和剖析。如果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作为人类行为的两个端点,那么,对于大部分没有作出过反社会行为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便有了两个落脚区,一个是亲社会行为区,一个是模糊行为趋向区。
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的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态势并不容乐观,反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意识的缺失和行为的减少,如大学生犯罪率逐渐增高,呈现出“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的特点;贪图享乐,利己思想浓厚;国家大事置之脑后;对社会事件的无动于衷;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异常行为日益增加,等等。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生子女的群体特征在互动中抑制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从年龄的构成来看,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都是在家人、亲友的宠爱和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处在众星捧月的氛围中,往往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于从个人的角度、立场和利益出发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缺乏换位思考意识,并且不能觉察到这种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当他们的这种行为习惯一旦遭遇反对意见或者失效时,他们便表现出沮丧、失落、气愤、暴躁等情绪,甚至转化为对外或者对内的攻击行为。独生子女的这种群体特征,在他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等互动活动中,极其容易暴露,从而大大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2.负面的社会事件左右了学生对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决策
现代社会是一个资讯十分发达的社会,高校正逐步摆脱“象牙塔”的形象,大学生也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形象,他们每天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实践或者实习接触社会,在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耳闻目睹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使刚刚向社会探出头的他们对社会望而生畏。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的善良和单纯,骗取他们的财物,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给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和不安全感,使得大学生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大大提高,家长和教师也不断地强化这种安全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面对他人的求助或者困难时,失去了判断的能力,难以决定是否应该帮助他人。而过往的负面事件,往往促使大学生放弃亲社会行为,导致他们经常在模糊行为趋向中徘徊。
3.高校学生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挫伤了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
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交融的社会,人们处处遭遇竞争。逐年加剧的就业竞争,对于大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毕业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往往需要付诸4年的努力,来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各种荣誉以及社会关系。而高校近年来迫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也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就业率上,过于单一地关注数字,而忽略了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学生评价机制就暴露了这一弊端。大学生每学年要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定,通常从德育、智育和体育3个方面进行衡量,而三者中智育(即学习成绩)占的比重最高,有的学校高达70%。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是学生获取奖学金的依据,由于这一荣誉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综合素质评定上的竞争也是较为激烈的。但是,“轻德育、重智育”的考量模式导致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加剧,甚至引发嫉妒情绪或者不良的学习策略。在有限资源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使得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受挫。
此外,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主要用来评定奖学金,对于大部分不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来说,这一评定的结果似乎意义并不大。尤其是那些有过攻击和侵犯行为的学生,他们除了不能拿到奖学金之外,这个评定的结果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显著,也没造成大的损失。这就等于变相地强化了部分学生的反社会行为。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打击了其他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
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建议
从以往的研究和探讨中,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建议和措施,通常包括: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移情能力的培养,环境熏陶和榜样示范等,这些有益的措施和建议也正在被高校采纳和借鉴。除此之外,笔者将借鉴组织行为学中行为塑造方法和激励理论,提出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两点建议。
1.充分运用积极强化
行为塑造是指采用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强化的方式来塑造个体的行为。行为塑造的方法有4种,即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塑造,主要应该关注积极强化的运用。
积极强化是指通过个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而起到激发行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奖励、评以优秀的业绩等便是积极强化。积极强化看似是众所周知的表扬学生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容易达到目标。
对于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进行积极强化要明确几点:
一是对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引导,通过规章制度、班风班纪、奖励制度等,向学生宣传灌输学校对他们行为的期望,使学生明了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是不被期望的。
二是对学生作出的亲社会行为进行适时记录和存档,如设立任课教师、班干部、学生、学校其他部门相关人员或者校外机构与学生工作部门的联络机制,准确详尽地记录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并让学生知晓这一制度的存在。
三是要定期对获取并记录的亲社会行为给予奖励和表彰,如把这些记录纳入德育评定中,并提高德育的权重,树立先锋模范人物, 以使学生能感知到亲社会行为在个人评定中得到了重视和认可。
四是积极构建平台,带领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实践,如定期组织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举办各种需要团队协作的互动,组织学生献爱心。
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强化,也能为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贡献力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经验或者见闻分享、影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具有较多亲社会行为的人物,并作特别介绍以深化学生的认知和记忆;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对亲社会行为给予即时即地的反馈,并注重反馈的公开性,以此来树立榜样;除了讲授专业知识,任课教师同样也肩负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因此,教学目标不应该只定位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该把学生的德育纳入教学中。
2.把握好亲社会行为的动力机制
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都属于亲社会行为,而其中由利他主义激发的亲社会行为最受关注。利他主义是指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有些人可能亲社会行为的目的处于利己主义,希望得到某种回报。而利他主义则是纯粹为了有利于他人,自己没有获利(并且常常要付出代价)。因此,亲社会行为的范围更广泛,其中就包含了利他主义行为。作为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期望引发学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但对于他们作出亲社会行为是否期待回报,是出于利己还是利他主义,往往不在教育者的控制范围内,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人的动机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因为兴趣、爱好而投入地工作;外部动机则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如为了某种奖励而努力工作。在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措施中,研究者多次提到要经常鼓励和表彰亲社会行为,以此作为榜样,来强化学生的认识。由此可见,我们在实践中广泛地通过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来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例如,高校会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如奥运志愿者、世博志愿者、大型庆典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这些都属于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学校也会把这种参与的行为计入德育档案,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加分项。对此,高校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发现学生做这些是因为外部要求的话(如获得综合素质评定加分项或者表扬),这些行为实际上会降低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兴趣,也即用外部动机取代了内部动机。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外部动机取消(如不计入综合素质评定)时,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就会终止。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既要用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也要注意培养内部动机,并且逐渐让内部动机取代外部动机,而不是相反。把握好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动力机制,对于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持久性和稳固性至关重要。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杜威的教育思想启发我们,德育应该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可以说,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便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践行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责任编辑:常 晶]